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太原市 | 大同市 | 长治市 | 阳泉市 | 晋中市 | 晋城市 | 忻州市 | 朔州市 | 临汾市 | 运城市 | 吕梁市
 
山西的相关信息
山西旅游投诉电话
山西旅游投诉电话:0351-7325012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山西最佳旅游时间
气候:山西位于大陆东岸的内陆,外缘有山脉环绕,因而难于受海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大陆性气候。同时,又由于受内蒙古冬季冷气团的袭击,北部比较寒冷。由此形成了山西的气候特征:冬季长面寒冷干燥;夏季短面炎热多雨;春季日温差大,风沙多;秋季短暂,天气温和。山西省,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季风气候区,也即温带大陆性气候。全省,年平均最高气温为十二至二十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四至零下七摄氏度。全年无霜期从北向南四至七个月。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四百至六百五十毫米。
最佳旅游时间:5-10月。

山西旅游特别提醒
山西省因地势较高,东南面又有山岭阻挡海洋气流,故较邻近的华北平原气温低,降水少,昼夜温差较大,特别是春季的风沙很大,所以到山西旅游最好准备太阳镜、帽子等物以防风沙。

山西娱乐指南
山西民间有许多饶有趣味的传统娱乐活动,特别是种类繁多的地方戏和威名远扬的山西锣鼓。
山西地方戏历史悠久,特别是晋南地区是我国戏曲的发祥地之一,所以人们把山西称做是“中国戏曲的摇篮”。在山西农村,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都要唱戏,所以看戏、唱戏成为农民最喜爱的娱乐方式。除了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大梆子外,还有50多个小剧种。既有非常古老、专为迎神赛社用的赛戏、队戏、锣鼓杂戏,也有年轻的沁源秧歌、琴剧;有以彩扇为道具的左权小花戏,也有用刀枪武打的祁县武秧歌;有悠扬婉转的眉户戏,也有粗旷沙哑的耍孩儿等等。这些民间小戏虽然没有四大梆子精致、华丽,但它和群众离得更近,更有生活气息
山西锣鼓是山西民间艺术家族中的一员。它节奏欢快、音色铿锵、气势恢宏、形象壮美,显示了炎黄子孙的坚强性格以及黄土高原的质朴风情。
山西的锣鼓种类很多,仅锣就有盘形的锣、笠形的钱、杯形的铃等。它们有大有小,形态各异,小的直径只有7厘米,和人的手掌差不多,大的直径140厘米,像一个七八岁的小孩那么高。鼓的样子就更多了,有单面蒙皮的板鼓、鱼鼓、八角鼓、扇鼓和瓦鼓,也有用木头作架子的的拨浪鼓、衔鼓、花鼓、腰鼓、书鼓、托鼓、堂鼓、战鼓、平鼓、编鼓、筒鼓、把子鼓、墩鼓、车鼓等等。种类不同的鼓,敲击的方法也不同,有的是多人敲一面鼓,也有一人敲几面鼓,还有的边敲边做各种动作。根据节奏、表演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太原锣鼓、花鼓、转身鼓、扇鼓等,还有威名远扬的威风锣鼓。
首页 >> 山西 >> 晋中市 >> 太谷县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总面积1033.6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2004年),其中耕地面积45万亩,农业人口21万人。太谷县境内有诸多晋商大院遗存,以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孔祥熙出生在太谷)为其代表。是盛唐诗人白居易的祖籍地,近代大财阀孔祥熙的出生地。久负盛名的宫廷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太谷饼和壶瓶枣享誉全国。明清民国时期,太谷富商巨贾云集,成为山西的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

  县人民政府驻明星镇。邮编:030800。代码:140726。区号:0354。

行政区划

  太谷县辖3个镇、6个乡:

  镇:明星镇、胡村镇、范村镇

  乡:侯城乡、北洸乡、水秀乡、阳邑乡、小白乡、任村乡

历史沿革

  太谷古城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古城最早建于北周武帝建德六年(577),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太谷春秋时属晋,周襄王时,晋侯以阳地赐大夫处父为食邑,始有阳邑。西汉时置阳邑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为太谷县。明清以前,太谷一直隶属太原府。

