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南昌市,江西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教、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五代南唐南都,国家重要性历史文化名城,红色革命根据地,民国至解放新中国第一面军旗升起之地,国家综合交通枢纽、重要制造业基地,长三角、珠三角,闽东南经济地区及国外大型产业与总部转移对接基地。中国“未来都市,绿色之都”。
南昌市共有29个街道、47个镇、33个乡,499个社区、1141个行政村;其中市辖区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389个社区、167个行政村。南昌市人民政府驻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总人口623.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05.6万人。其中,市辖区常住人口358.92万人,其中非农业120.23万人(2008年止)。
【行政区划】
南昌市辖5个区、4个县。面积7402.36平方公里。人口623.5万
东湖区 面积18.35平方千米。人口44.64万。辖10个街道。
西湖区 面积39.2平方千米。人口44.16万。辖10个街道、1个镇。
湾里区 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84.19万。辖2个街道、4个镇。
青云谱区 面积43.17平方千米。人口30万。辖5个街道、1个镇。
青山湖区 面积231.7平方千米。人口40.34万。辖2个街道、5个镇、1个乡。
南昌县 面积273平方千米。人口108.9万。辖11个镇、7个乡。
新建县 面积2337.84平方千米。人口69.2万。辖10个镇、9个乡。
进贤县 面积1971平方千米。人口90万。辖9个镇、12个乡。
安义县 面积656平方千米。人口25.4万。辖7个镇、3个乡。

【历史沿革】
6000多年前,南昌就建有若干个原始居民点。至3000年前,南起青云谱北至艾溪湖,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区。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命颍阴侯灌婴驻守南昌一带,史称“灌婴筑城”。次年(公元前201年),灌婴率部在今南昌火车站东南约四公里的皇城(黄安)寺附近修建了一个方圆10里84步、辟有6门的土城,时人称之为灌城,系南昌建城的开始。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九江郡置豫章郡,并设南昌县为附郭县,属扬州,南昌之名始此。莽新改豫章郡为九江郡。东汉复故。晋属江州。南朝梁称豫章王国,陈复为豫章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贞观初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属江南西道,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豫章郡更名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称洪州。五代南唐中主交泰二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天禧四年(1020年)属江南西路,隆兴元年(1163年)为隆兴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二十一年更名龙兴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昌、新建2县同城而治。1914年为豫章道。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开始设市。撤道,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省直辖。
1949年5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管南昌政权,成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江西省辖市、江西省人民政府驻地。1955年南昌市设东湖、西湖、胜利、抚河4区。1958年增设青云谱区,南昌专区南昌(驻莲塘镇)、新建(驻生米镇)2县交由南昌市领导。1961年增设郊区,南昌、新建2县划归宜春专区。1971年南昌、新建(驻长堎镇)2县再次划入。1980年撤销胜利、抚河2区。1981年增设湾里区。1983年宜春地区安义县、抚州地区进贤县来属。
【气候特征】
南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 南昌是典型的“夏炎冬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又比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15.2℃。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日照率为40%。年平均风速2.3米/秒。年无霜期251-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适合植物、花卉生长,是营造“花园城市”的理想地区。
【自然资源】
