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子河区,隶属黑龙江省鸡西市,属市中心区。辖5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18个行政村。有汉、满、蒙古、回、朝鲜、赫哲、鄂伦春、锡伯等10余个民族,少数民族以朝鲜族为主。总面积320平方公里。城子河区常住人口为69951人。
城子河区自然资源开发潜力大,拥有煤炭、铁矿石等10多种矿产资源。建有净土寺、穆棱河公园等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城子河区辖5个街道、2个乡:
街道:城子河街道、正阳街道、东海街道、城西街道、杏花街道
乡:长青乡、永丰乡
【建置沿革】
城子河区因河得名。境内城山村北山坡上有一座金代古城址,称“古城子”,山坡下有一条南北流向的河流,故得名“城子河”。 清末,放荒招垦,垦民渐增,形成屯落,隶属密山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隶属密山县管辖。东北沦陷后,初为城子河保,后改设城子河村。民国三十年(1941年)9月,划归鸡宁县管辖。1946年5月,隶属城关区管辖。1948年4月,划归鸡冠区管辖。 1950年7月,改称第二区,隶属鸡西县。 1956年5月,撤区划乡,设置城子河等乡。 1957年3月,将城子河乡划开,分设城子河办事处和城子河乡,分别隶属鸡西市鸡冠区和郊区管辖。 1960年3月,将城镇、农村与城子河、正阳煤矿合并,成立“政企合一 ”的城子河人民公社。 1964年12月,设置城子河办事处,隶属鸡冠区。 1970年10月,撤销城子河办事处,设置城子河区。 1992年,城子河区为鸡西市管辖的市辖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城子河区位于市境东北部,东、北两面与鸡东县接壤,南以穆棱河与鸡冠区分界,西与滴道区毗连。全区总面积320平方公里。
气候 城子河区所属的鸡西市地处中纬度亚洲大陆东岸,黑龙江省东南部,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明显,春季易干旱多大风,夏热短促雨水集中,秋季寒潮降温,常有冻害发生,冬季寒冷漫长且干燥。全市年平均气温在3.5℃-4.2℃之间,由南向北递减。全市≥10℃的积温在2450℃~2720℃。全市无霜期在140天左右,大部分地区初霜冻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冻在五月上旬结束。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多介于520-550毫米,夏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60%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5%左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城子河区一共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6所、市直属完全中学1所。
【风景名胜】
净土寺
净土寺位于鸡西市城子河区长青乡东——小城山,是国家1A旅游景点。方(正)虎(林)公路可直达寺院。寺院距离鸡西市7公里处,是鸡西市风景区中著名的金代文化旅游景点和宗教游览圣地。寺院准建于1988年12月19日,三次迁址,最后座落在城子河区金代古城遗址小城山上。寺院内建筑有天王殿、中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露地观音和幽雅别致的寺庙林、假山等。寺院内面积近5000平方米,占地面积60000平方米。寺院坐北朝南,建筑上保持了中国历史文化寺庙的佛教风格。著名的景观有天王殿、九龙壁、金代石碑、露地观音、龙山屏障。
穆棱河公园
鸡西穆棱河公园是穆棱河综合治理改造核心区项目之一,项目总体布局在穆棱河主城区段16.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公园共分为穆棱河广场、水上公园、河流湿地公园、文化广场四部分。其中穆棱河广场内的绿化面积为60551平方米。园内栽植花卉共计12万余株,水生植物2万余株。文化广场设有中浮雕广场和图腾柱广场为广场的主体建筑,近3500平方米、16面浮雕墙浓缩了鸡西地区社会发展的十六个阶段;九根图腾柱分别标志着鸡西九个县(市)区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