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 >> 邵阳市 >> 乡镇介绍 >> 司门前镇
司门前镇

  司门前镇位于隆回县西北部,距县城63公里,总面积166.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983亩(水田22256亩),林地面积103020亩(有林地94590亩),木材蓄积量33万立方米。

行政区划

  辖兴隆、中山、木公田、双龙、丰年、仁里、竹山桥、畲溪、大茅坪、众善、五通、宝丰、永明、兴明、红光、金山、新庄、砂坪、宝山、竹山院、风云亭、禾梨坪、孙家垅、乐丰、玉林、浆溪垅、芙塘、吉山、碰塘、富石庙、石杨桥、金潭、合理、石丰、东山垠、石山湾、白芽山、学堂湾、众乐、杨柳田、黄花41个村(居)委会,4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23万。

历史沿革

  司门前历史悠久。明清时代属隆回八都的第一都,解放前设隆回乡公所,新中国成立后为隆回县第三区,后改司门前区,1995年撤区并乡为现司门前镇(辖 原司门前镇、金潭乡、石桥铺乡),恰好是过去隆回一都中心主地域)。镇政府设原司门前区公所内,南距县城63公里。据清《嘉庆一统志》记载:“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设隆回巡检司”(相当于现县治),今镇政府驻地(原瑞木第居)正是当年隆回司衙门前,故镇名为司门前。

资源状况

  境内资源丰富,蕴藏着金、铅、锌、磷、锰等多种矿产和温泉资源。盛产稻谷和苡米。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名人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近代著名思想家、史学家魏源、清代两江总督、南洋大臣魏光焘等均诞生于此地,魏源故居、魏光焘故居分别定为国家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朝洪武五年隆回巡检司在司门前设立,“司门前”名即由此而得。

经济产业

  全镇共有耕地29886亩,其中水田23870亩,闻名遐迩的一都段就是全县四大田垅之最。农产品以稻谷为主,农付产品有玉米、红薯、小麦、苡米、茶叶、柑桔、板栗、药材及生猪、牛羊、鲜鱼等。林地面积16万亩,多为杉、松、楠竹辅以经济林,木材蓄积量为36万立方,全镇 有禾茅凼、农管、屏风界、捧掌山等四大林场,郁郁葱葱、风景如画。

  民营企业不断发展。主要以营林、采矿、茶叶加工、鞭炮制作、建筑施工为主。特别是采金队挺进大西部,南往缅甸、北往蒙古等邻国淘金。建筑是这里的传统工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很有实力。劳务输出盛行,经济活跃。镇内有司门前、石桥铺、金潭、孙家陇四个集市,商贾如云。

基础建设

  镇内交通便捷,每天有数十辆客车通往县城,并有数台至怀化、邵东、新化、广州、深圳、珠海的班车。特别是贯通全镇南北,长39公里的魏源公路的建成,将带动全镇旅游开发和经济的腾飞。电力、通迅和电视广播事业的设施齐全。文化、教育、卫生事业逢勃发展,原司门前镇卫生院已晋升为隆回县第四人民医院。

古镇名人

  司门前在古代是宝庆西路,上通云、贵、川,下通两湖两广和南北二京的通衢要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镇,山钟水秀,人杰地灵。自清代以来,镇内出现了一批批优秀人物,这里着重介绍文武“二魏”和其他几个著名历史人物。

发展思路

  展望未来,该镇提出了全新的发展战略。即以旅游开发和林竹生产加工为主导产业,充分利用魏源故居、魏光焘故居、魏源湖、月台温泉等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做活魏源文章,充分展示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着眼旅游兴镇。重点是完善历史文化保护措施和制度,招商引资开发月台温泉,完成魏午庄故居的住户搬迁工作,尽快修通魏源公路,形成魏源湖—魏午庄故居—魏源故居—屏风界打鸟坳—月台温泉旅游线,融入全县旅游循环圈,同时带动运输业、餐饮业和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在城镇规划上,突出历史文化品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整体规划,拓宽城区面积达3.2平方公里,增加城镇人口2000人。同时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名、特、优产品,加大银花、尾参等中药材基地和反季节蔬菜基地建设,搞活木材、竹艺、茶叶、药材等农产品的加工流通。力争国内生产总值和和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0元以上。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