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东南部,北滨长江,与南通、如皋、靖江相望;南近太湖,与无锡、苏州相邻;东连常熟、太仓,距上海98公里;西接江阴、常州,距南京200公里,是沿海和长江两大经济开发带交汇处的新兴港口工业城市。面积999平方公里。人口89.8万(2008年) 。2010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张家港位列第三名。2010年GDP1610亿元。
行政区划
张家港市辖8个镇:杨舍镇、塘桥镇、金港镇、锦丰镇、乐余镇、凤凰镇、南丰镇、大新镇
历史沿革
商末,属勾吴之地。春秋时期,属吴国延陵郡。秦代,属会稽郡。晋代,置暨阳县,县治杨舍镇。梁代,在暨阳之墟建梁丰县。唐以后,分属常熟、江阴两县。清代至民国,常通港以北属南通县。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一度在北部沿江地区建立沙洲县,南部及常熟、江阴两县的边界地区设立虞西县。解放后,东部属常熟县,西部属江阴县。
1957年11月29日,国务院批准设立沙洲县,以江阴、常熟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1961年12月1日成立。1986年9月1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市人民政府驻杨舍镇。
城市荣誉
张家港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市、全国双拥模范城等称号,全市各镇全部建成国家卫生镇。2005年获得“国际花园城市”称号。张家港由于在城乡综合发展方面的开拓创新,获得2008年联合国人居奖。2011年4月,成功举办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
气象水文
年常风向南南东及东南东,强风向东南东及东南,年平均风速3.8米/秒,最大风速20米/秒,强风影响作业年平均为8.4天。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雨水集中在4~9月,7月份降水最多,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5%。年平均雾日28.7天,但雾气较淡,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上午9时消失。年平均气温15.2℃,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4.2℃。冰况:港口地处温带,冬季无冰冻。 港口地处温带,(低于0度时)冬季有浮冰(不包括张家港港)。
张家港港位于感潮河段内,属非正规半日潮,最高潮位6.69米,最低潮位0.74米,平均潮差3.19米。潮流:流态为往复流,但在洪水季节有时为单向流,流向均与岸线走向基本一致,无回流等现象。大潮平均流速0.32米/秒,落潮平均流速0.48米/秒。航道吃水限制:13-14米,受铜沙金浅滩影响,船舶吃水在淡水9.5米以下可乘潮而进。
经济发展
近年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健康发展。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生态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荣誉称号。2008年,张家港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0亿元,完成工业销售收入3705亿元,财政总收入253.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2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00元。在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排名中,张家港市名列第三位。
江苏省张家港保税区 是中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保税区利用海关保税的独特条件,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出口加工三大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区内化工、粮油、机电、纺织四大特色产业齐头并进,已成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各类优质资源的聚合地、新型产业的集中区和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成为中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投资载体,连接国 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重要桥梁。
江苏省张家港经济开发区 以发展机械、电子、纺织、化工、汽配、食品等行业为主,投资条件完备,各类设施配套。张家港经济开发区正日益成为张家港市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招商引资重要载体和发展中的新城区。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 是以精细化工为主要特色的化工园,规划总面积13.8平方公里,是张家港保税区的工业配套区,享受保税区的有关优惠政策。位于园区内的化工品交易市场成交量占全国散化市场交易额的60%,名列全国23家最具竞争力化工交易市场首位。
