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西宁市 | 海东市 |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 海北藏族自治州 | 海南藏族自治州 | 黄南藏族自治州 | 玉树藏族自治州 | 果洛藏族自治州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图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图
点击看大图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景区景点
   

海南藏族自治州的风景图片
首页 >> 青海 >> 海南藏族自治州
区号:0974
邮编:813000
面积:4.6万平方公里
人口:45万人
行政区类别:自治州
位置: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位于著名的青海湖之南,故名海南
政府驻地:共和县恰卜恰镇
行政区划:5个县
车牌代码:青E
机 场:共和青海湖机场
著名景点:青海湖、龙羊峽水库、贵德古城
 

地区概况

  海南藏族自治州,隶属于青海省,首府驻共和县,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东与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四周环山,盆地居中,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全州总面积4.45万平方千米,下辖5个县。海南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45.0万人。

  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群山起伏,河流绵延,森林茂密,旅游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青海湖、日月山、倒淌河、龙羊峡水电站、河阴镇、神山古刹赛宗寺、伏俟古城、同德河北林场、直亥雪山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境内有以国道109线、214线、省道西久线为主骨架,州、县地方道路为脉络的“四横”、“三纵”公路网络。

行政区划

  海南藏族自治州辖辖5个县:

  共和县 面积17209平方千米,人口133409,政府驻恰卜恰镇,下辖7个镇、4个乡
  贵德县 面积3600平方千米,人口105645,政府驻河阴镇迎宾东路,下辖4个镇、3个乡
  贵南县 面积6649.7平方千米,人口8.12万,政府驻茫曲镇,下辖3个镇、3个乡
  同德县 面积4652.8平方千米,人口6.03万,政府驻尕巴松多镇,下辖2个镇、3个乡
  兴海县 面积12100平方千米,人口8.37万,政府驻子科滩镇县府路,下辖3个镇、4个乡

