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六安10月21日消息(记者 刘畅司晨 通讯员 凌原)近日,六安霍山诸佛庵镇仙人书院研学项目正式完工投用。依托100万元衔接资金精准赋能,当地闲置多年的三线厂房完成“华丽转身”——从设施老化的“沉睡资源”,变为集研学体验、住宿餐饮于一体的乡村文旅新空间,为诸佛庵镇擦亮“研学名片”写下生动注脚。
作为曾经的三线建设重要区域,诸佛庵镇留存有多座三线厂房。这些建筑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虽有坚实结构基础,却因长期闲置面临墙体斑驳、设施老化等问题,沦为“闲置资产”。如何让老建筑重焕生机?该镇锚定“研学+乡村”发展方向,以“盘活闲置资源、挖掘文化价值”为抓手,谋划仙人书院研学项目:既保留三线厂房的建筑肌理,又注入现代研学功能,让历史底蕴与乡村体验深度融合。
100万元衔接资金的“精准滴灌”,让项目建设高效落地。针对约600平方米的闲置厂房,施工团队先从“安全底线”入手,对墙体、屋顶、地基等关键部位全面检测修缮,更换老化构件、加固建筑结构,为后续改造筑牢安全根基;再按研学需求推进“功能升级”,将厂房空间重构为“研学+住宿”双核心区——重点打造10间主题民宿,客房内配齐舒适住宿设施,同时配套建设研学活动厅、餐饮区,满足团队研学的多样化需求。
如今,仙人书院研学项目为诸佛庵镇乡村振兴再添新助力,一方面丰富当地现有研学场所类型,吸引学生、亲子群体开展历史探访、自然研学,进一步壮大乡村旅游业态;另一方面持续带动“家门口”增收,预计惠及20户群众、为15名脱贫人口提供岗位,还可推动本地笋干、茶叶等农产品销售,增加村集体稳定收入。
从“闲置厂房”到“研学新支点”,诸佛庵镇用一场资源盘活的实践,既唤醒了三线建设的历史记忆,更依托厂房改造打造出兼具怀旧氛围与实践功能的差异化研学场景,进一步丰富现有业态,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