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长春市 | 吉林市 | 四平市 | 辽源市 | 通化市 | 白山市 | 松原市 | 白城市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吉林市地图
吉林市地图
点击看大图

吉林市的景区景点
   

吉林市的风景图片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北山公园
吉林市北山公园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北山公园
吉林市北山公园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吉林市美景
首页 >> 吉林 >> 吉林市
区号:0432
邮编:132000
面积:27120平方公里
人口:352.81万人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位置:地处东北地区中东部、吉林省中部
政府驻地:船营区松江中路65号
行政区划:4个区、1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车牌代码:吉B
火车站:吉林站、双吉站、吉林西站、吉林北站、龙潭山站、江北站等
著名景点:松花湖、北大壶滑雪场、北山公园、雾凇岛、龙潭山、朱雀山、小白山、玄帝观、松花湖滑雪场、圣德泉亲水度假花园
 

地区概况

  吉林市,别称“北国江城”,是吉林省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吉林省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具有中国北方特色的旅游城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东北腹地。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千米。吉林市下辖4个区、1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吉林市常住总人口352.81万人。

  吉林市位于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吉林市是史前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6~23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现吉林市一带栖息。2200年前的西汉初年,吉林市正式建城。西汉初年,为夫余国故都。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作为吉林将军府所在地,到1954年省会迁往长春,吉林市作为吉林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达278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吉林市共有国家级非遗满族珍珠球、乌拉满族秧歌等7项。吉林市有“雾凇之都,滑雪天堂”之称,拥有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北山风景区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行政区划

  吉林市辖4个城区、1个县,代管4个县级市:

  船营区 面积711平方千米, 人口54.9万。邮编:132011。区人民政府驻松江中路。
  龙潭区 面积1209平方千米,人口62.8万。邮编:132021。区人民政府驻遵义东路。
  昌邑区 面积865平方千米, 人口70万。邮编:132002。区人民政府驻通潭大路。
  丰满区 面积1032平方千米,人口28万。邮编:132113。区人民政府驻吉林大街南。
  永吉县 面积2625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编:132200。县人民政府驻永吉县口前镇。
  磐石市 面积3867平方千米,人口54万。邮编:132300。人民政府驻磐石市人民路。
  桦甸市 面积6624平方千米,人口45万。邮编:132400。人民政府驻桦甸市人民路。
  蛟河市 面积6235平方千米,人口47万。邮编:132500。人民政府驻蛟河市民主路。
  舒兰市 面积4554平方千米,人口67万。邮编:132600。人民政府驻舒兰市人民大路。

