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的东部,西与东城区、崇文区、丰台区、海淀区相毗邻,北连昌平区、顺义区,东与通州区接壤,南与大兴区相邻,全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4米,是北京市城近郊区中面积最大的的一个区。2008年末,全区常住人口308.3万,其中户籍人口208.5万,外来人口99.8万。区现行行政区划,有23个街道办事处,20个乡。
朝阳区历史久远。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广阳郡,后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将中都路大兴府改为中都路大兴县,明清时属京师顺天府,仍归大兴县管辖。1925年设区,称北京市东郊区,1928年改为北平市东郊区,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朝阳区至今。
【行政区划】
朝阳区现辖 23个街道办事处,20个地区办事处。
(1)街道办事处 朝外街道、劲松街道、建外街道、呼家楼街道、八里庄街道、三里屯街道、团结湖街道、双井街道、垡头街道、左家庄街道、小关街道、和平街街道、酒仙桥街道、首都机场街道、潘家园街道、六里屯街道、麦子店街道、香河园街道、亚运村街道、望京街道、安贞街道、大屯街道、东湖街道(筹备处)。
(2)地区办事处 南磨房地区、高碑店地区、将台地区、太阳宫地区、奥运村地区、小红门地区、十八里店地区、三间房地区、东风地区、常营地区、管庄地区、孙河地区、王四营地区、东坝地区、黑庄户地区、崔各庄地区、豆各庄地区、金盏地区、平房地区
、来广营地区。

【历史沿革】
北京市朝阳区,伴随着古都,历经漫长岁月。从秦至隋唐,该地区属幽州所辖的蓟县,辽时归属燕京道析津府,金时属中都路大兴府,元代属中都路大兴县,明清属京师顺天府,仍为大兴县辖。1925年首次设区,史称东郊区。1949年以后,根据首都北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行政区划曾多次变更。195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下辖22个街道办事处,1个街道筹备处,20个乡。
【人口状况】
朝阳区的人口特点是总量多、增长快、结构复杂。2007年末,在全市十八个区县中,朝阳区常住人口300.1万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人口为178.4万人,外来人口96.3万人,总量均位居首位,其中常住人口占全市(1633万人)的比重为18.4%,外来人口占全市(419.7万人)的比重为22.9%。朝阳区有大量外籍人士、商务人士、文化人士,还有14.2万左右的农民。
【气候特征】
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集中,风向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多雨,水热同季,为农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秋季晴朗少雨,冷暖适宜,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少雨,各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
【地理位置】
朝阳区位于北京市主城区的东部和东北部,介于北纬 39。48'至 40。09',东经 116。21'至 116。42'之间。东与通州区接壤,西与海淀、西城、东城、崇文等区毗邻,南连丰台、大兴两区,北接顺义、昌平两区。朝阳区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近郊区,南北长
28 公里,东西宽 17公里,土地总面积 470.8 平方公里。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可划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四大类型。多种多样的地貌类型,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建立城郊农业结构提供了有利的地貌条件。区域轮廓呈南北略长、东西稍窄的多边形。朝阳区地处东116°38′附近,北纬40°左右的北京平原朝阳区平均海拔34米,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区内蜿蜒流淌的8条主要河流,在肥沃的土地上勾勒出风景如画的自然美景。
【自然资源】
区境内8条主要河流:温榆河、清河、坝河、亮马河、萧太后河、凉水河、北小河,蜿蜒错致,形成网络。全境面积470.6平方公里,自然植被的分布受地形、气候及土壤的影响显著,特别是由于坡向和海拔高度的制约和水热条件的影响,使自然植被呈现出有规律的垂直分布及过渡交替的特征。矿产资源种类较多,资源丰富;优势矿产是非金属矿;分布比较集中,开发条件较好;中小型矿多,共(伴)生矿多,贫矿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有:·太阳宫郊野(体育休闲)公园·将府公园(二期)·东坝郊野公园(二期)
(2009-06-22) ·东风公园·鸿博公园·白鹿公园·京城槐园·金田公园·常营郊野公园·朝阳公园·老君堂公园·杜仲公园·兴隆公园·京城梨园·常营公园·东坝郊野公园·朝来森林公园·将府公园(一期)。

朝阳风光——文化广场
【经济发展】
