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宁11月19日消息(记者汪晓青)11月18日,记者从青海省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推进会暨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工作推进会议上获悉,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把规划建设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积极融入“1带、18段、26区、多点”的总体格局,编制印发《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保护规划》。2022年以来,共实施10大项22个子项目,总投资2.3亿元。同时,策划推出4条长城主题精品旅游线路,带动大通老爷山、边麻沟等一批旅游景区提质增效。
黄河流经青海境内,河面如镜,碧波荡漾(央广网记者 汪晓青 摄)
青海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羌藏区。编制完成《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保护规划》,印发《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青海段)实施方案》等,统筹实施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重点基础工程。并成功创建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生态保护区。
黄河源园区鄂陵湖(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青海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出台《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构建“1+N+X”规划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同时,落实各类资金4.5亿元,实施黄河流域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180余项非遗保护项目,以及古建筑、大遗址、革命文物遗址遗迹等文物维修加固、三防等111项文保项目。
果洛州达日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辫状水系景观磅礴壮美(央广网记者 张海东 摄)
果洛藏族自治州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深度融入全州发展大局,截至目前,投资5325万元(总计划投资2.772亿元),实施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保护规划》18个重点项目中的6个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