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茅箭区五赛路风景如画,逐渐成为网红打卡公路。 (湖北日报通讯员关晓波 摄)
玉带环绕山水间,最美公路入画来。11月18日,省交通运输厅宣布,宜都青林谜镇环线公路获评最新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至此湖北共4条农村路获评全国“最美”,其他为蕲春县绿唐线、红安县经典旅游景区公路、团风县牛车河环库乡村振兴产业公路。由此,湖北成为获评“最美”最多的省份。
近年来,湖北省持续推进美丽公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截至目前,全省已创建美丽农村路5.3万公里、美丽国省道1740公里,美丽公路总里程近5.5万公里,在串联山水资源、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自2018年启动美丽农村路创建、2023年拓展至美丽国省道创建以来,湖北“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和美丽农村路创建的规模与总量已位居全国前列。全省累计成功创建全国“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3个、全国示范县22个、省级示范县56个、省级示范乡镇237个。
省交通运输厅将美丽公路作为综合性的“经济走廊带”进行整体谋划,坚持整体施策、整体创建、整体运营。通过委托专业单位进行一体化设计,以公路为纽带,巧妙串联起分散的山水生态、旅游景区、产业园区及历史文化村落,深度挖掘路网存量潜力,并依托地方特色资源打造差异化品牌,力求“建设一条、提升一条、见效一条、美丽一条”。
在建设理念上,湖北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修路要修生态路”已成为行业共识。实践中,注重生态环保与自然和谐,采取慎填慎挖、顺势而为的设计原则,尽量保留沿线原有风貌及文化遗产。同时,广泛应用柔性防护边坡、生态边沟、缆索柔性护栏等生态技术,并倡导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干扰。
这些美丽公路正发挥着多重效益:以路为链,连接风景与村落,绘就人、路、景和谐共生的画卷;以路为轴,引导产业沿路布局,以公路畅通激活产业、带动农民致富,推动资源整合与业态升级;以路为笔,通过实施绿化美化、景观建设及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塑造“一路一景、一村一品”的美丽乡村风貌。全省已逐步形成自然生态、畅通舒适、美丽致富的交通走廊,有效便捷了群众出行,盘活了地域资源,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了“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综合目标。
湖北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扎实开展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重点清理杂物、拆除违建,提升路容路貌,并通过乡规民约、村规民约等增强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培育了宜昌美丽宜道、咸宁风景道、黄冈四美公路、恩施州七彩旅游公路、随州旅游一号公路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公路品牌。
省交通运输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进一步深化美丽公路建设,按三级及以上标准实施农村公路骨干网提档升级4500公里,并新建美丽农村路3000公里,推进12个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及以上公路,实施“公路聚美融合提升行动”,推动公路与功能城镇、和美乡村、特色产业实现更高品质的融合。(记者戴辉、通讯员潘庆芳、赵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