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房山位于北纬39°30′~39°55′,东经115°25′~116°15′,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东部和南部为沃野平原。主要山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最高峰是百花山的百草畔,海拔2035米;最低处是东南部立教洼,海拔为26米。境内有大小河流13条,拒马河、大石河回旋曲折,永定河、小清河穿境而过。
房山人文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地热资源丰富,是京郊著名的“建材之乡”、“建筑之乡”、“煤炭之乡”、“林果之乡”和“旅游胜地”。
房山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大约四、五十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北京猿人”就在周口店龙骨山一带渔猎谋生,与大自然抗争,写下了人类文明史中光辉灿烂的篇章。房山因此便以“龙的故乡”饮誉华夏。
【行政区划】
房山区辖15镇、1地区办事处、6个乡,463个村:
良乡镇、周口店镇、城关镇、琉璃河镇、燕山地区、十渡镇、大石窝镇、长阳镇、青龙湖镇、阎村镇、窦店镇、河北镇、长沟镇、韩村河镇、张坊镇、石楼镇、佛子庄乡、大安山乡、霞云岭乡、史家营乡、蒲洼乡、南窖乡。
【历史沿革】
新石器时代。黄帝部族在幽州建立了北京地区最早的都邑,称为幽都,亦称聚——即聚落。
夏商、西周时,为燕(北燕)地。武王灭商封召公于此,其都城即今琉璃河镇董家林古城。周王朝建立时,蓟、妟与北方部族并未立即归服于武王,仍控制北方,武王利用原燕、蓟之地进行分封。公元前十一世纪,召公(姓姬名奭,黄帝之后)佐武王灭商,被封于燕,又称北燕,为西周始封的诸侯国,燕兼并了蓟(西周另一个古封国,其都城在今广安门一带)之后,遂迁都于蓟。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于房山、良乡二县与邻县交界处曾设置以下民主政权。因处战争年代,县政府驻地及区划均不固定。
1986年,撤销房山县、燕山区,设立房山区,以燕山区和房山县的行政区域为房山区的行政区域。1997年11月17日,国务院批准将房山区人民政府驻地迁至良乡。
【自然地理】
房山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北纬39°30′——39°55′,东经115°25′——116°15′,是首都北京的西南门户。东北与丰台区相邻,东与大兴县以一水相隔,南和西面与河北省涿州市、涞水县相连,北与门头沟区以百花山为界。全区总面积2019平方公里,区政府东移良乡后,其所在地距市区22公里。房山地形复杂多变。处于华北平原与太行山交界地带,西部和北部是山地、丘陵,约占全区总面积三分之二。
房山区主要山脉大房山、大安山、三角山、百花山、西占山等均系太行山分支。
【经济发展】
2009年全区工业总产值7797518.6万元,农业总产值412630.2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990524.0 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55.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14.6元。根据北京城市规划对房山区新的功能定位,房山将成为未来北京西南的经济重心、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的主要载体,成为疏散城市中心区产业与人口的重要区域,承担北京面向区域发展的重要节点。现在,全区正按照区委确定的“振兴‘龙乡’经济,打造经济重心;弘扬‘龙乡’文化,建设文明新房山;富裕‘龙乡’人民,提高人民福祉”的总体工作思路,加快经济重心、房山新城和产业新区建设。
【交通状况】
区内贯通京广、京原两条铁路干线及四条铁路支线,有大小客货站24个;贯通京石高速路、107、108国道等公路干线,区、乡、村公路总长1800多公里,公路覆盖密度每平方公里1公里,居全国区县之首。公共交通方便迅捷,公交车917、646、952、616、971、321等直达市中心;建设中的北京城市六环贯穿良乡卫星城。
【旅游资源】
丰富精彩的历史文化资源。 在全区302处历史文化古迹中,有世界文化遗址1处、国家级重点文保单位6处、市级15处、区级47处。区内驰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遗址(周口店镇)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享有“北京人之家”的美誉;西周燕都遗址(琉璃河镇)印证了北京建城具有3000多年历史,称为“北京城之源”;1300多年历史的佛教圣地云居寺,因藏有14278块石刻大藏经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北京敦煌”、“世界之最”;金陵遗址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座皇家陵寝。
区内古塔林立,107座历代古塔占北京地区古塔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占全国现存总数的三分之一。
灵奇秀美的地质地貌资源。 房山被地质学界誉为“洞穴王国”。境内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目前已开放的洞穴有被誉为“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华北的地下迷宫”银狐洞、“北京的人间仙境”仙栖洞、“地下艺术殿堂”云水洞等。石花洞景区被评定为国家级地质公园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房山又被中国地质界称为华北地区最大最典型的岩溶峰林大峡谷。素有“北方小桂林”之称的十渡山水既有南方之风韵,又有北国之雄奇,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 上方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华北地区最古老的原始次生林,也是全国20家重点示范森林公园之一,
