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杭州市 | 宁波市 | 温州市 | 嘉兴市 | 湖州市 | 绍兴市 | 金华市 | 舟山市 | 台州市 | 衢州市 | 丽水市
  
浙江的相关信息
浙江旅游投诉电话
浙江旅游投诉电话:0571-85117419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浙江最佳旅游时间
气候: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农作物生长。年平均气温15.3-17.9’c,年平均降水量:1100-1900毫米。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浙江旅游特别提醒
浙江雨水较多,出行请注意天气状况。

浙江娱乐指南
浙江是我国戏曲史上著名南戏的发源地,对民间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南戏,又称“戏文”,是宋、元时南曲演唱的戏曲,因最初产生于浙江温州地区,故也叫温州杂剧。一般认为,南戏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之一。
越剧是中国主要剧种,20世纪初发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曲调优美婉转,细腻抒情。早期全部由女演员演出,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合演,越剧得到迅速发展,并日益成为国内最具影响的地方剧种之一。较有影响的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红楼梦》、《祥林嫂》等。改革开放以来,以“小百花”为代表的浙江越剧群体迅速崛起,创作演出了《西厢记》、《五女拜寿》、《陆游与唐琬》、《红丝错》等优秀剧目。
浙江的戏剧艺术底蕴丰厚。除越剧外,并拥有婺剧、绍剧、瓯剧、甬剧、姚剧、湖剧、温州乱弹、新昌高腔,以及流行于杭嘉湖地区的昆剧、评弹等多个剧种。
首页 >> 浙江 >> 温州市 >> 温州市鹿城区

  鹿城区,温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市中部,瓯江下游。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84年,温州地市合并,建立现在的鹿城区。同年,温州市被列为全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鹿城区成为温州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2001年下半年,经国务院、省政府批准,市、区两级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鹿城区的区域面积从104平方公里扩大为294平方公里,现全区共辖12个街道、5个乡、4个镇,常住人口129.33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墨池坊1号。邮编:325000 代码:330302 区号:0577

 

鹿城区地图

行政区划

  鹿城区辖16个街道、1个镇:

  街道:五马街道、莲池街道、水心街道、南门街道、江滨街道、蒲鞋市街道、广化街道、洪殿街道、南浦街道、黎明街道、绣山街道、黄龙街道 ,双屿街道、七都街道、仰义街道、南郊街道

  镇:藤桥镇

历史沿革

  鹿城旧属永嘉县地,相传东晋太宁元年(公元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鹿城坐落在瓯江南岸,素有“东瓯名镇”之称,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地。

  建国后,成立温州市。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名温州市城区。1984年改名鹿城区。2001年,将瓯海区的藤桥镇、上戍乡、临江镇、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今瓯海区梧田街道)的划龙桥村(今属鹿城区绣山街道)、上田村(今属鹿城区绣山街道)、鱼鳞浃村(今属鹿城区南浦街道)、前网村(今属鹿城区绣山街道)划归鹿城区管辖;将龙湾区蒲州镇(今龙湾区蒲州街道)的蒲州村和上蒲州村(以上两村今属鹿城区黎明街道)划归鹿城区管辖;将永嘉县的七都镇和桥下镇的中央涂居委会划归鹿城区管辖。面积从104平方千米增到294.38平方千米,人口从51.68万增到60.03万。

历史文化

  鹿城自古商贾云集,素有“东瓯名镇”之称,南宋时期诗人杨蟠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诗句,鹿城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享有“江城如画”的美誉。悬于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景色秀美,是中国四大孤屿之一。鹿城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如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等,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

自然地理

  鹿城区地处东南沿海,地形地貌多为平原、山地、丘陵、滩涂、岛屿等,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击、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瓯江为浙江省第二大江,它位于浙江南部,古名慎江,曾名永嘉江、温江。流域总的地势是 西南高、东北低。瓯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西北流称梅溪,至李家圩左纳八都溪后称龙泉溪,流经龙泉县后左纳大贵溪,进入紧水滩、石塘两水库,东北流经玉溪水库,至大港头,左纳松阴溪后称大溪。至四都左汇宣平溪,至黄渡左纳小安溪,至古城左纳好溪后,折东南流至青田县船寮左纳船寮溪,至湖边右纳小溪,之后始称瓯江。经青田至温州市江心屿,水分南北二江,楠溪江从左岸汇入,其下游江心有七都岛分隔为两支,至龙湾汇合后东流,又有灵昆岛分隔为两汊,北汊经七里黄华、岐头注入温州湾,南汊经兰田码头注入温州湾,流域面积18100平方公里,河源至河口黄华岐头全长384公里,落差1 300米, 平均坡降3.4‰。

  瓯江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17.7℃,面临东海,常遭台风暴雨海潮袭击, 降雨强度大,多年平均降水量1 745.8毫米。流域西南部是浙江暴雨区之一,水旱灾害严重。 东部平原水网地带地势低洼,常遭洪涝渍害。瓯江治理开发始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当时在好溪上游建古方塘,至今已有1 7 60年历史,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流域内没有一座库容1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很低。

经济发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鹿城区率先发展和管理私营经济,积极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引导和规范股份合作经济,建设和培育各类市场,逐步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路子,率先跨入全国首批小康县(区)行列。