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滨临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起伏,南北长约112.1公里,东西宽约107.6公里。总面积7402.36平方公里,平原占35.8%,水域占29.8%,岗地、低丘占34.4%。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洼,平均海拔22米。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841.4米。
南昌市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城在湖中,湖在城中。
土地 耕地面积21.04万公顷。其中有效灌溉面积18.98万公顷,占90.2%。在有效灌溉面积中,旱涝保收面积15.57万公顷,占82.0%。
水资源 全市年均产水量为66.25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为61.53亿立方米,地表径流量为51.42亿立方米,还原水量为4.0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为14.97亿立 方米。水资源蕴藏量为7.27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资源为3.45万千瓦,占蕴藏量的33.7%。
森林 林地面积13.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17.1%,活立木蓄积量220万立方米。野生动、植物资源品种繁多。
矿藏 以非金属建材矿为主,兼有燃料、矿泉水等各类矿产28种。已发现矿点、矿化点100处,尤以建筑用砂、砖瓦粘土、饰面石材、石灰石和矿泉水等具有较好的开发前景。花岗岩、砂卵石储量巨大,开采历史悠久。

【经济发展】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全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继续好转。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615.10亿元,同比增长18.0%,增幅较年初一季度提高4.8个百分点。其中,2008年至今新建投产企业44家,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8.56亿元,增长249.7%。可以说,新建投产企业的迅速成长为我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平稳增长增添了后劲和活力。
南昌是江西省最大的工防导弹诞生地。改革开放以来,南昌的汽车制造、冶金、机电、纺织、化工、医药等现代化工业体系,和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服务外包等为代表的新兴高新技术产业也具有一定的水平,现在正围绕打造现代制造业重要基地,以工业园区为主战场,已形成了六大支柱、十大产品基地、拥有省级以上工业园区8个、规模企业近700家。已有福特、微软、沃尔玛、麦当劳、肯德基、家乐福、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联邦快递、马士基、默克制药、贝斯塔曼等42家世界500强落户南昌。南昌金融业发展迅速,已有两家外资银行(渣打银行、大新银行)落户,其中花旗银行、永亨银行,东京三菱银行等十八家外资银行也准备落户,同时具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等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落户,门户银行:“南昌银行”。作为省会辐射性大城市,南昌还吸引了九江银行、赣州银行、上饶银行等省内地方性银行来昌开展业务,以便得到好的金融交易环境和服务。
【交通设施】
南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被誉为“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之地。南昌是京九铁路经过的唯一省会城市,市郊向塘有98股道的全国第二大货运编组站,是我国铁路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公路是105、316、320三条国道的交汇处,已开通昌九和梨温高速公路,赣粤高速纵贯南北。公路全部成网,所有乡村均通公路。从南昌驱车安徽、湖北、湖南、浙江等周边省省会的距离全部在5小时左右,形成了一个以南昌为中心的“5小时经济圈”。水路可通赣江、抚河、锦江和鄱阳湖沿岸城镇及长江各口岸。水路运输最大内河装载能力为1000吨,可由九江沿长江水域经上海港出海。民航已开辟了直达香港、澳门、台北松山、台北桃园、北京、上海虹桥、上海浦东、成都、青岛、海口、昆明、广州、天津、杭州、西安、南宁、三亚、厦门、哈尔滨、重庆、济南、南京、福州、深圳、郑州、泉州、沈阳、宁波、大连、贵阳、赣州,汕头等40多个城市的航线。国际航班新加坡、首尔、东京成田、东京羽田、法兰克福(经北京中转)、曼谷、巴黎、吉隆坡、纽约、洛杉矶、雅加达、西雅图、温哥华、柏林、悉尼、墨尔本、大阪关西、福冈,伦敦等。也可以转机到更多城市。
【教育科技】
南昌是全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全国三大职业教育基地。市内拥有45所普通高等院校,2008年在校研究生13568人,在校大学生46.38万人,在校中专生15.26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6.72万人。南昌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集中,科技优势明显,科技创新能力较高。2项科技成果分获中国发明展览金奖和铜奖,2项科技成果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申报专利1150项。
