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又“惹事”了。
据报道,近日,陕西西安白鹿仓景区泼水节活动现场,一女子因被游客泼水后而大打出手。根据该女子描述,她当时是绕道走,没有走进场地,手上也没有水枪,并不准备加入泼水活动。事发后,当事女性为打人行为在网络上公开道歉。
无独有偶。据报道,当天该景区还有另一起两名未成年人因泼水而产生的互殴事件。景区工作人员对此表示,“平常没有那么多人,22日游客人数较多导致乱泼水打架。目前还没有限定专门泼水的区域,泼水一般都是在民国街和水街。23日都有保安在活动现场巡查。”
社交媒体上,有人指责泼水男子是打着泼水的幌子“耍流氓”。如相关情况和描述属实,在当事女子已经做到了规避的前提下,泼水者依然选择将水泼给了一位无意加入的女性,网友们的不满也在情理之中。
西安本土似乎并无过泼水节的传统。据报道,白鹿仓举办的2023亲子戏水节正在火爆开启,邀请广大市民免费参与,将玩水的快乐传递到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虽然本地没有旧习,不过在炎炎夏日感受下异地文明的“清凉”也无伤大雅。
在公域地带搞“强辐射”的小众活动,本就容易动辄得咎。即便是习惯了过泼水节的地区,也常有路人不满被泼而引发的纠纷。如果当地的民俗文化中本身就缺少相关元素,就更难获得路人道义上的理解。此前就有在景区举办的酷跑活动的视频评论区下,因赛道与景点高度重合,参赛者和游客因彼此掣肘而引发网友不满的争论。
任何释放天性的活动,都不能以一群人的痛苦来偿还另一群人的狂欢,由狂欢所付出的秩序失衡的代价,显然不能由无辜的路人来承担,也不能把“自由裁量”的锅甩给参与者。
具体到本次事件中,主办方除了严格划定指定区域,也应统一参与者佩戴物之类的视觉标识,以便及时分辨。此外还应通过签订责任告知书,把规则摆在明面上,厘清狂欢的底线、民俗与低俗的界限,对任何忽略契约精神夹带私欲的行为,该报警的坚决报警,该送交司法机关的坚决送司法机关。
很多人把此事与“婚闹”陋习结合在一起,质疑这项活动的正当性。的确,我国对民俗文化的取舍素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传统。尤其在当今,法律知识不断充盈,个体意识不断增强的人们更加重视身心私域的保护,任何打着堂皇文化的幌子行龌龊之举的行径都可能会被舆论群起而攻之。但我们同时也需要看到,民俗文化本身是中性的,它对人们起到或正或负的影响取决于操持者的立场。
多元社会的重要性,就是要允许人们的“喜欢”,尊重人们的“不喜欢”。
这就需要主办方以更加缜密的顶层设计和风险评估来平衡各方利益,参与者也应保持理智,守护好民俗文化中狂欢的“水”,别让狂欢的水里交杂着委屈的“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