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原名“天地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名为“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场所,总面积273公顷,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民国七年(1918年)1月1日,辟为天坛公园,对外开放。
一、基础信息
-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天坛东里甲1号。
- 开放时间:
- 园区开放:06:00-22:00(21:00停止入园)。
- 景点院落:08:00-17:30(旺季4月1日-10月31日,16:30停止进入);08:00-17:00(淡季11月1日-3月31日,16:30停止进入)。
- 周一闭馆:景点院落(祈年殿、回音壁、圜丘等)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及7月15日至8月31日期间正常开放)。
- 门票:
- 大门票:旺季15元/人,淡季10元/人。
- 联票:旺季34元/人,淡季28元/人(含大门票、祈年殿、回音壁、圜丘)。
- 优惠政策:
- 18岁以下未成年人、60岁以上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人等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 学生凭学生证可享优惠。
- 预约购票:需提前在“天坛公园官方购票平台”预约,分时段入园。
二、交通指南
- 地铁:
- 天坛东门站:地铁5号线A2口出,步行30米即达东门。
- 天桥站:地铁8号线C口出,步行20米即达西门。
- 公交:
- 天坛东门站:116路、128路、39路、41路、43路、6路至法华寺站下车。
- 天坛南门站:336路、53路、62路、958路、122路、141路至天坛南门站下车。
- 天坛西门站:120路、141路、20路、2路、36路、53路至天坛西门站下车。
- 天坛北门站:106路、110路、34路、35路、36路至天坛北门下车。
- 自驾:天坛周边停车不便,建议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三、推荐游览路线
1. 经典1小时路线(适合时间紧张的游客)
- 路线:东门→长廊→祈年殿→丹陛桥→回音壁→圜丘→南门。
- 核心看点:
- 祈年殿:天坛的核心建筑,三重檐圆殿,蓝色琉璃瓦与古树相映成趣。
- 回音壁:皇穹宇外围的圆形青砖墙,能产生神奇的回音效果。
- 圜丘:祭天台,石阶和台面石都是九的倍数,象征九重天。
2. 深度2小时路线(适合大多数游客)
- 路线:南门→圜丘→回音壁→九龙柏→丹陛桥→祈年殿→神乐署→斋宫→西门。
- 特色体验:
- 丹陛桥:连接祈年殿与皇穹宇的石桥,桥面雕刻精美,桥下荷花盛开。
- 神乐署:负责祭祀乐舞的培训,可以了解古代祭祀音乐的魅力。
- 斋宫:皇帝祭祀前斋戒居住的地方,古朴而庄重。
3. 完整3小时路线(适合历史爱好者)
- 路线:东门→七星石→祈年殿→回音壁→圜丘→斋宫→双环万寿亭→西门。
- 文化亮点:
- 七星石:七块形状各异的巨石,寓意北斗七星,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 双环万寿亭:独特的双环相套结构,象征长寿。
四、必打卡景点推荐
- 祈年殿:
- 特色:天坛的标志性建筑,三重檐圆殿,蓝色琉璃瓦象征蓝天,殿内无大梁长檩,仅靠28根楠木巨柱支撑。
- 提示:旺季游客较多,建议尽早入园。
- 回音壁:
- 特色:皇穹宇外围的圆形围墙,墙壁磨砖对缝,光滑整齐,对声波的传播十分有利,两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可清晰对话。
- 体验:可尝试与同伴隔墙对话,感受回音效果。
- 圜丘:
- 特色:冬至日祭天大典的场所,天心石与周围的回音壁共同构成独特景观,石阶和台面石都是九的倍数,强调天的地位。
- 提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会格外洪亮。
- 丹陛桥:
- 特色:连接祈年殿与圜丘坛的高出地面的4米大道,桥面中央为“神道”,东侧为“御道”,西侧为“王道”。
- 拍照点:桥面雕刻精美,适合拍摄全景。
- 斋宫:
- 特色:皇帝祭祀前斋戒居住的地方,建筑古朴庄重,环境清幽。
- 提示:斋宫门口有一片美丽的草坪,阳光照射下非常适合拍照。
五、实用贴士
- 穿着舒适:天坛公园面积较大,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以便长时间步行。
- 提前预约:门票需提前在官方平台预约,避免耽误行程。
- 讲解服务:
- 可在四大门入口处租借讲解器,了解景点背后的历史故事。
- 殿堂内每20分钟有一次免费中文讲解。
- 文物保护:游览时请勿触摸文物,遵守景区规定。
- 防晒保暖:夏季注意防晒,冬季注意保暖。
六、餐饮推荐
- 天坛福宴:位于天坛西门附近,提供传统京味美食,环境优雅。
- 南门涮肉:天坛南门外的网红店,肉质鲜嫩,麻酱小料回味无穷。
- 便宜坊烤鸭:北京老字号,焖炉烤鸭技艺精湛,肥而不腻。
- 锦芳小吃:老字号小吃店,推荐什锦元宵、奶油炸糕等。
七、周边联动
- 景山公园:出天坛西门后,可乘坐地铁8号线至前门大街,换乘地铁6号线至景山公园,俯瞰故宫全景。
- 前门大街:体验老北京风情,品尝特色小吃,购买纪念品。
- 国家博物馆:从天坛西门出来,右转坐公交车直达国家博物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