清华科技园 (江西),南昌大学科技园,江西省留学生创业园和南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成为各类人才进行科技研究和创业的乐园。
【文化节日】
中国红歌会
时间:每年八月至十月
地点:南昌八一广场
活动介绍:活动分三期举行,前期飙歌、主场晚会、后期巡演。“红歌”指红色革命歌曲,包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歌曲以及世界各国革命经典歌曲等。
绳金塔庙会
时间:每年九月至十月
地点:绳金塔
活动内容:绳金塔下的古戏台上,天天好戏连台,让众多戏迷过足了戏瘾;绳金塔公园四周的食品特色一条街、日用百货一条街、全国特色小吃一条街和文化旅游一条街令人眼花缭乱。
天香园旅游文化节
时间:每年九月至十月
地点:南昌青山湖区
活动内容:盛大开幕式、电影晚会、灯彩、文艺表演、奇石文化展、美术书法展等活动。
鄱阳湖螃蟹节
时间:每年十月
地点:鄱阳湖进贤县
活动内容:螃蟹节期间将安排螃蟹王(后)评选、招商项目签约、螃蟹及特种产品展销会、参观河蟹良种培育基地及大型焰火晚会等多项活动。
中国南昌军乐节
时间:每年十月
地点:南昌市八一大道
活动内容:由来自世界各地军乐团参加的开幕式、军乐巡游、社区义演、晚会、社区义演和参观等活动。
【风景名胜】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600余处,人文景观18处,自然景观26处。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多处。
八一起义旧址群(即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等)
属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5
个点。八一起义”旧址与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八一起义纪念塔等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红色旅游一条线。
八一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因此8月1日成为中国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滕王阁
因初唐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与岳阳楼、黄鹤楼并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一代文学家韩愈撰文赞道:“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南第一楼”之誉。又与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并居首位。继王勃之后,唐代的王绪写了《滕王阁赋》,王仲舒写了《滕王阁记》,史书上称为“三王记滕阁”,成为佳话。历朝历代文人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不胜数,其中就有张九龄、白居易、杜牧、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祖等一时人杰。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兴建了这幢楼。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15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是中国最早建立的古代画家纪念馆。位于市南郊定山桥畔,原为道院,1959年10月辟为八大山人纪念馆,由郭沫若题写馆名。占地约1公顷。清流环绕,白墙古木,绿荫掩映。整个庭院布局巧借地势,富有江南古韵,因形设景、亭、廊、桥、池、山、花、木错落有致,古雅幽静。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书法家,一代山水写意大师朱耷(号称八大山人)曾经隐居于此经行创作。三百年来其人品、画品画坛上启迪着“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画家,艺术生命力经久不衰。1985年,“八大山人”朱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一。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
艾溪湖湿地公园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块典型城市天然湿地,位于高新开发区艾溪湖东岸,占地2500余亩,北起城东一路、南至北京东路、东起长堤路、西至艾溪湖东堤,与4.5平方公里艾溪湖相邻。
公园于2007年9月开建至今,已栽种乔木5万余株,竹子4万余杆,草坪60万平方米,堆筑岛屿30余个;规划种植树木160余种,已栽种南酸枣树、苦练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等120余个品种。公园建成后,将逐步与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鄱阳湖候鸟通道。而艾溪湖4.5平方公里的水面也将与2500余亩土地一起将构成自然、立体的森林湿地体系,成为南昌继梅岭之后的又一个天然绿肺。
2009年,政府将继续完善公园设施,大气规划每一个景区,精心雕琢每一个景点,建设中心广场、高尔夫球练习场、气象科普园、森林博物馆等,把这里打造成鸥鹭齐飞的生态天堂、教育科研的科普基地。全部建成后,这里四季常绿,四季有花,鸟儿欢闹嬉戏,游人流连忘返。