历史沿革

  吉林市是是史前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早在16~23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现吉林市一带栖息。
  夏、商、周、秦时期,今吉林市境主要是吉林先民濊貊族人及满族祖先肃慎人活动地区。
  西汉初年,属夫余王国,为夫余国故都。东汉初年,在今吉林市境设置上殷台县,隶属玄菟郡,设治筑城,屯戍实边。三国、晋时期,今吉林市为夫余人、挹娄人等部族居地。
  北魏明元帝永兴二年(410年),高句丽筑龙潭山城,成为高句丽王国的北方重镇。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勿吉灭夫余国,占据今吉林市一带。北齐时期以后,勿吉逐渐改名“靺鞨”。
  隋初,靺鞨在突地稽的率领下,归附隋朝,高句丽向北伸展,进入今吉林市一带。
  唐总章元年(668年)年初,唐朝大将薛仁贵率军破金山(今辽宁),乘胜率3000人攻占高句丽夫余城(今吉林市龙潭山城遗址),高句丽国灭亡,今吉林市一带归唐。圣历年间(698~700年),大祚荣在敖东城(今敦化市)建立震国。开元元年(713年),唐玄宗册封震国国王大祚荣为渤海郡王,震国改称渤海国,今吉林市境域成为渤海国腹心辖区,隶属独奏州的涑州。
  后唐天成元年(926年),耶律阿保机率部征渤海国,渤海国为契丹所灭,改称东丹国,今吉林市最初归入契丹东丹国版图。
  辽代,吉林隶属东京道涑州,靺鞨改称女真。金收国元年(1115年),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以今黑龙江省阿什河为中心建国称帝,今吉林市初属咸平路,后隶属上京路会宁府。13世纪初,今吉林市归入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天兴二年(1233年),东夏国存世19年为蒙古所灭,今吉林市归蒙古管辖。
  元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改国号为元,全国设11个行省,其中辽阳行省统辖今东北地区全境,今吉林市分属海西辽东道开元路和咸平府。
  明代初,吉林属奴儿干都司,中期属海西女真乌拉国,后期归属建州女真为后金领地。永乐七年(1409年),明廷在黑龙江入海口特林设立奴儿干都司,并在吉林设船厂,以利加强朝廷与辽东都司和奴儿干都司的联系。
  清初,在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驻兵,于吉林造船,设水师营。康熙十年(1671年),宁古塔副都统安珠瑚奉命移驻吉林;康熙十二年(1673年),开始建城设治;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将军巴海移驻吉林后,吉林成为仅次于盛京(沈阳)的东北区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也是吉林省治所在地。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清政府命黑龙江将军萨布素速修船舰,统领吉林、宁古塔和八旗汉军2000人驰赴瑷珲攻取雅克萨城,在第二次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中,吉林船舰、兵丁立下汗马功劳。雍正五年(1727年),设永吉州,州治在吉林城。乾隆十二年(1747年),改永吉州为吉林厅,隶属宁古塔将军。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宁古塔将军改称吉林将军。光绪七年(1882年),吉林厅升为吉林直隶厅,次年又升为吉林府。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宣布设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吉林省治仍设在吉林城。
  1913年,吉林府改吉林县。1929年,吉林县改名永吉县,设吉林市政筹备处。1931年,日本军队占领吉林市。 1936年4月,成立伪吉林市公署。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同年9月,国民党成立吉林地方治安维持会;10月,在中共吉林市委组织下成立吉林市政府;11月,成立省政府于吉林市。1946年5月,吉林省、市政府撤出吉林市。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同年10月,省政府从延吉迁到吉林市。10月23日,成立吉林市人民政府。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吉林省政府仍设在吉林市。
  1954年9月,吉林省政府迁驻长春。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林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东北腹地长白山脉,长白山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的松花江畔。东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临长春市、四平市,北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接壤,南与白山市、通化市、辽源市毗邻,总面积2712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吉林市位于长白山区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地貌类型复杂,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由于不同时期的大地构造运动,以及江河的侵蚀、剥蚀和堆积形成的流水地貌,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形成中山山区—低山丘陵区—峡谷湖泊区—河谷平原区四大地貌景观。市域平均海拔196米,境内最高点位于南楼山,海拔1404.8米;最低点楼上村,位于舒兰市法特镇北部,海拔162米。

  气候特征

  吉林市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短,少雨干旱多大风,夏季温热,湿润多雨,整个地面雨热同季,秋季昼夜温差大,凉爽多晴好天气,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年平均气温3℃~5℃,受地形影响,由西、西北向东、东南气温逐渐降低。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一般在零下18℃至20℃,七月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在21℃至23℃,极端最高气温36.6℃。平均气温年较差41.2℃,生长期年平均148.7天,无霜期年平均130天,最长达140天,最短为12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年总辐射110.8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14天,一般为4月1日至10月31日。
  吉林市年平均降水量650~750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6天,最多达154天(1959年),最少为93天(2001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079.5毫米(1956年),极端年最少雨量434.1毫米(2011年)。降水量季节性变化明显,主要集中在夏季的6~8月,占全年降水总量的64%。7月降水量最多155.0毫米,占全年降水总量的25%;2月份最少,占全年降水总量不到1%。暴雨多发生在6~9月,冰雹多出现于5~10月,其中5月、6月、9月为多,地区平均年雷暴日数在50天左右。全年盛行西南、西、西北风,平均为3米/秒~4米/秒。10月开始封冻,最大冻土深1.9米,冰冻期170~190天。

