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南昌市 | 九江市 | 景德镇市 | 萍乡市 | 新余市 | 上饶市 | 鹰潭市 | 吉安市 | 赣州市 | 抚州市 | 宜春市
  
江西的相关信息
江西旅游投诉电话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江西最佳旅游时间
江西处于南岭以北,长江以南,纬度偏低,而且距离海洋不远。春季天气易变,春夏之交冷暖气流交汇于境内,梅雨连绵;夏季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偏南风;夏秋之季,气流单一,晴热干燥;冬季常受西伯利亚(或蒙古)冷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阴冷,气温低,但霜冻期短。江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20°c,大体为南高北低,一月3~9°c,七月27~31°c,年平均降水量达1341.4~1934.4毫米。
总之,江西省气候特点是:春寒夏热,秋燥冬冷,四季分明,但春秋季短,夏冬季长。全省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宜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

江西旅游特别提醒
暂无内容。

江西娱乐指南
江西的大城市象别的地方一样,有歌舞厅、游艺厅等娱乐活动。除了这些,江西比较有特色的娱乐活动主要有观赏奇鸟的活动,南昌等地有专门的旅行团会组织到森林公园去观鸟。
江西采茶戏是由民间歌舞发展起来的地方剧种,距今约有三百余年的历史。采茶戏的产生,与盛产茶叶有关。明朝,赣南、赣东、赣北茶区每逢谷雨季节,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这种在茶区流传的山歌,被人称为“采茶歌”。
首页 >> 江西 >> 九江市 >> 瑞昌市

  瑞昌市,江西省辖县级市,由九江市代管。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游南岸。瑞昌地域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定居。至南唐升元三年(939年),设县名瑞昌。历时一千余年均为县级建制。1989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瑞昌县设立瑞昌市。瑞昌市辖区位于赣北偏西,长江中游南岸,北襟长江“黄金水道”,东邻九江,南接德安、武宁,西界湖北阳新,北与湖北武穴市隔江相望, 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史有“通衢”之称。全市总面积1442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辖21个乡(镇、场、街道)。 瑞昌居民共有18个民族,其中汉族398594人,占总人口的99.94%。

  市政府驻赤乌东路。邮编:332200  代码:360481  区号:0792

行政区划

  瑞昌市辖2个街道、8个镇、8个乡:

  街道:湓城街道、桂林街道

  镇:码头镇、白杨镇、南义镇、横港镇、范镇、肇陈镇、高丰镇、夏畈镇

  乡:乐园乡、洪一乡、花园乡、洪下乡、横立山乡、黄金乡、南阳乡、武蛟镇

历史沿革

  据传,县西有赤乌镇(亦曰瑞昌镇)。东汉建安年间孙权拒曹操于赤壁,使程普屯兵于此,时有“赤乌之瑞,瑞应武昌”。五代南唐升元三年(939年)置瑞昌县。寓祥瑞荣昌之意。

  1989年撤县设市。1989年12月20日,民政部(民批[1989]32号)批复: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瑞昌县,设置瑞昌市(县级)。现为江西省计划单列市。1984年,设置码头镇,管辖原码头公社(赣府厅字[1984]198号)。1989年9月27日,撤销白杨乡、南义乡,设立白杨镇、南义镇(赣民字[1989]128号批复)。1991年3月18日,撤销横港乡,设立横港镇(赣民字[1991]47号批复)。1992年5月6日,撤销湓城镇、桂林乡,设立湓城街道办事处、桂林街道办事处;撤销范镇乡、肇陈乡,设立范镇、肇陈镇(赣民字[1992]74号批复)。1994年3月12日,撤销夏畈乡、高丰乡,设立夏畈镇、高丰镇(赣民字[1994]42号批复)。2001年12月25日同意瑞昌市撤销和平乡,划归南义镇;撤销峨嵋乡、乐山乡,划归横港镇;撤销九源乡,划归范镇;撤销洪岭乡,划归桂林街道办事处;撤销流庄乡,划归码头镇(赣民字[2001]601号批复)。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42.3万人。2004年底,全市辖2街道8镇8乡。

自然地理

  地处幕阜九岭低山丘陵区,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河流众多,以青山为分水岭,向东、南、西分别流经德安、阳新和市北滨江地区注入长江。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大陆温湿性气候带,年平均气温17.5℃,年降雨量17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上下,年无霜期240-260天。

