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 >> 广州市 >> 乡镇介绍 >> 鳌头镇
鳌头镇

 

  鳌头镇,隶属于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位于位于广州市北部、从化区西部,东邻城郊街道,南邻花都区,西邻清远市,北邻佛冈县。全镇总面积约350平方千米,全镇常住人口21万人。 地处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广清接合片区中部位置,拥有全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田园综合体两个国家级试点,是广东省、广州市的中心镇和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示范镇。

  建置沿革

  1951年,划归从化县,属西区。
  1954年,改称四区。
  1957年,设鳌头乡。
  1958年10月,成立鳌头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鳌头区。
  1986年,撤区,设立鳌头镇。

  行政区划

  鳌头镇下辖61个村、4个社区,镇人民政府驻鳌头镇新城西路38号。

 

  位置境域

  鳌头镇位于广州市北部、从化区西部,东邻城郊街道,南邻花都区,西邻清远市,北邻佛冈县,总面积约35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鳌头镇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趋势。北部和东部为山地和丘陵地区,南部和西部为平原和河谷地带。地貌类型多样,主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河流谷地。山地和丘陵地区植被茂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资源十分富足;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农业发展;河流谷地则形成了独特的水系景观。

  气候

  鳌头镇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文

  水库情况
  鳌头镇辖区内已建水库27座,总库容约2800万m³。其中有中型水库1座(库容1千万-1亿立方),为茂墩水库;小(1)型水库3座(库容100-999万立方),分别为响水窿水库、大塘水库、棋杆水库;小(2)型水库23座(库容10-99万立方)。另有骨干山塘8个(原为均为水库,库容未达到10万立方降为山塘)

  河流情况
  鳌头镇辖区共有大小河流31条,重点河流有2条:
  1.潖江(二)河。河道干流起点为大岭村三甲口,流向佛冈学田村交界,干流在鳌头镇境内的长度为12.9千米,其主要支流有6条,分别为黄罗河(约15千米)、黄茅水(约19千米)、爱群水(约9千米)、民乐河(约25千米)、高平水(约8千米)、西向水(约5千米)。全流域面积约318平方千米,涉及33个行政村,影响超8万村民生产生活和近6万亩耕地灌溉。
  2.棋杆河。起源于鳌头镇鹿田村飞鼠坑河,最终汇入城郊街龙潭河,干流在鳌头镇辖区内长11.14千米,其支流主要有8条,支流全长分别为汾水河(约13千米)、石塘铺水(约8.5千米)、右新水(约1千米)、飞鼠坑(约9千米)、草塱水(约4千米)、冷水坑(约1千米)、横坑水(约4.5千米)、新张村水(约2.5千米)。全流域面积约62.6平方千米,涉及12条行政村,影响3万多村民生产生活和近2万亩耕地灌溉。

  水利设施情况
  共有电排涝泵站18座(3座在建,1座重建)、水闸19座、小水电站3座。

 

  交通运输

  鳌头镇距广州市区60千米、从化中心城区20千米,交通网络内联外畅,有3条高速(京港澳高速、广连高速、佛清从高速)、2条国道(国道355线、国道106线)跨境而过,是广州北部重要对外交通枢纽,共有京港澳高速鳌头出口、广连高速鳌头出口、佛清从高速五丰立交出口、京珠高速民乐出口(在建)4个高速出入口。鳌头镇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仅20分钟车程,处于空港20分钟经济圈和广州市中心1小时生活圈。2023年地铁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新增42号线连接鳌头直通白云国际机场。
  2019年以来,新建、拓宽四好农村路445.03千米,G106、G355鳌头段全线实现黑色化。在册桥梁79座,乌石大桥、同心桥、同德桥、象新桥、鳌头桥、官庄桥等一系列民生项目竣工。
  从化城区至鳌头有公交线路2条:9路公交线由从化汽车站至鳌头客运站,途经38个站点;10路公交线由从化汽车站至西向村长岭,途经46个站点。镇内有公交微循环线6条,分别是鳌头客运站至珊瑚村总站、至山心村总站、至黄茅村总站、至民乐村总站、至丁坑村总站、至爱群村总站。辖区内65个村(居)全面实现“村村通公交”。

  教育事业

  鳌头镇有初级中学4所、小学12所,幼儿园24所,2019年以来,完成同心小学、车头小学、东麟幼儿园升级改造项目,成功新建棋杆中学教学楼及体艺馆。2022年,华师附小正式落户招生。辖区内有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华夏学院,占地面积约618亩,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65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