天香园
天香园距市中心八一广场仅4公里,国家4A级景区,是南昌人引以为骄傲的自然家园,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园内以江南民宅艺术为底蕴,集鸟趣、园艺、禅佛、书法等于一身,湿地、湖泊、沼泽串通成片,野生候鸟群落共有132个品种,18万余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的有关专家一致认定为,这里的鸟类之多、密度之大、与人之近堪称世界城市之第一。2004年天香园侯鸟被确定为“世界侯鸟保护研究中心”,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里还是盆景之国,6000株树桩盆景,它们大多是树龄在100-900年间的森林古树,置身于园中,总能给人一种拥抱绿色,回归自然的感觉。
绳金塔
古代传说镇火消灾的镇城之宝。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4年—907年),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塔高49.89米,7层8面,每层飞檐回廊,八面均有拱门相通,是南昌古代最高的建筑。塔顶为铜制镇火鼎,鼎壁刻有水族兽和阴阳八卦。1998年塔身进行维修曾出土佛家舍利等几十件历史文物。每年农历十五都会举行大型庙会活动,展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各地美食。塔园内设有古戏台、文庙、农家小院。古戏台每天都会上演传统地方戏剧“采茶戏”,文庙主要供奉孔子等贤人像,香火旺盛。农家小院是以古南昌的农家风格设置,院内设有石磨等古代农器供游人游玩。
绳金塔出口处旁有民俗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我国传统的陶瓷制品,游客不仅可以参观,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杏花楼(即“水观音亭”)
位于市区南湖之中,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曾为宁王朱宸濠之妻娄 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台”。内设“闲云馆”,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人在此多有吟咏。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改称“观音亭”。亭高2层,傍湖挺立,四面环水,有一桥与湖岸相通。现辟为“南昌画院”。
百花洲(东湖)
东湖位于南昌市区中心,湖面约13公顷。自唐以来,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唐代诗人韦庄曾吟诵道: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南、北四湖,有桥涵相通。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俗称三洲即百花洲。现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称“苏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洲亭,苏圃和文物广场等名迹。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百花洲”一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佑民寺
是享誉东南亚的古刹。位于民德路中段,东湖之畔,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502年至519年)。该寺几经兴败,数易其名,1929年改名“佑民寺”至今。殿宇雄伟,寺内后殿原有巨型铜佛,高5.3米,重达3.6万斤。近代民谣“江西穷又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即指此。文革时期被回炉冶炼为毛主席像。
孺子亭
位于市区西湖中心。为纪念东汉名士徐稚(字孺子),始建于三国吴永安年间(258—264年)。解放后扩建为孺子亭公园,占地面积4.3公顷,水面2.1公顷。
西山万寿宫
位于新建县西山镇,是著名的道院。清代曾盛极一时。晋朝教武帝宁康二年(374年),为祀奉治水有功的名士许逊,在此建立了“许仙祠”(即万寿宫前身)。宫内庭院宽敞,古柏参天。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每逢农历八月,更是人涌如潮。西山万寿宫四面环水,游客不仅可以参禅,也可以泛舟湖上。
东湖(即八一公园)
位于市区中心,面积26.27公顷,其中陆地面积6.4公顷,水面面积19.8公顷。中国共产党八一起义时,是战场之一。建于1932
年。原名湖滨公园,1946年改为正中(介石)公园。1949年正式命名为现名。公园由东湖、百花洲及东湖东岸陆地组成。早在唐初,东湖、百花洲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地。园内有“水木清华馆”、“苏圃”、“冠鳌亭”、“九曲桥”、“柳堤”等著名景点和建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和“苏圃春蔬”就在园中。
梅岭
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的湾里区,距市区中心约15公里。梅岭古称飞鸿山,相传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此修道,后人筑梅仙坛于岭上,故改称梅岭。
