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长春,吉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城市,中国建长春吉林电视塔成区面积和建成区人口第九大城市,是东北第四大城市。长春是一座开放的国际都市,市区内居住着大约30万的国际友人。长春还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获得绿化最高荣誉——国家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最具人情味的城市,最具幸福感城市。
长春地处东北平原中央,是东北地区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总面积20604平方千米,市区面积4906平方千米,四环内建成区(核心建成区)面积379.94平方千米,五环内建成区面积660.19平方千米(五环-绕城高速以内)。截至2008年5月,长春六大主城区、四大开发区总人口487.6万(四环路以内)其中三环以内户籍人口368万。长春地区总人口868.72万,四环内实际居住人口超过500万,其中外来和流动人口约为120万。
【行政区划】
长春市辖6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20604平方千米,总人口868.72万。
朝阳区 面积248平方千米,人口69.3万。邮政编码130012。区人民政府驻前进大街1855号。
南关区 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47.5万。邮政编码130041。区人民政府驻自由大路72号。
二道区 面积452.02平方千米,人口37.5万。邮政编码130033。区人民政府驻自由大路5379号。
宽城区 面积877平方千米,人口64万。邮政编码130051。区人民政府驻宽府路。
绿园区 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42万。辖7个街道、3个镇、3个开发区。
双阳区 面积1677.42平方千米,人口37.7万。辖4个街道、3个镇、1个乡。
榆树市 面积4722平方千米,人口126.6万。辖4个街道、16个镇、9个乡、1个民族乡。
九台市 面积2875平方千米,人口70万。辖3个街道、13个镇、2个乡。
德惠市 面积3096平方千米,人口95万。辖4个街道、10个镇、4个乡。
农安县 面积5400平方千米,人口115万。辖10个镇、11个乡。

【历史沿革】
长春来自距今约7000年前古老的肃慎语“茶啊冲”,是古代肃慎祭天时候的祈福之语。因为祈福之地在喜都,后世渐用“茶啊冲”取代喜都(汉译转音为“长春”),成为地名。然茶啊冲历史早于喜都数千载,实则后人混为一谈。茶啊冲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称谓。长春始建于公元前2130年(帝舜25年),是早期肃慎王国之第二个王都。时为肃慎南支(满族先祖)的主要聚集地,称为喜(三个七字读音Xi,为纪念肃慎击败外族报喜之义而得名),肃慎的第二代王室在此修建土坯城墙和宫殿,称为喜都。此时已有人口约千户,这是长春最早的古典历史,所以“喜”也应该是长春的简称。
公元846年,粟末靺鞨领袖大祚荣在此建立臣渤海郡国,改“书山府”为“隆州府”,定为国都。后迁都“敖东城”,但隆州府仍为渤海国文化经济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人口已近50多万。公元916年,契丹建国,逐渐强大。长春地区成为契丹管制女真的重地,由于契丹的一个王子在此地出生,遂将隆州府改成以契丹王子名字命名为“耶律德光城”。公元1115年女真人崛起,建立大金国,将长春地名改回祖先的隆州白龙府,迁都中都(北京)之后,改称隆州“宽城府”(宽城子),为北方的军事、政治、文化中心。此后蒙古日益强大,攻占宽城子,用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攻下来,蒙元由于信仰藏传佛教,所以认为这里是景教的不详之地,才会久攻不下,遂下令将宽城子城墙拆毁,百姓迁移到辽阳和中原等地,这座千年古都变为一片废墟,又将废墟挖地三尺,夷为平地,所以今天几乎上找不到这座古城的任何痕迹,只有在今天小城子村附近有点留下一点残存的遗迹。明朝后期女真再次勃兴,建立大清帝国,长白山成为满洲族。1865年建筑城垣,占地5平方公里。到1883年,人口达9万余人。这是新长春的开始,也是现代长春的起源。1896年沙俄侵入东北,攫取中长铁路筑路权,在长春城建起俄国人居住区。1906年日俄战争结束,在长春的沙俄权益为日帝所取代,1908年日本为扩大“满铁附属地”,开始建设长春火车站,其后又开辟商埠,当时城市面积为21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
1931年“9.18”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整个东北地区,长春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1932年3月1日,日本帝国主义扶持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成为傀儡政权——“满洲帝国”,将长春定为“国都”,改名“新京”,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东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至1944年市区面积为80平方公里,人口达121.7万人,超过东京(都市区人口),号称亚洲第一大都市。是北方唯一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城市