  优越的地理位置,充沛的雨量,温暖的气候,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全市耕地面积28.4万亩,林地面积111.5万亩,可放养水面12.4万亩。盛产水稻、棉花、小麦、油菜、芝麻、红薯、茶叶等。土特农产品苎麻被誉为“绿色金子”,曾获南洋国际博览会优质奖,纤维含量高达73.7%,在全国苎麻品种中独树一帜。瑞昌山药,菜药兼用,早在唐代列为贡品,是营养保健食品中的上乘产品。瑞昌培育的“庐山香”中华猕猴桃是全国同类中的最佳品种,曾多次荣获农业部金奖,为第十一届亚运会指定产品。近年,高山逆时令蔬菜异军突起,形成产业化格局,成为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养殖业发展迅速,猪、牛、羊畜牧业已趋向规模化;水产养殖,品种繁多,鱼、虾、蟹、鳗鱼等水产品年产量达1250万斤,且开发潜力仍然很大。

  瑞昌矿产资源极为丰富。金属矿产以金、银、铜为主,铁、锡、铅、锌、钼、钴、镁储量也很大。黄金生产名列全省榜首,享有“万两黄金市”之誉,现已探明净黄金储量达80吨,矿点56个。储量在2号以上的矿点就有7个,且埋藏浅,品位高(5.3克/吨左右)。非金属矿产主要有大理石、白云石、方解石、滑石、石灰石、云灰岩、煤、硫、镁质粘土、瓷土等。以大理石为主的石材资源储量巨大,已探明储量3.5亿立方米,主要分布于南义、夏畈、黄金、横立山等乡镇。产品远销全国各地。石灰石储量25亿立方米以上,全市大部分乡镇均有蕴藏,尤其是码头镇储量大,质量好,目前已成为亚东水泥厂年产150万吨水泥的原料基地。与金属矿伴生的硫矿储量也很大,仅武山铜矿区、洋鸡山金矿区已探明储量就有1246万吨。夏畈镇的镁质粘土,范镇、南义的瓷土资源有待开发,前景看好。

经济发展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5年全市完成地区总产值25.5亿元,比1990年6.55亿元增长289%,年均增长19%。财政收入大幅增长。2005年完成28769万元,是1990年2492.9万元的11倍,年均增长18.5%。固定资产投资逐年攀升。近五年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9.45亿元,是建市头11年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4倍,完成了亚东水泥扩建和“836”工程等一批事关瑞昌市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已逐步成为推动市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导力量。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22.7亿元,是1990年工业总产值的5.5倍,建材、纺织服装、采矿冶炼、机械制造四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2%。工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招商引资为总抓手的基本战略的实施。10多年来,抓住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资源优势,积极招商引资,外资企业纷至沓来。仅“十五”期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就达40亿元,超过历史总和。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44个,亿元项目7个,重大项目引进取得新突破,一座工业新城正在迅速崛起于赣北大地长江之滨。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农业产业化、特色化、市场化步伐加快。2001年,计划确定建立六大优质农产品基地,即:5万亩高山蔬菜基地(含山药基地),8万亩优质苎麻基地,3万亩优质猕猴桃基地,10万亩优质油菜基地,10万亩优质稻基地,2万亩中药材基地。2003年又将珍珠养殖基地列为多种经营开发项目。到2005年,高效经济作物占种植业比重达75%,养殖业占农业的比重达59%。近几年来,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仅2005年,全市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购买农机具补贴456万元,发放各种造林项目资金1515万元,争取山药项目资金420万元,政府安排20万元资金设立生猪生产发展基金,新增农户小额贷款2526万元,从而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全市粮食种植面积达20.5万亩,粮食总产量达70413吨;山药种植面积发展到近3万亩;生猪出栏20.3万头,比1990年12.2万头增加8.5万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逐步加大。仅“十五”期间,争取国家土地整理项目资金2200万元,农业水利及以工代赈资金659万元,县乡公路建设资金1400万元,老建扶贫资金210万元,完成乡村公路304公里,完成水利工程修建项目2000多处,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6万亩。小康示范村创建工作也取得阶段性成效。九江市100个示范村庄中瑞昌有8个,码头镇上田、高丰镇周家湾、范镇上屋李、武蛟上湖等10多个村庄,被分别评为省、市小康示范村。示范村庄按主导产业规划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湖区乡镇大力发展螃蟹、甲鱼、彭泽鲫等特种水产养殖,山区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及生猪养殖,均取得可喜成果。

  第三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2005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到1141家,其中仅宾馆、酒店就有455家,能设宴席50桌以上的宾馆酒家有20多家。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6亿元,比1990年1.39亿元增长5.2倍。三类产业结构由1990年49:33.6:17.4调整为22:53:25。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快速发展。至2005年,全市注册私营企业有362家,比1990年14家增加24.85倍;个体工商户有7460户,比1990年5039户增加2421户。

