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凉山彝族自治州 >> 乡镇介绍 >> 巴洞乡
巴洞乡

  巴洞乡位于四川德昌县中部偏西南,距县城12.5公里。东为六所乡,西为龙窝区大山乡,南接宽裕、茨达乡,北邻王所乡,辖区幅员面积113平方公里。该乡辖先锋、红旗、前进、松柏、团结5个村,42个合作社,2008年末总人口9385人,其中汉族7872人,彝族1041人,傈僳族373人,其他少数民族 99人。非农业人口285人,有耕地面积128525亩,农业总产值9378万元,农民年平均纯收入5013元。乡政府驻巴洞,距县城7公里,现有街道长280米,宽6.5米,逢双赶集。

名字由来

  巴洞原名“太平村”,始建于明末,因场南半里有“太平桥”得名,清初改为“把硐”,其实是进巴洞之前要经过一个两山夹峙如门的地方,犹如巴洞的门户,东是麻树堡的山,西是溜沙坡的山,而旁有狮子山,如狮雄踞于外,人以“金狮把洞”相传。清末至民国,始称“巴洞”。这名称据说均概于一无名氏所作四言诗:“巴山有洞,古名太平,狮子摇铃,把守硐门”。街边一位姓张的老人说:“我们巴洞街有500年的历史了。”

民族风情

  巴洞是德昌县乡镇中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在我小时候,是听着街上人唱川戏长大的。街上有一个赵凯,他经常唱戏,留给我们很深的印象。小的时候,就听同伴讲《说唐》,知晓了李元霸等人物。巴洞有许多民间的文化人,像现在还有名的严永世,他的快板打了几十年,像他这样会吹拉弹唱的人还很多。包括现在,走到街上,你会听见老人们说古论今,头头是道。

  德昌铁路沿线经济发展起来了,而巴洞因为偏僻,经济显得落后,但同时,外来的文化冲击与铁路沿线相比显得要弱一些,所以,今天的巴洞文气依然。

  巴洞是多民族居住的地方,现全乡有上万人,以汉族为主,另有彝族、傈僳族。各民族和谐相处,共同团结进步,走在街上,你可以看见披着披毡或是察尔瓦的彝族人,穿着鲜艳傈僳服装的傈僳人。

  巴洞有人生活应该是2000多年前。因为我在巴洞的乡场背后发现一座大石墓,巴洞像德昌县的许多地方一样有大石墓,也就是民间称的月鲁坟。近年来,我多次跟踪采访安宁河流域的大石墓抢救性发掘,来自全国各地考古专家推断,这是2000多年前古邛人的墓葬。

  巴洞地处在台地上,下方是茨达河,北边是一条小河,周围的土地肥沃,照考古家们的说法,这种地方非常适宜人居住。说明巴洞曾有邛人生活。

经济发展

  该乡地处茨达河中下游,水田占耕地的77.7%,主产水稻、小麦、玉米、豆类。2008年实现粮食总产量4135吨,人均占有粮食440公斤。烤烟生产种植3800亩,产烟叶61.42万公斤,销售均价14.62元/公斤,烟农售烟收入(含农特税返还和煤贴)947万元,户平收入2.13万元。新植桑150万株,养蚕1724张,产茧6.8万公斤,蚕农收入111万元,甘蔗工业入榨2.11万吨,蔗农收入486万元。全年组织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2276人,劳务收入近200万元。山区出产蜂蜜、蜡虫、花椒、生漆、木香菇等,境内宜栽桑养蚕,种甘蔗。森林覆盖率为42.5%。德(昌)盐(边)公路穿越本乡。

名胜古迹

  前进村鱼洞寺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间,后毁,清光绪十年建一字塔尚存。因风景清幽、建造别致,被《西昌县志》列为邛都六名胜之一,曰:“鱼洞安禅”。每年正月十五,为赶草埧场的民间传统习俗,相传,此习俗自清光绪兴起以来,(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破四旧而停过几年,于1982年恢复)一直沿续至今,当天,四乡八邻的人均云集于此,据说解放前还有会理、米易、西昌的人也都来赶草埧场,赶草埧场主要以交易农业生产资料为主。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