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长春市 | 吉林市 | 四平市 | 辽源市 | 通化市 | 白山市 | 松原市 | 白城市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吉林的相关信息
吉林旅游投诉电话
吉林旅游投诉电话:0431-5653030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吉林最佳旅游时间
游吉林,最佳旅游时间为10月至翌年4月。
吉林省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带和欧亚大陆的东部,属于接近亚寒带的最北部的温带地区。东部距日本海、黄海较近,温湿多雨;西部接近蒙古高原,受西伯利亚气候影响,比较干燥少雨、多风沙,具有明显的四季之分。
全省年平均气温摄氏3-5度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达摄氏零下18度,最热的7月份平均气温在摄氏20度左右。降雪期从10月至翌年4月,长达7个月,此期间正是进行冰雪旅游的最佳时期。

吉林旅游特别提醒
冬季请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并备常用药品。景区严禁烟火,森林防火责任重大,严禁野外用火,爱护景区一草一木,注意景区环保冬季驾车要带上防滑链条,冰雪路上车速勿快,牢记安全第一。爱好摄影、登山的朋友,请带好有关器材,注意户外保暖。

吉林娱乐指南
吉林省境内的主要旅游城市如长春、吉林、延吉等的娱乐服务设施都十分完备。每个城市都有不下数百家的桑那娱乐服务中心,每家桑那中心服务项目都十分齐全,几乎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客人提出的各种服务要求。省城长春较有名气的桑那中心有中湾洗浴中心、香蜜湖洗浴中心、东方洗浴广场等。
吉剧,是在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二人转”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从1959年至今,吉剧共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二百个大、中、小剧目,其代表作为《包公赔情》、《青卖线》、《桃李梅》。在行当上,有生、旦、净、末、丑之分。在音乐唱腔上,吉剧以二人转的主要曲牌〔文咳咳〕、〔武咳咳〕、〔红柳子〕、〔三节板〕、〔哭糜子〕、〔穷生调〕等为原始基调。吉剧的伴奏乐器以二人转的板胡、唢呐为主,并在东北管的基础上,创造了善于抒情的吉剧喉管,还把古筝搬进吉剧的乐队。吉剧的表演技巧是在二人转的五功,即唱、扮、舞、说(口说)、绝(手绢儿、扇子等绝活)的基础上,采撷其它剧种的长处,逐渐形成的。手绢功是吉剧的特长。吉剧中长水袖的甩法也吸收了二人转的手绢和长绸子舞的技巧。
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首页 >> 吉林 >> 四平市 >> 双辽市
双辽市行政区划图

  双辽市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吉林省西部的东、西辽河汇流区,是吉林、内蒙古、辽宁三省的交界处,松辽平原与科尔泌草原接壤带,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南接辽宁省昌图县和吉林省梨树县,东邻吉林省公主岭市,北靠吉林省长岭县,西连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和后旗。东西最宽62公里,南北最长89公里,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吉林省西南门户城市。总人口41万人(2004年)。 市人民政府驻辽河路1980号。

行政区划

  双辽市辖6个街道、8个镇、3个乡、1个民族乡:

  街道:郑家屯街道、辽西街道、辽南街道、辽北街道、辽东街道、红旗街道

  镇:茂林镇、双山镇、卧虎镇、服先镇、王奔镇、玻璃山镇、兴隆镇、东明镇

  乡:柳条乡、新立乡、永加乡

  民族乡:那木斯蒙古族乡

历史沿革

  双辽市南有东辽河,西有西辽河,外乡人多以为双辽县是因两条辽河而得名。其实,“双辽”二字与水脉无关,而是经过漫长的政区演化逐步形成的。早在远古“禹平水土置九州”时,就有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双辽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汉代以后,双辽是鲜卑、契丹、女真等民族的祖居之地。辽中属韩州、信州管辖,一些出土文物证明,这里曾是古战场。