,城市人口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当时城内的满、汉、蒙古、回和朝鲜等民族分别居住在长春不同的城区,今天的宽城区-铁北一带主要是朝鲜族的聚居区、今天的南关区一带主要是满族的聚居区、今天的绿园区一带主要是蒙古族的聚居区、二道主要是回族的聚居区、汉族在全城散居以及主要聚居在今天的南关区、朝阳区。由于长春独特的多民族聚居,当时被称为东方小瑞士。抗日战争胜利后,共军于1946年4月14日曾一度解放长春。1946年5月23日国民党接收长春。1948年共军围困长春,使得长春的经济和各项事业遭到了严重破坏,城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濒临绝境,1948年围困长春使得市区人口最后减至17万人。
1948年10月18日,长春重新获得解放,被确定为特别市。1953年改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随后省会迁至长春,成为吉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55年定为全国10个省辖大市之一。1979年列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计划单列市。1994年被国家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地理位置】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北半球中纬地带,欧亚大陆东岸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居北纬43
°05’~45 °15’;东经124 °18’~127 °02’。幅员20604平方公里。西北与松原市毗邻,西南和四平市相连,东南与吉林市相依,东北同黑龙江省接壤。截至2008年3月,总人口868.7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487.6万人,居住着汉、满、蒙、回、朝鲜、锡伯、壮等46个民族。
长春位于东部低山丘陵向西部台地平原的过渡地带。平原面积较大,台地略有起伏,地势平坦,便利交通。长春地区除东部有小面积的低山丘陵,绝大部分为台地,第二松花江(西流松花江)、饮马河、伊通河纵贯其间,沿河两岸则为平坦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方便交通。四通八达的自然区位,对发展长春经济十分有利。
长春地区自然区有两个特点:一是地势起伏小。地表相对高差不超过40米至50米,地面坡度不超过4度至5度,有利于发展城市交通运输。二是地耐力比较好。长春地区的地质基础比较稳固,地耐力为15吨至20吨/平方米,有利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优势】
新的长春,宛若一颗镶嵌在中国东北平原腹地的明珠,在不足二百年近代城市历史的发展变化中,以其年轻而美丽跻身于国内特大城市之列!而已经湮没的长春古代历史又相似饱经风霜的老者,讲述这里曾经的跌跌撞撞、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从古都到新城,悠远和年轻这两种不同的力量,都注定了长春必定辉煌!!
长春素有“汽车城”、“电影城”、“光电之城”“科技文化城”、“大学之城”、“森长春西安大路中央商务区林城”、“雕塑城”的美誉,是中国汽车、电影、光学、生物制药、轨道客车等行业的发源地。坐落在长春的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工业科研生产基地,汽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长春客车厂,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大型国有铁路客车制造企业,是铁道部工业总公司所属从事机车车辆制造的大型骨干企业,是中国最大的铁路客车及地铁电动客车的生产基地,也是目前世界上年生产客车数量最大的制造工厂。长春现已形成了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长春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商品率均居全国大城市之首;长春科技教育基础雄厚,拥有普通高等院校三十二所,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一百多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十五位,在光学电子、激光技术、高分子材料、生物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居全国领先地位,有的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坐落在长春西南城区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电影事业的“摇篮”,为弘扬电影文化,长春市政府自九二年以来,每两年举办一届长春电影节,邀请国内外电影界知名人士和电影厂商汇聚长春,共创电影辉煌;长春的绿化居于亚洲大城市之冠,市区绿化覆盖率达接近80%,夏季绿树成荫,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冬季银装素裹,玉树琼枝,一派北国风光。著名的净月潭森林旅游区总面积478.7平方公里,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市内旅游景点星罗棋布,开辟有十多条旅游热线。长春是沿边开放城市,享受国家沿海开放城市有关优惠政策。长春的投资环境日臻完善,拥有国际、国内航线三十四条,铁路、公路四通八达,已同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长途电话直拨和图文传送。九八年市政府相继出台了鼓励外商投资、鼓励国内投资、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等一系列政策规定,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大公司纷纷来长春投资兴业。目前,长春地区已有外商投资企业二千多家。已同日本的仙台、英国的伯明翰、美国的小石城、加拿大的温泽等十一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与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稳定的经贸关系。