  文化事业

  鳌头镇建有省特级文化站1个,有序开展“向美而行”“鳌头醒狮”“竹编技艺”“从化猫头狮”“我们的节日—七夕”等系列活动;图书馆1个,为全区首个镇级图书馆,藏有图书2.5万册次,借阅量超过12793册/次,市民人流量39344人/次。全省乡镇融媒体工作站1个,乡村少年宫1间,为群众提供理论宣讲、文化文艺、助学支教、科学普及等优秀校外资源和丰富的志愿服务项目。

 

  医疗卫生

  鳌头镇有镇级医院2家(龙潭卫生院、鳌头中心卫生院),村级卫生站61个,鳌头中心卫生院入选全国100强乡镇卫生院,龙潭卫生院开展以浮针疗法为主的中医特色治疗。农村“一元钱”看病覆盖率达100%。

  饮食文化

  鳌头饮食以粤菜、客家菜为主,特色菜点有香叶乌鬃鹅(从化五道菜之一)、车头粉葛碌鹅、臭屁醋浸鸡、洲洞珍珠鸡、黄茅甜笋、中塘丝苗米等。

  非遗文物

  鳌头镇内不可移动文物共30处、历史建筑11处、传统风貌建筑46处、古村落2处。省级非遗项目1个、市级非遗项目2个、区级非遗项目2个,分别是从化猫头狮、鳌头醒狮、竹编、太虚拳、粉葛制作技艺。辖区有宗祠、学堂、旧宅、古庙、炮楼等历史文化建筑三十余处,其中象新村理李公祠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龙角村邱氏宗祠、黄罗村鲁封曾公祠铺锦炮楼是从化区重点保护文物,官庄村崇本学堂、塘贝孙氏宗祠、小坑文昌塔被列入从化区文物保护单位。

  非遗

  新围村猫头狮
  新围村传统习俗有猫头狮舞。猫头狮舞是古代遗存于民间的一种少见的狮子舞,每当宗族礼仪、神庙滩头祭祀、拜年贺寿时,人们必会敲锣打鼓吹起唢呐,架起猫头狮、戴上面具舞猫头狮,以驱邪镇妖,盼如意吉祥。该村猫头狮舞于2011年6月入选广州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类,2015年被评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化鳌头醒狮
  2011年,鳌头醒狮被列入广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外,桥头村武术历史悠久,素有“武术之乡”之称。清朝以及民国时期,每逢春节,村里都有武术和醒狮表演。1946年,从化鳌头成立鳌头醒狮队,专门组织教授拳术与舞狮技艺。2005年1月,鳌头镇成立鳌头醒狮协会,连续三年组队参加从化市醒狮大赛并获金奖。

  文物

  龙潭村财神庙
  财神庙始建于19世纪,1875年至1908年龙潭设墟,凭借旁边潖江二河的水上运输优势,建有潖江码头,故经商的商人越来越多。当时在龙潭墟经商的商人成立了一个商会,为了保佑在龙潭做生意的商人及龙潭的老百姓风调雨顺,无灾无难,商人们集资在龙潭墟修建一座财神庙,于1918年冬开始动工,耗时两年半时间建成。财神庙建成后,庙里供奉有三尊神,分别是财神、门神和丁神,龙潭及周边做生意的商人和老百姓为了身体健康,出入平安、财运亨通,生意兴隆、生生不息都从四面八方来此烧香祭拜,此后凡是在龙潭做生意的商家都生意兴旺,百姓身体健康。故此当时财神庙非常红火,来拜财神的商人、百姓川流不息,香火鼎盛。2021年7月,随着国家级试点越秀风行田园综合体项目落地鳌头,龙潭作为该项目的首开区,优先启动了对财神庙的修复工程,以修旧如旧的方式,修复还原财神庙古朴精美的外观。

  象新存理李公祠
  存理李公祠位于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象新下塘村,始建于清朝1728年,占地面积约567平方米,建筑坐北向南,采用砖、木、石结构。2005年9月公布为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2008年12月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存理李公祠正门右侧墙壁上的3幅壁画则景观图,描绘清末上海风云路景象,大图两侧各有幅小图,分别画的是火车在乡间铁路上行进和轮船荡开碧波缓缓前行景象,两图采用的都是有别于传统国画对角线式构图。