张家港市沿江经济技术开发区 位于张家港市北部沿长江一线,开发区东西全长50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是投资建办码头仓储、基础工业和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理想场所,正逐步发展成为以石化、机械、建材、码头、仓储、生态农业等为主体的临江产业聚集地。
开放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张家港的经济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出口产品包括纺织、针织、丝绸、服装、轻工、化医、机械、电子等15大类500多个品种,贸易业务拓展到近百个国家和地区。2004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82.7亿美元,其中出口28.4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和44.1%,预计2005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将突破100亿美元。
江苏国泰国际集团2004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2.38亿美元,其中出口9.5亿美元,跻身中国外贸30强,中国500强企业第168位,出口额连续多年在江苏省外贸企业中名列首位。
目前,全市已累计批办三资企业超过1200家,投资总额超过120亿美元,注册外资近60亿美元。美国陶氏、杜邦、雪佛龙菲利普斯,日本三菱、伊滕忠、旭化成,韩国浦项、WIA汽配,德国博泽、南方毛业,法国罗地亚、霞日、波坦等近50家国际著名大公司前来投资兴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
张家港市非常注重对内开放工作。已有中粮集团、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北京三吉利能源、中集总公司、安徽海螺水泥、铜都铜业、新疆屯河、上海港机等10多家国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在该市投资兴业。到目前为止,全市建办利用外地资本项目1600多个,注册资本超过50亿元。
经济腹地
港口的直接经济腹地为江苏省内的苏州、无锡、常州3市和所辖的12个县,以及与港口隔江相望的靖江、如皋、泰兴等市县、间接腹地为江苏的其它地区、长江中上游的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沿江省份。
长江下游三角洲素有“金三角”之称,苏州、无锡、常州又是“金三角”中的佼佼者。3市工业门类齐全,农业发达,商业繁荣,科学文化进步,实力雄厚,是江苏外贸出口的主要基地。主要工业产品有丝绸、棉纺织品、服装、自行车、家用电器、电子、各类机械、仪表、陶瓷、化工原料、农药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一定声誉,下属的12市县经济也相当发达,尤以无锡、江阴、常熟、张家港、武进为,著数年来一直在全国县级工农业总产值上居于榜首。另外,投资环境十分优越,外资企业发展迅速。
腹地通过港口进出的主要货种有煤炭、金属矿石、钢铁、矿建材料、水泥、木材、非金属矿石、化肥、农药、粮食等十大类。港口吞吐量中本省(主要是直接腹地)所占比重为75%,其他省区所占比得为25%。
交通状况
地处长江下游南岸,处在江苏省江阴与张家港两市交界处的张家港市境内,东距上海吴淞口144公里,西离南京222公里,北峙福姜沙为天然屏障,南以苏、锡、常3市及所属12市县城镇群体作依托。
目前港区内尚未铺设铁路专用线,但港口后枕京沪铁路,已与无锡站建立了联运,沟通了铁水口转业务渠道。江苏省在港区兴建铁路已有规划。港口与苏南地区均有公路相通,澄扬公路拓宽40~60米竣工后,公路运输将更为通畅。距港口57公里的无锡与常州,分别建有硕放机场和奔牛机场,空中运输便捷。水路溯江而上,可与皖、赣、湘、鄂、川沿江各港相通;顺流而下东出大海,可与我国南北沿海及世界各港通航;北经通扬运河连接苏北各地;南经京杭运河及太湖水系,贯通苏南,并与上海和浙江的杭、嘉、湖地区相连。
教育资源
沙洲工学院:1984年创办,全国第一家县办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占地856亩,校舍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规划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规模为5000人。 有国家级重点中学梁丰高级中学,江苏省四星级中学:张家港塘桥高级中学、沙洲中学、暨阳高级中学、张家港高级中学,其余各高级中学全为省级重点中学,教育软硬件设施极为雄厚。
旅游资源
香山旅游风景区位于张家港市西陲南沙镇境内,西接锡澄高速公路、江阴长江大桥和江阴市区,北靠国际贸易商港张家港港和全国唯一的内河港型保税区张家港保税区的张杨路,与长江边的长山、巫山相对,南傍东横河,与稷山相望。东距张家港市区15公里,交通便捷,全山占地面积4.3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1 36.6米。山体呈菱形状,由大、小香山组成,为全市之冠。北坡险峻,南坡平缓,顶部开阔,素有江南名山之誉。清康熙《江阴县志》中赞:“香山突出平壤,高峻磅礴,甲于他山。” 山上长有成片的马尾松、水杉、毛竹,山坡栽有桃、梨果园,品种多样的野生药材遍及全山。树木覆盖率达87%,山草覆盖率为100%。 香山,因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遣美人上山采香而得名。自然风光秀丽,人文资源丰富,加上扑朔迷离的传奇故事,历来吸引文人墨客来此观光赏游,宋代诗人苏东坡游香山时曾为梅花堂题匾额;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多次登上香山,为这里的山、水风光留下了诗词、赋文,他在《游小香山梅花堂序》中赞叹曰:“千年迹冷荒丘,一旦香生群玉,不特花香、境香、梦亦香,可谓不负此山矣!”