  水文水系

  吉林市境内河道属松花江流域,河流总长度7064.1千米,河网密度0.3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河道分别属松花江干流、拉林河、牡丹江3个水系,其中松花江干流流域面积22336平方千米,占84%;拉林河占15%;牡丹江占1%。主要河道有一级河辉发河、饮马河、拉林河等72条,总长1848.7千米;二级河金沙河、岔路河、细鳞河等139条,总长2632.3千米;三级河114条,总长1658.2千米;四级河41条,总长483.4千米;五级河5条,总长36.5千米。
  境内最大河流为松花江干流,从桦甸市夹皮沟镇西金沟屯东1千米处由南向北流至舒兰市法特镇黄鱼圈屯西北处,流经境内桦甸市、蛟河市、吉林市的丰满、船营、昌邑、龙潭4个城区及舒兰市等7个县(市、区)。境内江段干流河长405千米,占松花江上游区干流河长的49%;境内江段流域面积1.58万平方千米,占吉林市流域总面积的58.3%。 [75]主要支流有辉发河、饮马河、拉林河等。

经济发展

  吉林市是中国“一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形成了石化、汽车、冶金、能源、农产品加工、非金属矿产等传统产业体系,碳纤维、装备制造、生物产业、基础电子及电力电子等新型产业体系。

  吉林市是吉林省优质水稻、玉米主产区,境内五县(市)均为吉林省典型黑土区重点县,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之一,市本级和五县(市)均是中国产粮大县。粮食总产量保持90亿斤阶段水平。吉林市有“特产之乡”之称,西部平原区以主粮作物和杂粮杂豆为主,中部丘陵地区以果蔬产业和淡水渔业为主,东部山区半山区主要种植中药材、食用菌和山珍食品。

  吉林市是吉林省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已经形成化工、汽车、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及食品制造等支柱产业,医药、轻纺、建材、能源等优势产业,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吉林市是中国“化工城”,位于当地的吉林石化公司是新中国“一五”期间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吉林市龙潭区亦是新中国化学工业的摇篮,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化工产业体系。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吉林市共有幼儿园777所,幼儿教师7630名;小学181所,小学教师14365名;初中144所,初中教师11718名;普通高中38所,高中教师6738名;中等职业学校31所;职校教师3560名;特教学校10所,特教教师379名。吉林市共有5所本科院校;4所专科院校。

  文化事业
  吉林市全市共有图书馆10个,其中市级1个,县级9个;文化馆11个,其中市级2个,县级9个;各类博物馆38家,其中国有博物馆35家,非国有博物馆3家;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6个,其中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

  医疗卫生
  吉林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835所,其中医院172所,卫生院97所,门诊部329所,急救中心1所,采供血机构1所,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0所,妇幼保健机构1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所,卫生监督机构3所,医学科学研究机构2所,诊所1445所,卫生所(医务室)29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81所,村卫生室1354所,护理站6所。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6770人,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14516人,注册护士17440人。

交通运输

  吉林市位居东北亚地理中心,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形式。全吉林龙嘉国际机场和吉林机场,以及长珲、沈哈高速公路,长珲城际快速铁路,沈哈复线铁路等交通干线构成了吉林市四通八达、快捷便利的立体交通网络。

  公路
  吉林市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的公路网络;建成“二纵四横九联”的干线公路网系统;对外高速公路网呈“两横一纵一环”的布局,实现了吉林市东西南北全方向对外快速辐射连接。吉林市高速公路已建成5条,达475千米;有国道6条,省道9条。

