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巴中市 >> 乡镇介绍 >> 元石乡
元石乡

  四川省平昌县元石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9公里,东邻板庙乡,南与达县江陵镇接壤,西与白衣镇毗邻,北与江口镇相邻。元石乡所辖区域由两座山、两道梁组成自然的轮廓,形状似“山”,东部的牛岭子、大包寨、尖山子属秦岭支脉大巴山系,东部香炉山牵着毛家庵、八卦石、元石盘;西部猫儿寨牵着檬梓丫、双山子、白顶子;山岗梁、赵家梁环绕两座山,正好形成一个“山”字。境内整个地势呈南北走向,西北高,东南低,属丘陵地带,海拔最高927米,最低278米(该乡境内黄梅村的黄梅溪是全市最低海拔处),巴河经平昌湍流而下经该乡黄滩村到白衣,过该乡黄梅村到达县江陵、道让,下洛车、滴河,沿桥湾抵三汇,入州河。幅员面积58、8平方公里,全乡辖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98个农业合作社,有村(居)民户4899户,20374人,其中农业人口19468人。有耕地面积16634亩,其中水田8350亩,地8284亩;有农村劳动力9394人,其中劳动年龄内人数7856人。全乡有党支部18个,其中农村党支部15个,党员546人。有15条村道路,81条社道路,形成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历史沿革

  巴河经白衣而下,至黄梅溪沿滩口左侧小溪汇北上,两山狭峙约10里处,溪边忽伸一巨石其圆形历称“圆石盘”。1952年,建立乡政府时,故称“元石乡”。 1956年冬,迁于复兴场下何家坪,以一民房为基,扩建新址,仍名“元石乡”。 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划分为8个管理区。1960年管理区称为耕作区,51个生产队。1962年进行改组,将管理区称为大队,全乡便是8个大队,51个生产队,1981年将人民公社又改称为乡人民政府,沿用至今。199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巴中地区,从原属达县地区管辖的巴中、平昌、通江、南江四县分出,归巴中地区,辖通、南、巴、平四县,元石乡随平昌县归属巴中地区管辖。2003年10月,平昌县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将原长垭乡整体并入元石乡,组建了新的元石乡,辖15个行政村,98个社,幅员面积为58、8平方公里。

工程建设

  1、修建元石小学(大连实德希望小学)。该校占地30余亩,总投资170余万元,可容纳35个教学班,极大改善了元石乡的教学环境。

  2、乡村公路建设。彻底整治乡道公路23公里,达到三级泥结石标美路标准。新建村道路32公里,维护、整修村道路26公里,公路建设投资近100万元。

  3、修建自来水厂。针对元石乡中心场镇历来饮水难的问题,投资17万元,修建了一个占地3亩的自来水厂,使场镇居民饮上了放心水。

  4、启动多项农业发展项目。2005年全乡种优质水稻6000亩,杂糯间栽2700亩,规模化发展玉米1600亩,栽桑396亩。

风景名胜

  1、祠堂、庙宇

  元石素有“文化重地”之说。早年修建的尖山寺、草堂寺、香炉山和胡氏宗祠、李家祠、何氏宗祠等,设计古雅,结构严谨,其中神像高大,塑造精细,宛然如生。只可惜,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部分珍贵文物递时摧毁,仅存少部分,距今386年。

  2、古树林园

  古树林园位于猫儿寨余脉的毛家庵腹部,紧靠乡政府,林园乱石丛生,古树掩映。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约100米,林中以樟树为最,间有古柏。明朝崇祯年间,水竹丛生,不见天日。清朝中期,是何氏祖坟基地,民国年间,樟树古柏略有毁坏,一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后,才由人民政府保护下来。林园北面是一轮高10米,长300米的整块石壁。是林园的天然屏障,石壁中段,掘有小石梯100余级,可以攀顶,眺望林园全景。

  3、修仙亭

  元石场镇翠亨街离政府办公楼20米处,自生一石,长方形,周长150米,高15米,下大上小,凸凹重叠,顶端平,沿石座有古柏,香樟数十株,显得自然幽静。据传(群众口碑)是当年何道仙修仙练法的地方,故名“修仙石”,修仙石正面斜岩石壁顶端有一小亭,名“修仙亭”,是何道仙的寓所,小亭已毁,旧遗尚存。“修仙亭”下面斜岩石壁上,刻有“修仙亭”,隐约可见。“修仙石”背面石壁有文字记载,已被打毁,只在打滥的石壁左侧,留有石刻:“明崇祯己卯夏月王氏题”字样,再向左是“赵长庚旭书”“斗大石刻”“魁”字。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