  光绪初年,设康平、梨树两县后,郑家屯隶属于康平县。光绪六年(1880年)经奉天将军许可,达尔汗王和温都尔郡王赞助,派30名蒙古族兵维护,在郑家屯设立了分防主簿衙门,隶属于奉天省昌图府之康平县。此时街市贸易渐至兴盛,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郑家屯大小商业店铺超过300家。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郑家屯设辽源州,归昌图府直辖。 1913年国体变更,辽源州改为辽源县。与此同时,东部的采合新甸又设立了双山县(因大、小哈拉巴山在其境内而得名),由长岭府管辖。1915~1929年,郑家屯还设立了洮昌道尹公署,辖辽源、双山等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整个东北成为沦陷区。同年9月22日日本侵略军侵占了辽源县及双山县。1932年3月1日分别建立伪政权。1940年按伪满洲国国务院勒令第五号命令,将双山县、辽源县合并,各取县名字首,史称双辽县,县公署设在郑家屯,直属四平省统辖。日本侵略者侵入辽源县和双山县后,一直到1945年8月15日祖国光复。1945年11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东北民主联军,第一次解放了郑家屯,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以及中共辽北省委、辽吉省委、辽西省委、辽北省政府先后设立在郑家屯。李富春、陶铸、黄克诚、吕正操、阎宝航、邓华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来到双辽革命老区参加战斗和工作。何光、王奔等一大批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在双辽牺牲。1945年,中国共产党分别在双山和郑家屯成立中共双山县委和中共辽源县委。同年12月,郑家屯第一次设市称辽源市(亦称郑家屯市),1946年3月,随着中共东北局西满分局战略北撤,辽源市撤销。1947年5月24日,郑家屯第二次解放,在重建民主政权时,双山、辽源两县又合并为双辽县,于199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始称双辽市。现辖6个街道、13个乡镇,总人口40万人。解放后,双辽(郑家屯)成为沈阳军区16个重点设防城市之一。

气候特征

  双辽市处于中温带亚湿润大区第二气候区,草原,森林性气候,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全年热量充足,光照充沛,降水一偏少,四季气候分明,雨热同步,能够满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具有发展种植业的基本条件。春季升温快,干燥少雨,多大风天气。夏季温度高、炎热、降水集中,雨量充沛。秋季降温快,霜来的早,多晴好天气。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少雪。年平均气温为5.8℃,一年中最大年温差为70℃,大于等于10℃的活动积温3118.6℃,无霜期145天,年日照2714.9小时,年降水量494.0毫米,干燥度1.23。

资源优势

  1、电力能源国电双辽发电厂是吉林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240万千瓦时,一期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时,2000年投产发电,二期工程装机容量120万千瓦时,计划总投资50亿元,目前,前期工作进展顺利,有望近年开工建设。

  2、硅砂资源双辽硅砂透明度好,砂质纯静,粒度均匀,结构密实,斟探储量9亿吨,被誉为世界四大富矿之一,经过浮选后二氧化硅含量可达98%以上,是生产优质玻璃、加气混凝土、精密铸造及电子工业的优质原料,已被国家列为硅质原料生产基地。福耀集团双辽有限公司投资10亿多元先后建设了600吨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在线镀膜生产线、28万吨精选砂生产线,并对双辽原400吨级浮法玻璃生产线进行线上改造。工业经济势头强劲。突出了“工业立市”这一主线,充分挖掘经济增长点,重点扶持电厂、玻璃厂两大支柱企业。2001年,双辽发电厂一期工程四台30万千瓦机组全部投产发电。玻璃工业现已形成系列,双辽市玻璃厂吉林省最大的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双辽市成为吉林省玻璃生产基地。2001年生产玻璃249万重量箱,其主要产品现已占领国内主要市场,并部分打入国际市场。

  3、农业资源双辽市耕地面积13.2万公顷,林地6.7万公顷,草原7.5万公顷。全市粮食产量年平均15亿元,花生年产1亿元,不仅是重要的玉米出口基地,大豆、高粱、谷子、水稻和杂豆在国内外市场也享有盛名,跻身全国粮食生产百强县行列,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截止2005年末,全市猪、牛、羊、禽发展数分别达到100万头、35.5万头、74万头、1300万只,其中,大鹅300万只,计划3年内突破1000万只。双辽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肉羊基地县、全国瘦肉猪基地县、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6%,被评为全国生态林业先进市. 双辽市土地资源丰富,全市可利用总面积为3092.3平方公里,合309233公顷,平均每人占有土地0.88公顷。全县耕地总面积为13.2万公顷,耕垦指数为42.3%,双辽市土地面积较大,资源丰富,光热充足,雨热同季,是发展种植业的优越条件。但由于土质差、肥力低和风沙大等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种植业发展,只有大力发展造林事业,才能锁住风沙,保土保肥,更好地调节农牧业用地的小气候,促进农业增产,牧业增收。