  铁路
  吉林市境内有长珲城际铁路、长图铁路、沈吉铁路、吉舒铁路、舒榆铁路、拉滨铁路、烟白铁路7条铁路线,构建了通达内外的“三横两纵”铁路网。
  吉林市域内有吉林站、蛟河西站及双吉站3个长吉珲城际铁路沿线高铁站,建成舒兰站、蛟河站、磐石站、口前站、桦甸站5个主要普铁站,还建有烟筒山站、黄松甸站、拉法站、吉林北站等多个三等、四等客、货运铁路站。其中吉林站位于吉林市昌邑区,位于长珲、沈吉、长图、吉舒4条铁路的交汇处,隶属于沈阳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吉林车务段管辖。吉林站始建于1912年,是全路建站较早的车站之一。吉林站站房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其中高架候车室面积1.53万平方米。

  航空
  吉林二台子机场简称吉林机场,曾经是军民合用4C级机场。长春龙嘉机场启用后,于2005年9月20日起停止民航业务。2016年10月10日,广东龙浩集团(今中原龙浩集团)与吉林市人民政府签署《吉林市航空产业综合开发合作框架协议》,推进吉林二台子机场复航及改造建设。吉林二台子机场改扩建项目已列入吉林市"十四五"规划,市委市政府成立吉林二台子机场改扩建工程指挥部,组建专班推进项目进程。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是吉林市与长春市共用的机场,位于长春市九台区龙嘉镇,承担吉林市主要航空运输需求,长珲城际铁路在龙嘉国际机场内设龙嘉站,从吉林市区到机场可30分钟就可到达。

  航运
  吉林市水路运输以旅客运输为主,至“十三五”末期共计达到18条运输航线,319艘营运船舶。境内主要航段有松花江、松花湖、红石湖及白山湖。截至2022年9月,吉林市水运通航里程缩减至384千米,且水运已基本不承担货物运输,仅松花江部分区域以及松花湖景区存有部分水上观光旅游项目,承担部分水上旅游客运。

旅游资源

  吉林是中国北方著名山水城市。城东有“左青龙”——城市森林公园龙潭山如青龙迤逦而卧;城西有“右白虎”——清朝皇帝望祭长白山的小白山似猛虎熠熠盘踞;城南有“前朱雀”——风景如画的朱雀山钟灵毓秀;城北有“后玄武”——遐迩驰名的北山、玄天岭、桃源山古庙掩映。松花江似玉带,松花湖若明珠,正如清朝皇帝所咏“城临镜水沧烟上,地接屏山绿树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吉林市具备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满、白山、红石三个水电站的建成,形成了“一江三湖”的美景,松花湖被定为国家级旅游区,吉林雾淞被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之一,龙潭山鹿场被列为国家级旅游景点。

  北国江城吉林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一座具有鲜明的山水风光特色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魅力城市。群山环抱的吉林市,依托自然优势,夏季是避暑度假的胜地,冬季是冰雪旅游的乐园。 2001年,吉林市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景区三个(吉林北山风景区、松花湖景区、北大湖滑雪场),AA级景区十个(文庙博物馆、龙潭山鹿厂、金日成读书纪念馆、龙潭山公园、蛟河市南湖瀑布、蛟河市金蟾岛、舒兰市森林公园、磐石市官马溶洞、磐石市黄河水库、丰满区磨盘山古文化风景区)和一个A级景区(永吉县兴光朝鲜族民俗村)。