自古以来,香山就是有名的风景旅游胜地,“香山十八景” 名闻遐迩,有大禹王、姜尚;吴王夫差、西施、宋代大诗人苏东坡、元代张士诚、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皇帝乾隆等一批极具价值的人文资源,有藏军洞、烽火台等军事文化遗址,有佛教、道教、天主教等宗教活动场所。它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苏南众山中独领风骚。尤其登高远眺,长江美景和张家港全景尽揽眼底,极目天舒,令人进入一番别有风味的意境。南沙还拥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一具有八千年历史的东山村古遗址,是著名的文学、音乐、教育家刘半农、刘天华、刘北茂的诞生地。
近年来,随着不断加大对香山旅游风景区基础建设的投入,交通卫生、通讯、电力等设施配套齐全,逐步形成了以香山旅游风景区为品牌,商贸、旅游、服务、房地产联动发展的新格局。随着全市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加快旅游景点建设开发已成为全市三产经济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香山旅游风景区开发已列入全市旅游整体规划重点项目之一。
景区景点
桃花涧:位于香山北麓。清乾隆《江阴县志》载:“香山左岗有涧数十丈,夹涧绯桃四植,名桃花涧。”涧从上至下,纵贯青龙岗,全长约800多米。涧水源头出自山顶泉眼,常年不涸,现为中峰之巅的天然湖泊鹿女湖。从峰巅俯视桃花涧全景,整条山涧蜿蜒曲折,影影绰绰,掩映在浓绿覆盖之中;涧左右两侧的几道龙岗逶迤磅礴,向下汇聚到桃花涧山口交汇之处,山随溪转,宛如一朵盛开的桃花。当年徐霞客曾三次游览桃花涧,两次月下,一次雨中。春雨中的桃花涧,气势磅礴,犹如三峡波涛。从桃花涧山口东行数十步,有一山洞,名桃花涧。此洞原是人防工事,现已对游人开放,洞高约2米,深200余米,沿壁光滑湿润,缝隙处有泉珠滴落,铿然有声。同桃花涧一岗之隔的香山南麓,也有一条长长的山涧,名叫南桃花涧。此涧紧靠听松吟,与小香山梅花堂遥遥相对。此涧虽比不上北涧怪石林立、激流飞瀑的壮观景象,但终年碧泉流淌,洁寒甘美,夹涧草深林密,鸟语松吟,景致极为幽雅。
采香径:位于香山东南麓,清乾隆《江阴县志》载:“由麓而上,曲蹬盘行,攀萝扪石,足底云生,相传吴王尝遣美人采香其上(山有马蹄香,杜衡是也),曰采香径。”全径沿山由东南向西北曲折蜿蜒长约五华里,几乎横贯了整个香山。径宽一般为三尺左右,两旁青松挺立,修篁夹道,奇花竞艳丽,异草飘香,景色秀丽迷人,令人目不暇接。步行在采香径上,小石林、听松吟、香山寺、圣过潭等景点一一欣赏于目,难怪当年西施来到这里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以至流连忘返。采香径自然就吸引了众多游客,并由此留下许多吟咏采香径的诗文。诸如:“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香径寒花落,飞泉曲涧分”等。
