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自治区林业局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区累计培育各类造林绿化苗木10.84亿株,占全年目标10.5亿株的103.24%,提前超额达成全年育苗任务,为全区国土绿化、林业产业发展及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种苗保障。
围绕保供、优配、稳储三大核心方向,广西林业部门精准发力、强化生产管理。通过技术指导苗圃优化水肥管理、开展病虫害防治,苗木质量与出圃率稳步提升。今年4—5月,自治区林业局组织开展2025年林木种苗质量检查工作,全区共抽查苗圃77个、苗批92个,苗批合格率为91.3%,同比提升0.2个百分点。
在育苗结构优化上,48家林业保障性苗圃发挥核心作用。今年各级财政已投入资金4052万元,其中1242万元专项用于苗圃育苗补助,有效激发生产活力。各地苗圃加大闽楠、沉香等乡土珍贵树种培育力度,同时保障杉木、马尾松等用材林种苗供给,形成多树种协同发展的育苗格局。
种苗储备体系的完善筑牢了用种安全防线。广西创新“原地储备+设施储备”模式,严格落实“储备—调配—应用”全流程管理。截至目前,已收储杉木、马尾松等良种200余公斤、各类苗木27种4.6万余株,并定期开展质量监测。前三季度累计无偿调拨储备良种种子406公斤、苗木8万余株,在一季度马尾松、杉木种子紧缺时有效平抑了市场波动,还向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川山镇下丰村等帮扶点调拨苗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作为我国油茶主产区,广西同步推进经济林与生态林种苗培育,通过41个审认定油茶良种保障产业需求,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双赢。下一步,广西将持续强化种苗储备与质量监管,为林业生态修复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持续保障。(记者王艳群 通讯员夏泰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