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武汉市 | 宜昌市 | 黄石市 | 襄阳市 | 十堰市 | 荆州市 | 荆门市 | 鄂州市 | 孝感市 | 黄冈市 | 咸宁市 | 随州市 | 仙桃市 | 潜江市
   天门市 | 神农架林区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北的相关信息
湖北旅游投诉电话
湖北旅游投诉电话:027-87124701
国家旅游投诉电话:010-65275315

湖北最佳旅游时间
湖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5°c左右,年均降水量在800毫米至1600毫米之间。全省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夏炎冬寒,所以到湖北旅游最好是在春秋两季。

湖北旅游特别提醒
1.在武当山如果遇上暴雨须暂避,因为暴雨和雷暴多连在一起,暴雨如果引发泥石,雷暴亦常作滚地雷,容易伤人。
2.鄂西土家族偏处于西隅山区,离宜昌和湖南武陵山区较近,路程安排可自宜昌过江前往,或由咸丰去湘西武陵源地区。

湖北娱乐指南
湖北省有着古老的楚文化和带有巫楚意味的艺术形式,据史料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湖北已经有了民间歌舞,而一些祭祀中的舞蹈表演则在更早的时候就已经产生了,湖北丰富多样的戏曲艺术就是在源远流长的楚地文化基础上慢慢形成的。在湖北的街头巷尾,最常听见的就是汉剧、楚剧以及荆州花鼓戏,传统的保留剧目有《宇宙锋》、《二度梅》、《审陶大》以及《窦娥冤》等,游客在此可领略到比京剧古老得多的剧种的独特韵味。
首页 >> 湖北 >> 襄阳市 >> 襄阳市襄城区

  襄城区位于湖北省西北部,襄阳市城区南部,汉江南岸。是襄阳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文化中心。总面积684.8平方公里。总人口50万人(2007年),其中城镇人口31.7万人。地形为东低西高,呈三角形,东、北边界以汉江为界,沿江以平原为主,西南部以岗地、丘陵、山地为主。汉江黄金水道贯通全境,余家湖港年吞吐能力达1000万吨;毗邻襄樊机场、老河口机场。古迹有襄阳古城墙、夫人城、多宝佛塔、绿影壁、昭明台、摩崖石刻等。

行政区划

  襄城区辖5个街道、2个镇、1个乡:

  街道:王府街道、昭明街道、庞公街道、檀溪街道、隆中街道

  镇:卧龙镇、欧庙镇

  乡:尹集乡

历史沿革

  1949年前为襄阳县昭明镇。1949年1月建立襄樊市襄城爱国民主区政府;1949年10月改称襄阳县襄城区人民政府;1950年5月改称襄樊市襄城办事处;1954年6月改称襄樊市第一办事处;1956年8月改称襄樊市襄城街道办事处;1960年6月设立襄城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1968年9月成立襄城公社革命委员会;1980年6月改称襄阳城街道办事处。1983年12月设立襄樊市襄城区。

  1995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5]100号):撤销襄樊市襄城区、樊东区、樊西区、郊区,设立襄樊市襄城区和樊城区。以原襄城区和原郊区的檀溪、尹集、庞公3个乡的行政区域为襄城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陵园路。2001年8月3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1]93号):将原襄阳县的欧庙镇、泥咀镇划归襄城区管辖。2004年底,襄城区辖5个街道、2个镇、1个乡,38个居委会、136个村委会。

人口民族

  全区户籍总人口14.3万户,49.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万人,未落常住户口1.46万人,总人口中男性25.02万人,女性24.0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率为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91人。境内居住以汉族为主,同时有28个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少数民族有回族、蒙古族、满族、土家族、锡伯族、朝鲜族、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彝族、白族、水族等约3100余人,其中以回族、土家族、满族居多,占总人口数0.67%,主要聚居地王府办事处、庞公办事处、南街社区。

地理环境

  襄城区位于鄂西北汉水中游以南。北临汉江咫距樊城区,东环襄江濒依襄州区,东、南与宜城市、南漳县交界,西北和谷城县毗邻。地处祖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地带,系荆山余脉绵亘。总面积684.8平方公里,南北宽约23公里,东西长约30公里,边境周长约120公里,其中:陆岸线长约86.2公里,水岸线长约33.8公里。襄城区在全省地域分异规律上属鄂中丘陵区,由低山、岗地、河谷平原三个土地单元构成。平面形状呈不规则三角形,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中部和西部多山丘,临江为沙洲地,海拔高度460—58米之间,平均海拔67米。

