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因市区建在“山顶平坦如削”的平顶山下而得名,地处京广、焦枝两大铁路干线之间,并有漯宝铁路与两大干线相连。1957年建市,以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经济实力以及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越来越为中外所瞩目,现已成为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钢铁、纺织、化工等工业综合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面积6301平方千米。总人口约390万,市区人口102万,市区建成面积80平方公里,以汉族为主。2003
年,平顶山市被河南省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市区人口100万,市区建成面积80平方公里。2003年,平顶山市被确定为中原城市群九个中心城市之一,被誉为中原之崛起城市。
平顶山是春秋战国思想家墨子、叶姓华人始祖沈诸梁、唐代著名诗人元结、宋代名将牛皋、清代小说家李绿园等名家的故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的家乡,世界刘姓和叶姓华人的祖地。宝丰县一年一度的农历正月十三马街书会,绵延700余年,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观,由此宝丰被中国曲协命名为“曲艺之乡”,平顶山被命名为“中国曲艺城”。
【行政区划】
平顶山市辖4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面积7882平方千米,人口520万(2008年)。
新华区 面积
157平方千米,人口36万人。邮政编码467002。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
卫东区 面积
103平方千米,人口30万人。邮政编码467021。区人民政府驻建设路。
石龙区 面积 35平方千米,人口
6万人。邮政编码467045。区人民政府驻人民路。
湛河区 面积
124平方千米,人口24万人。邮政编码467000。区人民政府驻光明路。
宝丰县 面积
722平方千米,人口50万人。邮政编码4674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叶 县 面积1387平方千米,人口86万人。邮政编码467200。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
鲁山县 面积2406平方千米,人口88万人。邮政编码467300。县人民政府驻鲁阳镇。
郏 县 面积
727平方千米,人口59万人。邮政编码4671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舞钢市 面积
640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邮政编码462500。市人民政府驻在垭口。
汝州市 面积1573平方千米,人口101万人。邮政编码467500。
【历史沿革】
平顶山市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以前。现有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址。商周时代,这里是应国。北魏孝文帝太和元年(477年)置高阳县,县境有高阳山,县治在今高阳里。平顶山境域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居住着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分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隋朝时,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许州、襄城郡。宋元起至明清,平顶山境域分属汝州、许州和裕州。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1953年国家大规模开发平顶山煤田,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员公署平顶山办事处,下辖东高皇、大营、西高皇、井营四个乡。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属省直辖市,下辖二镇四乡,即诸葛庙镇、西高皇镇和大营乡、东高皇乡、井营乡、姚孟乡。1958年,市区设立了五个街道办事处,城市建设开始起步。1960年撤销宝丰县,将原县属行政区域划归平顶山市,次年又恢复宝丰县制,仍归许昌专署领导。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仍为省辖市。1969年设置新华区和卫东区。1971年建立西区。1977年舞钢区划归平顶山市,1979年舞钢区又划归许昌地区管辖。1982年,舞钢区重新划入平顶山市。1983年9月,分属许昌地区的鲁山、宝丰、叶县三县划归平顶山市管辖,1986年2月又将许昌地区的襄城县和郏县、洛阳地区的临汝县划归平顶山市。1988年6月,撤销临汝县,设立汝州市。1990年9月,撤销舞钢区,设立舞钢市。二市均为河南省计划单列市,由平顶山市代管。
1994年8月10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118号)同意将平顶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1996年12月,襄城县又划归许昌地区。1997年12月1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7]111号)设立平顶山市石龙区。至此,全市辖四县(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四区(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代管汝州市、舞钢市,全市共有99个乡(镇)、25个街道办事处,299个居民委员会、2584个村民委员会。