  4、地下水资源双辽境内除东辽河、西辽河等5条河流逶迤流过,还有中小型水库8座。全市水资源总量达2.52亿立方米。 5、劳动力资源双辽市富余劳动力10万多人,全市现任专业技术人员8482人,仅熟练技术工种工人有3000余人,同时,双辽市劳动力成本较低,平均仅为南方发达地区工人工资的1/3。 6、存量资产全市现有闲置厂房22万平方米,闲置场地23万平方米,闲置大量机械设备,有待盘活的存量资产非常丰富,可为外来投资者投资兴业提供广阔空间。 7、土地资源全市幅员面积3121.2平方公里,人均占有耕地0.3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

双辽市中心

综合经济

  地处八百里瀚海边缘,东、西辽河之滨的双辽市,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誉。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双辽市的经济总量迅速扩大,形成了各项产业齐头并进的喜人局面。全市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在吉林省各县(市)当中排名第9位.

  双辽市农业资源丰富,是一方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搞综合性大农业的富土,是吉林省粮食生产和出口的重要市县之一。玉米、大豆、高粱、谷子和杂豆在国际、国内市场上也享有盛名。油料、糖料、蔬菜、黄烟、药材等种植业均形成一定规模,双辽各业的发展为致富双辽开辟了财源。

  双辽市工业顺利实现了与市场经济接轨,逐步形成了以电力、玻璃为主体,以建材、医药、化工、机械、轻纺、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撑的新的发展格局。

  截止2007年末,双辽市地区生产总值667024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93666万元,第二产业293078万元,第三产业180280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222元。

工业经济

  双辽市全面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后,工业顺利实现了与市场经济接轨,逐步形成了以电力、玻璃为主体,以建材、医药、化工、机械、轻纺、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撑的新的发展格局,工业经济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轨道。

  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32户,固定资产总量达到60多亿元。从行业发展看,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25万KW,其中,火电120万KW,风电5万KW;浮法玻璃产能突破620万重量箱;硅砂加工能力近60万吨;轴承生产能力扩大到200万套,农机具和铸造产品加工量约5万吨;硫酸生产能力扩大到8万吨;中成药品种达到50个;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2户,加工转化能力为玉米60万吨,大豆30万吨;规模较大畜禽加工企业2户,加工能力超过700万只。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攀升。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0039万元,超四平市平均增幅5.3个百分点;完成工业增加值206104万元,超四平市平均增幅7.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23197万元,超四平市平均增幅129.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被吉林省政府评为全省工业十强县(市)。产业结构布局日趋合理。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全力扶持了电力、玻璃两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了机械、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前景看好的企业。同时在资源利用上,开发了硅砂系列产品和粉煤灰水泥、漂珠等产品,使全市工业在产业结构上越来越趋向合理。

  在产品结构调整上,双辽市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产品。目前汽车级玻璃、灰玻、重卡汽车轴承、链轮、铸件、中成药、生物制剂、重选砂、糠醛、硫酸等产品,都是市场畅销产品,这些产品的产值已占地方工业产品产值的50%以上。企业体制机制转换顺利到位。至2007年,双辽市15户直属工业企业、3户粮办工业企业、2户商办工业企业、1户农办工业企业、12户二轻工业企业已全部完成了产权制度转换,国有工业厂办大集体改革试点工作已基本完成。改制后新建企业,正按照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投入规范化运行,并已成为全市经济新的增长点。通过改制、改组、改造和招商引资,电力、玻璃两个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已占全市工业总量65%以上。在组织结构调整上,3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除电厂和电厂实业公司以外,福耀集团双辽有限公司、双药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吉利轴承有限公司、博来德工贸等企业,都是个人控股的股份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实现了与市场机制相对接。其中,博来德工贸、双药药业两户企业的上市工作正在取得积极进展,上市后企业规模将迅速壮大。