  早在清代,“吉林八景”就已享誉关东(“团山双峙”、“龙潭印月”、“德碑夕照”、“药寺晚钟”、“松江渔火”、“八卦孤悬”、“猴石凌云”、“白山鹿囿”)。
  吉林陨石为世界之最,它于1976年的3月8日陨落到吉林市,创造了两个世界之最,其一是世界石陨石中最重的一块,重量为1770公斤;其二是下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场陨石雨。
  吉林雾凇与我国的“泰山日出、钱塘潮涌、黄山云海”被誉为中国的四大自然奇观。
  青山绿水松花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松花湖风景区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建设部、国家旅游局授予第五批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试范点称号。
  吉林市冰雪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市拥有近十座滑雪场,被誉为“滑雪天堂”、“冰雪香格里拉”。
  江城是满族和朝鲜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民风古朴。
  雾凇奇观、滑雪天堂、湖光山色、满族风情形成了江城旅游产业的核心品牌。
  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城拥有众多古朴恢弘的文物古迹。吉林文庙、圣母洞、北山古庙群、天主教堂,都是游人经常光顾和向往的地方。
  2001年吉林市被国家旅游局纳入“黄金周”预报系统,进入全国31个重点旅游城市行列。
  从1991年开始,举办的中国吉林雾凇冰雪旅游节,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全国40个重大节庆活动之一。近几年,吉林市政府以旅游为载体,相继举办了“中国吉林国际雾凇冰雪旅游节”、“松花湖之夏旅游节”、“长白山金秋红叶旅游节”、“吉林市雪花啤酒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使江城的旅游开始走向世界。

风景名胜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南郊,距主城区15千米,是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因建设丰满水电站而形成的人工湖,总面积约554平方千米,湖面海拔266.5米,形态狭长多弯,最大蓄水量可达108亿立方米。
  松花湖风景名胜区地形地貌复杂,群山环抱,千米以上山峰众多,石壁挺拔,悬崖峻峭。松花湖的水源主要来自松花江等河流,最大蓄水量可达108亿立方米。气候方面,松花湖全年平均气温3至4摄氏度,夏季平均气温约22摄氏度,昼夜温差较大。植被覆盖率高,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生长着多种树木、中草药、山果、蘑菇和野菜。同时,该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盛产多种淡水鱼类,并栖息着多种禽类和野生兽类。景区布局上,松花湖分为山水风光经典游赏轴线、风景游赏区、旅游接待区和风景保育区等功能区域,包含11个景区74处景点,如五虎岛、卧龙潭、骆驼峰、凤舞池、石龙壁、摩天岭、额赫岛等。
  1988年,松花湖风景区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1994年经国务院同意,建设部正式批复了《松花湖风景名胜总体规划》,明确松花湖区域总面积4123平方公里。

  ◆北大湖滑雪场

  吉林市北大壶滑雪场位于吉林体育旅游经济开发区内,距吉林市市区53公里,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26公里。度假区拥有北大壶滑雪场、桥山北大壶度假酒店(5星级标准)、北大壶亚运村酒店(4星级标准)、北美时光度假公寓等。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竞赛训练、会议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级滑雪度假区。
  吉林市北大壶滑雪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山坡平缓,少陡崖峭壁,主峰海拔1408.8米,海拔高度超过1200米的山峰有9座。冬季平均气温摄氏零下10.2度,一度年份最初降雪日在10月下旬,最终降雪日在4月下旬,积雪日达160天左右。
  吉林北大湖滑雪场为国家AAAA级景区。

  ◆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

  吉林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东部蛟河市境内,距市中心36公里。现有景点200余处,其中历史人文景点5处,自然景点150多处。有最为著名的十二景。总面积34194公顷,包括六大景区,是一个以自然、生态、森林、红叶人文和谐为特色的森林公园。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森林覆盖率达到84.8%。公园属于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
  拉法山自古以洞闻名于世,在众多的天然岩洞中较有名的有穿心洞、太和洞、太极洞、通天洞等。七十二洞各有特色,独具风格。穿心洞硕大无朋,悬羊洞高不见顶,无底洞通天彻地。

  ◆北山风景区

  北山是位于吉林市城区内的一厘景色秀美的园林公园。公园里不仅有山有水有林等自然景观,还有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古庙群等历史古迹和一些人文景观。成为人们春逛庙会、夏野游、秋观荷、冬赏雪的旅游胜地。
  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风景秀丽的北山公园内,由烈士墓区、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馆三部分组成。烈士墓区建于1954年,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安葬着237位不同时期牺牲的革命先烈和病故革命军人。