  龙角村邱氏宗祠
  邱氏宗祠位于从化区鳌头镇龙角村,属从化区不可移动文物,始建于公元1875年,地处丘陵,实为风水之宝地、堪称一派田园的好风光,是从化区重点保护文物。邱氏宗祠坐东北朝西南,三进三间,总面阔11.4米,总进深29.7米,建筑占地面积338.58平方米,为砖、石、木结构,硬山顶。屋顶形制特别,第一、二进为人字形封火山墙,第三进则为镬耳封火山墙。邱氏宗祠中厅内,代表性楹联有“河南世泽、渭水家声。又名营丘开族大、渭水溯流长”,书于宋朝年代;代表性匾额“務本堂”,书于光绪乙亥年。

  黄罗村鲁封曾公祠
  位于鳌头镇黄罗村南部,始建于明朝,清同治七年(1868年)重建,坐东北朝西南,砖、木、石结构,硬山顶,灰塑龙船脊,正祠三进三间,总面阔31.8米,总进深29.1米,建筑占地面积925.38平方米。宗祠右边有一条青云巷连接一间面阔5.72米的衬祠。祠内有一月形照壁,高似城墙,中间刻有“万胄朝堂”四个大字,字体为正楷繁体。石门夹上挂“鲁封曾公祠”木匾额,落款为“同治七年季冬重建”。脊檩为圆形,刻有“大清同治七年岁戊辰月居秋日丁刃吉日重建”字样,其余的檩都为方形,这是与其它祠堂所不同之处。祠中立4根棱形石柱,屏风上挂有“爱日堂”木匾额。抗日战争期间,曾被日本军队放火烧祠堂,后演变为黄罗小学,属从化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俗文化

  上灯
  古代生男孩称为“添丁”,而从化话“灯”与“丁”同音,上灯意为“添丁”。添丁上灯习俗的仪式十分隆重,从明末清初开始,从化各乡镇凡是生了男孩的人家就盛行在自家的祠堂或自家门前悬挂花灯,期间还有敲锣鼓、舞狮、祭祖、饮灯酒等热闹场景。从化的上灯仪式基本从正月初七开始,但各村的具体时间、操作流程不尽相同,而热闹、和谐的气氛却是普遍相似的。相传在古时,婴儿的死亡率很高,而男婴的死亡率要比女婴高,所以诞下男婴的人家等到男婴满周岁时,会组织村里人大举庆贺,并在自家祠堂里挂上一盏精美的花灯,表达为家族延续香火的意思以及对丁财两旺的美好祝愿。

  掷彩门
  掷彩门是从化乡间最具有特色的喜庆活动,这个民俗亦流传至今。明清以来,每年正月从化各大村庄都有掷彩门活动,除了本村乡亲欢聚贺庆以外,还有亲戚朋友观赏同贺。“彩门”寓意着“彩数”“好彩”,意即好运气、吉祥之兆。以往的彩门是用竹编纸糊而成,周围缠上导火线,装上小起火、小车乙、小飞鼠、小柳花等。而现在的“彩门”则是装满各式烟花和炮竹的花篮,色彩斑斓,十分好看。

  风景名胜

  西塘童话特色小镇
  西塘童话特色小镇由鳌头镇西塘、鹿田、横坑3条行政村组成,规划面积4.8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1.1平方千米,是广州市首批30个特色小镇、从化区首批10个特色小镇之一,并纳入第三批省级特色小镇培育库。目前小镇以田园风光、农耕体验等资源为依托,已培育从化区中小学生美术教研实践基地、玫瑰柑亲子采摘基地和从化区研学基地(麦田生态园)等研学产业亮点,建成全国首个乡村宪法馆、家风馆、村史馆、禁毒馆和全区首个“模拟法庭”,不断创新青少年研学模式,真正实现寓学于乐。西塘特色小镇内有龟博园、柑橘星球、麦田生态园、农耕田园农场、田缘花舍、稻草农业公园等多个特色景区。

  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广州市从化区越秀风行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坐落于鳌头镇龙潭村,是全国12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之一,既有万亩良田、千重稻浪、百年老街,也有结婚小镇、亲子农场、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美食步行街、啤酒一条街等业态,还有“百家宿集”、“千头奶牛”和“万亩良田”的独特IP。
  广东省首个婚姻登记巡回点——广州市从化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驻鳌头镇服务中心、广州市第31个“花城有囍”结婚登记户外颁证点于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揭牌创立,为新人提供红娘服务、旅行社交、情感咨询、形象设计、婚纱摄影、稻田婚礼等全产业链服务,打造集婚登、婚庆、婚旅于一体的“田园牧歌”婚礼体验。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万亩良田示范项目
  鳌头万亩良田示范项目为广州市从化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示范项目,规划核心范围共1.3万亩,涉及高平村、乌石村、横江村等8个行政村、广连高速(一期)龙潭互通连接线周边、潖江(二)河流域。目前,项目已推进约6600亩农田的集中连片治理和潖江(二)河防洪排涝整治,“万亩良田连绵、成群鹭鸟齐飞”的壮美景象初步形成。