  襄城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冷夏热,春季冷暖无常,大风多,夏季降雨集中,易涝易旱;秋季降温迅速,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雨,严寒期短。年平均气温15℃—16℃,极端最高气温达40℃,极端最低气温曾出现-15℃。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800—2100小时,年无霜期228—249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6%,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光照充足,非常适应各类动植物生长。

  全区均属汉江水系。汉水由牛车沟口入境,自西北往东注入,至小河口纳维水出境。区内长33.8公里,河床宽700—1494米,警戒水位66米,最高水位70.60米,最大流量52400秒/立方米(均在1935年7月8日),多年平均流量1375.71秒/立方米,年径流量429.94亿/立方米。境内“两河一水一渠”:肖家河,发源于南漳七里山,流经卧龙镇(原名泥咀镇)至万山入汉江,全长24公里,流域面积122平方公里;回龙河,发源于谷城承恩寺,流经卧龙镇至襄阳区永安巷,全长23公里,流域面积106平方公里:渭水,发源于南漳七里山,流经卧龙镇、欧庙镇,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414平方公里;南渠,源出扁山西麓凤凰村太山庙,亦名泉水坑,泉口直径为10厘米,终年涌水,泉水沿宋家包转子山、关路口北流,汇磨旗山杨家岗泉水,纳孙家冲、虎头山溪水,顺山东南下行,于观音阁注入汉江,全长约18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它是襄城区域内排洪、排涝、排污的一条重要沟渠。

自然资源

  全区土地总面积102.7万亩,其中耕地22.65万亩,占总面积的22%;旱地10.7万亩,占总面积10.4%;沙洲地4.9万亩,占总面积的4.8%;林地19.44万亩,占总面积的18.9%;水域面积4.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28%。全区土地结构多样,土质相差较大,可利用土地少,人均土地面积2.078亩。

  区内水资源比较丰富,地表水资源年平均14278万立方米,主要由降雨和水库拦截地表经流产生。区内共有水库48座,其中:中型水库2座,小(一)型4座,小(二)型42座,堰塘850口。回龙河水库总库容2995万立方米,渭水水库总库容2040万立方米,蓄水总能力8960万立方米。常年蓄水量4200万立方米。地下水总量7亿立方米,水层厚约70米,埋深4—12米,易开采,钻孔涌水量1000—5000吨/日,水质较好,为低矿化度淡水,矿化度小于1克/升,硬度为20—30德国度的软水至软硬水,PH值在6.2—8.4间,有害成份极少。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较多,光照充足,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也有利于不耐寒的动植物越冬。全区境内有生物资源310多种。其中:植物类约20个种类,木本植物160种,草本植物47种。植物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雪松、杉树、柏树、杨树、柳树、紫穗槐、香椿、臭椿、青苹、红苹、野山渣等,较为珍稀的植物有银杏、水杉、花红等。动物类约85种,以人工饲养动物为主,兼有野生动物50余种。鸟类以乌鸦、喜鹊、斑鸠、画眉、杜鹃居多。水产有鱼类资源50多种。其中:鲤科鱼31种,如:青鱼、草鱼、鲢鱼、鳊鱼及虾、龟、泥鳅、牛蛙等水生动物。

  区内探明的非金属矿藏资源有硅石、石灰石、白云石。其中:硅石主要分布在雄鸡山、扁山、仙家山大约9华里的矿带。工业品位达99%以上,储量300万吨;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岘山,真武山、磨旗山储量约1497万吨。年开采量60万吨。白云石主要分布在铁帽山、扁山,储量较大。

经济发展

  2009年全区生产总值按在地口径完成138亿元,同比增长15.5%;按原口径完成55亿元,同比增长20%,超工作目标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在地口径同比增长20%,达到36.7亿元;按原口径同比增长56%,达到9.2亿元,是2007年的3.6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0%,达到25亿元,是2007年的3.2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25.8%,超工作目标10.8个百分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600元、5930元,分别增长10.6%和12%。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深入推进“项目促进年”活动,大项目开工较快增长。开工和建设过千万元项目72个,完成投资19.6亿元,其中完成工业投资12.3亿元,同比增长70%。建立项目协调服务、督办激励机制,成立5个重大项目指挥部、3个重大项目协调办公室以及22个项目服务工作专班,140多个项目建成投产,22个重点项目建设超目标推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项目引进再创新高。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选派20多名干部常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驻点招商,有针对性参加节会招商40多次。强化产业招商,能源、化工、建材、物流、旅游等重点发展产业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推进全员招商,招商引资质量大幅提高,中国兵装集团、深圳易普乐、上海光明、湖北奥信等一批知名企业入驻襄城。全区共引进项目247个,投资总额398.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7.2亿元,同比增长125.2%。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个,投资总额198.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4.2亿元。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支持,争取市级以上投资项目96个,总投资3.5亿元,到位资金2.02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58万美元,同比增长100.3%,增幅排全市第一。