  ◆圣鑫葡萄酒庄

  圣鑫葡萄酒庄位于松花江畔,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在园区建设上汇集了关东建筑、苏州园林式建筑、徽派建筑、山西古建筑等风格。
  景区内内有7个大型木雕古门楼群,50多块巨型龟背石、太湖石、石笋石,40余幅古墙浮雕壁画。园区内还有500余件关东老物件——石碾、石磨盘、石雕动物、关东马车、巨型木车轮、关东老家具,以及关东木屋群、山泉小桥、转动的水车、稻田示范地、冰葡萄示范地、5000米木栈道。
  为深度营造葡萄酒养生文化氛围,圣鑫酒庄建立了闯关东葡萄酒文化博物馆,为纪念雾凇山葡萄酒出口,与2014年5月14日新增设了罗马尼亚展厅。

  ◆吉林圣德泉温泉度假村

  圣德泉温泉度假村坐落在吉林市船营区,距吉长南线18公里处,是吉林省首家四星级温泉度假饭店,集温泉泡浴、水上娱乐、休闲垂钓、养生保健、餐饮住宿、商务会议、拓展培训、休闲度假于一体。
  圣德泉的温泉馆内设温泉游泳池和多种室内外温泉泡池。有冲击泉、按摩泉、红酒泉、御足泉、神秘泉、玉石泉等室内泡泉,还有瀑布泉、小天泉等露天、半露天泡泉等,一年四季人们都可享受,尤其是赏月泡泉、观雪泡泉、更为惬意。泉水取自2900米以下的深岩层,水温62℃,泉水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碳酸氢离子和偏硅酸等矿物质、微量元素近30种。经常沐浴温泉对皮肤康健、调节微循环和内分泌有明显的功效。

  ◆吉林市博物馆

  吉林市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100号,是中国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吉林市博物馆成立于1962年,1978年,吉林市博物馆与吉林市展览馆合并。
  吉林市博物馆设有8个常设展厅,陈列面积3465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35700平方米,展厅面积18600平方米。吉林市博物馆馆藏文物25128件(套),珍贵文物数1001件(套)。
  吉林市博物馆是国家4A级景区。2022年3月30日,吉林市博物馆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首批全国科教基地。

  ◆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

  吉林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丰满区,由朱雀山、五佳山和田园风情三部分组成,总面积5662公顷,是集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康乐为一体的城郊型森林公园。
  吉林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长白山支脉张广才岭的余脉,海拔871米(寻梦峰,又名猪嘴砬子),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森林覆盖率97%,植被为长白山植物区系,有动物8纲193种。
  2001年11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吉林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

  ◆红石国家森林公园

  吉林红石国家森林公园隶属吉林省桦甸市和靖宇县行政区,公园占用林地为红石林业局重点公益林区。公园北起红林大桥,向南经红石水电站、沿红石湖而上过白山水电站、白山湖沿岸、终至两江口金龟岛。公园占地面积28574.6公顷,水域面积2269公顷,森林覆盖率84.6%。公园主要依托白山湖、红石湖及周边的自然景观:山、岛、湖三位于一体。
  著名古代遗址十处:桦兴遗址、磴山遗址的发掘,将红石林区的历史推至到青铜时代。昔年,这里的名盛古迹繁多:四海龙王庙、望江祠、山神庙等庙宇均建于此。特别是老恶河遇“龙王”的动人传说,鸡冠砬子山、蛤蟆石的美丽神话,给森林公园披上神秘的面纱。

历史人文

  吉林市是史前文化发源地和中国满族发祥地之一,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 吉林市也是“中国京剧第二故乡”,清朝末年吉林巨商牛子厚创办了中国最早的京剧科班。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松花湖浪木根雕、民间剪纸、布贴画、农民画、朝鲜族舞蹈等40余项。举办的文化节有中国吉林市松花江河灯文化节、吉林市松花江之夏(金秋)广场文化活动周、吉林市朝鲜族民俗文化节以及主题性文化活动等。