长春地处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吉林黄金玉米带的核心区域,农业高度发达。中国十个产粮大县有七八个来自吉林省,而其中大半位于长春平原。围绕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带动长春农牧业发展动力强劲,2007年长春的玉米深加工能力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长春皓月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其清真产品远销中东和阿拉伯世界,赢得广泛赞誉。
长春的“市花”是君子兰。几乎家家户户都栽培着这种来自宫廷的名花。这种花古朴庄重,花十分端庄艳丽,有一种古雅的美,是中国花卉中少见的一族。著名的人民大街两侧,高大的树林整齐地排列着,街口的石阶上,种植着一畦一畦的鲜花,满街飘香。

【地形地貌】
长春到四平深断裂是一条分割山地与平原的主要构造线,以东为隆起区,以西为沉降区,长春地区位于隆起区与沉隆区之间。地质构造的过渡性决定了长春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形成了东高西低的地貌特征。
长春地区地貌由山地、台地和平原组成,形成了“一山四岗五分川”的地貌格局。长春山地面积不大,约占长春地区土地总面积的9%。其中,低山占2。56%,丘陵占6。44%。主要有大黑山和吉林哈达岭。长春台地面只较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1%。其中,平缓台地占35。23%,高台地占5。77%。主要有榆树台地、长春台地、双阳台地和优龙泉台地。长春平原面积最大,约占土地总面积的50%。其中,河谷平原占39。4%,低阶地占7。5%,湖积平原占3。1%。主要有双阳盆地、松花江河谷平原、拉林河河谷平原、饮马河河谷平原和农安湖积平原。
长春城区位于东部山地向西部平原过渡的台地上。地势东高西低,地貌由台地和平原组成。其中,台地占70%、平原占30%。不同的地貌类型对城市建设起着不同的制约作用。
【气候特征】
长春市气候宜人,素有“北国春城”的美誉,冬季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2-3度,夏季又比同纬度地区气温低3-5度。无论从哈尔滨南下还是从沈阳北上都会感觉到气温的细微变化,冬日无干冷,夏日无酷热是长春最大的气候特点,所以长春是名副其实的“春城”。
长春市地处中国东北松辽平原腹地,市区海拔在250--350米之间,地势平坦开阔。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全国干湿气候分区中,地处湿润区向亚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气温自东向西递增,降水自东向西递减。春季干燥多风,夏季湿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漫长,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干湿适中的气候特征,为人类开发和利用大自然提供了良好的气候环境。
由于地理位置、地形结构与大气环流相配合的作用,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较短,干燥多风;夏季温热多雨,炎热天气不多;秋季气爽,日夜温差大;冬季漫长较寒冷。
季风显著,雨热同季。冬季在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下,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常与东南移动的贝加尔湖的冷空气交汇于此,降水丰沛而集中。
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的年差较大。冬季的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候东西过渡,热量水分适中。由于长春市处于吉林省东部山地向西部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所以具有东部山区湿润气候向西部半干旱气候过渡的特征。过渡性气候使长春市的光照充足,热量条件优于东部,而雨水条件又好于西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
长春市年平均气温4。8°C,最高温度39。5°C,最低温度-39。8°C,日照时间2,688小时。夏季,东南风盛行,也有渤海补充的湿气过境。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秋季,可形成持续数日的晴朗而温暖的天气,温差较大,风速也较春季小。

【经济发展】