  工业强区迈出新步伐。全力帮助企业度过难关,通过保企业来保发展。建立区直部门联系规模以上企业制度,积极为企业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坚定企业发展信心。深入推进银企银地结合,筹建两家共注册1亿元的小额贷款公司,区城投公司筹集发展资金2000多万元。全面落实减税政策,呵护创业期企业发展。全年共为企业减负2500万元,为61家企业发放房租补贴36.3万元。深入推进企业成长工程,骨干企业不断壮大。新增规模以上企业31家,总数达到100家,其中新增过亿元企业2家,总数达到13家。台基半导体公司成功上市,辖区上市公司增加到2家。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23.8%。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技改投入10.3亿元,同比增长40%。坚持工业向园区集中,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开发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6亿元,建成面积由300亩扩大到2000亩,新入驻企业28家,实现产值46亿元。伺服技术产业园被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督办项目,于12月8日开工奠基。尹集物流工业园被列为全省重点跟踪项目,平整土地300多亩,5家过千万元项目在建或投产。庞公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建设全面启动,完成投资1亿多元。各地工业小区新建标准化厂房11.5万平方米,基本实现项目满园。

农业经济

  襄城区农业定位尚属城郊农业,以满足城市需要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为主,兼有粮、棉、油种植,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玉米、芝麻、油菜、蔬菜、麦冬、山药。1996年农业总产值1.33亿元,粮食总产1.43亿斤,棉花总产8060担,油料总产123.96万斤,蔬菜总产6029万斤,当年农民人均收入2306元。1997年针对农田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投资350万元,新建了一批泵站机井、渠道等水利设施,增强了农业基础地位。当年,蔬菜增产500多万公斤,上市品种72个,水产品上市量142万公斤,水果116万公斤,肉类686万公斤。2000年后,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突破口,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组织实施了水库除险加固、土地整理、生态林建设、蔬菜田园化、无公害蔬菜等基础项目建设,完善配套水利设施3380处,新增灌溉面积5万亩,实现11 .4万亩耕地旱涝保收,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从2003年开始,组织实施“一区一品”产业战略,全区基本建成了“一万亩山药、二万亩麦冬、二万亩制种、四万亩水产养殖、五万亩精细蔬菜、十万亩速生丰产林”六大优势产业基地,使城郊特色农业获得淋漓尽致的彰显。欧庙镇主产麦冬,年产量在6000吨左右,成为全国三大麦冬生产基地,产品质优量丰销往全国甚至东南亚各地。卧龙镇是湖北的制种大镇,其稻谷、玉米、油菜良种畅销湖北、河南。庞公街道办事处形成4000亩精细蔬菜,2000亩田藕,3700亩大棚蔬菜基地,不仅满足襄樊市区居民生活,而且还销往北京、广东等大城市。尹集乡林果、隆中风景区花卉基地也逐渐形成。

  在特色产业基地效应的作用下,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先后培育和引进了襄樊杨森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襄樊汉江米业有限公司,襄樊妙康食品有限公司,以及丽波、雪美、正荣、英明等30多家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企业,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5家。网络农户2万多户,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发展各类养殖小区14家。全区建立专业合作社22个,会员5000多户。

城乡建设

  襄城区前身为襄阳城街道办事处,原建成面积只有2.2平方公里。1984年组建区时建成面积4.2平方公里。1984年—1997年,襄城区按照“突出重点,配套完善,分步实施,协调发展”的城市建设战略,突出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建设,配合市有关部门重点解决“行路难、乘车难、排水难、照明难、入厕难”问题,组织实施了襄阳古城修复和护城河治理,老龙堤广场、夫人城广场、北街区域综合治理,滨江大道、南湖广场、隆中景观大道等30多个市政建设工程,完成拆迁18万平方米,多方筹措资金改造泥巴路152条,硬化路面25万平方米,修建下水道25030米,新建厕所13座,建烟尘监视了望台一座,无烟控制区扩大到2.2平方公里。1991年,配合市城建部门,对老城区北街实施拆迁改造,建成古色古香的商业文化步行街,街道两旁门面房全部恢复明清建造原貌,青砖布瓦,飞檐吊脚,石板筑路,街宽12米,长904米,再现了古襄阳城历史文化风貌。1998年,遵循“条块结合,齐抓共管,以块为主,区域共建”的原则,动员辖区单位为“形象工程”建设出资、出力、出物,消灭泥巴路。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成立硬化改造专班,实行统一规范、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配套设施,全区投入资金420万元,改造硬化路面29条8.8万平方米。取缔马路市场14个。