梅岭总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主峰洗药湖海拔841米,共有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余个,岩洞、奇石、泉瀑、幽谷、云海佛光、古树名木,处处皆景,融雄、秀、奇、幽于一体,使之成为南昌市郊自然风光最胜之处。梅岭森林覆盖率达67%,夏季平均气温为22℃—25℃,素有“小庐山”之称。是著名的避暑胜地、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
洪崖丹井
洪崖,相传为黄帝的音乐大臣,史称“伶伦”。他创制了十二音律,被誉为华夏音乐鼻祖。传说他在此处凿了五口井汲水炼丹,丹成便脱俗成仙,“洪崖丹井”因此闻名于世。北崖石壁上“洪崖”二字是清康熙年间的摩崖石刻,经历了三百多年风雨,字迹仍清晰。
南矶山
南矶山,位于新建县南矶乡,系鄱阳湖中的两座岛屿。曾是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时的水军基地。尚存朱元璋将士墓及军师刘伯温的钓鱼台遗址。岛上观赏日出、日落及候鸟,美景尤其壮观。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位于子固路95号。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省会民俗博物馆藏机构。博物馆展览主要有四个部分:南昌婚俗、儿童服饰、吉祥图案、中国岁月风俗画。展示了南昌风土人情、传统风俗、艺术等。
八一大桥 原“中正大桥”
位于市区北部,新桥于1997年9月29日通车。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为双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总造价4.4亿元人民币。主桥长1040米,主跨4×160米,塔高103米。全桥共有斜拉索144根,主桥桥面宽28米,双向车道,可通行50
吨重型车辆,设计日流量2.32万车次。大桥外型雄伟壮观,不锈钢栏杆上嵌有汉白玉十二生肖图案。在两座桥塔上,镶嵌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桥名。在南北桥头地面,广植琪花嘉木,并仿建有江西省盛名风著的浔阳楼、郁孤台、牡丹亭、龙珠阁。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敏捷灵动;北岸桥头铜铸双狮,威风凛凛。
秋水广场
位于赣江北岸红谷滩新区,北面紧邻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南濒滔滔奔腾的赣江,与江南名楼滕王阁隔江而望。“秋水广场”取《滕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是南昌市一靓丽景观。工程于2003年7月动工,2004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约6000万元,占地面积8.6万平方米,总体平面呈月牙形,岸线长1100米,最宽处110米。秋水广场以音乐喷泉为主题,拥有全国最大的音乐喷泉群,主喷高度达128米以上。同时结合旅游、购物、休闲等相关功能,在中心广场西侧紧临赣江大道设置观景长廊,长廊下结合地形设置功能用房及部分店面。在绿地中布置了一些雕塑和小品,达到步随景移的效果。广场北面设1座儿童公园,岸线下设置两个露天广场,成为老少皆宜的室外活动场所。
“南昌之星”摩天轮
“南昌之星”摩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赣江边上的赣江市民公园,是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2008年4月15日开放的“新加坡飞行者”以165米的高度超越了“南昌之星”和世界第三高摩天轮英国“伦敦眼”。
该摩天轮总高程为160米,转盘直径为153米,比位于英国 泰晤士河边的135米高的“伦敦之眼”摩天轮还要高,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它设有60个太空舱,每舱可容游客6—8人,舱内配置了液晶电视、冷暖空调,每小时将可容纳近千人“空中”旋转看南昌。
青山湖风景区
位于南昌城区东北,北依赣江。古时因湖四周山丘环抱,山色青青而得名,古时建有徐孺子祠堂,可惜现已不存。湖面南北长近5公里,东西宽1.5公里,水域面积300公顷,陆地面积近65
公顷,承担着南昌城区52平方公里雨水污水的调蓄。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青山湖整治工程列为建设花园城市的标志性工程。工程计划总投资
2.8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6亿元,相继建成了相思林公园、湖滨公园、燕鸣岛公园。整治后的青山湖显现出欧式风格,是公共休闲的大型城市公园。
象湖风景区
坐落于南昌西南角,地处抚河支流故道的上游,北起将军渡闸,南至南隔堤,东起施尧路,西至桃花路,原为一片水草丰茂、湖水浩淼、候鸟聚集的沼泽之地。
1958年,箭江、将军渡建闸堵口,始由自流湖变为固定湖。1998年,为抵御百年难遇的洪涝,市政府对其实施围湖筑堤、绿化植树,始具今日公园之雏形。因当年陆九渊曾在此开坛讲学,“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也有一说因湖貌似大象外形,故名“象湖”。
1998 年象湖被列入城市重大景区工程重新规划:建设旅游休闲、水上运动、生态园三大功能区,规划用地面积7.8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11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了“环湖一路、湖心四岛、湖中两条堤、西南一座山、八千水面柳如烟”的总体格局。主要景点有:灌婴广场、观礼台、渡口长亭、藉香榭、环漪阁、万寿宫,还有沙滩泳场、千亩垂钓中心等。
