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0月21日消息(记者汪晓青)记者从青海省博物馆获悉,近日,《百件文物说青海》新书分享会暨全馆学术研究工作推进会举行,展示了青海省文物研究新成果,为青海文博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会议现场(央广网发 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作为本次会议的重要亮点,《百件文物说青海》新书备受关注。该书由青海省博物馆组织骨干研究人员历时两年编撰,精选百余件(套)代表性文物,以“以物见史”的方式串联起青海从远古至近代的历史脉络与文化交融历程。据青海省博物馆馆长、该书主编王进先介绍,此书不仅是馆藏精品的系统梳理,更以“学术严谨+通俗表达”为特色,搭建起专业研究与公众认知的沟通桥梁。撰稿人代表也结合陶器、铜印、碑刻等具体文物,分享了背后历史信息与文化内涵的挖掘过程。
《百件文物说青海》新书分享(央广网发 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在学术研究推进环节,青海省博物馆各部室汇报了年度学术成果并分析了现存短板。未来,青海省博物馆将重点聚焦“丝绸之路(青海道)考古与民族交融”“青海革命文物与近现代史迹研究”“数字化技术在文博领域的创新应用”等方向进行重点布局;将推动学术研究与展览展示、社会教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相结合,让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公众,促进青海省博物馆学术研究工作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