  隋开皇十八年(598)更名为太谷。唐武德三年(620)太谷、祁县合并置太州,六年废州复县。1958年11月祁县并入。1961年祁县析出复设。

县名考源

  太谷县境在春秋时期为晋国大夫阳处父的封邑,西汉因置阳邑县,属太原郡。原县治在今阳邑村,至北周建德四年(575年),阳邑县始移治于白塔村,即今县城。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为太谷县,并一直沿用至今。据《元和郡县志》等文献记载“以县西南有太谷,故名”,原来太谷县名源于一条叫“太谷”的山谷。

  “太谷”之名据清《太谷县志》解释为“太行之谷”,其实在古代“太”通“大”,太谷即大山谷的意思,它指今天祁县通往沁县的子洪口谷。这里古属阳邑县地,由于历史上行政区划变迁,现已属祁县了。

  太谷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桓冯传》:“上党见围,不窥太谷”。唐章怀太子李贤注曰:“太谷自太原趣上党之道……今并州太谷县西有太谷是也。”《水经注》中也记载:“侯甲水又西北历宜岁郊,经太谷,谓之太谷水,出谷西北流。”文中的侯甲水、太谷水也称为胡甲水、甲水,今人称为昌源河。

  太谷古称侯谷、胡谷,历来为太原通往晋东南的要道,也是山西著名古战场。五代时,北汉刘继元在此筑隆舟城以抗宋军,所以宋代又称这里为“隆舟谷”,金元时期讹为“龙州谷”、“龙猪谷”。清代以来,又因谷口为祁县紫红镇,故称“紫红口谷”,俗写作“子洪口谷”。

地理环境

  太谷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9.8摄氏度,无霜期175天,降雨量462.9毫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9600立方米。农业基础条件好。因盛产粮、棉、油、果、菜、肉、蛋、奶而著称三晋,是山西省的商品粮基地县,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全国的瘦肉型猪基地,是全国八个最适宜种植优质酿酒葡萄的区域之一。

  自然资源主要有林木、野生动物等。土特产主要有龟龄集、定坤丹、太谷饼、太谷果。名胜古迹主要有白燕遗址、三多堂(曹家大院)、无边寺、净信寺、鼓楼、孔宅。

经济发展

  近年来,除了稳定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田面积外,大力发展蔬菜、林果、色素、酿酒葡萄等特色经济作物。太谷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000余家,目前已形成玛钢铸造加工、精细化工、农机、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制药、纺织、运输等主导产业。第三产业、城乡基础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社会事业

  历史上的太谷城乡风景名胜还很多,如公署园林有分防厅东书房花园、小河阳,有公共园林西园、东寺园,有酎泉、凤山、龙泉寺、天宁寺、关帝庙、观音庙等。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中,太谷就有净信寺、光化寺、真圣寺等六处被列为国保单位。

  现在的太谷县也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太谷依靠着政府的大力支持,完善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建筑工程,认真合理规划城市。太谷吸引外地眼球的主要原因在教育:太谷的教育在全地区,乃至全省的有名气。太谷教育界师资雄厚,拥有太谷中学、太谷二中等全省、全国重点高中,每年陆续向各高校输送大批人才,各地学子涌人太谷,求知,求真,求实。推动了太谷个行业的发展。

历史文化

  这条大山谷北起祁县子洪口,南至沁县西汤,长约60公里,昌源河流贯其间,两岸悬崖壁立,鸟道崎岖。明代文人王世贞在《适晋纪行》中描述了太谷的险途:“两岸皆高山绝云,中为巨涧。沿涧水而北,泉声益奇,崩峡束流,为瀑布、为帘、为怒虬、为渴虹者不一,盖自是山皆石骨矣。第左道尽则渡而右,右道尽复渡而左,其险视西塘不啻类之,凡数十渡,气竭兴亦尽矣。”

  太谷中部最险仄的地方叫南关,历为兵家必争之地。《武乡县志》评价这里的形势:“南关一镇,北界祁县,西达上店,山界连平遥,尤冀南户牖,潞泽咽喉。”宋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陷太原,粘罕率师南下,途经南关时被这里险绝的地形所惊愕,然而宋军却无一人设防,粘罕立刻转惊为喜,仰天叹道:“关险如此,而使我得度,南朝可谓无人。”金兵终于顺利南下,威胁东京,宋朝被迫割地求和。后人在南关曾立“粘罕仰天叹处”石碣,记下这一军备不振坐致亡国的惨痛教训。经游者有《南关怀古诗》抒发了千百年来游人的感怀:“一水回还渡,山多路易穷。危岩顶上压,断岸足边空。高鸟飞难度,单车辙不通。可怜宋君相,坐失此关雄。”