  2000—2005年,配合有关部门新建改造西南大街、檀溪路、滨江路等14条城区主次干道,城区三条出口路、城乡结合部和背街小巷完全消灭泥巴路,“村村通”工程相继完工,累计消灭泥巴路150多条,硬化乡村道路378公里,完成通村公路路基改造380公里。同时完成了老龙堤改造工程,南渠整治工程,尹集供水工程。期间,建商住小区14处,累计完成商品房开发100多万平方米。扩建城区达20多万平方米,创建花园式单位20多个,基本形成以城区为中心,以卧龙、尹集、欧庙、余家湖为拱卫的山水园林城市新格局。

  至2005年底,城区建成面积21.8平方公里,城市中心区人均公共绿地5.2平方米,城区房屋建筑平均达8层,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86年6.6平方米上升到2005年的15平方米。2005年,襄城区被省政府评为全省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省级文明城区”。

交通电讯

  境内交通设施由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组成。境内有输油管道1条,长12.5公里。有汉江最大的港口余家湖港,年吞吐量1000万吨。境内公路97条,总通车里程563.4公里,其中:一级公路53.14公里,二级公路29.84公里,国道33.15公里,省道45.48公里,乡村公路149.9公里,干线好路率90.14%。城区主要干道有东街、南街、北街、西街、胜利街、环城街、环山路,长虹南路、檀溪路、庞公路、江华路、向阳路、胜丰路、延庆寺路、河心路、岘山路,宽度在30—50米不等,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均是水泥或柏油路面,人行道为彩色方砖,城区路灯亮灯率达99%以上。城区短途客运有公共汽车和出租车及少量人力三轮车。城区开通19条公共汽车线路,公交车每天发班475车次,市出租汽车公司40家,出租小汽车1700辆。

  全市邮路64条,邮路总长6418公里。其中:自办汽车邮路38条,委办汽车邮路14条。襄樊市邮政局于襄城设置邮政营业厅一处,邮政服务网点13个,信筒12个,信报箱3180个,城乡投递段道82段道。1990年,全市实现农话人工拨号改自动拨号。1991年7月,市区电话号码全部上升到6位数。1994年,电话纵横制设备改为29万门数字程控设备。相继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磁卡电话、数据通讯和礼仪电报等业务。1995年,全市电话号码由6位升至7位数。2005年,交换机总容量达58.5万门。同时,新建本地网传输(汇聚层)工程,宽带光纤接入扩容工程,村村通工程、村村通无线接入容量60000L、PHS接入容量48000L,小灵通预付费容量10万户、ADSL宽带数据、接入端口15000L、LAN端口15000L,襄樊互联网出口带宽提高到7.5 GB/S。固定电话第100万个幸运户尘埃落定襄城区庞公社区。完成电子汇兑网络优化工程,实现全国范围内2小时完成邮政电子汇兑,开办有支票汇款、网上汇款、电话汇款、ATM汇款等业务。开办函件、包裹、集邮、报刊、彩扩、速递、电子汇兑储蓄、电信代办和邮政书店等综合业务。发行报刊320种,累计1097.2万份。

  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襄樊分公司总装机容量145万门。在襄城区建有基站80个,修建传输网光缆线路720公里,传输SDH传输点40个。网络接通率95%以上。在农村建基站30个。采取自办营业厅、代办营业厅、合办营业厅等方式于襄城区开设营业网点20多家,拥有移动网用户16万户。 联通襄樊分公司在市区建成连接武汉、十堰、荆门302公里二级干线光缆,建成襄樊地区传输网4400公里,形成覆盖全市所有乡镇移动通信网络。C网交换容量10万线,基站283个;G网交换容量25万线,基站298个。在襄城区建有5个自办营业厅,45家代办营业厅。C/G网用户32万户。

基础设施

  辖区内有环卫管理所(公司)4个(市2、区2),有环卫工作人员239人,负责城区主、次干道40条,背街小巷51条道路的清扫任务,自1991年始开始全日保洁,保洁面93万平方米。区内建有公厕15座,垃圾转运站11个,垃圾处理场一座,有垃圾清扫车16辆,洒水车一辆,在城区主干道配置垃圾容器1054个。

  辖区1956年开始饮用自来水。现有市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四水厂和小型水厂各一座。两水厂在城区内铺设DK500mm、DNI1000mm、DNI1200mm输水主管道4条,排水管网总长约为200公里,日供水能力21万立方米。除市二、四水厂外,还有湖北制药厂、航空航天部609研究所、襄阳轴承厂等10多家工业企业自办小水厂。城区排水,老城区采用截流式合流制排水,新城区采用雨污分流制两种类型,总长约100公里。1985年后新建4条污雨合流排水管线,全长23.61公里,辖区有排水泵站8座,安装机泵19台,装机总容量1387千瓦,排水能力约2.47万立方米时。