2008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588亿元,增长16.5%。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370亿元,增长3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90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45亿元,增长21.4%。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5亿美元,增长22.5%。这些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副省级城市中均位居前列。
在长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1户。与13户中央企业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37户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全年实际利用内外资均增长20%以上。努力扩大对外出口,出口总额实现17亿美元,增长12.6%。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增长33.4%和32.3%,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内陆港建成投入使用,长春拥有了方便快捷的出海通道。
2009年,长春GDP预计完成2919亿同比增长15%
2009年,长春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三年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
2009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919亿元,同比增长15%
200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完成450亿元,增长21%
200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4400亿元,增长18%
2009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00亿元,增长32%
【交通设施】
公路
长春市公路交通网络健全,全市共有公路564条,总里程达6815.5公里。其中国道6条、672.5公里;省道7条,总里程达398。9公里;县道28条、1420.5公里;乡道515条、4288。1公里;专用车道8条、35.5公里。在公路总里程中,高级次高级路面3565.37公里、有路面里程6740.78公里、晴雨通车里程6552.93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达279.3公里,一级公路达225.1公里,二级公路达510.6公里。三级达2204.3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达33.1公里/百平方公里。目前,长春通往周边主要城市和各县(市)区基本用高等级公路相连,市区主要公路出口全部达到一级公路标准。100%乡镇实现乡乡通油路。一个城乡相连,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发展。
全市共有公路客运站点73个。其中,一级站4个;二级7个;三级站17个。共有公路客运线路974条。其中,跨省线路65条;跨市线路150条;跨县线路759条。

长春火车站
铁路
铁路贯通东西南北,四通八达。长春的铁路位处京哈线铁路大动脉上,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达国内各大城市,现已开通直达北京、广州、西安、上海等地的特快、直达列车。有长春至大连、哈尔滨、白城、图们、4条铁路干线的交汇点。日发送旅客6万多人次。长春铁路分局运输生产布局调整后车务系统共有9个单位,长春、四平、长春北、白城站,长春、大安北、白城、郑家屯车务段和陶榆管理中心。管内车站总数127个,其中特等站1个,一等站3个,二等站7个,三等站19个,四等站84个,五等站13个。

龙嘉国际机场
航空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为4D级,开辟了39条国内外航线,使长春的对内对外交往更加高效便捷。国际上已开通长春至汉城、仙台、东京、香港、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内航线已开通长春至北京、上海、成都、昆明、厦门、西安、桂林等主要城市。
公共交通
长春市区交通十分便利。市区公交车网发达,截止2007年5月,包括国有公共汽车线路、小公共汽车、专线小公共汽车和交线公共汽车共计近300条公交线路。
城内有轨交通
有轨电车长春的54路有轨电车,是全国几个保留有轨电车的城市之一。经过改造后的新型54路有轨长春有轨电车电车,车况良好、乘车环境舒适。从红旗街出发至和平大路终止,沿途经过长春电影制片场、电影城(长春汽车博物馆)等重要旅游景点。54路有轨电车已成为长春市具有怀旧意味的交通工具,也是旅游交通的一大亮点。许多旅游者来到长春,都要乘坐一次古老的有轨电车,伴随着电车叮叮铛铛的响声,感受往昔的岁月。
公共出租交通
长春的出租车行业高度发达,出租汽车总量、人均出租车占有量以及出租车行业对经济贡献率均居于全国前列,其中人均出租车占有量居全国第一位。长春的出租车司机热情好客,服务态度热诚,长春“的哥的姐”全国闻名
高速公路
