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东县, 黑龙江省鸡西市下辖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太平岭北端之间的合围部分。总面积3243平方千米。鸡东县地处中纬度,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和多雨,秋季降温快初霜早,冬季寒冷少雪干燥。 鸡东县下辖8个镇、3个乡、123个行政村,县人民政府驻鸡东县南华大街388号。鸡东县户籍总人口25.6396万人。
鸡东县因县域位于鸡冠山、鸡西市之东侧而得名。鸡东县境内有国家铁路林密线、鹤岗—大连公路(201国道)、方虎公路和建鸡高速公路贯穿鸡东县东西,县城距鸡西兴凯湖机场仅8分钟车程。鸡东县是全国双拥模范城、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鸡东县内国家3A级旅游景区有凤凰山景区,国家2A级旅游景区有鸡林朝鲜族风情园、哈达河景区、锅盔山庄景区3个。
【行政区划】
鸡东县辖8个镇、3个乡:
镇:鸡东镇、平阳镇、向阳镇、哈达镇、永安镇、永和镇、东海镇、兴农镇
乡:下亮子乡、鸡林朝鲜族乡、明德朝鲜族乡
【建置沿革】
鸡东县因县域位于鸡冠山、鸡西市之东侧而得名。 商、周时期,鸡东县域为肃慎居地。 秦、汉时期,隶属辽东郡。东汉时,肃慎改称挹娄,间接隶属玄菟郡。 南、北朝时期,挹娄改称勿吉形成七部,鸡东县地属号室部。 隋代,勿吉改称棘褐,仍属号室部。 唐代,属渤海都督府东平府。 辽代,靺鞨改称女真,鸡东县地为东丹国属地。 金代,属上京速频路。 元代,隶属辽阳行省开元路。 明代,隶属奴儿干都司海西女真部麦兰河卫。 清代,初隶属清廷和盛京双重领导的宁古塔牛录章京,后升为昂帮章京。康熙元年(1662年),为宁古塔将军管辖。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吉林将军宁古塔副都统管辖。光绪六年(1880年),清政府废除封禁,移民实边。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设蜂蜜山招垦局,为吉林将军依兰道绥芬厅管辖。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设密山府,鸡东县地为密山府管辖。 民国二年(1913年),密山府改密山县,归密山县管辖。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东北,鸡东县地属东安省密山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从密山析置设鸡宁县,鸡东县地属密山县、鸡宁县分管。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永安县,鸡东县地属密山县、永安县、鸡宁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属松江省密山县、鸡宁县。 1949年9月,属鸡西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密山、鸡西两县。 1957年,撤销鸡西县,设立鸡西市。原鸡西县的兴农乡划归勃利县,其余归密山县,鸡东地分属密山县和合江地区勃利县。 1960年,从密山县划出银峰公社和哈达公社的11个大队归属鸡西市,银峰公社改称平阳公社,哈达公社另13个大队,设东海公社归属密山县管辖。密山县区域分属牡丹江地区鸡西市、密山县及合江地区勃利县。 1964年6月,国务院决定设置鸡东县。 1965年1月1日,鸡东县正式成立。属牡丹江专区。 1967年,专区改称地区,隶属牡丹江地区管辖。 1983年9月3日,国务院批准,划归鸡西市领导。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鸡东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太平岭北端之间的合围部分,东与密山市相连,南与俄罗斯接壤,西与鸡西市恒山区毗邻,北与七台河市、勃利县相邻。总面积324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鸡东县地处完达山西南端和太平岭东北端之间,属低山丘陵。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鸡东县地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全县低山丘陵区占总面积的66%,丘陵漫岗区占24%,冲积平原区占10%,构成七山、半水、二分半田的布局。 鸡东县内山脉均属长白山系,完达山余脉那丹哈边阿岭位于该县北部,太平岭余尾波格拉尼池内山脉(边境山脉)位于该县南部,主要山峰有洞子沟横背山、姜顶子山、坪稍山、万宝山、石砾山、破石缱子山、迎面山、老秃山、红叶山等。县内最高峰为西大翁,海拔880.6米,最低为东界穆棱河谷漫滩,海拔145米,最大比高680米,一般在100一300米,地形起伏较大,局部山势陡竣。
气候 鸡东县地处中纬度,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春季干旱多风,夏季温和多雨,秋季降温快初霜早,冬季寒冷少雪干燥。由于地形较复杂,小区域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2.8—8.8℃,全年有5个月的平均气温在0℃以下。≥10℃积温,平均在2490.7—2681.6℃。全年多西风,春季风力最大。全县平均降水总量427.9—542.5毫米。全年日照总数为2541.7小时。鸡东县四季气候特征是:3—5月气温回升快,8月上旬开始解冻,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平均为4月3日至4月9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平均在5月10至5月18日。
水文 鸡东县内河流均属穆棱河水系。穆棱河横贯该县中部,有二、三级支流260条多分布在低山丘陵和丘陵漫岗区。主要支流有黄泥河、大石头河、半截河、水曲柳、河滴道河、哈达河、锅盔河等。由于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河流具有明显的夏雨型、山地型特征。夏秋雨季流量较大,冬春流量较小,有的甚至干涸。全县有中型水库2座,小型水库7座,水库净调节水量5.266立方米。
