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 >> 榆林市 >> 乡镇介绍 >> 魏家楼乡
魏家楼乡

  魏家楼乡,位于陕西省横山县南部,处大理河川两岸的丘陵沟壑区。于子洲县、子长县、靖边县三县接壤、307国道贯穿全乡9个行政村,交通条件便利,自然条件较好。全乡辖12个行政村,8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1万人,2771户。总土地面积12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35公顷,人口密度102人/平方公里。全乡12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电、通电话、通公路,其中电话总装机554部,移动、联通均以开通。

自然资源

  魏家楼魏家楼乡煤炭资源丰富,分布广、储量大、开发前景广阔,是举世瞩目的神府特大煤田横山县的重要组成部分。总资源储量10.8亿吨,含可开采煤层面积约占总面积的45%。其中探明侏罗纪煤炭基础储量0.4亿吨,资源量1.55亿吨,预测储量8.97亿吨;三叠纪煤炭预测资源量0.22亿吨。现有煤矿主要分布在大理河沿岸一带。三叠纪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大理河川 魏家楼乡一带,面积160平方公里,资源量总1.22亿吨。魏家楼以长焰煤为主,次为不粘结或弱粘结煤。属低灰、低磷、中硫、高挥发分、高热值、高熔灰分、富油煤。 魏家楼石油资源丰富属于零星分散的小块储区。藏油面积达80多平方公里,油层距地表3000—1000米,预测储量为500万吨。 高岭土魏家楼乡镇还分布着大量的高岭土,总储量达2亿立方米,经地矿部门化验表明,高岭土含量在70%以上,是烧制普通陶瓷和高档细瓷的优质原料。

经济发展

  2002年至2003年全乡退耕还林3500亩,荒地造林3500亩,完成枣杏林基地建设815亩,常绿树种造林119亩。全乡羊子存栏数4800只,建成标准化羊舍48座。以豆类、薯类、玉米、谷物类种植为主,增加蔬菜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使乡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002年以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加固给维修枣大坝,投资3万元,加固维修枣坪马阳湾坝投资2万元,组织新修拓家峁忠义山村公路7.5华里;为魏家楼乡中学修建教师办公室16孔,投资16万元,解决了中学校舍严重困难问题;完成了梁西山村生态工程项目,投资 38.4万元;投资14.6万元对政府进行了全面的维修和改建;2003年争取开通了马邑河沟至梁西山的光揽电信工程,投资127万元;为杨家楼村、委家楼、郑寨争取建高抽站3座,投资13万元;为郑寨、庙湾争取去氟改水工程项目,预计投资2万元。为全面建设全乡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

历史悠久

  青龙山位于魏家楼乡大理河南约1公里处。遗址面积约18000平方米,主要有5座复合式窑洞居址。青龙山山腰和山顶各砌有一周石墙,均断续相连。外城墙残长约500米,残高13米;内城墙残长100米,残高12米。所发现的复合式窑洞居址,平面魏家楼呈吕字形,一般由前庭、通道、窑室3部分组成。前庭建筑于断崖之前,左右墙壁由石砌而成,为长方形。通道窄于前庭,横向开凿于崖面,亦为长方形,壁面由石墙加固。窑室沿通道开凿于崖中,为主要的生活区域。窑室前壁石墙与通道石墙相连接,另外3处以生土壁为墙,弧状内收,部分窑室地面与壁面施有白灰面。一些窑室有耳室、壁龛,作为储藏之用。窑室地面有火烧烤、草木灰痕迹,遗存少量的陶器残片、石器等物遗址时代初步定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中晚期。寨墙遗址轮廊清晰,均为混石垒成,几处人类居址基本完整,属国内“可命为中国第一洞”。现出土的文物有:骨针、骨锥、石刀、石斧、玉纺织轮、陶体、尖底瓶、陶缸、陶盆等50多件,残片1万多片。 寨山、青龙山,两处遗址所发掘的复合式窑洞居址时代可判定大致为龙山早期文化,其结构保存完整,建筑方式具有地域 魏家楼特征,遗迹、遗物完好丰富,时代比较明确,以及较为完整的内、外石砌城墙,这在中国北方地区,特别在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的史前考古中较为少见,为相关地区的史前居址形态、聚落研究和古代环境等相关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具体、翔实的考古材料。 陕北横山县魏家楼乡有一块罕见的鱼类化石。经文物专家鉴定,确认这是一块1亿年前的鱼类化石。这一鱼化石将对研究陕北地区的地质结构演变起到重要作用。这块化石是鱼化石身长23厘米,宽7厘米,头呈椭圆形,鱼鳞清晰可见,在阳光照射下,鱼化石栩栩如生。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