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蒙古 >> 兴安盟 >> 乡镇介绍 >> 巴彦乌兰苏木
巴彦乌兰苏木

  扎赉特旗巴彦乌兰苏木, 巴彦乌兰是蒙语起名,“巴彦”译成富饶、“乌兰”译成红色的欧里,巴彦乌兰其函义是盛产红色欧里的美丽富饶的地方。

  巴彦乌兰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肥沃的土地,繁茂的草牧场和富裕的地下矿资源及诸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巴彦乌兰地处扎赉特旗西北边陲,距旗所在地音德尔镇93公里。北与呼伦贝尔市哈都河镇毗邻,南与巴彦达尔胡镇接壤,东与阿尔本格勒镇相连,西与国营种畜场隔河相望。全苏木所辖11个嘎查,50个自然屯,58个艾里,两个国有林场。总户数3919户,16210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全苏木总土地面积13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9.675亩,可利用草牧场面积86.3万亩,林地面积达73万亩,被扎赉特人称之为母亲河的绰尔河穿越全境,境内有神山、杨树沟瀑布、喇嘛洞等诸多旅游资源。

现状

  昔日的巴彦乌兰、俗称扎旗的 “西藏”,一是交通不方便、二是不通电、三是信息不畅通导致 “贫穷”两个字的代名而著成。而今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纵横交错的路顺了,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社会事业大幅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唤然一新。

发展

  巴彦乌兰苏木党委、政府近几年连续5年被扎旗委评为 “实绩突出”称号,荣誉的背后蕴含着巴彦乌兰苏木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抓项目、谋发展,发杨敢于争先,开拓进取,团结拼搏的精神,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树立了积极向上、繁荣开放的新型巴彦乌兰形象。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结合本地实际,该苏木制定了“一年起好步,两年快发展、三年大跨越”的总体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农牧业结合的产业化发展道路。以“支部+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投资85万元,建设现代化奶牛养殖小区一处,建奶站一个,全苏木奶牛已达到731头。建大小畜改良点14个,改良牲畜5.1万头只;建设优质地膜玉米种植示范基地2000亩,实现每亩增收200元;建立了500只肉羊养殖基地,有效地带动了全苏木农牧民的观念转变,走科技致富之路;引进优质绒山羊,引导进行舍饲养殖,每只羊年可促进养殖户增收300元。

畜牧业

  畜牧业发展的重点:一是优化畜群结构,二是转变经营方式,三是畜牧业向产业化、科学化、工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供销一条龙,从传统生产方式转变为集约化经营方式,打造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苏尼特左旗特色的畜牧业发展道路。总体思路是:

  一、国际市场对无污染、高价值“绿色食品”的需求增长很快,巴彦乌拉苏木将根据市场需求和方向调整畜产品结构,提高质量和产量,加工出畜产品精品,形成现代畜牧业格局。

  二、发挥地方特色和优势,利用享有盛誉的“苏尼特羊”打出具有草原特色的绿色“苏尼特”系列品牌产品;增加投入、引进外资开发草原特色旅游业;加快开发利用金矿和阿日善宝力格矿泉水等优质资源。

  三、大力优化环境,增加投入,加快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变靠天养畜的现状,改变牧业生产条件,提高牧业生产能力,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四、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维持草畜平衡,发展生态畜牧业。多年来的传统生产方式、超载过牧,使草原开始退化、沙化。因此,必须采取减少牲畜头数,科学喂养、合理利用草场、因地制宜,实施“围封转移”战略,通过春季休牧、季节性禁牧、划区轮牧提高覆被率,达到固沙、治沙、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党政建设

  近几年,巴彦乌兰苏木党委一班人立足现实,始终把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发扬敢于拼搏,敢为人先的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贫困户为主战场,以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基本发展环境为重点,突出依靠科技进步,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和任务,促进了经济跨越式发展。2005年,苏木农牧民人均收入1650元,年递增8%以上,招商引资1302万元,牲畜总头数达17.1万羊单位。

  巴彦乌兰苏木党委政府历来注重班子成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以结合开展 “解放思想大学习大讨论”活动及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按 “五好党委”标准开展工作,把党委政府视为思想政治的核心,强化了政治理论学习,建立健全了党委 “三会一课”制度, “廉洁自律”制度, “民主生活会”制度, “民主管理”制度,等10余项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狠抓思想、作风、业务三个硬功,把思想统一起来,形成合力,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人人想事业,人人抓项目的良好局面。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