朝阳区经济呈现发展快、结构好、贡献大的突出特点。过去五年,全区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以上,超过全市的平均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5%左右,2006年,朝阳区财政收入在全市各区县中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了106.4亿元。产业结构日益优化,高端产业地位日益突显。2007年,第一产业占0.08%,第二产业占15.41%,第三产业达到了84.51%。其中,金融保险、会计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占全区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50%以上。全市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中,CBD、奥运、电子城三大功能区聚集在朝阳。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版权交易中心一期投入使用,三间房国际动漫产业园、崔各庄艺术产业区快速推进。规模以上高技术企业实现利润18.4亿元,同比增加13.6亿元,增长2.8倍。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也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全区GDP达到1670.4亿元,占全市的18.5%。区域税收579亿元,同比增长40.4%,占全国财政入库税收的1.14%。区级财政收入141.5亿元,同比增长32.8%。
【交通状况】
朝阳区自古以来就是北京的东行门户,现已构成公路、铁路、航空、地铁立体交通网络。区内公路四通八达,总计700多公里,除十几条市内线路外,还有京津塘高速公路、首都机场高速公路、京通快速路、京石公路、京张公路、京密公路、京山公路和二环、三环等十几条干道。全区目前有立交桥30座,人行过街桥42座,其中有全国最大的由26座桥构成的四环路。现代化的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也坐落在朝阳区,目前拥有国内航线140多条,国际航线38条,每周定期航班800多班。新建的海关朝阳口岸已正式启用,缩短了朝阳与世界交往的距离。
【文教卫生】
经济发展,带动了朝阳的科技、文教、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全面发展。“科技兴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在成为全区人民的具体行动。全区目前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广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京经济学院、北京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33所;有中学103所、小学227所,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95%。此外还有职业高中33所。闻名中外的中日友好医院、安贞医院、肿瘤医院、朝阳医院等卫生设施保证着朝阳区人民的健康。国家奥林匹克中心、北京工人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馆、朝阳体育馆为全区人民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了活动场所。
【旅游资源】
悠久的历史给朝阳大地留下了许多历史古迹,有华北最大的道观东岳庙,京城名胜五坛之一的日坛,北京地区三大古桥之一的八里桥,京杭大运河的入京门户通惠河,汉藏人民友谊的象征西黄寺,元大都现存遗址最长处北土城等等。解放以后,朝阳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新建了一批风格各异的新景点,全国第一座以红领巾命名的公园红领巾公园,北京市10大人工湖之一——美丽的团结湖公园,占地320万平方米的综合性、现代化、多功能的朝阳公园,中外合资的集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民俗风情、歌舞表演、工艺制作以及民族美食为一体的大型民族文化展示基地中华民族园,规模宏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亚运村。这些每年都吸引着数以10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商业文化】
朝阳区市场繁荣,大型商场众多。全区共有商业网点3万多个,形成了十几个商业区。其中,朝外商业中心被列为北京市新建五大市级商业中心之一,该中心全长1.08公里,占地11.36公顷,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中心以商业、服务业为主,并建有相当规模的金融、商务用房及相应的文化娱乐中心。位于该中心东部的蓝岛大厦已于1993年建成营业。蓝岛大厦以其特有的“以文兴商”闻名全国,赢得较高的知名度,1995年销售额在全市名列第三。精品大厦购物中心。和蓝岛连成一体的区内还分布着雪银大厦、鑫帝大厦、友谊商店、国际商店、贵友大厦、燕莎友谊商城、赛特购物中心等十几家大型商场。另外,还有各具特色的市场183个,像被一些外国客人称之为北京“小巴黎”的秀水市场、雅宝路服装市场、水碓子贸易批发市场、北京图书批发市场、三里屯“汽配一条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