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道区是黑龙江省鸡西市的市辖区。位于鸡西市境西北部,东与城子河区相连,南与鸡冠区、恒山区和麻山区接壤,西北与林口县分界,北与鸡东县毗邻。滴道区政府驻地距市中心鸡冠区15公里。滴道区辖2个乡(兰岭乡、滴道河乡),19个村,4个街道,19个社区。辖区总面积614平方公里。滴道区常住人口为65980人。
【行政区划】
滴道区辖4个街道、2个乡:
街道:东兴街道、矿里街道、洗煤街道、大通沟街道
乡:兰岭乡、滴道河乡
【建置沿革】
滴道区,以境内滴道河得名。 清末,始有垦民到滴道沟垦荒,隶属密山府管辖。 民国十七年(1928年),隶属密山县第六保管辖。 东北沦陷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后改设滴道村。 民国三十年(1941年)九月,划归鸡宁县管辖。 1946年5月,设置滴道区。 1950年7月改称第三区,改隶鸡西县管辖。 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滴道镇。 1957年3月,撤销滴道镇,正式设置鸡西市滴道区。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滴道区位于鸡西市西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东与城子河区毗邻,西北、西南分别和林口县、麻山区交界,南与鸡冠区、恒山区和麻山区北缘接壤,北与鸡东县兴农乡相连。东西最大横距31公里,南北最大纵距33公里,辖区总面积614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滴道区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95~600米,主要山峰有青龙山、四平山、峰焕山及拉哞山等。土壤类型多,以暗棕土壤为主。
气候 滴道区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受极地大陆气团和季风的影响,四季明显,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热多雨。年平均气温3.7℃,活动积温2500℃以上。无霜期143天以上。降雨量400~600毫米。
水文 滴道区有穆棱河、牤牛河、大通沟河、滴道河、暖泉河等约20条河流,地表迳流总量1.6亿立方米。其中,牤牛河自西向东纵贯全境,为影响区域最大的河流。团山子、大同2座水库,总库容6120万立方米。
【社会事业】
教育 滴道区拥有各类中学3所、小学1所,在校生9319人,教师729人。主要中学有滴道学校、鸡西市天华高级中学、鸡西市滴道区兰岭学校。
卫生 滴道区有大型医院3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586人。
【交通运输】
滴道地处鹤大高速、建鸡高速及方虎公路交汇处,哈密铁路贯穿东西,有滴道、兰岭两个战略装车点,鹤大公路、201国道、方虎公路纵横交错,距兴凯湖机场40分钟车程。
【风景名胜】
侵华日军鸡西罪证陈列馆
1966年12月,滴道矿在炼人炉遗址上建起了200多平滴道矿史馆方米的,2011年更名为侵华日军鸡西罪证陈列馆。现为黑龙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鸡西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