首页 >> 湖南 >> 常德市 >> 乡镇介绍 >> 大堰垱镇
大堰垱镇

  澧县大堰垱镇地处澧阳平原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总集雨面积5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3万亩。境内山区盛产膨润土等资源。集镇距县城22公里,省道S302线穿境而过,县道垱曾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极为便捷。全镇辖4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

其他设施

  基本设施:道路、街道绿化、路灯、医院等设施完备,自来水厂和动防站在建。

  产业结构:该镇是澧县老工业基地之一,棉纺织业,铜业,石膏粉加工等成为乡村带头产业。

  农业特色:种植有机蔬菜、葡萄、提子和加工葡萄酒为特色,养殖业是该镇的传统支柱产业。

  文化特色:大堰垱镇位于澧阳平原与山丘区交汇处,自古就是人文荟萃之地,有说唱的传统。近几年,镇里十分重视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全镇共有曲艺茶社63家,从事文化产业的人员达975人,年文化经营收入489万元,人均达5000元。传统曲艺如皮影戏、腰鼓、舞龙耍狮等。

社会事业

  根据澧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发出的《澧县学校及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护犊行动方案》精神,大堰垱镇党政部门自11月上旬开始,对学校及周边治安环境进行一次集中整治,打掉了危害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黑恶势力,清理收缴了一批管制刀具和危爆物品,规范了校园周边“三室两厅一吧”经营秩序,杜绝了“黑校车”和“黑出租车”揽客营运行为,创造了一个安全、文明、和谐的人居环境和育人环境。

经济发展

  大堰垱镇地处澧阳平原西北部,地势西高东低。总集雨面积55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3万亩。境内丘陵区盛产膨润土等资源。集镇跟县城22公里,省道S302线穿境而过,县道垱曾公路横贯东西,交通极为便捷,全镇辖4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过到了3956元。 近几年来,镇党委政策围绕“工业立镇,民营富民”战略目标,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三创”精神,着力推进工业化,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推进小城镇建设,着力推进和谐大堰垱镇建设,全镇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开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一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近几年来,全镇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新上了一批象星星社会福利铸造厂、清泥潭水电站、建源石膏粉厂等一批重点企业,原有骨干企业新恒昌公司,五星纸品厂也不断做大做强。新上项目年新增工业税收50万元,新增工业产值30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600多个。二是新农村建设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村通”、农村改水改厕、沼气建设工程效果明显,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完成渠道硬化5.5万米,整修道路1.1万米,受益村达19个。受益面积3万余亩。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小区2个。总投资924万元,新建了占地318亩的联富葡萄休闲农庄——澧县城头山葡萄庄园。该庄园是一家集优质(提子)生产、生态和观光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庄,是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科技示范园。三是搞活集镇发展机制,小城镇建设有新突破。自筹资金完成了城区下水道整修、46个沉井清淤、路灯添置与维修、街道绿化及垃圾运输道路的整修。激活民间资本,投资200万新建了服装城,完成了1300平方米七彩园生活超市的扩建。争取上级资金,完成了“文革桥”改造,集镇高压网改、集镇客运站建设等。完成了西街社区服务平台建设,西街社区文化大院被中宣部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文化大院”并授牌。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促进社会事业和谐发展。计划生育、综治维稳、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武装、民政、残联、教育、卫生、文化、工会、青年、妇女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近几年来,大堰垱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常驻德市文明村镇”光荣称号,被县委、县政府授予“目标管理红旗单位”光荣称号。大堰垱镇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特产资源,完备的基础设施,良好的社会环境,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良好基础。镇党委书记刘德平、镇长刘显武率全镇人民,竭诚欢迎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莅临指导。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