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巴中市 >> 乡镇介绍 >> 岳家镇
岳家镇

  岳家镇地处平昌县南侧,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与江口镇、百衣镇、六门乡接壤。镇人民政府设在新岳街,岳家街基本居全镇中部,距县城25公里。全镇幅员48.6平方公里,全镇共有4393户、20048人。

  岳家镇南北较长,东南略窄,从北到西南地形逐渐低下,属中、高丘地势,尤以单面山和猪背山较多,两山之间有零星小型平坝。海拔最高700米,最低300米。岳家河南北贯穿其境,发源于六门乡,经涌水、中民、六阁、板桥、河源等村至两河口汇入蹬子河。全镇辖10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95个农业合作社,全镇共有4393户、20048人,其中,农业人口4018户,15632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适合多种水果、蔬菜、花卉、部分药材、畜禽、水产类动植物生长。

历史沿革

  公元1573年,达县石桥人岳仲魁,择地上下百余里,大发善心,一人捐资千余银元,在现岳家猪市梁后修建寺院,名曰:“积庆寺”。至满清嘉庆年间,积庆寺增建殿堂 ,忽现“关圣夫子”神像移动,发现神像腹内有一块白绸,上面书写"岳仲魁立" ,由此得知“积庆寺”原是"岳家人"所建,即改“积庆寺”为“岳家寺”。至清道光十年,(公元1831年)四月八日,原积庆寺后林生双竹,地方官员以为异事,即上报道光皇帝,皇帝下旨,建立碑坊,改“积庆寺”为“双竹堂”。由此可知,“岳家”之缘由,“积庆寺”最早,“岳家寺”居次,“双竹堂”居后。积庆寺修建完成后,声名远传播,数百里到此烧香拜佛颇多,长老和尚为朝庙、拜佛人有居息之所,沿岳家河修建庙宇四座,即(文昌宫、禹王宫、张爷庙、关帝庙)及少许瓦房。此地便便成为上汉中的要道,往来行人较多,因而附近有钱人在此又修建店铺,从事生意。到乾隆中年,乡绅商议在此此建场,又建立了十多家店铺,定为每逢三、六、九为当场天,便命名岳家场,但人们依习惯把岳家场叫成“岳家寺”。

  至满清时期,岳家属巴中顶山区管辖,巴中县顶山区第四甲。民国时期,岳家划为巴中县第九区。民国二十九年,岳家乡更为岳尖乡。一九五零年十二月,岳家成立岳家乡人民政府。一九五八年十月,岳家乡改为岳家人民公社。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岳家公社改岳家乡。二零零二年,岳家乡改设岳家镇。

经济发展

  全镇国民生产总值5698万元,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初加工、劳务输出为主。第一产业产值2850万元,全镇粮油总产9807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893元。系典型的山区农业大镇,以绿色经济为主,个私经济为补充近年来,全面打造“优质粮油基础镇”,走“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之路,重点在粮食生产上推广“辐优802”超级稻的栽培、地膜玉米覆盖栽培、双低油菜栽培;全面打造畜牧支柱产业,培育特色经济农业经济。现已建镇域畜牧生产基地4个,培植畜牧大户30户,全年出栏生猪2.4万头,肉牛1547头,黄羊620只,家禽16万只,建3个连片蔬菜基地达300余亩,发展稻鱼工程2000多亩,连片经济林果基地2个共200多亩,各类个私经济大户50余户。

风景名胜

  双竹堂:建于1844年,坐落现岳家小学之后,位于西南方位100余米,现仅有一牌坊保存完好,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文昌街:建于清朝时代,川斗抬梁式结构,位于岳家在街,西南方向。

  向家祠堂:建于清代,位于岳家镇涌水村西北方向。

  金斗寨石刻:建于1864年,位于金斗村西南方向。

  坟包岭墓群:建于清代时期位于涌水村六社。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