  近代以来,这条通道曾多次拓宽修筑,特别是近年来,交通条件更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所产生的作用也愈加显得重要了。

山西第一个商区

  查阅晋商史料,太谷的人和事介绍的都比较少,巧的是最近笔者看到一本民国十五年十二月三版,由当时山西教育厅编辑处发行的《商业课本》第一册,书中第二十三课专门介绍了太谷,文字虽然不多,但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太谷商业在晋商中的地位与作用。现抄录如下:"太谷是山西全省的第一个商区。在商业界的势力,可以左右全省金融,城内商号栉比,又多为批发庄,他的支庄,遍满于全国。山西中部的商业,首推祁、太、平、榆,但祁、平、榆三处,固然各有所长,如祁县的茶庄、平遥的票庄,尤其轰动一时。不过要总括起来,还不能与太谷等量齐观,他们的历史,也不能与太谷同日而语。

  太谷,作为山西商业的一个繁盛之区,其商人的经商活动逐渐成为晋商中一支劲旅。据有关史料记载:清代中叶以后,"商贾辐辏,甲于晋阳",太谷商业进入鼎盛时期,道光二十二年(1842)《太谷重修大观楼捐银碑》记载,当时太谷捐银的商号就有600余家。全县近半数的壮年男性出外长期从事商业活动,太谷商号遍及全国各大码头。从经营的行业来讲,票号、药材、绸缎、皮货、呢绒、布匹、典当、粮食、杂货、副食、土产、麻铁、颜料、茶庄、客栈应有尽有;从活动范围来讲,北起东北、蒙古,南到四川、广东,西达新疆、青海,东至京、津、徐、沪、杭、闽,全国商埠大邑、水旱码头,几乎都有太谷商人的生意,还远足外蒙库伦(乌兰巴托),俄国的伊尔库次克、莫斯科、日本、美国等地。晚清光绪年间,县城的东街、西街、南街商号林立,鳞次栉比,其中著名的有:协成乾、志诚信、世义信、锦生润、大德玉、大德川、公合泉、裕源永、保隆堂,还有祁帮、平帮设在太谷的分号大德通、大德恒、三晋源、合盛元、日升昌、蔚丰厚、蔚长厚等;帐庄有:砺金德、用通五、三晋川;药材行有:广升远、广升誉、广益义、广懋兴、广源兴等20余家;绸缎布匹百货业有:万聚恒、锦全昌、万泰恒、恒升泰、元生利等;土产杂货业有:瑞隆裕、义兴隆、达泉涌;生烟业有西谦亨、北谦亨。这些商号中的多数主要是经营大宗批发业务,其次才是零售,其时,有一位太原的晋绅叫刘大鹏,他在太谷私塾教书时,写了一本《退想斋日记》,书中记录了太谷当时的富庶繁华:"太谷为晋川第一富区也,大商大贾都荟萃于此。城镇村庄,亦多富堂,故风俗奢侈为诸邑最。"他还说,当时的太谷有"五百万金者1户,百万金者3、4户,数十万金者数十户,数万金者则不计其数。"光绪二十一年(1895)十月二十二日,适遇冬标之期,"见夫街市之中,商旅往来,肩扛元宝,手握朱提(银锭的代称),如水之流,滔滔不断"。

  说太谷的商业,还有三点不得不说。一是"太谷标";二是"太谷周行镜宝";三是太谷设立的"山西省总商会"。

太谷古茶马之路

  当明朝时候,外国人和中国通商,独在澳门一隅,我们北省距澳门很远,没有人敢放洋前往,独太谷人具有远大眼光,首先去澳门行商。至于在中国的境内,三百年前,就有太谷客商的足迹,那更不用说了。所以参茸庄、绸缎庄、绵茧庄、洋布庄,这些较大的商铺,都是从太谷创办的。其它钱行、布行、铁器行、竹器行、南京杂货行、亦莫不占有先进的地位。