基础设施

  城乡基础设施明显改善。1990年以来,瑞昌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城市建设迅猛发展,城市变化日新月异。瑞昌城区变大了。实施城市“东进北移西扩”战略,城市建成区面积由1990年的6平方公里扩展到2005年的13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990年的34776人增加到2005年92837人。城市道路畅通了。黄金路、浔阳东路、杨林大道等城市主干道已经或正在变得更宽敞,主城区内以二纵五横为主干道、十纵五横为次干道的路网骨架基本形成。城市变靓了。仅“十五”期间,累计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一亿多元,硬化道路77.3万平方米;新城区绿化率达36%,主次干道旁全部种植以香樟、广玉兰为主的行道树,交通隔离带种植多种不同的花木,形成各种图案,成为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大街小巷安装各种路灯、景观灯一万余盏,亮灯率达98%以上,瑞昌城成了“不夜城”。城市品位功能增强了。完成了城防大堤、五里桥排水交通枢纽、第二水厂、城东泵站、市民休闲广场、皇家大酒店、金桥大市场、府东移民新区、武九铁路复线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大力实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同时,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瑞南线、立肇线、瑞码线、316国道瑞昌段改造工程,新建和改造县乡公路198公里,全市160个行政村有110个村通水泥路或柏油路;完成投资8804万元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实现城乡居民用电同网同价。农民居住环境也在日益改善。1990年以来,市政府已将新农村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实行全面规划、典型示范、积极引导、逐步实施,使新农村建设出现跨越式发展。1999年底开始实施第二、第四期移民建镇工程,总投资6500多万元,建设府东新区1个,扩建集镇1个,建设中心村、基层村17个,安排移民2549户9537人。

交通状况

  瑞昌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瑞昌市区是赣西北交通枢纽,东至九江市区34公里,南抵省会南昌市196公里,西北距武汉市253公里,北到长江南岸码头23公里。九(江)武(汉)铁路、公路在此交汇,两条省际公路直通湘、鄂,与京九、京广大动脉沟通,规划建设中的杭瑞高速穿境而过,与福银、九景、九合等高速互联成网,商贸物流极为便利。作为市区副中心区的码头镇,仅距市区20余公里,位处长江“黄金水道”,且具有长达19.5公里的优良长江岸线,上通汉渝,下达宁沪,为对接“长珠闽”经济圈,建设新兴的港口工业城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杭瑞高速贯穿全境,九江至瑞昌高速公路的建成缩短了南昌到武汉的距离,缓解了九江长江大桥、湖北武黄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缩短了上海、杭州到湖北、重庆等中西部地区100多公里的距离,还把昌九、九景、景婺黄、京珠等高速公路有机地联系起来,大大地改善了江西西北地区的出行条件,完善江西高速公路网,对开发沿线的旅游、矿产资源,拉动赣西北地区及江西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此外,还将大大加强了长江三角洲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辐射功能,对江西环鄱阳湖经济圈、武汉经济区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素质教育全面实施,“两基”教育达到国家标准;基础教育得到加强,创办了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调整合并教学网点160个,改革了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和高中办学体制,实施了小学五年制向六年制顺利过渡。2005年小学、初中学生巩固率分别达到99%和97%。教育质量明显提高,普通高考录取人数和录取率持续在九江市保持领先位置,连续三年获九江市“高中教育质量优胜奖”。同时职业教育、成年人教育也得到快速发展。

  科技兴市战略有效推进,科技组织和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据2005年统计,全市有专业性科技学会、协会、研究会55个,共有会员5082人。全市科技人员由1989年的3166人发展到6620人,增加一倍多。其中自然科技人员5530人,社会科学人员1090人,占科技人员总数分别为84%和16%。1990年以来,市政府先后编制了“八五”、“九五”、“十五”科技发展规划和2015年规划纲要,提出各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积极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入企活动,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和工业技术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果。1990~2005年,全市共有301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43项,九江市级52项,瑞昌市级201项。获国家专利48项,获九江市级以上奖励14项。瑞昌选育的“庐山香”猕猴桃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铜奖,并被评为全国四大优良品种之一;江西航海仪器厂研制的AWIIO转杯式燃烧器和AWIID双燃料转杯式燃烧器先后多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厂矿企业和农村积极创办文化俱乐部、图书室等文化活动场所,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加强了文物保护,铜岭古铜矿遗址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正在申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线电视升级改造和联网步伐加快,126个行政村实现光缆联网,农村广播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实现乡乡通有线电视。

  卫生事业有了新发展。全市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群众看病就医比以前更加方便高效。同时,努力加强医风医德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百姓治病就医营造了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环境。近年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先后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审,城镇医院和南义、横港、范镇、桂林等卫生院通过一级甲等医院评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已全面启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人民医院住院大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同时,传染病、地方病、妇女儿童疾病防治也取得明显成效。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得到遏制,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