长春市的高速公路建设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开通了长春—四平、长春—吉林、长春—营城子、长春—扶余高速公路。长春—四平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主干线,是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线全长133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路宽26米,双向4条车道。1996年9月竣工,为吉林省内第一条高速公路。这条路还与辽宁高速公路连接,可直达沈阳、大连、北京。长春—吉林高速公路,是国家“两纵两横”公路干线同江至三亚公路长春至珲春支线的重要路段,是通往图们江下游经济开发区的黄金通道,该路段全长83.55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按6条车道布设路基,全立交,全封闭道路。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促进了长春、吉林两市经济一体化健身,并以此为轴心形成东北亚工业经济走廊。
【科学教育】
长春市是中国科技文化名城,是新中国汽车工业、光电子技术、生物技术、应用化学的摇篮。拥有著名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与物理研究所、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长春地理研究所、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及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
全市有科研院所98个,高等院校27所,国家重点科研开放实验室19个,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26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万人,科研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在光学、精密仪器、生物制品、汽车等方面的研究开发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牡丹花怒放牡丹园
【旅游资源】
东方底特律,长春汽车城
长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然与人文景观俱佳,拥有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长春是一座风光秀美的城市。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旅游开发上也形成了一定的特色。长春市是一座“森林城”,城市绿化率已经达到78%,居于亚洲大城市之冠。不仅市区绿树成荫,就连城市周边也是绿色的海洋,环城高速公路两侧90公里长、550米宽的绿化带,是城市一道美丽的风景。距市区9公里、面积478.7平方公里的净月新区和“净月潭森林公园”,拥有亚洲最大的人工森林,宛如长春一片巨大的“肺叶”,使长春人就像生活在森林中一样,这里有最好的阳光、空气和水。长春还有很多著名的人文景观,农安辽代古塔,许多日伪时期的遗迹,有中国现存三大帝王宫殿之一的伪满皇宫和八大部。冬季冰雪旅游更是长春的热点,在这里不但可以滑雪、溜冰、参加雪地汽车拉力赛,还可以欣赏冰雕、雪雕等各类冰雪艺术品。
净月潭森林公园
净月潭位于长春市东南12公里处,是一处群山环抱,森林茂密的水库游览区,因其与台湾的日月潭相对应而得其名。八十年代末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区。
净月潭风景区具有冬雪夏爽,集湖、林、山、田为一身的独特风貌。潭水面积有4.3平方公里,水面宽阔且清澈似镜,整个景区可分为月潭水光、潭北山色、潭南林海、潭东田舍四个部分。
长春动植物园
长春动植物公园位于长春市东南部,人民大街东侧500米,距市中心人民广场3公里远,占地面积74公顷。
公园始建于1938年的日伪时期,1940年第一期工程结束,当时以其面积之大,展出的动植物品种之多,号称“亚洲第一”,兴盛一时。长春解放前夕遭到严重破坏,解放时已成为一片废墟。解放后,政府多次拔专款修建基础设施,1984年开始全面恢复建设,1987年9月15日正式开园。
公园内地型复杂,人工湖将公园分成三个自然部份。园的西部以高30米的人工山为主体,山上栽植了产于长白山的树木;东部以动物展区为主;北部以大型游乐园和花卉温室生产区为主。
长春世界风景园
长春世界风景园位于长春市二道区劝农山镇,占地138公顷。园内汇集了世界上近四十个国家、近百个著名人文、自然景观,是东北地区唯一的微缩景观公园。
“游一园之景、观世界风光”,在这里游客可以欣赏到古代与现代、蛮荒与文明、东方与西方风格各异的景观与建筑,感受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领略到世界各地的秀美风光。在这里四季都有美景可赏,春踏芳草地,夏游碧波池,秋赏长娥月,冬登风雪楼。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
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占地92公顷,位于市区主干道人民大街南端,园内地形起伏,11公顷湖水更添灵气,西方造园学说与现代规划理念结合,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使公园别具神韵与风采,雕塑公园作为一个独立项目获得了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特别奖。由叶毓山、潘鹤、程允贤、王克庆、曹春生共同创作完成的大型组雕《友谊·和平·春天》,主雕高29.5米,造型精美,气势壮观。荣获第三届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展优秀作品奖。七届雕塑展的全部作品,永远在园内展出。这些作品有反映爱斯基摩文化、玛雅文化、毛利文化、印度文化、东方文化的,也有写实的、抽象的、现代的以及后现代主义的,整个雕塑公园以其作品涵盖面之广、风格之多样、材质之丰富,充分展现其独有的个性——世界性,并在国内外产生着广泛的影响。