历史沿革

  海南州在秦汉以前属羌戎地,这里的先民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有了原始的采集业和农业。
  西汉前期,海南地区已纳入中央王朝建制体系,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金城郡设河关县,辖今贵德、共和东部地区,受“护羌校尉”节制。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设西海郡,其辖地包括今共和、兴海两县的大部分地区。
  东晋以后,今贵德和共和分别为前凉、后凉、北凉、吐谷浑管辖。建德五年(576年),北周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建廓州,辖今贵德、贵南等地。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廓州为浇河郡,今贵德、贵南两县为其属地。大业五年(609年),隋攻陷吐谷浑,新置河源、西海二郡,辖今兴海县大河坝以南、同德、共和地区。
  唐天宝十三年(754年),陇右节度使哥舒翰收复九曲之地,在黄河以南置浇河郡及宛秀军等。至德元年(756年),地入吐蕃。
  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唃厮啰首领溪巴温据今贵德,建溪哥城。大观二年(1108年),宋军收复溪哥城,改建积石军,辖今贵德县及其以东地区。
  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金攻占积石军,今海南东南部地区归金管辖。
  元至元八年(1271),于今贵德设贵德州,属吐蕃宣慰使都元帅府管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贵德州归陕西行中书省河州路管辖,辖今贵德及其西南地区。
  明洪武三年(1370年),将贵德州改为归德州。洪武八年(1375年)改归德州为归德守御千户所,隶临洮府河州卫。洪武十年(1377年)复称归德州,辖今贵德及贵南部分地区。今海南其他地区,属朵甘都司答思麻万户府和必里千户所管辖。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朝在今贵德县设归德所。雍正二年(1724年),今贵德黄河以北地区归西宁县管辖。是年,在今贵德设“钦差总理蒙古番子事务大臣公署”,后移驻西宁,管理包括今海南州在内的广大牧区。雍正四年(1726年),归德所改隶甘肃临洮府。乾隆三年(1738年),归德所改隶西宁府。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改归德为贵德,并改设为县,置县丞。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置贵德厅,设抚番同知,隶西宁府,辖今海南黄河以南的贵德、贵南、同德等地。
  民国二年(1913年),改贵德厅为县,归甘肃省西宁道管辖。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11日,划湟源县之恰卜恰地区和西宁县之上、下廓密地区设共和县,县治曲沟大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划贵德县之鲁仓、汪什科及察罕诺门汗牧地设同德县,县治拉加寺。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省政府设大河坝设治局。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青海省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辖同德县、南屏设治局(今贵南鲁仓地区)、河曲设治局(今同德石藏寺一带)等。民国三十年(1941年)第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仅辖同德一县。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设治局为县,县治旧大河坝。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南屏设治局撤销,将同德县的鲁仓一带划归贵德县,茫拉、沙沟、拉乙亥等小块农业区仍归同德县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撤销,同德县直属青海省政府领导。
  1949年9月18日,贵德县解放,成立贵德县人民政府,县治河阴镇。9月25日,共和县解放。9月27日兴海县解放。1954年5月,迁至恰卜恰。9月中旬,同德县解放。1953年8月,迁尕巴松多。1960年,迁子科滩。1951年11月20日,同德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6月,共和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2年3月,兴海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1953年3月,贵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7月17日,改称贵南县人民政府。1953年12月6日,海南藏族自治区成立,辖贵德、共和、同德、兴海、贵南5县。州治共和县恰卜恰。1955年7月28日,海南藏族自治区更名为海南藏族自治州,辖县未变。1978年4月14日,中共海南藏族自治州龙羊峡工作委员会和海南州革命委员会龙羊峡办事处(县级)成立,州辖县遂增至6个。2001年8月,龙羊峡工委及行政委员会撤销,州辖县恢复为5个,即共和、贵德、同德、贵南、兴海,迄今未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海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部,因地处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之南而得名,素有“海藏通衢”之称。海南是青藏高原的东门户,东与海东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毗连,西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为邻,北隔青海湖与海北藏族自治州相望;东西宽260千米,南北长270千米,面积为4.45万平方千米,占青海省总面积的6.18%。

  地形地貌

  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地形以山地为主,四周环山,盆地居中,高原丘陵和河谷台地相间其中,地势起伏较大,复杂多样。全州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最高点虽根尔岗海拔5305米,最低海拔2168米。在地貌分区上属柴达木—湟中海拔盆地大区,青海东部中海拔盆地分区,青海湖—共和中海拔盆地小区。全州呈北西西—南东东向之盆地与山地相间的格局,由北而南依次为青海湖盆地、青海南山中起伏山地,共和—贵德盆地,河卡山中起伏山地,兴海—同德盆地,蘑菇山—桑赤岗大起伏山地。在这种近东西向起伏相间的格局两端,西为北北西—北西走向的鄂拉山大起伏山地,东为西山—扎马日岗中起伏山地,这种基本地貌的形成,是基于地质构造山断块抬升的山地与山间断陷盆地的差异性升降运动,以及共和盆地东西两侧各存在一个近南北向的构造带。山地是全州主要地貌类型,占全州陆地总面积的42.3%,丘陵及残山占全州陆地总面积的11%;中海拔平原和台地占全州陆地总面积的46.7%,其中河谷阶地为12.4%。

  气候

  海南藏族自治州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其特征是大气稀薄,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凉寒冷,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凉爽,秋季阴湿多雨,冬季漫长干燥。由于境内地形复杂,高低悬殊,气候又显示出不同温度的差异,在低温少雨的共性基础上,又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个性地方气候和小气候特点。境内平均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年平均气温以黄河下段谷地为最高,达7℃;共和盆地约3℃;3400米以上地区低于0℃;4000米以上地区在-4℃以下。年较差为24—26℃。境内南部和青海湖湿地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共和盆地和兴海子科滩等地年降水量300—360毫米之间。境内东部、北部及湖湿地区年平均日照2900—3040小时,中部和南部地区年平均日照2690—2770小时。