  太谷有许多大商铺,所卖的货物,又是别处没有,因此全省的商务,就自然集中于太谷一县。省南的平、蒲、绛、解,省北的忻、代、宁、保,以至大朔、归绥,各处的行商贩客,莫不来太谷采办货物,运回本处销售。要以寻常眼光看来,太谷居然成一个商埠了。自火车通行以后,中部各县,以及北省距京绥路近的贩商,虽多亲到外省办货。但是太谷主要货物的销路,并不减退。至于韩侯岭南的客商,仍是来太谷采办一切。这都是规模雄大,信用素著的缘故。"正如商业课本中所言,太谷商业历史悠久,早在宋金时代就已经有人开始从事商业活动,但在金、元两代的残酷统治下,社会经济处在落后的阶段,商业 活动发展缓慢。明代前期,太谷地区风调雨顺,老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国家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大量移民太谷,农业经济得到复苏,太谷的商业活动也由小到大,有了一定的规模。直到明代中叶,太谷商业才有了较大发展,参与人数大增,商贸活动形式多样,并且规模较前期有了进一步的扩大。明万历24年(1596)版的《太谷县志》这样记载:"太谷素称勤俭,崇经术,尚礼义,诚为美俗。今观士敦行谊,农力于野,商贾勤于贸易,无间城市、乡村,无不纺织之家,可谓地无遗利,其勤不减古昔矣。"据太谷耄耋老人回忆说,太谷城内孙家乃是明朝财主;沟子村员氏于明末即在汉口做茶叶生意, 并在北京设"志一堂"分号。明末清初,北汪曹氏在东北热河省朝阳地区的三座塔开始从事种菜、养猪、磨豆腐业,尔后开设酒坊,兼营杂货业,故有"先有曹家号,后有朝阳县"之说。由此可知,太谷人的经商活动到明代中叶就已经相当频繁了。

  顺治18年(1644),满清入关后,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盛世的发展,太谷商业空前活跃起来。这期间,太谷出外谋生的一大批富商大贾衣锦还乡后,盖起一座又一座富丽堂皇的豪宅:如北汪曹家、上庄王家、白燕张家、南席武家、东里乔家、阳邑杜家、任村贾家、里美庄郭家、要家,还有城内的赵、孟、武、孙、党、康家等等都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富商大户。他们以家乡为根据地,建立总商号。乾隆年间,太谷就有170余个商号,分号不知其数,太谷商人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全国各地。

 旅游资源

  县城所在地,原为白塔村。民间有"先有白塔村,后有太谷城"之说。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始迁于此,之后筑土为城,周围5公里,高6米,四周掘护城池。明正德九年(1514),太谷城墙增高到8.3米,以砖砌门,上建重楼,城墙四角建角楼。明万历四年(1576),太谷古城改砌砖城。城基垒石1.67米,自基至堞砌砖,基宽14米,高12.5米,东、北、南为瓮城,西门为重门,瓮城上各建楼3间,角楼重加修饰,周围建警铺56座,以砖砌堞道,里侧加回垣。清代,古城虽时有修缮,但其规模与建筑基本还是明代样子。直到1930年,太谷城墙、瓮城完好,西、南、北护城河依旧。太谷古城的第二大特点是街巷整齐,宅院讲究。"太谷城是真有名,鼓楼盖在街心心",鼓楼作为太谷古城有标致性建筑,雄距古城中心,不仅蕴含有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而且客观上对古城建筑规划起着定位的作用。太谷旧城共有四街八井七十二巷。而以鼓楼为中心,辐射东、南、西三条大街。楼北为旧县衙,北大街与西大街中段相交。在此基础上,多数街巷横平竖直,把全城住宅划分为若干方块。使得整座古城建筑规范齐整,进退有节。