  境内防汛设施主要是汉江堤防、汉江支沟以及南渠。汉江在境内总长33.8公里,其中城区17.7公里,乡镇16.1公里。汉江支沟和南渠总长34公里,最大行洪流量每秒52400立方米。境内堤岸总长67.8公里,抛石护岸26公里,己达防洪新标准的17.7公里,占堤岸总长26.1%。另建排水泵站两座,总装机容量768千瓦,防洪排涝涵闸、涵管21处,基本能够抗御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

  1985年后,辖区用电改由220千伏乔营变站电和顺安变电站为枢纽的主网供电。1988年—2000年辖区内新建改建110千伏钱营、顺安、庞公、郑家山、欧庙、泥咀6个变电站,380/220V配电线路47条,总长2579公里,配电变压器565台,总变容量79002万千伏安。1998年,在余家湖新建火力发电厂一座,一期发电设备容量120万千瓦,二、三期工程已相继动工,建成后年发电能力达到720万千瓦。2005年,城区形成220千伏环网供电体系,以110伏为主体,35—10千伏为配网的供电网络,城区电压合格率98.07%,供电可靠率99.98%。襄城区使用天然气始于2005年元月,由樊城华润燃气有限公司供应。公司建有天然气门站1座,高中压调站2座,加气母站1座,车加气站5座,铺设城市天然气管道260多公里,年供气量4000万立方米。

科技教育

  辖区共有科研机构13个,各类科研人员60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80人,中级职称2000人。区属科研机构2所,科研人员22人。实施科技攻关项目31项,开发科技新产品44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成果42项。争取科技扶持资金652万元,高新科技企业11家,申报各类专利321项,其中发明专利65项。获各类科技成果奖21项(省一、市二十),共有11项重要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应用。2005年,区投入科研经费978万元。区农业科研所、棉花原种场从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和荆州农科院引进优质双抗棉亲本,中棉所29号、D180人工杂交制种,培育出高抗棉铃中、红棉虫、高抗枯萎病、高耐黄萎病的中棉29号F1、D180f1新型棉种,被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推广种植。

  襄城区自古以来就是鄂西北的文化中心,改革开放后,各部门各社会团体办学热情空前高涨,各类学校蓬勃发展。2005年底,有大、中、小学,职教等各类学校91所,在校学生91254人,小学、初中入学率均达100%,“两基”巩固率达98%。其中:普通中学28所,职中1所,小学59所。拥有襄樊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襄樊广播电视大学、襄樊四中、襄樊五中、七中、襄城实验小学等一批名校。在职教师:中学2043人,小学1890人,大学2673人。校舍面积72.89万平方米。幼儿园(含托儿所)12所,专任幼师175人,在园幼儿5709人。另外,设立特殊学校1所,在校学生128人,教师16人,校舍2181平方米。

  1996年4月,襄城区行政区划重新调整后,区体育运动委员会与区文化局合并,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文体服务中心,在辖区内建有48个各种类型的健身场地。建区以来,襄城区派员参加省、市体育运动比赛20余次,荣获团体、个人单项入围名次200余人次。1989年成功的举办了襄城区首届职工综合性运动会。群众体育方面,建立了老年体协、门球协会、篮球协会、桥牌协会、钓鱼协会、舞蹈体操协会、象棋协会、太极拳协会和书法协会。1999年,开展了千人广播体操大赛,万人迎春长跑、万人红旗接力、芙蓉杯围棋赛等。辖区设有固定晨(晚)健身锻炼休闲点30多处,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健身的约20万人,占总人口的40%。

文艺卫生

  辖区建广播站(电)台4个,文化馆(站)9个人。大型图书超市一座。市级图书馆2家,小型图书馆13家。城乡电影院5座,影剧院1所,电子游戏室30家,网吧90家,KTV12家。

  襄城区文艺节目,以民间传统节目为主,主要有龙狮、秧歌、旱船、腰鼓、蚌壳、毛驴、民间器乐等。辖区建有襄城群众文化联合会,吸收有30多个民间文艺团队。1989年8月成功的举办了首届计划生育书法、美术、摄影展,参赛书法144幅,美术39幅,摄影230帧,辖区100多单位1000多人参观了这次展览。1992年首次组织拍摄了《为了这座名城》、《勇于探索的人们》两部电视专题片,以后又陆续拍摄电视专题片2部。1999年,围绕建国50周年,澳门回归和迎接千禧之年等重大庆典,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文艺游演活动。2001年,围绕市委市政府举办的“一节一会”,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活动70余次,参加人员近万人次,吸引观众15万人次。从2003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届社区艺术节,每届时间三个月,利用社区艺术人才展现襄城区民间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风采。