  水文

  海南藏族自治州境内青海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微咸水湖,位于州境北部。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3千米,湖面积4573平方千米,湖水总容量854亿立方米。含盐量12.49克/升,矿化度在12.5—13.2克/升之间。湖面海拔3196米,平均水深19.15米。自治州境内河流众多,主要为黄河水系和青海湖水系河流。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全州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5所(寄宿制中小学70所,在校生67273人),在校学生102130人。其中:小学54所,在校生43645人;中学25所,在校生31482人;幼儿园302所,在园幼儿21680人;特殊教育学校2所,在校生11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在校生5312人。全州教职工总数7115人,拥有专任教师6087人。学龄儿童入学率99.77%,初中阶段净入学率达到95.99%。

  文化事业

  全州共有艺术专业表演机构1个,图书馆事业机构6个,文物事业机构2个,群众文化事业机构6个。

  医疗卫生

  全州拥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72家,其中,州级公立医院2家,县级公立医院9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家、卫生监督所6家,妇计中心6家、中心血站1个,血库2个、乡镇卫生院40所;共开设病床2751张,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5.9张。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5.5人。

交通运输

  海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牧区与东部农业区的连接地带,居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区和“青海湖”自然保护区的腹心区域。海南藏族自治州以州府所在地恰卜恰镇为中心,国道为109线,214线、省道西久线为主骨架,州、县地方道路为脉络,内同黄河两岸五县,迈40个乡镇的“四横”、“三纵”公路网络。

风景名胜

  青海湖

  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跨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的海晏、刚察、共和三县之间。湖面东西最长106千米,南北最宽63千米,周长约360千米。青海湖是中国面积最大的高原内陆咸水湖,湖水面积4625.6平方千米,湖水容量743亿立方米。
  青海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泊之一,湖面海拔3196米。流域整体轮廓呈椭圆形,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是一个封闭的内陆盆地;具有高原大陆性气候。青海湖是微咸水湖,矿化度较高,水补给来源是河水,其次是湖底的泉水和降水。
青海湖是藏文化区,不仅具有藏文化区的共同特点,拥有藏文化区共有的民族风情、文化渊源,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水文化特点。青海湖区是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种植业、旅游业和工业生产均有一定规模。 [31]湖区各县经济方面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为辅,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环湖公路沿线。
  青海湖是世界高原内陆湖泊湿地类型的典型代表,是水鸟重要繁殖地和迁徙通道的主要节点,是中国西部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水气循环通道,是维系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是阻止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被称为中国西北部的“气候调节器”“空气加湿器”和青藏高原物种基因库。

  龙羊峡水库

  龙羊峡水库位于黄河上游青海省共和县和贵南县交界的龙羊峡谷,电站装机容量128万千瓦,水库设计蓄水位2600米,总库容247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4亿立方米,是一座具有多年调节性能的大型综合利用枢纽工程。
  龙羊峡人工水库已成为美丽的旅游景点,大坝锁黄河,高峡出平湖。碧波荡漾,湖光山影,乘游船绕湖一周,苍穹碧野,心旷神怡,游客才顿然悟到,黄河水在这里是“清”的。清清的黄河水,是大自然的赋予,是人们对黄河利用和改造的结果。

  贵德古城

  贵德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万历十八年增修,有600多年历史。城墙基本保存完好。
  贵德古城呈正方形,南北二城门外皆有瓮城。南瓮城门东向,北瓮城门西向,均为明后期筑成。南瓮城内有坐南向北的关帝庙,雕梁画栋,檐下用木栅栏护围。南门顶建有城楼,在清同治六年变乱中被焚,后修复,上下两层。
  城墙内的明清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又经清朝道光、光绪年间扩建重修,形成规模,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60平方米。在城内街市南北向的有南门街、北门街(后称王家街)、仓门街、北向街共4条。以今南北街为界,当时东侧有何家街(后改为兴文卷)、衙门街等。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