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源头的绿色答卷:谱写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2025-10-15 15:59:36      来源:央广网

  秋日的甘肃省渭河源头,天高云淡,流水潺潺。沿河而建的渭河生态廊道如诗如画,星罗棋布的公园点缀其间,远山如黛,新村错落,与城市楼宇相映成趣,共同勾勒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图景。这幅生态美丽画卷,正是渭源县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系统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作为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源头的生态安危牵系着中下游领域。近年来,渭源县坚定实施“生态立县”战略,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绿色答卷”。

  数字是最有力的证明: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18.62%,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78.88%,水资源总量稳定在46.89亿立方米;国控断面、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保持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持续增加;水土保持率达到65.4%。这些数据,见证着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稳步改善。

  渭源创新建立“河长湖长林长+警长+X”管护机制,将责任体系延伸到村级,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护网络。“十四五”期间,渭源累计开展巡河湖、林草场超过13万人次,排查整治各类河湖问题228个,整改完成率达100%。智慧河湖建设同步推进,新建视频监控11个,累计安装前端设备260个,实现重点水域监控全覆盖,推动河湖管理向“人防+技防”转型升级。

  项目引领,厚植绿色发展根基

  渭源县坚持“项目为王”,以重大工程厚植生态底色。围绕灌区建设、水旱灾害防御、水生态综合治理等领域,“十四五”期间,全县累计实施水利项目53项,完成投资9.93亿元,形成4处集中供水工程为主的供水保障体系,通过实施北部、东南部水源置换工程,全民喝上了干净甘甜的洮河水,自来水入户率达到96.8%;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5万亩;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实现全覆盖;建成黄河流域渭源县水生态综合治理及生态廊道一期、二期、三期工程和渭河沿线生态修复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41.5平方公里,渭河生态功能、渭源城市品质和人居环境显著提升,渭河渭源段成功创建为第二批省级美丽幸福河湖。

  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扎实推进。2025年,总投资1.59亿元的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蚂蚁森林”等7个项目顺利实施,完成营造林15.76万亩、通道绿化197.6公里,全民义务植树176万株。同时,积极谋划推进“三北”六期工程,争取实施陇中地区渭河源生态保护修复、林草湿荒一体化保护修复等林草重点生态工程。

  “渭源在全市率先争取实施总投资253万元的森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建设规模6000多亩,突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为全市森林保护、培育、经营、发展提供科学借鉴。”渭源县林草中心高级工程师赵海军介绍。

  清洁能源项目建设提速。“十四五”期间,渭源县紧扣“双碳”目标,加快推进30万千瓦风电项目、渭河源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项目建设,谋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构建“风光水多能互补、发输储用造一体”的绿色能源体系。

  产业转型,畅通“两山”转化路径

  渭源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路径。

  林下经济蓬勃发展。渭源县大力发展林草、林果、林畜等林下经济,编制完成《渭源县林业碳汇开发方案》,加快推进12万亩林业碳汇CCER项目开发进程,推动公益林、生态林等资源的有效转化。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渭源县建成高原夏菜、畜草、中药材三大产业片带,形成“连乡成片、跨乡成带、集群成链”的发展新格局。对渭河10公里河道进行综合整治,打造集观光旅游、产业发展、水美乡村为一体的渭水源头旅游休闲度假区。

  文旅融合赋能发展。渭河源景区作为“中国黄河50景”之一,着力打造“寻根溯源”沉浸式体验,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级旅游度假区。依托“中国党参之乡”“全国避暑旅游样本城市”等“金名片”,渭源县全力打造“记得住乡愁”的水域空间,助推川河经济高质量发展,持续擦亮“采薇首阳山·爽游渭河源——红火渭源欢迎您”文旅品牌。

  机制创新,凝聚保护治理合力

  渭源县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顶格推进生态保护。各部门协同发力,深入开展流域治理、河湖库“清四乱”、河道采砂整治等专项行动,“十四五”期间,修建堤防212公里,治理河长156公里,共清理各类垃圾、废弃物约2170.6立方米,确保河湖长久安澜。

  “随着渭河(渭源段)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项目工程的深入实施,以及文明城市建设提质加速,渭源段渭河水清岸绿、城水相融、人水和谐的景象,让老百姓享受到了生态治理的红利。”渭源县水务局副局长董斌感慨道。

  环境监管持续加强。“十四五”期间,环保部门对全县重点和一般排污企业开展随机和专项移动执法检查720余次,规范整治排污口82处。督促县城区生活垃圾处理厂等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开展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检查危险废物相关部门企业230余家/次,转移废矿物油1624吨,医疗废物641吨,监测指标全部达标。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定西市生态环境局渭源分局局长吕斌表示:“我们要坚守生态环境底线,加快建设渭河源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做美经济生态‘双面绣’,勇当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碳路先锋’。”(张安军 乔彩凤)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央广网海口10月15日消息(记者 陶淦)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将基层应急能力提升工作落到实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联合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续开展了基层应急能...
2025-10-15 16:00:40
鸟类以其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美丽的外观与自然争艳,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伙伴。甘肃省金昌市针对鸟类资源信息缺乏系统调查、监测保护基础薄弱等工作实际,把鸟类保护纳入林长制...
2025-10-15 15:57:16
央广网重庆10月15日消息(记者王海 实习记者贾洛芸)10月14日,重庆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体育事业发展成效。重庆市新建改建体育公园、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规模等1...
2025-10-15 15:56:04
央广网重庆10月15日消息(记者王海 实习记者贾洛芸)10月14日,重庆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市体育局局长袁光灿介绍,十四五期间该市以两个倾斜、一个共享推进全民健身,目前...
2025-10-15 15:54:05
央广网上海10月15日消息(记者郭振丹)10月14日,人民不会忘记草地音乐会暨2025年徐汇区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活动现场,徐汇区组建一支红色文化讲解团、开...
2025-10-15 15:4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