  卫生 襄城区属医疗卫生机构10家,开设病床271张。其中二级甲等医院1所,一级甲等4所。村级卫生室195家,个体诊所13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家,总计有专业技术人员957人,其中:高级职称医师17人,中级148人,初级273人,离退休职工155人。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年门诊136870人次。区属襄樊市四医院和七个乡镇卫生院设置职能科室比较完善,开设有内儿科、中医科、外科、骨科、妇产科、五官科、针灸理疗科、皮肤科等。配有B超机、心电图机、洗胃机、X光机、彩色经颅多普勒、半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球计数仪、多功能口腔治疗仪、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立式麻醉机、同步呼吸机等大中型医疗设备,同时设有空调房,能够开展胆囊摘除、脾脏切除、胃大部切除术,结石取出术、子宫全切、剖宫产术,附件肿瘤摘除,阑尾切除术、疝修补术和各种骨折复位等大中型手术,基本能够满足辖区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

  此外,辖区还有以襄樊市中心医院(三级甲等)为代表的其它各种类型医疗卫生机构24家,其中:有二级甲等医院两家[襄樊市妇幼保健医院、航空工业襄樊医院(364医院)],专业医院4家(襄樊市博爱医院、襄樊市安定医院、襄樊市职业病防治医院、襄南监狱医院)、厂矿职工医院7家,拥有卫技人员2475人,病床1820张。

旅游名胜

  辖区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广德等多宝佛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含国家级1处),即绿影壁、夫人城、襄阳城、古隆中诸葛亮故居、广德寺多宝佛塔、李曾伯纪功铭、襄阳城与护城河。襄城区位于汉江南岸,与樊城隔江相望。西接川、陕,南通湘、粤,北达宛、洛,因地势险要,水陆通达,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襄阳古城墙始建于汉,当时为土城,唐代逐步改为砖城,明洪武年间又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之更加坚固而完善。现存的古城墙基本上保留着明代的规模与风貌,城内面积2.5平方公里,城墙周长7.3公里,墙体高10.84 米,厚11—14米,整个城墙原有城门和瓮城6座,即阳春门,文昌门,西城门、临汉门、拱宸门和震华门。城垣之北以汉水为障,东、南、西三面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一般宽度为180米,最宽处达250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被誉为“华夏第一城池”。坚固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使襄阳城在数百次血与火的搏斗中赢得了“铁打的襄阳”之美称。

  夫人城位于襄阳城西北角,是襄阳城墙的组成部分。东晋太元三年,即公元378年,前秦符坚之子符丕率17 万大军,分四路攻打襄阳。襄阳守将朱序之母韩夫人登城巡视阵地,看出城西北角防御薄弱,就亲自带领女婢和城中妇女在老城里筑起一道20多丈长的新城。果然,符丕从这里攻破了老城,可面对新筑的内城久攻不下,只好退兵。襄阳为纪念韩夫人抗击秦军,保卫襄阳的功绩,把这段城墙专称为“夫人城”。明朝初年“夫人城”外扩建了长24.6米,宽23.4米的子城,并将“夫人城”石碑嵌于北墙;清同治二年又进行了维修,立记事碑一座。1956年,夫人城被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至1987年,襄樊市人民政府先后维修了夫人城墙,并在城台了建一纪念亭,内设韩夫人石雕像。2000年再次进行维修和装饰,并在夫人城西北面修建了夫人城广场。

  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是纪念东汉末年大文学家王粲的纪念性建筑。被尊称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十七岁至三十二岁寄寓襄阳,这十六年期间,王粲虽不被荆州牧刘表所用,但写出了象《登楼赋》等一批文笔优美、思想丰富、感情深厚的作品此楼内陈列有碑刻楹联等纪念物,现为襄阳城标志性建筑之一。

  刘备马跃檀溪处:位于襄阳城西南1.5 公里的九宫山(又名真武山)东麓。相传三国时期刘备投靠荆州牧刘表,为表之妻弟蔡瑁等谋害,因乘“的卢”马从襄阳西门逃越檀溪。今檀溪外有一小圆形深坑,传为“的卢”马跃檀溪时蹄印。