  名称衍变
  现名:吉林市的地名来源有两个。一是古时现吉林境人口稀少,森林里到处都是野鸡,当地人把这一带称为鸡林,后来谐音为“吉林”。另一种说法是,现吉林市名源自明朝。明初,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三次奉命到松花江畔(今吉林市)建厂造船,吉林始有“船厂”之称。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开始建城,称“吉林乌拉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宁古塔等处将军移驻吉林,改名“吉林乌拉城”。“吉林乌拉”为满语,意为意为“沿江的城市”,后来去掉乌拉,简称“吉林”。
  别名:吉林别名“江城”,因清康熙皇帝东巡曾写下诗歌《松花江放船歌》,其中有“连樯接舰屯江城”的诗句,故名。

  习俗
  庙会:吉林市自古就有“走大年”习俗,新春登北山进寺庙送香祈福的活动。北山的“晨钟暮鼓”从清代就是吉林旧八景之一。20世纪末,吉林市开始举办以新风俗、新风尚、新文化为主题的春节北山庙会,一般从正月初一至初十。其节庆活动包括挂春联、摆花灯和吉祥葫芦、历史传统与群众性娱乐活动、祈福钟声、地方秧歌、北山冰雪大世界竞技与游戏、摄影展等。
  放河灯:吉林市放河灯的习俗历史久远,始于远古,形成于明清年间。人们用红纸糊制莲花河灯,其底部浸蜡,用蜡烛做灯芯。河灯图案有莲花、鲤鱼、鸳鸯、冰花、白兔、生肖等,工艺有雕刻、粘贴、喷染等多种形式。燃放河灯不仅形成一定规模的民间民俗活动,还包含着祝福、追求、希望、期盼、思念、牵挂与平安。放河灯已是吉林市每年的正月十五、端午节等重大节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活动。

  艺术
  满族刺绣:流布于满族聚居地区的民族传统刺绣技艺。满族女性从小就学做针线活,其中就有绣花、纳朵一项。吉林地方满族的刺绣,主要表现在日常生活方面,如包袱皮、服饰、荷包、窗帘等。刺绣的题材,有人物、风景、山水、植物、花鸟、鱼虫等,彩色鲜艳明快,粗犷大方。其刺绣的针法,有纳纱、缎绣等,针法多变。民间刺绣艺术,有的还吸收了现代的金银丝料的刺绣工具和新型彩色用料,使刺绣艺术更具魅力。
  京剧:是流入吉林的一大剧种。清末民初,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影响下,吉林京剧界也步入戏曲改良行列。吉林通俗教育社,对京剧艺人参加戏剧改良进行了支持和帮助。1913年3月吉林正乐育化会成立,其宗旨就是“培养戏剧界新人才,改良旧戏,提倡新剧,以图革新社会风尚”(张穆庵《吉林回忆录》)。在剧社名称上都有了革新,如“正俗”、“启新”、“启智”、“警铎”等,演员也称为“艺员”。自二十年代初以来,在斯美茶园也形成了以宁德顺、佟德林和黄胜奎、侯殿奎为骨干的班底。京剧在吉林的发展,培养、造就了不少京剧人才。胡少山、程永龙、唐韵笙等是突出的代表。