听松吟:位于香山南山坡上,放眼望去,百亩山地上满坡松林,千株万株,蔚然成海,气势极为壮观。风来时,一枝动百枝摇,莽莽林海松涛涌动,巨浪翻卷,竞摇成一个巨大的音乐场。民国年间,中国民族音乐家刘天华先生回故乡省亲,也专门游览听松吟,而后激发了创作灵感,其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情愫一脉,不知倾倒了多少听众,成为百世绝唱。听松吟曾遭受历史浩劫,解放后,人民政府倡导植树造林,经过数十年努力,香山重披绿装,听松吟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圣过潭:又名舜过潭,传说古时大禹治水东南途经香山少憩,取泉水解渴,觉泉水清澈味醇,遂解佩剑拓成潭,故名舜过潭。位于香山顶峰中部。潭大体呈圆形,直径约2米,四周皆由山石围成,看上去就仿佛是一口大井一般。此潭下有泉眼,所以水甚清澈,常年不涸。潭中长有无屁股螺蛳,成为香山一奇。
藏军洞:位于香山主峰老虎背之巅的东侧,有一石板盖顶的洞口,约80厘米见方,这就是香山著名古迹——藏军洞。据史料记载,香山藏军洞最早大约建于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吴王阖闾称霸于诸侯,攻越伐楚,大动干戈,出于攻防战术需要,即在长江之滨的香山、长山一带挖建了许多藏军洞。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香山西北坡的藏军洞发现大量具有春秋战国时代特征的几何纹陶器和红陶器,证实了这一历史记载。据考证,藏军洞为坑道式A字型结构,上窄下宽,两壁皆用块石垒彻而成,内高5—10米,底部南北之间宽4—5米,东西之向呈隧道形,进深25米。香山藏军洞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每3座藏军洞编成一组,成品字形排列,较为规则,共有9组,且每组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这是其它地方藏军洞所没有的;二是洞内隧道走向与山势走向平行,士兵从左右进出,不从前后进出,而其它地方洞内隧道则大都与山势走向呈垂直状态;三是别的山上的藏军洞一般都构筑在半山腰,唯有香山藏军洞高居山峰之巅,成居高临下之势;四是香山藏军洞在“江南长城”中距离长江最近,这可能与香山历来被视作江海门户的重要战略位置有关。香山藏军洞经适当加工整理后,现已恢复当初建造时的模样与摆设,并对外开放。
梅花堂:原坐落在小香山竹林深处,初建于宋代。相传苏东坡晚年仕途失意,因江阴友人葛氏邀请,曾数度来梅花堂怡情养生,并题书梅花堂匾额。堂后洗砚池,因东坡洗砚而得名。由于紧靠大小香山间的石虎门古战场,梅花堂一度遭到战火破坏。明朝末年,爱山成癖的徐应霞(徐霞客之兄)重建梅花堂,并在山上广植梅竹。清风明月之夜,徐霞客兄弟觞咏为乐,共赏良辰美景。徐霞客没有忘情于这段有意义的生活经历,特写下5首诗歌并1篇长序,以作纪念。随着时光流逝,到五十年代后期,梅花堂和洗砚池均已湮没,四周梅花亦渐渐稀少。近年来,市镇两级政府采取措施开发香山旅游资源,梅花堂和洗砚池列入旅游发展规划中。新的梅花堂是5间仿古建筑,正堂题额集东坡手笔,堂内展有坡翁和徐霞客的书画诗文,让旅游人们从观光中受到华夏文明的熏陶。
南沙十八景:临近张家港港口的南沙乡,由于山多景胜,早在明代前就有“香山八景”之说。清圣祖康熙、高宗乾隆以后,又相继增补十景,称“南沙十八景”。这里原有梅花堂一座。从香山湾翻山而上,便是“采香径”。采香径从香山西北坡起至东南麓止,长约5里,相传是春秋吴王夫差偕西施及嫔妃玩乐的地方,建育“采香禅院”作行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