  昭明台:又名山南东道楼,位于襄阳城中心,跨北街西南而建。青砖筑台,中以条石拱砌洞,洞高4.5米, 宽3.5米,台上建5开间重檐歇山顶式楼,高约15米, 东西各建横屋4间,西南有鼓楼、钟楼各一,此楼雄踞城中,巍巍壮观,古誉为“城中第一胜迹”。山南东道楼始建年代不可考,屡毁屡建,楼名屡改,先后用山南东道、南平、镇南、昭明台、古高斋、钟鼓楼诸名。民国期间,建鄂北图书馆于楼上。抗日战争时期襄阳沦陷,楼毁台存。1954年,在台上新建东西两边厦房。1973年后,因久雨致使台东角塌陷,为行动方便安全而平毁。1993年底,襄樊市人民政府在原址以北50米处重建,但风格与原貌有所变化,仍定名为昭明台。

  广德寺与多宝佛塔:坐落在襄阳城西、隆中东侧的一块平地,原名去居寺,系汉唐以来的古刹。寺院呈长方形,四周辟有护寺河,东、南、西三面有青山环绕,北面可远眺汉水,是一处“地接隆中鹫岭竿峰云叠嶂、塔悬汉江虎溪一派水环流”的幽美佳境。唐代末期,寺院曾一度濒于废弃。明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6年)由大云和尚募款重建,并更名为广德寺。明弘治七年至九年(公元1491 年-149年)大云的弟子道园又在藏经殿后修建多宝佛塔,以壮寺容。从此,寺院复转兴盛,被誉为“历朝之胜迹,襄阳一大观”。多宝佛塔为砖石仿木结构,塔座为八角形。下奠矮基,上迭浇檐,砖角柱,石雕璃首,四周石砌 门。台座上耸立五塔,居中一座为喇嘛塔,高10米,周围四座为三层亭式塔,略低于喇嘛塔。全塔通高17米,正面上方石额“多宝佛塔”四字。塔身、塔座、 塔心柱共嵌汉白玉佛像45座。多宝佛塔的建筑形式,在我国保存下来的佛塔中并不多见。规模大、造型别致的仅有北京、呼和浩特和襄阳三座,而襄阳的这座,把辽代风格的高檐和元代盛行的喇嘛塔组在一个塔座上,又为国内所仅见,故极为珍贵,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岘山寺和摩崖题刻:地处襄阳城南,大约在西晋咸宁末或太康初年间所建,抗日战争期间被毁,遗址题刻尚存。市政府已拿出重建计划。岘山寺后有一呈蘑菇状的巨石,上镌双钩体“岘石”,石侧有程九万刻铭。石后有溶洞,名阳广洞,也称岘石洞,高2米,宽1.94米,深近10米,洞口两侧阴刻“楼处”、“啸月”题刻,相传为晋人所书。洞四周怪石簇拥,平直如削。距岘石洞不远,有以汉代“王莽赶刘秀”的传说而得名的王莽洞、刘秀洞和南朝谢庄常游的谢庄洞,洞奇石怪,千姿百态。在王莽洞内的佛龛上供奉有佛、菩萨、力士等造像。佛坐莲台,面相端庄;菩萨造型精美,比例适度。据考察,岘山摩崖题刻为本市保存较好、历史最久、字体最大的一组石刻。摩崖满镌宋、明、清代石刻题铭10余处,楷、隶、篆、行,书体各异,多为祭祀阵亡将士、游览山川而作。

  绿影壁:座落在襄阳城内东南隅,是明代英宗正统元年,即公元1436年,襄宪王朱瞻自长沙徙封襄阳而建在王府门前的照壁。由于通体苍翠,故名“绿影壁”。影壁面北而立,由底座、壁身和顶盖三部分组成,全长25.12米,厚1.6米。壁身分为三堵,呈凸字型,中堵长12.2米,高约6.6米;东西两堵各长6.46米,高约5.5米。壁身主画面均用不规则的绿色沙岩浮雕云龙、海水拚嵌而成。中堵主画面为二巨龙戏珠于云海之间;东、西二堵主画面各一出水蛟龙直奔中堵,有夺珠之势。壁顶为石雕筒大脊庑殿式,斗拱飞檐,脊上雕有群龙,两端装了鸱吻。壁座为须弥座,四周白矾石,中嵌绿色砂岩,皆雕游龙。整座影刻龙99条,大的达4米多,最小的只有几寸。整个建筑有动有静,有主有从,刚柔相济,层次分明,与北京北海九龙壁、山西大同九龙壁和河南襄城文庙影壁并称为中国四大影壁。

  襄阳北街:是襄阳城内十字街至临汉门的一条传统街道,全长904米,囊括了昭明台、铜堤巷、单府、单祠、 杨家花园及临汉门等名胜和古建筑,是古襄阳城传统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部门。1991年夏季,襄阳市政府对其拆迁改造,建成了仿古一条街,是目前襄阳城内重要的商贸文化区。