占地5300余亩。这里林木茂盛,景色清幽,久负“南有苏杭,北有上方”之美名。
区府良乡是京郊具有生态、雕塑、温泉、名胜、高科技五大风貌的新兴旅游城镇。京郊首富韩村河是以“农村都市”为特色的旅游文明景村;十渡的高台蹦极、青龙湖的拓展训练都是中国首家以挑战自我为宗旨的运动基地;北京最大的狩猎场—蒲洼、最大的高尔夫球场—京辉高尔夫球场、最大的沙滩浴场—青龙湖、最大的垂钓园—碧溪垂钓园,以及漂流、攀岩、悬崖跳伞、空中飞翔等一批前卫娱乐项目,使房山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好去处。
【景区景点】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50万年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以“北京人的发祥地”著称;3000多年前的西周燕都遗址,称为“北京城的发源地”;1300多年前的佛教圣地云居寺,保存着世界上仅存的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大藏经,被誉为“石经长城”;107座历代古塔,占北京地区古塔总数的一半,有“宝塔冠京师”之美誉;
302处历史遗迹遍布境内,构成了房山不断代的历史画卷。
北京人雕像
房山是北京人的家园。远古时期,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相继在房山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北京人的发祥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92年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是闻名世界的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文化遗址,市院共建并委托房山区政府进行保护管理,为“北京人家园”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大约50万年前,远古人类的一支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就是闻名中外的“北京人”,因此房山周口店被誉为“北京人”的故乡。此外,相继在这里生活的还有距今20万年到10万年前的“新洞人”和距今27000年前的山顶洞人。资料表明,华北族群起源于山顶洞人。
云居寺
是佛教的圣地。房山在北京地区佛教发展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而今遗留在房山大地上的一座座古老的佛寺足以令人追忆往昔的繁华。房山佛寺历代相传,肇始于东汉,这就是最古老的天开寺;到两晋、北朝,佛寺在房山逐渐兴起,如云盖寺、木岩寺、洪恩寺;有确切记载的房山区最早的寺院则是上方山诸寺,该寺创建于北朝时期的东魏孝静帝天平二年(公元535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了。隋唐时期随着佛教的兴盛,佛寺在房山空前兴盛起来,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圣地云居寺,形成了以上方山、云居寺为核心、包括龙泉大力禅寺、宝积禅寺和灵峰寺在内的西部佛教文化圈。云居寺因保存着世界上仅存的1122部、3572卷、14278块石刻佛教大藏经被誉为“石经长城”,同时还保存着纸经22000多卷、木版经77000多块以及释迦牟尼佛祖舍利。辽金以后直至民国,房山几乎成为佛寺的王国,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本《房山县志》记载,当时著名的佛寺有55座,而小规模的佛寺几乎村村都有。房山的佛寺不仅年代久远,数量众多,在宗教传承、佛典传承上房山区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房山古塔林立,共107座,占北京古塔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唐塔占全国唐塔的37.5%,有“宝塔冠京师”之美誉。
石花洞
拥有中国首家溶洞地质公园——北京石花洞国家地质公园。其中,“北京的地下明珠”石花洞为七层溶洞,洞中鹅管、钟乳石、石盾、月奶石、等化学沉积物类型齐全,地造天成;“华北的地下迷宫”银狐洞水旱洞连通,方解石结晶体形成的银狐、玉兔,晶莹剔透,巧夺天工;万佛堂孔水洞内的万菩萨法会图等及嵌于唐人洞石笋内的古人题字为国内外溶洞奇观;与这交相辉映的还有“北京的人间仙境”仙栖洞、龙仙宫、“地下艺术殿堂”云水洞等溶洞,共同组成了中国北方最大的岩溶洞穴群。
十渡
婀娜多姿的十渡山水,既有中国北方之雄奇,又有南国水乡之柔媚,被誉为“青山野渡,百里画廊”;列为全国20家重点示范森林公园之一的上方山,集山、林、洞、寺诸景为一体,久有“南有苏杭、北有上方”之美称;海拔2000多米的白草畔、百花山鲜花、草甸、珍禽、异兽,组成了诱人的高原风光,赢得“生态公园”之美名;雄、奇、神、险的莲子峰,早为北京“西山八景”
之一;独特的景观使房山成为中国北方著名的山水观光度假区。
【房山特产】
房山是石文化的故乡。房山是著名的石雕艺术文化之乡和优质石材的产地,为北京城的建设提供了大量的石材,堪称北京之基、故宫之基。房山大石窝以其独特物产——汉白玉名扬古今中外。早在公元560年的北齐时代,大石窝汉白玉就被云居寺用来雕刻石经,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所用石料达一千多吨;故宫、天安门前金水桥、颐和园、天坛、卢沟桥、十三陵等宏伟工程所用汉白玉石料都取自大石窝;人民大会堂抱柱石、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毛主席纪念堂以及近年落成的中华世纪坛题字碑等所采用的汉白玉石材均出自大石窝;另外大石窝的石材还走出国门、远渡重洋在异国它乡大放异彩,日本北海道的天华园、新加坡御华园、加拿大枫华园等工程均有出自大石窝的石材。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塑造了房山这个石文化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