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深入实施“山水工程”筑牢生态根基

2025-11-04 09:04:21      来源:央广网

  “十四五”以来,我省立足“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定位,科学编制了省级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理念,聚焦生态、农业、城镇3个空间协同发展,制定国土绿化、水土流失治理、石漠化治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10项指标任务,布局12个重点工程、47个重点项目,构建我省“三屏两带多点多廊”生态修复格局,实现农业空间绿色高效、城镇空间更加生态宜居、生态功能进一步完善。

  统筹实施“山水工程”和矿山修复,厚植美丽云南生态根基,力促生态颜值和价值双提升。我省先后实施抚仙湖、洱海2个“山水工程”,坚持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用好中央、地方投入资金,流域生态保护修复面积228.67万亩,实现了两个流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全面恢复与提升。其中,抚仙湖“山水工程”上榜全国十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修复矿区受损土地1.19万亩,治理水土流失及石漠化土地15.23万亩。正在实施的洱海“山水工程”计划综合整治土地14.93万亩,修复湿地1万亩,提质改造林地3.51万亩,已实施完成的洱海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等2个子项目入选全国“山水工程”典型案例。

  “十四五”以来,我省实施修复历史遗留矿山16万亩,让大地“伤疤”焕发绿意。着力对修复后的矿山进行生态化利用,持续推出支持性政策,让废弃矿山变身发展“富矿”。目前,全省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共修复耕地3.32万亩、林草地5万亩、建设用地6.47万亩,为发展提供了所需资源,推动美丽生态转换为美丽经济、美好生活。

  与此同时,我省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充分发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台作用,优化农村地区国土空间布局,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省已启动6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整治农用地4.15万亩,生态修复1540亩,整治后可新增耕地1.02万亩,充分盘活农村土地资源,将土地利用、绿色产业、旅游旅居有机结合,打造更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秀美乡村。(记者 胡晓蓉)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央视网消息:从11月1日开始,7项公安交管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措施正式实施。 为方便群众购车上牌,更好服务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安交管部门将实现与税务、金融监管等部门...
2025-11-04 09:05:00
11月3日,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分别乘坐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的两架航班的290余名旅客在美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的验放下快速通关。 随着免签政策持续优化升级,当前已有86个...
2025-11-04 09:02:28
今明两天(11月3日至4日),南方维持多雨格局,西南至江南、华南降雨连连,局地有大暴雨,多地还将出现明显降温。而在北方,大部地区雨雪不多,气温将快速回升。 南方降雨...
2025-11-03 14:13:44
秋日渐浓,古镇焕新。11月2日上午,唐闸花事 邂逅菊艺花卉市集在南通市崇川区唐闸古镇北市景区开幕,本次活动由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南通市崇川区委宣传部、崇川...
2025-11-03 14:07:45
11月1日,2025年发现最美三亚旅游人选树活动正式启动,以三亚,最美的风景是人为主题,面向全市旅游服务一线从业人员广泛征集报名,共同寻找那些闪耀在服务一线的温暖身影...
2025-11-03 14:0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