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以文明公厕建设助推城市文明新提升

2025-10-18 11:42:09      来源:央广网

  “以前的公厕又脏又臭,路过都得捂着鼻子;现在不仅干净整洁,还有热水、纸巾,手机没电还能扫码充电,简直是星级洗手间!”近日,在黔灵山公园游玩的李女士,对公厕的变化赞不绝口。这正是我省以公厕升级为支点,深化城市文明建设、提升公共服务品质的生动案例。

  今年以来,贵州省精神文明办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将“文明公厕培育行动”作为提升城市文明能级、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抓手,以“小切口”撬动“大文明”,在全省掀起一场让“方便之处”更便民的民生实践。截至目前,省级层面已建成600个文明公厕示范点,带动各地新建或改造城市公厕上千座,让“小公厕”成为提升城市品质、涵养文明风尚的民心工程与作风工程。

  一厕一策 一厕一景 让公厕成为城市文明新名片

  贵阳市南明区下护国路,一座今年焕新投用的公厕格外引人注目。棕红色外墙与周边景致自然相融,弧形屋顶、弧形门搭配拼色玻璃的设计,褪去了传统公厕的刻板印象,常有人误以为是个打卡景观。这座“颜值”与“内涵”兼具的公厕,也是我省推进文明公厕建设、传递城市温度的细节和亮点。

  我省创新启动“文明公厕培育行动”,印发专项工作方案,聚焦4A级以上景区、大型赛会现场、网红街区等重点区域,遴选600座独立式公厕作为省级示范点,全面推行“五有”建设标准——文明如厕有氛围、便民服务有温度、厕内环境有改善、厕边场所有维护、日常管理有制度,以“小公厕”的提质,撬动“大文明”的升级,塑造宜居宜游的城市新形象。

  各地立足地域特色,推行“一厕一策”。安顺市黄果树旅游区的盆景园卫生间,将独立冲水设计与生态景观巧妙融合,增设第三卫生间、母婴室缓解排队难题,更引入智慧大屏,游客扫码即可获取景区导览、VR漫游等一站式服务;铜仁市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的公厕,复刻明清建筑风格,青瓦飞檐与古城风貌无缝衔接,内部“文明如厕”文化墙讲述民俗非遗故事。此外,有的公厕融入苗绣、侗歌等民族元素打造“一厕一景”,有的靠智能感应、自动除臭实现无感化管理,有的增设休息区、急救设备——公厕已从单纯的“功能空间”,升级为传递温暖的“文明驿站”。

  如今,600座省级示范公厕全部建成验收,如明珠般点缀在贵州的山水街巷间,成为展示贵州城乡新貌、治理水平与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

  建得好 管得优 让“方便之处”成民生“幸福点”

  文明公厕是城市文明的“直观窗口”,建设成效不仅在于硬件“建得好”,更取决于管理“管得优”。贵州省将文明公厕培育纳入“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七大专项行动,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以系统性治理思维破解公厕管理难题。

  在荔波县城,蓝底白字、标注中英日韩四语的“共享公厕”标识牌格外醒目。今年以来,黔南州荔波县创新推出“厕所共享开放联盟”行动,整合景区周边30家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卫生间,借助电子地图实现“一键导航”,构建起“15分钟如厕圈”服务网络。

  在资源整合上,全省通过政策激励与引导,已有3090余座沿街商铺商场、企事业单位及党政机关内部厕所向公众开放,有效缓解“如厕难”。在管理机制上,毕节市七星关区将公厕管理融入社区网格化治理,网格员定期巡查,通过 “文明随手拍”平台上报问题;平台自动派单,要求责任单位48小时内反馈整改,形成“群众监督—平台派单—部门整改—群众评价”的全链条机制。

  监督更倒逼管理质效提升。省精神文明办组建暗访组,对全省4200余座次公厕开展随机抽查。黔南州都匀市某公园公厕无障碍通道被杂物堵塞的问题,经暗访发现后当日反馈、次日整改,管理单位同步被通报批评。截至目前,全省共发现并整改公厕问题3732个,整改率达98.4%,实现文明公厕“颜值”与“内涵”同步提升。

  有面子 更有里子 让文明如厕成全民共识

  文明如厕是城市文明的“微切口”,更是市民素养的“试金石”。贵州省通过“线上+线下”“教育+劝诫”的立体传播矩阵,推动“文明如厕”内化为全民共识。

  线下宣传注重“场景化渗透”。六盘水市钟山区城管部门联合社区打造“文明如厕宣传周”,志愿者走进公园、广场发放倡议书,用快板、小品拆解文明规范;公交车厢里,文明如厕公益广告循环播放;机场、高铁、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图文展板、宣传视频随处可见——贵阳市地铁站内,动画形象搭配简洁文字,让乘客在等候间隙轻松掌握文明如厕知识。

  线上传播聚焦“矩阵式覆盖”。依托各地文明网、多彩贵州网、天眼新闻等平台,文明如厕公益海报、广告持续展播,倡议书精准推送至市民手机端,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热门榜单,引发网友广泛互动。

  长效培育突出“全龄化联动”。贵州将“厕所文明”纳入中小学德育课程,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文明素养提升;同时联合交通、公安交警部门,针对不文明如厕等“十大不文明行为”开展集中劝诫,双管齐下涵养文明习惯。

  如今,贵州文明公厕建设既擦亮城市“面子”,更夯实治理“里子”,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小事”中持续升温。正如省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所言,贵州将始终以“人民城市人民建”为导向,从群众关切的“实事”发力,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为更高水平的城市文明筑牢根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霆郡)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10月17日,联合国旅游组织第五届最佳旅游乡村颁奖仪式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举行。仪式现场公布了2025年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我国申报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双江...
2025-10-18 11:43:20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近日印发《广东省农文旅融合发展数字化提升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创新推出三大数字化赋能举措。 《方案》提出,围绕广东省19个整县推进农文...
2025-10-18 11:41:10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欧阳翊 黄曦)登高、徒步、野餐秋高气爽,正是出门撒欢的好季节。然而,幽静的山林之中,除了美景,也潜藏着不容忽...
2025-10-18 11:40:21
秋意渐浓,白马湖畔再迎文化盛事。10月17日,第十九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杭州文博会)将拉开帷幕,以向新力为主题,展示杭州文化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2025-10-18 11:38:16
近期,北京文旅市场吸引力强劲,热度持续攀升,新意亮点频现,科技、演艺、购物等多种主题游新线路受到广大市民游客喜爱,成为文旅消费新热点。 感受智造之美 日前,北京市...
2025-10-18 11:3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