  特色建筑:太谷旧城的建筑,商号约占三分之一,集中于东西南北四大街;民宅约占三分之二,集中于城内四隅。太谷古城住宅特色明显,普通人家的宅院大多为"三、三制",即正房、厢房、下房各为三间的四合院。而一些大户人家或临街铺面则是正房5间,厢房里七外五或里五外三的两进院、三进院。但正房多呈一面坡,俗称梯儿房。外观青砖石砌,上窗一律内启。这些四合院既有防火的作用,又有聚水聚财的寓意。都属明清北方典型的宅院。许多北京的游人说太谷的四合院,楼高墙厚,而北京的四合院低矮、窄小。究其原因是明清太谷为山西最富有的地区之一,老百姓兜里有了钱,山高皇帝远,又怕土匪盗贼,所以起房盖屋便不惜钱财,而北京地处天子脚下,那些王公大臣即便有钱,也讳于皇家规制,不敢造次,只能依例行事。

  文化深厚:查阅《太谷县志》,我们还发现,太谷古城寺庙众多,文化深厚,直到现在,太谷城内的街道名称,除一部分是因方位、地名、姓氏以及居民的意愿而命名的外,仅以商号和寺庙命名的就有三十多条。如以商号起名的有:兴隆巷、钱市巷、钱龙巷、醉乐园巷、纯和巷、卖珠市巷、永胜巷、振兴巷等;因寺庙而取名的有:观音巷、杨庙巷、南寺街、东寺园、狐公庙巷、三官庙巷、上观巷、东岳庙巷等。据史料记载:自晋代至晚清,太谷仅城内就建有祠、庙、观等27处;建有状元、进士、举人及节孝牌坊20余处,再加上一些过街门楼,整座古城到处闪烁着浓郁的传统文化。

  迷人建筑:如今,太谷古城昔日规模宏大的城池,杨柳岸边的护城河,以及一座座入城的石拱桥、瓮城、角楼已经成为历史的记忆。但古城的两座标致性建筑古楼与白塔依然如故。鼓楼又称大观楼,创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底层以砖为基,开四门,面向县衙,贯通东、南、西三条大街,夕阳西下,登楼四望,满城的青堂瓦舍尽收眼底,三条大街两旁的老式商铺,仿佛向人们诉说着历历往事。建于城南无边寺内的白塔,通体白色,塔为7级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高43.6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塔身为楼阁式空心制,塔顶为莲座瓶式喇嘛刹,塔腹空心,登塔北望,古城旧貌犹存。晚霞映照下的鼓楼,燕子环飞,令人心驰神往。

  独具特色的园林说起历史上的"金太谷",还有一点闻名遐迩,那就是太谷的园林建筑。清代晋商几百年的经济繁荣,促成了文化的发达,也形成了太谷独特的民居和园林风格。太谷的园林其特点主要是:静穆、庄重、古朴、大方。它没有北京皇家园林的富丽,也没有江南园林的秀丽,更没有广东园林的轻盈,可在黄土塬上,建起古朴的亭台楼阁,点缀着北国的花草树木,加上小巧的假山,点滴的流水,别有一番情趣。太谷的园林根据其风格可分为:庭院、庭园、宅园;别墅山庄;公署花园;寺庙园林;公共园林;风景名胜区等六类。

  太谷旧四合院太谷地处北方,无霜期仅150多天,加以四合院面积窄小,并多以方砖铺地。所以,一般庭院中多砌筑花栏墙,上置盆栽花木,如夹竹桃、花石榴、腊梅、海棠、菊花等,个别大户或大商店还培植一些名贵的桂花、铁树等。此外,庭院中还常在花墙前置大鱼缸一、二个,有的专为养鱼,有的仅为储水浇花,还有的则在缸内栽植荷花或睡莲。太谷城内福寿巷5号康宅,宅院已建有百余年,布局严谨,尚保存清式旧貌,是太谷有代表性的庭院之一。宅门位于四合院东南角,门设木质垂花门楼,迎门南轩东山墙设影壁,影壁下设须弥座上斜贴"磨砖对缝"的方砖,极为美观。院心有一花坛,中植枸杞一丛,据说已生长一百余年,树高丈许,荫庇大半个院落。九月初,满树繁花,郁郁葱葱,使满院生趣盎然。此外,过去,太谷的四合院除主人居住的正院外,根据家庭的富裕程度,还建有偏院、后院、小园或车马院、厨房院、磨坊院、长工院等等。为了显示主人的修养或营造温馨舒适的人文环境,主人把偏院、小园的门多筑成各种造型,并在其门楣上题写匾额,少数人家就是盖厕所也不忘在小门上方题一寓意含蓄的款额。如城内北砖道巷布秉全先生老式四合院的厕所上书"活泼地"三字,看了不觉让人捧腹一笑。