2005年,平顶山市乡镇区划调整,撤并5个(原出处为9个)乡镇。舞钢市撤销王店乡,并入尚店镇管辖,尚店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安寨乡,并入枣林乡管辖,枣林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鲁山县撤销土门乡,并入背孜乡管辖,背孜乡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宝丰县撤销观音堂乡,并入大营镇管辖,大营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石龙区撤销南顾庄乡,设立相应街道。撤并后,平顶山市全市有93个乡镇、39个街道;平均每个乡镇人口为5.19万人,平均面积为84.75平方千米。
【自然地理】
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西靠伏牛山,东接黄淮平原。东经113.29度,北纬33.75度。北临省会郑州,东北接许昌市,向东为漯河市,西南与南阳市接壤,西北与洛阳市接壤。海拔最高2153米,最低68.5米;东西150公里,南北140公里,辖舞钢市、宝丰县、叶县、鲁山县、郏县和新华、卫东、湛河、石龙、新城五个区,总面积7882
平方公里,总人口390万。孟宝铁路从中心城区穿过,东起漯河市孟庙车站,西至平顶山西车站,连接京广线、焦柳线两大干线。
地势西高东低,呈梯形展布。地貌类型多,山脉、丘陵、平原、河谷、盆地齐全。西部巍峨的伏牛山、层峦叠嶂,中部、东部为丘陵、平原。西部鲁山县的石人山主峰海拔2153.1米,东部平原部分地区海拔不足70米。全部土地面积中山区占13%,丘林占63%,平原占24%。
全市土地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025平方公里,占13%;丘陵面积4966平方公里,占63%;平原面积1891平方公里,占24%。全市耕地面积31.68万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27.03万公顷。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地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全市年平均总日照时数为1868~2378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5.2~15.8℃。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612~1287毫米。
平顶山市地上地下资源丰富。已查明各类矿产57种。原煤总储量103亿吨,保有储量80多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的51%,素有中原煤仓之称;铁矿总储量6064亿吨,占河南省总储量60.5%,是全国十大铁矿区之一;钠盐预测总储量为2300亿吨,可采储量10.8亿吨,平均品为89%,单层厚度平均达27米,平顶山的盐田开发及深加工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产业。平顶山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共有大中型水库174座,其中大型水库4座,总容量为20亿立方米。地上地下水总量32亿立方米,充沛的水资源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用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经济发展】
平顶山市工业基础雄厚,全市具有规模以上企业893家,职工人数47.85万人,特大型企业3家,大型企业13家,中型企业35家,小型企业344家.初步核算2011年平顶山市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560亿元。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39.4亿元,增长10.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3亿元,增长18.3%;固定资产投资815.2亿元,增长25.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7亿元,增长17.4%;外贸出口3.3亿美元,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48元,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增长19.5%;城镇化率43.2%,提高1.8个百分点。
【旅游资源】
平顶山市自然环境优越。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适宜多种农作物和动植物的生长。小麦和烟叶是两大优势作物,其中烟叶生产久负盛名,是全国三大烟叶产区之一。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良种牛之一,被国家定为红牛繁育和饲养基地。宝丰酒、紫砂陶等名优土特产驰名中外。平顶山境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北宋大文豪苏轼父子之墓地——三苏坟、风景如画的尧山(石人山)自然保护区、集山、林、湖、城为一体的舞钢市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烟波浩淼的昭平湖等。平顶山市新建的几座星级宾馆,环境幽雅,设备完善,服务热情周到。歌舞厅、夜总会、保龄球馆等文化娱乐设施齐全。这些为更好地开发建设平顶山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汝魁莲花》获得国际陶艺奖 宝丰县汝瓷研究所所长马聚魁创作的《汝魁莲花》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这件作品呈豆绿色,造型别致,玛瑙入釉,青色淡雅,蝉翼纹片