  谯楼:位于襄阳城南街中段,又称滴漏台。明成化年间知府何源筑层台,修两扇门,立谯楼于台上,通高16米。台座南北长40米,东西宽16米,高6.4米,楼高9.6米,东西向,为2层重檐硬山式木结构。嘉靖时,内置铜壶滴漏,以记时报更,后多次修建。抗日战争前后作小学校。建国后重加修葺,设湖北省文物委员会襄阳分会于此,并设文物陈列室。现为襄樊市博物馆馆址。

  《襄樊铭》摩崖:又叫李曾伯纪功铭,在襄阳城内西南1.5 公里处的真武山东麓石壁上,是为纪念南宋后期京湖制置使李曾伯抗击元兵南援,光复襄樊两城而镌刻,刻铭所占崖面高5米,宽4.5米, 四周有阴线装饰边框,框内上方正中横刻“襄樊铭”三个大字,正文为阴刻楷书竖行排列。前7行是序文,阐述了镌刻铭文的缘由及时间,高度颂扬了襄樊这个军事重镇在千年漫长岁月中,是国家和民族的可靠屏障。十一行八十二字的铭文,字径三十公分,字体厚重方正,丰满匀称,气势雄浑,其刻工技艺高超、刀法细腻,保持了书者笔墨点画的精神气韵,给人以端庄肃之感。《襄樊铭》是湖北境内上乘的大型摩崖,不仅是研究宋史的珍贵资料,也是书刻艺术之精品。

  古隆中:位于襄阳市西郊十公里处,以诸葛草庐故居为中心所形成的风景区,包括隆中山、乐山、大旗山、小旗山等山峦,以及山与山之间形成的诸葛庙冲和广德寺冲等山冲及溪流。最高峰隆中山海拨306米,中心景区面积12平方公里。景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山林植被四季长青,鸟语花香,空间多变。《三国演义》是这样描写隆中景色的:“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澄清,地不广而平坦,林不大而茂盛。”隆中的文物景点主要有:石牌坊、草庐亭、诸葛草庐、隆中书院、六角井、躬耕田、小虹桥、老龙洞、抱膝亭、梁父岩、半月溪、观星台、三顾堂、古柏亭、武侯祠、卧龙深处、襄阳陵、乐山、腾龙阁

  黄家湾自然风景区:位于襄阳市区到古隆中中间地段的山冲之中,距市区约7公里。黄家湾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岳丈、襄阳名士黄承彦的故里。此处以群山、青松、碧水、绿草为主要景观,周围的山有磨旗山、凤凰山、马槽山、望郎山、仙家山等。松是一色的马尾松,树不大而茂密,伴着起伏的山峦,层层叠翠,松涛娑娑,置身山中,看松听涛,令人心旷神怡。风景园内主要景点和游乐项目:山水游乐、园林花卉、襄阳民俗风情园、承彦故居、木屋别墅、竹屋餐饮、垂钩、望郎亭等,是以休闲度假为主,集访古、游玩、食宿、垂钩、娱乐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

休闲场地

  襄城环城公园:襄阳市目前面积最大,设施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娱乐休闲场所。1974年始建,1990年市政府将原隶属水利部门的护城河水面划给襄阳公园,将原襄阳公园,阳春门公园、市渔场三家合并,组建襄阳环城公园。从1991年开始至2002年分三期建成,总投资6900万元。公园总面积395.5亩,其中园林67.7亩,动物园4.9亩,花圃27.1亩,水域191.8亩。该公园自东由南向西绕古襄阳城旋转180度而修建,傍城环水,北临汉江建有小北门广场,公园共分长春、文荟、岘秋、安合四个景区,内建有石舫、亭榭、东西大门建筑群、茶室、“三叠瀑”、“百米喷泉”、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书法碑廊等景观。可供人们休闲游乐、泛舟,除长春景区未开放外,其余均为开放式公园。

  南湖广场:位于襄城南门外,北临护城河,南接盛丰路,东与南街交汇,占地109.5亩。2001年建修完工。建有中心文化广场,蝴蝶形喷泉、花园、商业区等,主区全部采用花岗石铺就,配有各种装饰灯,是一个集文化、休闲、生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

  市民广场:2001年兴建,位于襄城羊祜山北麓烈士陵园入口,占地面积22.5亩。广场内有一块下沉式露天舞场,在烈士陵园台阶下建有一块空旷场地,供人们凭吊缅怀革命先烈集会之用,广场与陵园浑然一体,上山可纳凉健身,下山有草坪绿荫休憩。

  龙堤公园:位于长虹大桥南头西侧,总面积60亩,是一座区级公园。1993年襄城区集资兴建。因地势低洼,年植树木多次被淹。2001年,又重新修建了园路,活动场地,种植了观赏树木,园容园貌焕然一新。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