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 >> 房山区 >> 乡镇介绍 >> 张坊镇
张坊镇

 

  张坊镇,北京市房山区下辖镇。地处房山区西南,东与大石窝镇为邻,南隔拒马河与河北省涞水县石亭镇相望,西与十渡镇接壤,北与霞云岭乡毗邻,东北与韩村河镇相连。镇域面积119.4平方千米,户籍人口有22759人。张坊镇下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张坊镇张坊村北。

  张坊镇山区、平原、丘陵各占三分之一。主要发展思路是“六大房山”,接续谱写“一区一城”新房山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赓续弘扬“胜天渠”精神,以党建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以绿色为基底,以产业为支撑,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力争在五到十年内确立起张坊作为京保石发展轴上的一个区域性中心小镇的地位,打造“印象张坊、红色张坊、生态张坊、运动张坊、宜居张坊”多重金名片。

 

  张坊作为北京市唯一的磨盘柿生产专业镇,享有“中国磨盘柿之乡”的美誉,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经济增长方式,依托金秋采摘节,发展休闲农业,建成柿子采摘园80余个,带动形成了大峪沟磨盘杮第一村、西白岱猕猴桃种植基地、瓦沟德蜂堂蜂蜜生产基地、葡萄酒种植酿造、张坊村农产品销售市场的建设发展格局,有效地促进了全镇特色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农民增收,成为一张北京西南生态旅游的“金名片”。

  张坊镇建设红色文化展馆、葡萄酒文化旅游区、大力发展高端旅游产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宋辽古战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胜天渠展馆为主的红色文化游;以仙栖洞、龙仙宫、五星峡为主的地质科普游;一至五渡拒马河两岸风光秀丽,峡谷峰林,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有岩溶科普画廊之誉的乐谷银滩及星空营地游;以瓦沟月亮湖、三合庄军事体验基地、东关上民俗村为主的山水民俗游;以千亩菱枣园、百果园、米菊茶园、金鸡岭为主的采摘休闲游;围绕高端旅游产业化发展,建设了云居滑雪场,大力培育以冬季冰雪运动为核心的四季产业链,塑造以冰雪观光为主体,冰雪休闲、滑雪度假为补充的京城特色冰雪旅游世界。

  目前镇域内历史文物有25处,红色水渠1条(胜天渠),3A级景区2处(仙栖洞AAA、古战道AAA)、一般景区3处(乐谷银滩、云居滑雪场、莲花山景区)、基础景观节点约20余处(七彩金塔、花海梯田、玻璃观景台、“丝路金桥”、朱毛山观景台等)。

  建制沿革

  清朝时期(1644年-1911年),张坊地区为房山县张坊里。
  民国五年(1916年),张坊地区属房山县八区。
  1949年,张坊地区属房山县二区。
  1950年,张坊地区属房山县张坊乡。
  1954年,张坊地区属张坊、千河口、东关上3乡。
  1958年,张坊地区属周口店区长沟人民公社张坊管理区。
  1961年,张坊地区属房山县,设张坊乡;同年,乡改公社。
  1983年,张坊公社改乡。
  1986年,张坊乡属房山区。
  1989年,张坊乡改镇。

  行政区划

  大峪沟村、北白岱村、蔡家口村、东关上村、三河庄村、瓦沟村、千河口村、穆家口村、广录庄村、南白岱村、西白岱村、史各庄村、张坊村、片上村、下寺村

 

  气候

  张坊镇平均气温在9~12℃之间。无霜期年平均210天。年降水量640-680毫米。

  水文

  张坊镇境内河道属拒马河流域。主要河道有二级河拒马河1条。河流总长度17.3千米,河网密度0.13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拒马河,从穆家口村至南白岱村流经境内千河口、片上、张坊、西白带等6个行政村,境内全长17.3千米。1976年修挖灌溉渠道胜天渠,长40余千米,引拒马河水灌溉土地万余亩。

  教育事业

 

  张坊镇共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15人,专任教师27人;完小4所,在校生640人,专任教师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80人,专任教师59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所。

  文体事业

  张坊镇共有群众业余文化队伍15支;村级数字影院15个,年放映750场次,观众达1万人次;文化馆(站)1个;公共图书馆(室)15个,建筑面积500平方米,藏书2.5万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0人。主要文化艺术团体有张坊大众书画社、柿乡情艺术团、君兰之家艺术团等。