  文物古迹
  吉林市有各类文化遗存208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处,有各类红色遗址239个。
  吉林文庙:位于吉林市昌邑区松江东路,是中国四大文庙之一。该庙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而修建的,是具有东方建筑特色的古代建筑群。占地16354平方米,共有殿庑64间,建筑面积2997.12平方米。整个建筑群布局结构严谨,由大殿、配房、围墙、门坊组成一个封闭的、有深度、有层次的空间。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为主体,建筑构成三进院落。2006年,吉林文庙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吉林机器局旧址:位于吉林市昌邑区东局子街松江东路11号。该旧址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代表性遗存之一。吉林机器局是“洋务运动”中东北第一个国家兴办的近代工业企业,也是当时东北唯一的兵工厂。旧址大门长16.3米,最高点距地8米,兼做值班室,建筑面积约为100平方米。砖混结构,墙面为黄色砖墙。吉林机器局于2007年6月被吉林省政府核定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吉林市共有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303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70项。
  满族珍珠球:是源于采集珍珠的生产劳动,也是中国满族人民的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原名采珍珠,在中国不同的满族聚居区有不同的叫法,如“踢核”“采核”“扔核”“投空手”“打司令”等,满语称作“尼楚赫”,即将珠子扔进筐里的意思。所需用具有球拍(仿蚌形制作)、渔网、珍珠球(小皮球替代)。珍珠球是满族渔猎生活的活化石,对于传承满族文化有着历史意义。2008年,满族珍珠球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乌拉满族秧歌:是流传于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满族镇的满族传统舞蹈。可追溯到满族普遍供奉的玛克钦瞒尼(满语,意为“舞蹈之神”)的早期歌舞形式。表演时,队伍前设领队一人,手持马叉上下舞动,指挥秧歌队表演,秧歌表演中没有“老鞑子”人物形象。形体表演及肢体语言,部分来源于明末清初满族传统莽式舞九折十八式舞蹈的典型动作。乌拉满族秧歌是一种大众参与的群体性娱乐项目,承载着乌拉满族民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历史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和打牲乌拉习俗特征。2021年,乌拉满族秧歌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饮食

  吉林市是满族的发祥地,也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文化。满族的“豆面卷”满语称为“萨其马”、粘豆包等都是满族颇具代表的饮食。朝鲜族的饮食文化也尤为突出,主食以稻米为主,喜好汤饮,如酱汤、狗肉汤;冷面、打糕、辣酱、泡菜都是朝鲜族日常必备之物。吉林人对饮食的要求是丰盛、大方,以多为敬,以名为好。特色菜品有满汉全席、满族八大碗、烤乳猪、白肉血肠、满族火锅等。

  满族火锅
  满族火锅是吉林市传统风味名菜,也是清朝宫庭中冬季常用佳肴之一。满族火锅具有用料多,调料全,味道鲜,容器形状别致等特点。其火锅原料主要有薄猪肉片、牛肉、羊肉、海鲜等,以芝麻酱、韭菜花、葱蒜姜末等为佐料,吃时由个人任选自配。

  白肉血肠
  白肉血肠起源于满族的祭祀活动,是满族传统食品。有灯碗血肠、白肉血肠、蒜泥血肠等几个品种。该菜有白肉片薄如纸帛,色白有光,冬用不冷,夏用不热等特点。血肠有清血肠和混血肠两种,是由沙仁、桂皮等10多种配料灌制而成的。食用时用韭菜花酱、辣椒油、姜汁、腐乳、蒜末、虾油、香油等为佐料。

  满族八大碗
  满族八大碗是满汉全席之一的下八珍,包括菜炒小豆腐、卤虾豆腐蛋、扒猪手等多道菜。宴会时用五鼎、八盏,俗称八大碗,年、节、庆典、迎、送、嫁娶富家多以八大碗宴请。满族八大碗集中了扒、焖、酱、烧、炖、炒、蒸、熘等所有的烹饪手法。

荣誉称号

  1994年1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2012年6月,中国书法城
  2017年,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201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8年,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验收城市
  2019年2月2日,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8月,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2019年8月13日,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2019年11月,中国百强品牌城市
  2020年1月5日,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市
  2020年4月,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
  2020年10月20日,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2020年11月,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2020年12月,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2020年12月25日,第一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2021年1月,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1年5月,中国地级市百强品牌城市第91位
  2022年1月,2022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