  孔宅四明厅:晋商的崛起,造就了一大批豪商大贾,在太谷城乡衣锦还乡的富人们,起房盖屋不仅考虑到了光宗耀祖,防贼防盗,彰显儒雅;而且把苏、杭一带,以及全国各地的造园思想、技术带回老家,筑起了一座座兼具南北风格,又有独特魅力的花园、别墅。如城内的孟家、武家、赵家、孙家,城外阳邑里美庄郭家、要家花园,阳邑村杜家花园;小白乡上庄村王家花园,东里村乔家花园;白燕村张家花园;以及南席村武家花园,任村贾家花园;沟子村员家花园和范村的东西花园,这些花园从几亩到几十亩地不等,风格透视着北方的粗犷与大气,又偶或有苏杭园林的灵巧与秀丽。这些私人宅园中,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太谷城南武家花园尚是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而如今只有城内孔祥熙宅园基本保留了下来。与此同时,为了避暑或避乱,这些大户还在太谷山区建有避暑山庄,如北汪曹家的青龙寨;孙家的大涧寨;员家的四棱寨;以及不知其详的如意庄、延寿庄、赤伍庄等。这些山庄都建在山峁上,内造重院,外围高墙,当大暑之日,户主领着妻妾童婢乘着大轿、小轿进庄,小住一、两个月后回城。如今这些山庄别墅大多已成废墟,有的也只剩下残垣断壁,地处太谷南山范家岭的青龙寨,也叫迁善庄,规模虽不算最大,但庄建在山峁上,依势建墙,墙将整个山峁全部包住,外墙高三丈到五丈,墙底厚五尺,呈梯形垒起顶宽三尺,石墙上以大砖加砌垛口,远观俨然一座石城堡,墙下石壁仞立,可谓"固若金汤"。

  太谷青龙寨迁善庄:庄南低处围以外墙,形似瓮城,庄门石券高一丈五尺,厚一丈五尺,上嵌石匾"迁善庄"。门外是一条数米宽的深沟,想出入庄内必须经过吊桥。桥边的石栏杆栏板上还雕以各种长寿、如意图案。进入庄内,先是小天井,石板路,再进内寨门,寨门上书"紫燕"小石匾。门外是外院,有龙王庙、磨房、坊碾,和饲养牲口的地方。门内是正庄院,有大小五个院子,院内有假山、住宅、小轩、下棋亭等建筑,院内的石磴,石阶尺度虽小,但依石势,石纹而筑,很是精巧。由于整个院落依山势而建,前后错落,别有洞天。近年来,一位香港的先生下正计划在此重新修葺,开发旅游,希望有一天这个古老的山庄也成为我省旅游的一个亮点。

太谷古庙会

  商人办货,用现金交易,当时钱货两清的实在很少。大多都是先行交易,然后定期付款,这付款的时期,每年中按四季分为春标、夏标、秋标、冬标。每季付款一次,叫做标期,标期结算是一种信用度很高的合同经营。赊销商品,既是商行的买卖,也是票号的放贷。商品卖者与买者的关系,也成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关系。"山西各商家适用标期,最普通的是太谷标和太汾标两种。太谷标即太谷一县之标,太汾标即太原府所属的祁县、榆次与汾阳府所属的平遥、介休之标。在地域上讲,太谷也不是独偏于东而另划一区,实系太谷在当时经济上显赫的地位与优势之所在,其一县之势力,可与榆次、祁县、平遥、介休等数县相抗衡,故独为一标。"太谷标每年又分春二月、夏五月、秋八月、冬十一月四个标期,每期三天。因为众多的票号、商号总部都设在太谷,每到标期,外地分庄的贷款、货款、利润等现银都要运回总部进行结算,每逢标期,各票号的库房银山银海,外地转运标款银两的驮骡、车辆络绎不绝。同时外地商贾云集太谷,向各大商号办理订货、进货合同,清理旧债务,开始发生新的业务关系。太谷各大商号在外地商业大埠设有坐庄,派出专人采办货物,如苏杭的绸缎、川广的药材、四川的夏布、山东的曲绸,蒙古的皮毛、两湖的茶叶、京津沪的洋货等,大量运回太谷,然后再批发给外地商户,省城太原的各大商行也均由太谷进货。标期之日,各商业大户还要搭台唱戏,公演三天,古老的太谷县城,自然是车水马龙,人群熙攘,热闹非凡。