长春电影城
长春电影城始建于一九九一年,九二年七月初步建成开放,九四年七月形成规模。规划面积三十六公顷,它是以电影文化艺术为主要特色的旅游场所和影视拍摄基地,为长春市的改革开放和建设国际性城市服务。长春电影城隶属于长春净月潭旅游发展集团。
东方好莱坞,长影世纪城
借鉴美国好莱坞环球影城和迪斯尼游乐园的精华,长春电影制片厂在位于长春市净月潭风景区西侧,毗邻国家森林公园的地方,建造一个集世界上最先进的各种特效电影于一园,为世界独有、令人称奇的电影主题公园———长影世纪城。世纪城一期工程已于2003年4月23日开工,占地30公顷。
长影世纪城是我国首家电影制片工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的电影主题公园,堪称东方好莱坞。
最后的皇宫——伪满皇宫博物院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在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充当伪满州国傀儡皇帝时的宫廷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一座宫廷遗址型博物馆,现已成为全国优秀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长春旅游景点大全
净月潭 ——亚洲最的人工森林公园;伪满皇宫博物馆;长春世界雕塑公园;南湖公园;长影世纪城 ——东方好莱坞;长春电影城;般若寺;吊水壶风景旅游区;长春电影宫;农安古塔;长春动植物公园;莲花山滑雪场;卡伦湖;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净月潭滑雪场;德惠观光;旧八大部;长春世界风景园
——东北最大的微缩景观公园;双阳湖;九台冰灯大观园;宽城兰家度假村;世纪城娱乐园;胜利公园;新立城水库;百国兴隆寺;辽黄龙府遗址;长春以马内利大教堂;长春书山广场。
最佳旅游时间
长春东部和南部虽距海洋不远,但由于长白山地的阻挡,消弱了夏季风的作用;西部和北部为地势平坦的松辽平原,西伯利亚极地大陆气团畅通无阻,冬季风的势力影响很大。故全年温度变化显著,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暖短促,秋季晴朗温差大,冬季严寒漫长。
在春、夏、秋三季,除7-8月短暂的高温外,长春的天气多数是温和宜人的,春季5~6月,秋季9~10月,温度适宜,大部分时间风和日丽,适宜旅游和户外活动。而在几乎长达半年的冬季,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总能让人忘记寒冷,长春净月潭滑雪场是国内最知名的滑雪场之一。此时,树挂、雾凇也把冬天的长春装扮得分外妖娆,比夏天更多了几分独特的韵味,1-2月间是长春最冷的时候,也是最美的时候,大雪覆盖的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展现出一片林海雪原的风貌,也是滑雪者小试身手的好时节。
提示:1-2月长春气温基本在0度以下,户外活动要注意防寒,特别是头部、手足等部位;雪上光线强烈,防晒工作不可马虎;另外滑雪应佩戴墨镜,以免出现雪盲现象。
【当地小吃】
长春美食融南北大菜,东西风味,集川、鲁、京等各大菜之精华,尤以本地山野风味最具特色,而深受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长春的名菜多以长白山的人参、鹿茸、熊掌、飞龙、雪蛤、松茸蘑等珍稀产品为原料,经科学配膳,精工烹调而成,药膳结合,颇负盛誉。其中长白山珍宴、雪衣豆沙、梅花鹿宴、翡翠人参茅台鸡、红花熊掌等最负盛名。此外,长春饭店的吉林风味菜、龙家堡白肉血肠,长春市北京大街23号的农家饭庄、农安的五香熏鱼肉等在国内也都享有盛名。
特色菜及小吃还包括东北家常熬鱼、红烧丸子、满族八大碗、人参汽锅鸡、烧鹿尾、羊肉烧芸豆、朝鲜冷面、回宝珍饺子、李连贵熏肉大饼、渍菜白肉火锅等。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巷子里可以吃到很多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如麻辣烫、酸辣粉、炒粉、烤蒜、豆腐串、烤馒头、打糕、朝鲜咸菜、狗肉、明太鱼等,都很不错。长春的冬天虽然很冷,但是当地人却有冬吃冰棍、吃冻饺子和冻水果的习俗,这恐怕在南方人看来是不可想象的吧!
干豆腐串 即是把干豆腐穿成串,辅以鸡汤,或炖或熏,朴实的豆腐便染上了鸡肉的鲜香。而又以老韩头豆腐串最为有名。豆付串在长春曾经满街都是。后来在主要街道管制了一下小摊小贩,现在就只能在副食店以及街上的食品窗口寻找了。一般都是熏制的0.2元一串。走在热闹的街头,偶尔也会发现小锅煮的鸡汤豆腐串。分量小,味道也更清淡一些,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添加各种调料。
熏肉大饼 特制的油饼如袋子般包上熏出来的肉末,加上葱、酱等调料。饼脆肉香。发源于四平的李连贵熏肉大饼已在长春遍地开花。各种名目的同类食品也枝深叶茂。以熏肉大饼命名的小吃、饭店遍及全市。可以到街市上买这样的小吃,一般1元一张或者去几个列此名目的小店隆重地吃上一顿。不过价格可能要稍贵一些了。
酱骨头 最辉煌的时候曾经在长春的繁华路段占据长长的一条街。现在只有一家王记酱骨头生存下来并发展壮大。这种酱骨头分为脊骨和棒骨两种。脊骨吃肉、棒骨吸髓,香腻十足。这店里的土豆酱也是用酱骨头汤做成的,很有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