,满釉支钉,香灰胎,其整体结构是在一椭圆形托盘中立塑一组莲花。评审专家认为作品构思巧妙,创作独特,工艺精湛,是汝瓷作品中的一件精品。
【著名景点】
景点名称:尧山(原石人山)
联系方式: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
景区门票:80.00
景区荣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开放时间:9:00—17:30
尧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西,地处伏牛山东段。主峰玉皇顶(蛤蟆石)海拔2153.1米。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被专家评价为具有“华山之险、峨嵋之峻、张家界之美、黄山之秀”,是旅游观光、避暑、疗养、科研、探险的好地方。石人山古称尧山(2008年又更名为尧山),因尧孙刘累为祭祖立尧祠而得名,至此刘姓起源。战国时,伟大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墨翟降世于尧山脚下,现有墨子故里遗址。
景点名称:画眉谷生态游览区
联系方式:地址: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四道河村
景区门票:40.00
景区荣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河南重点旅游景区
画眉谷生态游览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四道河村。距鲁山县城60公里,311国道穿村而过,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画眉谷因有众多画眉鸟在此栖息繁衍而得名。景区中,奇峰、怪石、清溪
、碧潭、幽峡、秀瀑、石洞、湖面、云海、红叶、山花、野果、中药材、珍禽异兽,原始森林,构成了完整的风景体系。各类景点 100
余处,植被覆盖率达 95% 。景区中有碧潭成串、基岩光滑,跌水欢歌的盘龙谷;碧波荡漾,山清水秀,被誉为“袖珍三峡”的杜鹃湖;造型奇特、山峻涧深,岩石呈红色的红石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红石瀑、六叠瀑;如火如荼、花香四溢的千亩杜鹃花海;古木参天,蔽云遮日的原始森林。景区中还有巧夺天工、如神来之笔的骆驼峰、仙掌峰、二蹬崖、东、西光石脑、老虎石、鸡冠石、金龟、石猴、石人、天井、药王洞、求生洞、红军洞、水帘洞、银洞等。置身画眉谷中,时时空气清新,处处鸟语花香,满山风景如画,四季风光各异。春季,满山吐绿染翠,百花竞相开放,杜鹃如血如火,形成花的海洋;盛夏,飞瀑高悬,流水潺潺,“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空气凉爽宜人;金秋,漫山红叶似火,如花团锦簇,多姿多彩,野果挂满枝头,芳香诱人;隆冬,银装素裹,冰瀑、冰挂、冰河、雪凇、雾凇如冰雕玉砌,玲珑剔透,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景点名称:好运谷景区
联系方式:地址: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四道河村
景区门票:40.00
在鲁山县尧山镇四道河村,石人山北麓,311国道北一公里,有一条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谷。传说古时有时运不济的李桥采金钗石斛跌落湖中得宝珠从此时来运转,得名好运谷。又名李桥沟。该谷两岸,郁郁丛丛,群峰峙立,竟奇斗峻;断崖重重,险不可攀;奇石如塑,似人似物;石穴洞府,幽深莫测;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野果累累,芳香诱人;奇花异卉,漫山遍野;金秋红叶、流丹似火。尤为著名的是谷中成群成串的飞瀑、龙潭及广阔的湖面、依山势高低错落、飘逸洒脱、布局巧妙、紧凑合理,成为自然山水中的奇葩。好运谷整体长10多公里。而在山谷下部不到2公里的长度内,则集中了10——70米落差的瀑布10多条。飞濂瀑、凤鸣瀑、飞龙瀑、桂花瀑,飞瀑如帘,卷云喷雾;瀑下有潭,石凹成潭,濂潭、半月潭、神龟潭、九女潭、洗心潭,潭潭相连,玉碧镜清。潭溪之中,群群游鱼追逐嬉戏。河床基岩光滑如龙榻玉铺,清溪曲折跌宕如笙弦之歌。奇石秀水,天造地设,恰似浓缩了的瀑潭盆景。大小不一的飞瀑龙潭,串连一体,犹如一条硕大的金项链,镶嵌在好运谷的玉胫上,发着灿烂夺目的光。
景点名称:昭平湖风景名胜区
联系方式:地址: 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西10公里处(面积40余平方公里)
邮编:467337
景区门票:
景区荣誉: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河南省昭平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鲁山县城西10公里处面积40余平方公里,是依托原昭平台水库开发建成的年轻的风景名胜区。它横断沙河,形成了高峡平湖,面积约38平方公里的湖面一望无际,水面浩瀚,容量达6.5亿立方米。水库内有金山岛、姑嫂石及夏代刘累邑、鲁阳古洽所邱公城遗址。水中有山,山中有水,尧山与昭平湖相映成趣,风景奇特壮观。水天一色,周围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充满了诗情画意。区。昭平台水库1959年建成,控制流域1430平方公里,蓄水量7.27亿立方米,是集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为一体的一座大型人工湖。景区面积40平方公里,其中湖面面积38平方公里,这里自然景观秀美,人文内涵丰富,1995年8月,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凡到过这里的人都说:“庐山奇,峨嵋秀,昭平湖美景看不够。”