  清代货币实行银钱平行本位,以银为主,以钱为辅,银子一般铸成元宝后,在市场上流通。银子最重以五十两一个元宝,中锭为十两,也流行一至五两的小元宝,叫"小锭",或"锞子",还有一两以下的散碎银子,票号一般以一千两为汇兑标准。因为各地银两的成色不同,所以金融本位标则也不同。太谷票商为增加其信誉度,则规定了本太谷货币流通的金融标则,称作"谷钱平"。凡是外来银两,必须按"九九八"的成色,在太谷银炉重新铸成银锭,加盖太谷"周行镜宝"的钢印,才能在市面上流通,这比山西"2.4宝"标准还高。所以太谷的"周行镜宝"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盛誉。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太谷商业的发展。

  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定商会章程,通行各省勒令照办。当时,各省商会组织一般均设立在省会城市,而山西督府组建山西省总商会,地点却设在太谷,北汪"三多堂"掌门人曹润堂被众商公推为首届会长,成为商界的领袖人物。山西省总商会的主要职能是:维护商界合法权益;调解商事纠纷;协调会员间、会员与政府间的关系;评说协税,分摊各种费用;征收铺捐;筹议工商业的改良及发展事项;调查商情,统计营业资本、劳工人数、市场物价;审批各商号店铺之开业停业;向政府提出工商法规、课税制度之变更修改建议;监督管理商号店铺及市场营业,鉴定商事争执的商品优劣、价格高低、票据真伪等;开办商人子弟培训班;出具有关证明,办理以发展工商业及增进公共福利为目的的其它事项;维护巡查街面市场秩序,对欺诈、赖债行为进行强制干预,保护城制使用,组织节日演唱娱乐活动;接待外来商贾和有关人员;承办省、道、府县下达的有关事务等。一直到辛亥革命后,山西总商会才迁入省府历住地太原。由此可见太谷在晋商群体中的地位和影响。

票号银行

  太谷农工银行,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县城内成立,资本7万元。民国十二年正式开业,经理张模,行中重要人员皆票庄出身。太谷农工银行发行有无年份版纸币,实物见有一元、一角、五分、三分等数种,均罕见。

  太谷懋昌银号,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3月正式成立,由私人集股创办。为股份公司性质,股本八万元,股东中以吴、要两姓最多,大掌柜要谱。主要办理存款、放款和少量汇兑业务。旧址位于山西省太谷县城醉乐园巷1号,现保存基本完好。太谷懋昌银号兑换的钱票见有:民国二十一年太谷县地方救济金融会兑现券1角,由太谷懋昌银号兑现。

特色产品

  壶瓶枣:山西太谷是壶瓶枣的主要产区。2001年被授予中国“红枣之乡”的美称。主要用于做蜜枣,也可鲜食或制干。该品种树势强健,树体高大。果重30g,长倒卵形,皮薄,深红色,肉厚,质脆,汁中多,味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37%,制干率35%,含糖71%。果皮稍具苦辣味。成熟期遇雨易裂果,落果较重,耐贮运力差。抗逆性较强,适应性较广,山地,平川均可生长,但对土壤要求较高。品质中上,9月中旬成熟。

  龟龄集酒:70年代时期山西中药厂(位于太谷县)在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多样化的要求和适应出口的需要,即要求此药在原有的散剂剂型外,再增制一种酒剂。经过五年时间的研究,终于在一九七八年试制成功了具有中国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龟龄集酒以佳酿汾酒为底酒,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方剂的组合、配伍,因而它的色、香、味俱臻上乘。龟龄集酒一经问世,即受到普遍欢迎,除因它保留有汾酒的浓馥醇香因素外,主要还具有同散剂龟龄集相同的疗效而且有比散剂显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

  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产于太谷得名。字最早叫甘饼,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以香、酥、甜、软而得名。明末清初,在太谷城东南沟子村有一家由襄垣人开的“饼面铺”,由老字号“文 堂”继承了这一技艺,闻名于省内外,后改名为太谷饼。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