安义千年古村落
千年古村群游览区,位于南昌市所辖安义县南面约十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该游览区,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组成,面积约3平方公里。3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势,村间有长寿大道、祈福古道和丰禄大道(简称"福、禄、寿''三星''道"相连通,各自相距仅一里之遥。三大村落既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有机整体。
三大自然村落有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建筑86幢,面积21800余平方米。古建民居规模宏大、保存完整、雕饰精美、文化内涵厚重。主要景点有:占地八亩拥有48个天井的世大夫第;6人合抱不下距今110余年的唐代黄樟;再现昔日罗田繁华商贸景象的400余米长的古街道;反映江南农村民俗文化特点的水南民俗馆;商贾名媛起居的闺秀楼;雕有100只形态各异蝙蝠堪称中国窗雕工艺一绝的"百福图";体现忠孝节义的黄氏、刘氏祠堂;雕龙画凤江南农村少见的古戏台;散发着浓郁书香气息的曦庐(墨庄)等等。千年古村群是古代赣文化和赣商文化的完美结合,是都市市民追溯历史、感受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绝好去处,它最有神秘风采,最有古郡风韵,最有田园风光,最有乡村风貌。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李渡烧酒作坊位于进贤县,是目前我国年代最早、遗迹最全、遗物最多、时间跨度最长且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白酒(俗称“烧酒”)作坊遗址。
2006年5月25日,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作为元至清时期古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旅游贴士】
1、南昌是典型的“夏炎冬寒”型城市,夏天非常炎热,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但目前这个名称已经在渐渐消失,南昌市也努力把这称呼相继申报中央取消,因为南昌夏季平均气温比往年来说已经好许多了,但南昌的冬天相对来说又比较寒冷,如果你要去南昌旅游,建议春秋季节比较适宜。
2、南昌很多传统菜式都已经失传,新式赣菜对于北方人来说,还是有点辣。
3、南昌的出租车起步价格为6元,但在时速低于12公里/小时,累积5分钟加收1公里租价;或行驶8公里后的时候,每公里租价加收50%的空驶费。
4、南昌郊外的一些景区气温略低、景区山上在特定的季节中较冷,需带些防寒衣物;山上气候潮湿,衣物不易干,应多带些换洗衣物。最好带上雨具,如果有住宿农家的准备,还要自备睡袋。
5、到南昌风景区爬山时应穿软底胶鞋或运动鞋;山上辐射较强,要注意防晒。还需准备一些预防感冒、水土不服、扭伤药物。
【餐饮文化】
赣菜口味以鲜辣为主,是中国美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有着数千年饮食文化的积淀。《后汉书》中的《豫章记》称江西“嘉蔬精稻,擅味八方”。唐初,王勃赴滕王阁举办的盛宴,兴奋之余赞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明代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曾记载江西名菜“粉蒸肉”。今天的赣菜,正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
米饭为主食。肉食品有猪、牛、鱼、鸡、鸭、鹅等。蔬菜种类繁多,食油有菜油、茶油等植物油,亦食猪板油。调味以食盐、酱油为主,兼用辣椒、醋、糖、桂皮等。1980年以前,城镇居民生活以烧煤为主,农村以烧柴草为主。以后,城镇用液化气、管道煤气,农村改以烧煤为主,液化气也日益普遍。农村有冬至日酿米酒、晒冬粉、杀猪腌肉,冬至后晒干鱼、腌鸡、制板鸭等习惯。
猪肉是主要荤菜。一般烹饪方法有炒、烧、蒸、煮、炸,佐料有姜、椒、蒜、葱等。猪肉红烧为地道做法。还有猪肉炒辣椒、豆豉,谓之“家乡肉”。逢年过节,肉、鸡、鸭、蛋,是不可少的主菜。
南昌菜是赣菜菜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江西的三大地方菜之一,历史悠久,在中国菜肴中有一定的地位。它用料广泛,主料突出,刀工精细,分色配菜。制法上以烧、焖、炖、蒸见长,注重维持原汁原味,在质地上讲究辣、烂、脆、嫩。主要特点是:量大、油厚、酱色浓,香、辣、偏咸,微烂脆嫩、鲜香可口、色型斑斓。三杯狗肉、豫章酥鸡与五元龙凤汤等都是菜中精品。煌上煌烤卤符合现代人口味。粤、川、湘、闽等风味菜系也相继落户南昌,使英雄城的美食文化更加异彩纷呈。
风味小吃有:牛肉炒粉,韭菜合子,白糖糕、大麻圆、油饼、蛋黄麻花、二来子、春卷等。
藜蒿炒腊肉是南昌的特色菜肴,藜蒿是一种野生植物,多生长在土坡上(鄱阳湖),自古采食,用以渡荒,至今仍作野菜。中医认为其味甘,性平,微毒,可清热、利湿、杀虫。藜蒿根部呈白色,较粗壮,味清香,取其根与腊肉合炒,腊肉咸香美味。
赣菜著名的菜点有:豫章酥鸡、五元龙凤汤、三杯仔鸡、瓦罐汤、香质肉、冬笋干烧肉、藜蒿炒腊肉、原笼船板肉、浔阳鱼片、炸石鸡、兴国豆腐、米粉牛肉、金线吊葫芦、信丰萝卜饺、樟树包面、黄元米果、米粉蒸肉、豆泡烧肉、八宝饭、井冈山烟笋、南昌狮子头、南昌炒粉、南安板鸭、贵溪捺菜、萍乡熏肉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