  马岭森林公园
  鳌头镇马岭森林公园地处广州市东北部从化区境内、鳌头镇中心,距离鳌头镇人民政府2.5千米,从化市内20千米,广州市区60千米,是全区首个镇级开放性公园。公园背靠高椅山,西临s355省道,周边聚集龙聚村、新兔村、莲塘村等自然村落,是鳌头镇区“绿肺”。
  马岭森林公园林地面积337.84 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42.28亩),非林地面积172.30亩,植被以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主要有山茶科、大戟科、桑科、蝶形花科、茜草科、芸香科、紫金牛科等类群。有一处红色资源,为原国民革命军 74 军抗日民族英雄长眠之地;现存有奎山古庙一座,古庙香火不断。

  潖江公园
  位于鳌头镇中心区段,鳌头客运站至鳌头桥之间区域,面积约17.01公顷,是一条集“绿道建设、防洪保安、生态修复、岸线整治、景观美化”于一体的城市活力生态碧道。公园内设置有活动广场、亲水平台、健身绿道、户外舞台、下沉广场等多个景观节点,构成绿地内部的多种休闲活动空间,打造两岸亲水活力空间,完善绿地内部服务功能,注重沿河景观视线与城市道路视线的融合渗透,使其成为融合现代与传统的新地标,城市中心区的活力滨水廊道,能够满足居民休闲运动、亲水游憩、集散娱乐等多种活动需求。

  特产

  乌鬃鹅
  乌鬃鹅属鸭科,体质结实,体躯宽短,背平。从化鳌头、龙潭一带很早就有养鹅的传统,但不是大规模饲养,一般只养作家用,吃的是家庭里的剩饭剩菜,稍为多养的也只是喂以青菜、米糠等。乌鬃鹅为主的菜式有香叶乌鬃鹅、白切鹅、芋头焖鹅等。

  饮食

  鳌头饮食以粤菜、客家菜为主,特色菜点有香叶乌鬃鹅(从化五道菜之一)、车头粉葛碌鹅、臭屁醋浸鸡、洲洞珍珠鸡、黄茅甜笋、中塘丝苗米等。

  香叶乌鬃鹅
  以专吃草长大的草鹅为原材,并以鸡心黄皮叶、山桂叶为香料,舂烂后再加蒜茸、糯米、酒等混合做配料,用大瓦煲文火煲之,食时鹅肉细韧,香气袭人。

  车头粉葛碌鹅
  粉葛作为鳌头镇车头村省级“一村一品”,以其无渣、口感粉糯清甜闻名,将洗干净的农家鹅在热锅来回烫皮、翻转碌至全身金黄,加姜、蒜、酒、糖、酱料等配料炒好后,浇上鹅汁打煲边煮边吃。

  臭屁醋浸鸡
  将炒制的熟米在坛子里密封自然发酵一年后与农家走地鸡一起煲食,醋香浓郁、肉质鲜美,农家米醋具有消食化积、软化血管的作用,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黄茅甜笋
  产于鳌头镇黄茅村,生态环境优良,出产的甜笋品质优良,是纯天然的有机食品。近年来,该村引入科学加工技术,提升了甜笋的附加值,现有笋丝、笋干、酸笋、即食麻辣笋丝以及笋片等多个品种。

  中塘丝苗米
  位于鳌头镇中塘村的香米种植基地作为从化区重点农业项目“香米基地”,香米香气最重要的成分为2-乙酰-1-吡咯(2-AP),中塘丝苗米每公斤超过60毫克。

  荣誉称号

  2021年,鳌头镇获自然资源部认定为全国唯一以县(区)域为单元开展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越秀风行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成为广东省唯一通过财政部备案的田园综合体项目。获“广东省法治示范镇”、“广东省卫生镇”、“广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优秀集体”、“广州市基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入选第三批广东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名单。
  2022年度,获“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近 20 年最强5月暴雨防御表现突出集体”、“市级国家调查先进镇街”、“广州市无烟单位”。
  2023年度,培育全省首个社会保险联合处置中心,获“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乡镇”、“广州市一级综治中心”,被授予“广东省卫生镇”荣誉称号。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