  全区现有各类工商企业9835家,个体户29792家。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6亿元,比上年增长11%;工业总产值290亿元,增长11.5%;农业总产值3亿元,比上年增长51%;财政总收入11.08亿元,增长44.1%。2001年,随着温州市被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鞋都",鹿城也被选定为中国鞋都生产基地。正在兴建中的中国鞋都产业园总规划面积6.4平方公里,园内建有国内一流的鞋文化博物馆(去年10月份已开馆)、展览馆,这一产业园将成为集科研、贸易、检测、信息、生产于一体,功能齐全、配套成龙的大型鞋业基地。现在鞋类产品,区已拥有康奈、东艺、吉尔达3个中国驰名商标,全国仅6个。去年,鹿城又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中国(温州)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和“中国(温州)剃须刀生产基地”,鹿城目前已形成了鞋类、服装、打火机、眼镜、剃须刀等全国知名的区域品牌,并成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轻工产品出口生产基地之一。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鹿城区立足中心城区人流、物流集聚的区位优势,制定了"发展三产、提高二产、优化一产"的"三二一"发展战略,第三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全区现有商品交易市场50个,年成交额80亿元,房地产、旅游、社区服务,信息服务,会展业等新兴三产迅速崛起,此外,开放型经济发展迅速,2001年外贸出口59亿元,完成自营出口1.97亿元,名列全市第一。

发展机遇

  我国加入WTO和温州市的行政区划调整,给鹿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今后的发展中,鹿城区将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条件,实施多元化战略,千方百计扩大出口。在熟悉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欧美国家逐步放宽配额限制的有利条件,大力鼓励企业出口,实施"走出去"战略,在争取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基础上开拓非洲、南美市场,大力鼓励企业到国外办公司、办市场。同时提高利用外资水平,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加强服务,力争国外大公司、大财团来鹿城区投资。

  鹿城区充分利用行政区划调整区域面积扩大的有利条件,解决多年来制约区经济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大力增强鹿城经济发展的后劲。鹿城区正考虑按照"高标准、高档次、高品位"的要求,着眼于产业发展和文化展示相结合、工业生产用地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相配套的定位,在城市的西片近20平方公里土地上,建立一个集产、供、销、科研、展示信息为一体,功能齐全,配套成龙,年产值超500亿元的特色工业园区。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新世纪,鹿城将以"建设现代化新温州"为战略导向,进一步深入实施"三二一"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以第三产业为支柱、先进工业为基础、效益农业为补充的现代城市经济体系,巩固鹿城在温州经济圈中的核心地位;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人的素质,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把鹿城建设成为现代化新温州的文明窗口。

社会事业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近年来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呈现不少亮点。针对外来人口众多的现状,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方法,建立了外来人员服务中心、开展了外来人员培训、规范了劳务市场、建设了一批外来务工人员公寓,在外来人员中建立计生协会等形式,使外来人员管理逐步规范有序;教育事业通过省级教育强区验收,素质教育很有特色;群众文化体育事业健康发展,2001年一批文艺精品获得国家级金奖,一批街道获全国群体先进单位。同时,我们在已创建的1个省级文明社区和49个市级文明社区的基础,投入1亿多元资金创建30个具有现代气息、文化内涵、地方特色的精品社区,目前,鹿城区已经被授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使温州不仅在经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也出经验、有自己的特色。

风土人情

  船眼 建造新船时,要用上等樟木精制一对船眼,呈扁平半球形。新船下水前,选一吉日涨潮时辰,将船眼嵌钉在船头两侧,然后用黑白二色涂作服白和眼鸟。眼球朝下,一副观鱼神态。钉船眼规定用三枚钉子。先在左右角各钉上一枚,第三枚定好位,不钉实,挂上五彩丝线,代表金水水火土五行,到选定吉辰,由船主一敲而入,然后用新红布蒙住,称为“定彩”。新船下水前或首航前,要祭海神,由船主在鞭炮声中揭去红布,叫做“开眼”、初出海时,要在船上烧锅热水,锅里放银元,俗称“烧银汤”,用以洗船眼,使之“明亮”,帮助船主找到鱼群。

  同船同命 渔船在渔场作业中,全船伙计同船同命,齐心合力,即使有人家里发生意外事件,也不能在本渔季尚未结束时离船。

  迎头鬃 从前,有些渔村在渔汛结束后,要评出产量最高的渔船,并择吉日举行仪式。洞头闽南语区称此为“迎头鬃”。被评为头鬃者,渔行主奖给红包和头鬃旗。以锣鼓鞭炮送到老大家。船老大则摆酒请客。席上,船老大坐大位。宴后一起将头鬃旗送到船上,插在船头。

  禁向邻船借物 渔船禁止向邻船借物件,意谓不夺别人财气;而当邻船缺乏淡水或其他必需物资时,则会主动给予帮助。接受帮助者有所回赠,一根木柴亦可。

  挂衣寻尸 寻找失水者尸体,要用死者生前衣服绑在竹竿上,插在船头。海洋船只一发现尸体或听到泪息,即辗转传告。

  公婆船 亦称水上人家,多为一船一户;也有一户两船,父母子女共同生活,颇为和谐。公婆船在内问或江中撒网捕鱼,以捕获物换粮食和烟酒。他们平时不大登岸,风风雨雨都宿船中。从前温州城内,河道密布。河网旁民居毗连,公婆船进入小河后,不好撒网,即敲起竹梆乞讨。如逢年书,船泊东门港,由男人留守,女人(公婆船奶)携小孩上岸,沿门求艺。一到元宵,便在船头摆设祭品,祈祷神灵保佑新年安吉丰收。祭品中除捕获物外,还有讨来的铜钱和年糕,喻“财源旺,年年高”,这种水上渔家,清时来自福建,数十户,民国末期绝迹。

  渔、船忌讳 俗语:“脚踏船板三分命。”船工、渔民在海上生活日子长,难免遇风浪及其他险情,心里常存不安全感,因而产生各种禁忌。如在讲话方面,不说带有翻、打、碰、漏、倒 、扫、顿、触、死之类的话(含同音字),按通例将讳字改读或改称,有独有切口。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