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保护区鸟类种类增至394种

2025-11-17 10:04:43      来源:央广网

  日前,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鄱阳湖保护区”)管理局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正式发布了鄱阳湖保护区第三次综合科考成果。科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鄱阳湖保护区共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0种。

  据了解,本次科考是继1983年首次科考和2012年第二次科考后,第三次对鄱阳湖保护区生态系统进行的精细“体检”,范围涵盖保护区水土环境、生物资源、关键物种、社会经济等多方面情况。关键科考数据揭示了近年来保护区一系列管护措施带来的积极成效。

  本次科考数据显示,近年来鄱阳湖保护区对具备条件的大湖池、沙湖、常湖池等碟形湖,采取了保水控水、水系连通、生境异质化改造等措施,且在调查人员采取系统化监测、民众观鸟活动和遥感、声学识别等新技术手段的加持下,其监测到的鸟类种类、数量和洲滩植物、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两栖动物、鱼类等生物群落保持总体稳定,部分物种指标呈现可喜的增长态势。

  鄱阳湖保护区鸟类种类与总数量稳步上升。1980年—1987年记录鸟类148种,1993年增至258种,2018年为381种。2019年—2025年间,新增鸟类13种,总数达到394种。截至2025年,鄱阳湖保护区共监测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4种,包括彩鹮、鹰雕,以及多个江西省首次记录种。

  根据本次科考数据,鄱阳湖保护区高等植物群落结构总体稳定,高等植物记录到的种(和变种)从第一次科考的476增至660,新增184种。浮游植物种类丰富、生物量与密度低,本次科考共采集浮游植物257种,隶属8门103属,绿藻门的种类最多,蓝藻门种类次之,浮游植物生物多样性高,总体呈中富营养水平。浮游动物种类丰富、时空变化特征强烈,与第二次科考的97种相比,本次浮游动物物种总数增加至118种,增幅约22%,群落结构更趋复杂,反映出湖区生态系统总体稳定。两栖动物物种丰富、栖息地生境质量高,第三次科考记录两栖与爬行动物50余种,物种与生境多样性高。鱼类物种丰富、肉食性与大体型鱼种比例上升,保护区内共检测到鱼类59种,隶属8目14科45属,以鲤科鱼类为主,共计34种,占比62%。(洪观新闻记者赖海荣)

[责编:金华]

大家都在看

推荐阅读
上周末,一场电竞狂欢燃动北京朝阳公园。在位于朝阳公园内的微博IN跨次元引力场,STARSWAR12 DOTA1线下总决赛燃情举办。这场DOTA1有史以来规格最高的线下赛事,共吸引近300...
2025-11-17 10:05:11
日前,北京市郊铁路城市副中心线整体提升工程(北京西至良乡段)传来捷报顺利完成跨京广铁路特大桥现浇梁浇筑作业,为后续高效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地服...
2025-11-17 10:04:18
经过一个月精心打造,西宁野生动物园豹馆改造工程圆满收官。11月15日,全新升级的豹馆正式对外开放,由高山裸岩生态展区与树木攀爬系统构建的仿野生家园,让凌氏家族的雪豹...
2025-11-17 10:03:31
今冬首场寒潮正在影响我国。11月16日白天,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出现明显降雪;16日14时较15日14时,内蒙古、陕西、吉林等地出现12摄氏度以上降温,内蒙古、北京、天津...
2025-11-17 09:59:04
央广网太原11月17日消息(记者张洁)近日,记者从山西省交通运输厅获悉,临汾洪洞至大宁高速公路初步设计咨询审查与设计阶段安全性评价服务招标公告已公示。 公告显示,该...
2025-11-17 09:5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