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首页 >> 河北 >> 沧州市 >> 乡镇介绍 >> 出岸镇 |
![]() |
出岸镇 |
出岸镇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市境西部,距市政府11.3千米。津保公路过境。镇政府驻出岸村。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52万人(2002年)。辖24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1961年成立出岸公社,1982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7年,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4万,辖出岸、小关、北漕口、南漕口、百尺、东凉淀、袁果庄、王家坞、赵家坞、西古贤、东古贤、石家营、陈家营、段家坞、郭家营、庞家营、庄家营、刘家坞、谢家坞、大辛庄20个行政村。 村名由来 百 尺: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因村西南河沟有一百尺长桥,因而得名百尺。该村西靠千里堤。 东良淀: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因南有大浪淀(已淤平),故村名为大浪淀,后因村大分为东浪淀和西浪淀,又因“浪”字不好听,去掉“氵”遂为东良淀(西良淀属高阳市)。该村西靠千里堤。 袁果庄:该村建于明永乐年间,当时只有袁、杜,张三户,故取名袁杜张村。后因姓袁的人口兴旺,把该村改为袁果庄。该村西靠小白河。 出 岸:建村于1582年。当时该地北靠白洋淀,南为大浪淀,东为陆地,是出入水淀与陆地的地方,故取名出岸。该村西靠千里堤,小白河从村中穿过,分4个大队。 小 关:建村于明朝永乐年间,因原系驻军之地,为一小关口,故取名小关。该村西靠千里堤。 北漕口:建村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8年),因该村位于赵王河一渡漕的北岸,故名北漕口。 南漕口:建村于明隆庆年间(公元1568年),因北边有北槽口,故取名南槽口。小白河流经村西。 东古贤村:该村建于宋朝,因在西古贤村东侧,故称东古贤村。 大辛庄:清朝乾隆年间,此地有一观音庙,庙北有个旧庄很不兴旺,为求吉利,废旧庄在庙南另立新庄。因搬迁不易,很辛苦,故名辛庄,后为大辛庄。 谢家坞:建村于明永乐年间,当时该地洼下积水,有一谢氏从翟城搬来择一高地定居,捕鱼为生,遂取名谢家坞。 刘家坞:明永乐年间,由翟城迁来刘、黄二姓,定居谋生,后黄氏无人,遂取名刘家坞。 庄家营:建村于宋朝。当时此地为宋辽边界,经常驻兵。宋仁宗时,有一庄氏将军在此定居,故名庄家营。 王家坞:建村于明永乐年间。当时该地注下积水,有山西洪洞市移民王氏在此停舟,居住谋生,后聚居成村,取名王家坞。 赵家坞:明朝永乐年间,有赵氏、岳氏在此落户,因被水环绕,取名赵家坞。 西古贤村:宋朝建村。村懈赵王河,为防河水泛滥,则筑堤防险,后“筑险”按音写成“古贤”,又因村在赵王河西岸,故名西古贤村。该村位于乡镇驻地西南偏南3公里处。 石家营:建村于北宋,地处宋辽边界,经常驻兵,有一石氏在此落户定居,遂起名石家营。 陈家营:北宋时,有一姓陈的在此定居,因陔地竹为军营住过兵,故取名陈家营。 段家坞: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由山西洪洞市移民段氏,居此谋生,因该地积水,故取名段家坞。 郭家营:北宋仁宗时,该地为宋辽边界,经常安营驻兵,有一郭氏在此落户定居,故取名郭家营。 宠家营:北宋建村,当时有——庞氏居住此地,因该地曾驻过军队,故称庞家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