农村经济

  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双辽的农业迎来了“黄金时期”。国家各种惠农政策的实施,给双辽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等各方面都带来了突破性的发展。

  农业生产。2008年双辽市耕地面积222.6万亩。其中玉米面积120万亩,水稻面积30万亩,花生面积54万亩,瓜菜面积12.6万亩,瓜菜面积中仅三樱椒面积就达1万亩,基本实现了全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目标。科技培训和科技推广不断深入。从2007年11月开始,市里组织专家和科技人员组成讲师团进村入户,采取多种形式围绕花生、水稻、三樱椒等高效经济作物的栽培技术进行培训。重点培训花生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花生大垄双行覆膜技术、旱作节水灌溉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玉米螟综合防治技术、农田统一灭鼠技术、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技术、水稻A级绿优米生产技术、稻鸭米生产技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等10项主推技术,全市共办班1007期,播放电视专题讲座15讲,赶科技大集5场,培训农民10.8万人次,发放科技资料14.3万份。截至2008年7月16日全市平均降水量274mm,高于历年平均降水量17.5mm。粮食生产可谓丰收在望,产量有望达到16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5000元。

  畜牧业生产。截止2008年6月末,全市猪发展到110万头,其中存栏20万头,出栏13万头;羊发展到66万只,其中 存栏42万只,出栏24万只;禽发展到3100万只;其中鸡发展到1860万只,鸭400万只,鹅430万只;牧业经济强乡建设成效显著,重点建设茂林“一黄两白”,兴隆、卧虎养鹅,王奔养牛,新立养鸭,永加养羊,东明养猪,服先等8个养殖特色突出的牧业经济强乡。2008年双辽市提出建设10个奶站任务已全部落实,分别是永加忠信奶站、卧虎贺家奶站、卧虎佐岭奶站、茂林喜善奶站、茂林新兴奶站、茂林三好奶站、玻璃山长岭奶站、王奔留久奶站、辽东勃山奶站、向阳林场奶站。目前,牧业小区已达到138个,分布在各乡镇街。

  打井抗旱。2008年全市计划打抗旱大井1000眼,其中春季打500眼,秋季打500眼,现已完成500眼。在政策上给予资金扶持,即打一眼大井补助1000元,今年计划完成配套400眼,每眼补贴3000元。乡镇企业。2008年乡镇龙头企业快速发展。博来德工贸有限公司、晶美鹅业、阳光牧业、光明牧业、永超牧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劳务经济。截止2008年6月末,全市共输出转移剩余劳动力81845人,其中输出62436人,转移19409人。

交通状况

  双辽市是吉林省西部的铁路和公路交通中心,境内有郑大线(郑家屯—大虎山)、平齐线(四平—齐齐哈尔)两条铁路通过,过境总长100余公里,设站13个。2010年开始计划平齐线郑家屯到太平川段双线改造和平齐线电气化在,郑大线通辽至郑家屯段双线改造电气化改造和重载改造,届时郑家屯的铁路系统可能开行动车,以及加大列车密度,将保证速度更快,减少晚点时间!2011年开工郑家屯站令址新建,来保证原有站不能扩大和加大客运的能力!截止2004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已达1209公里,其中,有国道230 - 沈明(沈阳—明水)、国道303 - 集锡(集安—锡林浩特)2条国家级公路,总长117公里;长双(长春—双辽)、郑太(郑家屯—太平川)2条省级公路,总长118.4公里;8条县级公路、20条乡级公路,总长330公里,村屯级公路总里程643公里,1997年达到了乡乡通油路。 交通事业成就显著。全市各级公路总里程已达577公里,并已成为吉林省第六个、四平市第一个实现乡乡通油路的县份。通讯事业发展迅速。截止2001年末,全市电话用户已发展到4.9万户。通讯设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此外,双辽市的小城镇建设近几年突飞猛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2008年大庆至广州(吉林境内 松原至双辽)、长春至深圳(吉林境内 长春至双辽)和集安至双辽三条高速公路开始修建2010年竣工,至时双辽市将成为吉林省西部高速公路中心点,会积极带动双辽市在三省交接的突出经济地位,成为科尔沁草原的一颗明珠。成为吉林省西南部门户城市。