景点名称: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
联系方式:地址:舞钢市龙泉路东段
邮编: 462500
景区门票:10 元 / 人
石漫滩国家森林公园是在1987年拟建的《石漫滩森林植物园总体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经国家林业部审定,于1992年2月以林造批字(92)154号文批复同意建立的45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
公园位于河南省中部、舞钢南部、伏牛山东麓、黄淮平原西侧,包括石漫滩国有林区和铁山、尚店、武功、尹集、杨庄、王店、庙街等7个乡镇及垭口、寺坡、院岭三个办事处,并与市区毗邻。总面积190平方公里,其中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规划四条旅游线路和十大景区(龙泉湖、九头崖、天池、旗山、马鞍山、平岭、九州、螃背山、五峰山、九龙山)76个景点。
景区以龙泉湖景区为轴心,以九头崖、天池景区为两翼,沿四条旅游线辐射四周。建成了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为一体的休闲观光旅游胜地。
景点名称:三苏坟
联系方式:地址:位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
景区门票:30元
景区荣誉: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苏坟,位于郏县城西27公里处的小峨嵋山东麓。背嵩阳,面汝水,山川秀丽,风景宜人。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苏辙与其父苏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历史。苏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景仰,留有许多珍贵的诗文碑刻。
三苏指苏轼、苏辙兄弟及其父亲苏洵三人。苏洵“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闭门读书”,嘉祐初年,得欧阳修推举,以文章显名于世。历官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苏轼自幼受父亲的熏陶和母亲的严教。苏轼的母亲程氏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妇女,饱读诗书,深明大义。她亲自教苏轼读书,引导苏轼效法先贤,树雄心,立大志,以“澄清天下”为己任。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考中进士,初任河南福昌(今伊川西)主簿,后经制科考试,进策二十五篇,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宵小之徒罗织罪名诬陷为“谤讪朝廷”,贬谪黄州,后移汝州。从此,苏轼在宋朝政坛上几起几落,曾出知杭州、颍州,官至礼部、兵部尚书,也曾遭贬徒惠州、儋州。
景点名称: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分布在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内及村南台地上,是宋元时期(960年-1368年)一处规模较大的窑场。在宋代的五大名窑中,汝窑被列为其中之冠。
汝官窑遗址的中心区域在村内的中北部,烧造的御用瓷器以天青色釉为主。种类既有碗、盘等日常生活用器,又有尊、瓶等艺术陈设器等。造型庄重大方,胎质细腻致密,胎色灰中略带黄色,俗称“香灰胎”,釉面开有细密的本色纹片,制作工艺精湛,是当时青釉瓷器的代表作品。汝窑瓷器是以釉色取胜的。汝窑瓷器最主要的特点是,器物釉面呈现出的纯正而淡雅的天青色,体现了道家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和宋代上流社会的审美时尚。
景区名称:风穴寺风景区
地址:汝州市临汝县城东北9公里的嵩山少室南麓风穴山
景区门票:30元
风穴寺始建于北魏,是我国最古老的佛寺之一,因寺东之山有大小风穴洞而得名。汝州风穴寺风景区主要景点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穴寺、上下塔林、风穴寺国家森林公园等组成一个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的旅游景区。其中以千年古刹风穴寺最为典型。风穴寺有珍珠帘、大慈泉、锦屏风、吴公洞、望州亭、玩月台、升仙桥、悬钟阁等八大景;有小龙门、石龙头、活凤尾、东山仙人等七十二小景和冬暖、夏凉的三十六福地。风穴寺保存了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文物和建筑,被专家称为“古建筑博物馆”。其中最完整的三个建筑是唐代七祖塔、宋代悬钟阁和金代中佛殿,这三个建筑被称作是风穴寺的三大国宝。
景点名称:二郎山风景区
地址:平顶山市舞钢中心腹地石漫滩大坝南端
二郎山景区位于“北国小江南”之美誉的舞钢市中心腹地石漫滩大坝南端,距市区一水之隔,景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有自然、人文景观100余处。因著名的风物传说“二郎担山赶太阳”而得名。二郎山景区建于1995年,涵盖面积32平方公里,境内分布尖山、平山、鏊山、谢山、凉山、长岭山、孤山寨七座山峰。与龙泉石漫滩、田岗湖亲吻相伴,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气候宜人。景区森林茂密,植被丰富,分布各类树木、观赏、药用植物600余种。山虽不高,地形曲折多变,苍松翠竹,奇峰怪石,构成一处奇特森林景观。经过十余年的开发建设,景区先后建成了游船码头,水、陆山门,景区公路,游览步道,停车场,中心综合服务区以及各类自然、人文景观景点100余处(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