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区,隶属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区域面积153.2平方公里。鸡冠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鸡冠区常住人口为402345人。鸡冠区下辖7个街道、2个乡。区人民政府驻红军路街道。
清末,鸡冠山一带放荒垦殖形成屯落,隶属密山府管辖。1957年3月,正式撤销鸡西镇,设立鸡西市鸡冠区,并辖红星、梁家街、城子河3个乡。鸡冠区因境内的鸡冠山而得名。鸡冠区是鸡西市交通中心,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境内有5条铁路专用线。
【行政区划】
鸡冠区辖7个街道、2个乡:
街道:向阳街道、南山街道、立新街道、东风街道、红军路街道、西鸡西街道、西山街道
乡:红星乡、西郊乡
【建置沿革】
清末,鸡冠山一带放荒垦殖形成屯落,隶属密山府管辖。 中华民国初期,有辽阳人于鸡冠山以西垦殖建屯,隶属密山县管辖。 民国十年(1921年)后,隶属第六区第五保。随着煤田的开发,人口聚集,工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东北沦陷后,初为鸡冠山保,后改设鸡西街。 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于鸡西街设置鸡宁县,改鸡西街为鸡宁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5月设置城关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将城关区周围农村区域划出,增设鸡冠区。 1949年7月,改隶鸡西县。 1950年7月,将城关区、鸡冠区分别改称第一区和第二区。 1956年1月,将第一区改称鸡西镇;同年5月,撤销第二区,分设城子河乡和梁家街乡。 1957年3月,正式撤销鸡西镇,设立鸡西市鸡冠区,并辖红星、梁家街、城子河3个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鸡冠区位于鸡冠山西麓,穆棱河南岸,东与鸡东县鸡东镇相邻,南与西分别与恒山区红旗乡、柳毛乡相接,西北与滴道区滴道河乡为邻,东北依穆棱河与城子河区相望,南北最大纵距16公里,东西最大横距20.7公里,总面积153.2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鸡冠区地势由南、西南向北和东北方向倾降,海拔180~350米,最高点大鸡冠山434米。境内地貌属山前漫岗及河谷平原,广泛分布暗棕壤、白浆土和草甸土类。其中,白浆土发育最广,占鸡西市同类土壤的17.7%。
气候 鸡冠区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春季易干旱多大风,夏热短促雨水集中,秋季寒潮降温,常有冻害发生,冬季寒冷漫长且干燥。年平均气温3.7℃,穆棱河南岸河谷平原区活动积温2500~2600℃,80%保证率活动积温2300~2400℃;向南山前漫岗区活动积温2300~2400℃,80%保证率活动积温2200~2300℃。年降水量400~600毫米,平均为542毫米,山前漫岗区呈减少趋势。无霜期平均143天,北部河谷平原地区,80%保证率无霜期120~150天,向南山前漫岗区115~120天左右。
水文 鸡冠区内除界河穆棱河外,还有矿棱河和孟家沟、冷家沟、朝阳沟,流域面积均不大,属季节性河流。
【交通运输】
鸡冠区是鸡西市交通中心,是黑龙江省东南部铁路、公路、航空枢纽,境内有5条铁路专用线,有鸡西站(客运),每天有14列客货列车始发,高等级公路连接全国各地。由鸡冠区政府出发到鸡西兴凯湖机场不到半小时的路程。
【风景名胜】
鸡西动植物园
鸡西动植物园坐落于鸡西市区近郊的干校地区,距鸡西市中心5公里,是在园林苗圃的基础上建成的一座集旅游观光、度假休闲、动植物观赏、科普教育、滑雪滑冰、跑马射击、餐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园区蓄植各种植物和绿化苗木80多个品种100多万株,无公害瓜园、果园几十亩,野生植物20多个品种达万株以上。2005年鸡西动植物园被评为黑龙江省青少年科普基地。
鸡西市博物馆
鸡西市博物馆位于鸡西市中心,该馆于2004年10月1日开馆,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一层西侧为《鸡西市城区规划模型》展示厅,东侧为临时展厅;二层东侧为《鸡西古代历史文物陈列》展厅,西侧为《鸡西古动物化石展》展厅;三层东侧为《鸡西近现代史展》展厅,西侧为《鸡西自然资源展》展厅。
欢乐谷生态园
欢乐谷生态园位于红星乡红星一组,空气清新,奇花异草种类繁多,树种有三十多种,有金叶榆、垂榆、垂柳、枸杞子、杏树和梨树、李子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