教育卫生

  双辽市教育学校门类齐全,初等教育基础雄厚,适龄儿童就学率为100%.职业教育也是锦上添花。

  双辽市医疗条件较好,医疗门类齐全,其中双辽市郑家屯铁路医院设备最先进,核磁共振,高压氧,立体CT成像等,为本地区二级甲等医院。

  双辽市体育事业发展迅速,今年来体育事业蒸蒸日上。市内有双辽市体育馆、双辽工人游泳馆、双辽电厂体育馆等体育设施,设备齐全,每年都有全市级别的运动会召开,体育人才辈出,其中双辽市在2006年举办的吉林省农民运动会。

居住环境

  双辽市区居住环境幽雅,主次干路全部实现硬面化,主要街路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市内体育馆、游泳馆等文体设施一应俱全,绿洲大厦等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服务设施在方圆几百里较有名气。经济发展软环境方面,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治软力度,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制定并实施了项目监察专员制、市级领导包保重点项目制、常委调度重点项目制、“三领”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双辽市城市规划区面积149.2平方公里,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2006年,双辽市内有各种道路148条,总长88548米,总面积84.5万平方米。其中:沥青油路22条,长26763米,面积34.5万平方米;人行步道方砖路面积9.7万平方米;红砖巷路16条,长4582米,面积2.8万平方米;砂石路30条,长17727米,面积13.5万平方米;土路80条,长39476米,面积24万平方米。道路配套建设的排水管线3.1万米。配套路灯586杆。2008年,全市人均占有道路面积达到4.97平方米。

  2007年,双辽完成了市区八条主要街路、辽河路场前区和迎春街绿岛、党校等四块街头绿地、两桥中间绿化带、滨河公园、城市东、西出口的绿化。同时,号召全市机关、企事业、学校等单位大搞庭院绿化。全年绿化工作总计投入资金1600万元,共栽植乔木8240株,灌木4300组,完成公共绿地12.7万平方米,人均增加公共绿地0.85平方米;单位庭院栽植乔木6500株,增加单位附属绿地7万平方米。通过大力开展绿化工作,双辽城区绿地面积达到了71万平方米,绿化率达到5.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3.7平方米。2007年,双辽进行了西辽河城区段改造,建设了西辽河叠坝工程,建设人工湖100万平方米。2008年5月,投资400万元进行了西辽河城区段两岸绿化带建设,共栽植乔木10120棵,灌木9800株,绿化总面积21.7万平方米。

科学技术

  2007年,双辽市共实施科技项目28项,其中工业项目4项,农业项目21项,其它类项目3项。项目总投资8742万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3.45亿元,取得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双辽市科技工作围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精品牧业草业、节水农业、精准农业等进行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均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重点抓了优质水稻品种推广”、“杂交水稻品种引进试验”、“玉米品系对比试验”、“大豆良种引进”、羊胚胎移植、“大鹅优良品种引进”、“碧香无核葡萄优良品种推广”、“花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高功能抗旱保水剂应用”等项目。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农业产业化花生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130万元,其中国家、省科技投入255万元;截止2007年末,已完成投资928万元,其中国家到位资金119万元,双辽市财政投入160万元,项目承担单位双辽市天华花生食品有限公司自筹649万元。国家投资的119万元已全部用于项目建设中,“农业产业化花生深加工”项目的实施,有效激发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加快了花生优良品种的应用推广。2007年,双辽市花生种植面积达到50万亩,项目区种植“双花1号”优良品种10万亩,“鲁花1号”品种25万亩,“亚美4号”品种15万亩,良种率达到了100%;推广应用花生先进栽培技术10项,先进技术使用率达到了100%;在14个主要花生种植乡镇(街)培养花生种植示范户80户,示范种植面积1200亩,成立花生种植技术协会160个。该项目的实施,不仅促进了双辽花生生产向深层次发展,而且辐射带动了双辽市周边地区100万亩花生生产,促进和加快了以双辽为中心的花生集散地的形成。项目承担单位双辽市天华花生食品有限公司是吉林省惟一一家省级花生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年产3万吨花生出口加工项目生产线已建成投产,花生蛋白饲料加工生产线已完成生产厂房建设,主要生产设备已购置到位。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