人民生活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以来,逐步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扩大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救助覆盖范围。仅“十五”期间,累计发放低保金1850万元;2005年发放企业离退休职工养老金由2000年的2677万元增加到5530万元。积极推进劳动力资源整合,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拓宽就业渠道,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条件不断改善。2005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639元,比1990年的100.6元增加538.4元,增长5.3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6元,比1990年的76元增加4.6倍。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392元,比1990年的517元增加5.6倍;人均食品支出1592元,比1990年的217元增加6.3倍。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90年的9.69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37.3平方米,人均增加27.6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由1990年的22.98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43.11平方米,人均增加20.13平方米。2005年,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22台,手机130部,电脑16台;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电101台,固定电话81部,手机67部。2005年城镇居民存款123137.7万元,比1990年的7164.8万元增加16倍;农村存款52773.3万元,比1990年的1291万元增加39倍。

旅游资源

  瑞昌山水秀丽,旅游资源富饶。峨嵋溶洞群幽险奇特,规模宏大,被称为“江南第一洞”;青山省级森林公园天然丽质,景迹繁多,葱郁古朴,浑然天成,与庐山遥相呼应,堪称姊妹山。自古就是有名的道教圣地,也是休闲避暑的理想处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铜岭殷商铜采冶遗址,是迄今世界上最早有木枝护的采冶遗址,可以开发成集考古与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赤湖一碧万顷,渔歌晚照,风光旖旎,是游览的好去处,也是有名的水产宝库。

  名胜古迹有铜岭殷商铜采冶遗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良田寺遗址、峨嵋溶洞群、青山省级森林公园、赤湖等,历史上秦始皇登临青山巅,程普挥兵桂林岗,苏东坡题墨亭子山,李自成血战罗城坂。

  一九八七年春,南京的三位学者对瑞昌西南部的峨嵋洞穴群进行考察后惊叹:“此乃江南第一洞!” 峨嵋洞穴群含大小溶洞二十二个,既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这些洞穴惊、险、奇、幽,美不胜收。步入这些变幻莫测、幽暗迷离的地下溶洞时,种种神奇的幻想便会油然而生:或似遨游于吴承恩的天宫水府,或似徘徊于但丁的鬼牢炼狱,或飘逸、或悚然,不免引出人生许多深沉的感叹。峨嵋洞穴群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是万佛洞、老社洞和下畈洞。

特色文化

  1972年11月,在瑞昌发掘的西晋古墓墓砖的纹饰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瑞昌剪纸的历史雏形。古墓砖及陪葬陶器上的许多饰纹图案与今天民间剪纸的常用花纹十分相似,其手法和风格也如出一辙,据专家推测,瑞昌剪纸至少起源于1000多年前的汉晋年间。

  瑞昌剪纸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间风俗密切关联。瑞昌地处南北交汇处,经过千年的南北文化相互浸润与渗透,瑞昌剪纸融进了南方的花巧和北方的粗犷,渐渐形成了粗细有致、刚柔并济的艺术特色。瑞昌剪纸采用阴阳交互、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并采取“非镂空”的反常技法,使作品含蓄而不失典雅,神秘而又深刻。

  瑞昌剪纸口授手传,代代相承,主要应用于宗教、祭祀、婚丧、制衣等领域。瑞昌剪纸在反映现代生活题材及采用新手法、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既继承传统,又开拓创新。1986年,瑞昌剪纸被江西省文化厅纳入庐山之夏文化艺术博览会进行专题展出,同年,又被中国剪纸研究会推荐100套剪纸作品在广交会上展出;1988年,黄志纯、张友清、周少瑞等25名作者的41件作品收入中国15省市《雪花剪纸集》,同年有8件作品赴美国得克萨斯州展出并被收藏;1989年,瑞昌26位作者的39件作品被选入北京全国剪纸展览;1999年,在南昌市举办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瑞昌剪纸作品展”,20件参加全国群众文化美术作品大展的剪纸作品全部获奖。瑞昌剪纸以其独有魅力吸引了从政府到民间的各个阶层,“中国剪纸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誉也接踵而至。

  瑞昌采茶戏历史悠久,它是黄梅采茶二次倒流(清乾隆1765年)进入赣北,与当地民间茶灯戏相结合发展而成的民间小戏,是赣北地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剧种,唱腔抒情柔美、表演简练朴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俗称“糯米采茶”(以形容之甜美)。不仅有完整的正本唱腔,还有近百首小调。

  历年来巡演于赣、鄂、皖、湘等地,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和喜爱。多次在省、市及国际戏剧大赛中获奖并受到领导、专家及同仁的一致好评。瑞昌采茶戏因流传较广,在赣北采茶戏中最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