【交通运输】
公路 鸡虎高速公路、鹤大高速公路过境,其中鸡虎高速公路境内长36.5千米,双向4车道,有2个出口,通往密山市、虎林市、城子河区、鸡西市、滴道区。国道201过境,境内长24.05千米,双向4车道,有1个出口,通往鸡西市、七台河市。省道309过境,境内长36.7千米,双向4车道,通往密山,虎林、城子河。鸡西。有县乡(镇)级公路58条,总长612.99千米。
铁路 鸡东县铁路有林密线过境,境内长46千米,为普轨国家级铁路,设鸡东、东海、永安3个站,通往密山;鸡东火车站为三等站,日均有12列客车停靠,快车有K7155次、K7153、K7027三对6列,慢车有4041、4043、6223三对6列,日客运量457人次,年货运吞吐量317.6万吨。
航空 鸡西兴凯湖机场位于境内哈达镇程家村,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飞机跑道长2300米,宽48米,是该市唯一家民用机场。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鸡东县有中小学校29所,其中小学10所,初中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教学点1所,职普学校1所,高中1所,十二年一贯制一所。教师2156人,其中小学教师914人,初中教师860人,高中教师324人,中等职业教师58人。全县中小学学生数15713人(义务教育阶段共计11993人),其中小学5701人、初中6292人、普通高中3234人、职业高中486人。
文化事业 鸡东县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线电视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鸡东县共有卫生医疗机构189家,其中二级医院5家,一级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1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个体诊所37家,村卫生室133家。全县现有卫生监督机构1家,妇幼保健机构1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急救中心1家。拥有编制(使用)床位1321张、卫生技术人员1306人。
【风景名胜】
锅盔山庄
锅盔山庄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永安镇北,景区面积0.3平方千米,景区内有葡萄园、梨园、特菜园等生态农业观光区;养殖园内有孔雀、珍珠鸡、贵妃鸡、大雁等动物供观赏;水库中有各种野生鱼类供垂钓。锅盔山上有饮马坑、古水井等古遗址。
鸡林朝鲜族民俗风情园
鸡林朝鲜族民俗风情园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位于鸡东县城北部鸡林朝鲜族乡境内。该景区有各个时期朝鲜族的服饰、生活用品、生产工具等;有民族风味饮食一条街、南国香都生态园以及朝鲜族风味饭店20余家,可以品尝辣菜、狗肉、打糕、烤肉等朝鲜族风味食品,体验朝鲜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和待客礼仪。
八角楼
八角楼为戏院,位于平阳镇内南侧,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由八面八角构成,故称八角楼。属近代仿古木结构拾梁式建筑,楼内中间有十二根红柱相隔,造型具有古典风格。
延慧宫
延慧宫为道观,整个建筑是二层递进四合院结构,在中轴线上从前至后分别是山门、吕祖殿、老君殿三座主要殿堂,两边是偏殿和厢房,体现着道教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主旨,也体现了中国古式建筑的风貌。
凤凰湖
凤凰湖为人工修造湖、位于风凰山风景区内。始建于1996年,水库由土坝、输水润、溢洪道和电站(二期工程)四部分组成。水库的功能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养鱼、发电、旅游及生产、生活用水。
不倒翁石人
不倒翁石人位于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内,是一个10多米高的石柱,附近有避雨石、大观.石、柞树庙、大碾盘,前人耕作的稻田遗址等景观。
卧虎峰
卧虎峰,位于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内,为一处长740米陡峭嶙峋的大石壁,因早时有东北虎经常出没栖息而得名。生长着造型各异的赤松、杜松,有雏鹰待飞、八戒望月、狐仙洞、卧虎泉、迎客松、石鸭、石猴等景观。
里连河山侵华日军军事遗址
里连河山(小炉台、四平顶子山)位于卧虎峰北部,主峰海拔413米。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长期霸占中国,防御苏联军队进攻,在中苏边境地区修筑了大量工事。里连河山脉中,有当年日本关东军强迫中国劳工修筑的步兵战壕、防坦克壕、指挥所、碉堡、炮楼等工事。
【历史文化】
锅盔山古城遗址 锅盔山城址,位于黑龙江省鸡东县永安镇永政村西北部。是一处集汉魏时期遗存及渤海国时期山城、辽金时期继续沿用的古遗址,其主体文化遗存以渤海时期山城为主,保存现状较好,保护范围面积13.4万平方米。城址坐落在山体的顶部,城墙沿山体顶部的平缓处与陡坡处结合部边缘处顺山势构筑,平面呈南北较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城址占据了全部山顶较平缓的山坡上,城墙为石砌,采用“干打垒”法砌筑,砌石之间无粘合材料,是黑龙江东部地区规模较大、保存较好的渤海时期山城城址。“十三五”期间,鸡东县锅盔山古城遗址被批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三五”期间,鸡东县鸡东松茸酒、亚细亚松茸酒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朝鲜族青少年文化礼俗、鸡东丝绵画和旗袍工艺、鸡东手工簸箕、鸡东特酿、鸡东葫芦烙画、朝鲜族掷柶戏等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