  医疗卫生

  张坊镇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村级社区卫生服务站15个;病床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4张。专业卫生人员55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14人,注册护士12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5人。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京原铁路过境,在三合庄村设有客运站。房易路、周张路、张宝路过境。县乡级公路19条,总张坊镇镇区道路总长度73.2千米;镇区桥梁26座,总长度0.4千米。

  地名由来

  张坊镇地名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东晋名将祖逖、刘琨抗击胡人进犯,因驻守军队帐房连绵数里,取“帐房”谐音得名;二说由于张坊大集百里闻名,成为京城与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商贾云集,账房林立,取“账房”谐音得名。

  历史文化

  张坊有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据史书记载,张坊始建于晋代,至金代为乡级建制,称奉先县怀峪乡。由于地理位置显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以“帐房”连绵数里取谐音而得名张坊,至今仍留有华北地区唯一的古代军事设施——张坊古战道,古战道始建于宋辽时期,延用至明代。此外,还有张坊古镇楼、古戏楼、唐代摩崖造像、辽代八角形五级密檐石塔以及始建于汉代的中山寺遗址、清代黄廷桂墓、穆柯寨等历史文化遗存。

  文物古迹

 

张坊古战道

  张坊古战道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张坊村,是宋辽时期古战道遗迹,经初步探测,栈道长约1500米,现已修复400多米,这是北京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军事性古战道,内有藏兵室、兵器室、指挥室和生活设施,对研究古代军事、政治、建筑有较高价值。

 

中山寺遗址

  中山寺位于张坊镇北白岱村村北大概一公里的山坡台地上,历史悠久,不过原有建筑早已损毁,留有磨盘、残碑、残石件等。寺院目前是在原遗址上复建,主体院落、大殿、配殿等完成,为房山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好的中山寺坐北朝南,山门位于东南角,上下两院,高低错落,主院在上,正殿三间,左右配殿,新作壁画等,院落角落残碑、古件稍有留存。

 

唐代摩崖造像

  唐代摩崖造像位于张坊镇大峪沟村东北,为房山区重点保护文物单位。造像在高3米、宽4米的青石断面上,共有有摩崖造像2龛。左侧一龛高0.88米,宽0.98米,中为佛祖释迦牟尼坐像,两侧列众弟子和金刚力士,顶部有二飞天,共有造像9尊,龛内两侧有题记,左为“照一天下八月二十四日佛放光日豪护佛神王”,右为“护法力士”。右侧一龛高1.7米,宽0.85米,龛内只有一尊释迦牟尼像端坐于须弥座上,佛祖面方口阔,双目微睁,两耳垂肩,衣衫宽松,左臂下垂,右手平置,双腿垂下,足践莲花。石刻造像线条流畅,技法娴熟。

 

下寺塔

  下寺塔,唐代古塔,位于张坊镇下寺村北3公里群山环抱的一座山顶处,古塔所处位置陡峭、显著。古塔坐北朝南,矗立于山脊的巨石上,塔为方形,高近4米,汉白玉石材,塔身有佛龛,南面有券门有浮雕金刚力士,凸显唐代雕刻技艺与唐塔风格。

  风景名胜

 

仙栖洞

  仙栖洞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东关上村。洞内景观“石林宝塔”、“垂帘瀑布”、“百纳神针”、“宫中琴板”各种自然形成的多彩岩溶景观千姿百态,形象逼真,恰似人间仙境,因此取名仙栖洞。该洞初步探明4000余米,分上、中、下三层。

  地方特产

  房山磨盘柿:是北京市房山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房山磨盘柿比其他京郊区县的树发芽早、采收晚,含糖量高,硬度大,贮运性强,从而表现出该地区所独有的优良品质。果色艳丽,为橘黄色,果味甘甜,果形端正,果面光洁、缺陷少,符合优质外观等级标准。房山磨盘柿自古以来受到人们的赞美,曾有“色胜金依,甘逾玉液”之美誉。2006年12月28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房山磨盘柿”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07年,张坊磨盘柿取得了“无公害”、“有机”食品认证,被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为实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荣誉称号

  2005年,房山区张坊镇被北京市政府确定为磨盘柿发展龙头乡镇,其果品经食用农产品检验部门检测确定为安全食品,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

  2006年,房山区张坊镇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2008年,张坊镇获得中国磨盘柿标准化基地授牌。

  2009年,张坊镇成功承办了第四届全国柿生产与科技进展研讨会,并被国际休闲产业协会评为“国际最佳休闲名镇”。

  2021年4月1日,被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和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评为“2020年度首都森林城镇”。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