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龙江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宁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门 | 台湾
   广州市 | 深圳市 | 珠海市 | 汕头市 | 佛山市 | 韶关市 | 河源市 | 梅州市 | 惠州市 | 汕尾市 | 东莞市 | 中山市 | 江门市 | 阳江市
   湛江市 | 茂名市 | 肇庆市 | 清远市 | 潮州市 | 揭阳市 | 云浮市
汕尾市地图
汕尾市地图
点击看大图

汕尾市的景区景点
   

汕尾市的风景图片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站
汕尾站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汕尾市美景
首页 >> 广东 >> 汕尾市
区号:0660
邮编:516600
面积:5271平方公里
人口:268.26万人
行政区类别:地级市
位置: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珠江三角洲东岸
政府驻地:城区
行政区划: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车牌代码:粤N
火车站:汕尾站、陆丰站、深汕站、鲘门站、陆丰东站、陆丰南站
著名景点:凤山祖庙、莲花山、玄武山、红海湾、红宫红场、观音岭
 

地区概况

  汕尾市,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处于莲花山南麓,珠江三角洲东岸,南濒南海,与台湾省一水之隔,总面积4865.05平方千米。大陆沿海岸线长455.2千米,占全省岸线长度的11.1%。大陆架内(即200米水深以内)海域面积2.39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面积的4.5倍。汕尾市的都市区部分位于2021年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重新划定的“深圳都市圈”范围。汕尾市常住人口268.26万人。汕尾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置海丰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属循州。明清,属惠州府。1956年1月,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3月22日,划归汕头专区;1983年12月22日,划归惠阳地区管辖;1988年,设立汕尾市。汕尾市是全国13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广东唯一一个全域革命老区,全市4个县(市、区)均为一类革命老区县;汕尾背山面海,交汇融合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在地理和文化上自成一派,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陆丰文化”。地方传统戏剧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孕育彭湃、谢非、陈炯明、陈其尤、黄鼎臣、马思聪、钟敬文、杨成志、柯麟、彭士禄、黄旭华等著名人士。汕尾市拥有中国大陆最大的滨海澙湖——品清湖,红场星火、玄武灵声、有凤来仪、遮浪奇观、金厢银滩、莲峰叠翠、五坡正气、南万椎涛等“汕尾八景”。

行政区划

  汕尾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

  城 区 面积 421平方千米,人口 50万。
  陆丰市 面积1681平方千米,人口194万。辖20个镇。
  海丰县 面积1750平方千米,人口 102万。辖16个镇。
  陆河县 面积 986平方千米,人口 51万。辖8个镇。

历史沿革

  汕尾市境古属海丰县地,领兴贤、石塘、金锡、杨安、石帆、吉康、坊廓七都。据东南沿海出土文物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渔猎种植,繁衍生息。
  春秋属南越;战国入楚称百越,秦至汉初,今汕尾市全境均属南海郡博罗县地域。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置东官郡,海丰县属东官郡。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东官郡与梁化郡等并置为循州,海丰县改属循州。
  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析海丰县东部置安陆县,安陆县治设在大安屯(今陆丰大安镇辖地),辖今之陆丰市、陆河县及惠来、普宁、揭西之一部,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又废安陆县,并复海丰县,仍隶属循州。
  五代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循州改为祯州,海丰随属祯州。
  宋天禧四年(1020年),因避太子赵祯(后即仁宗)名讳,改祯州为惠州,时海丰属广南东路惠州。
  元代,海丰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惠州路。
  明代、清代属广东布政使司惠州府;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海丰县东部之坊廓、石帆、吉康三都置陆丰县。县治在东海(今陆丰东海镇),海丰、陆丰两县同属惠州府。
  民国初年,汕尾市辖地(原海丰、陆丰)隶属广东潮循道。民国十九年(1930年),隶属广东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海丰、陆丰属广东省人民政府东江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3月,改属粤东行政公署;1956年1月,隶属惠阳专区;1959年3月22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6次会议通过,撤销惠阳专区,海丰、陆丰划归汕头专区;1983年12月22日,国务院以〔83〕国函字269号文批准,撤销汕头地区,海丰、陆丰划归惠阳地区管辖。
1988年1月7日,国务院《关于广东省调整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设立汕尾市(地级)。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莲花山南麓,珠江三角洲东岸,与台湾省一水之隔,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汕尾市东邻揭阳市,西连惠州市,南濒南海,临红海湾和碣石湾,北接梅州市和河源市,总面积4865.05平方千米(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大陆沿海岸线(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长455.2千米,占全省岸线长度的11.1%。大陆架内(即200米水深以内)海域面积(包括深汕特别合作区)2.39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陆地面积的4.5倍。

  地形地貌

  汕尾市位于莲花山南麓,其山脉走势为东北向西南方向倾斜。莲花山脉由闽粤边界的铜鼓岭向东南经汕尾跨惠阳到香港附近入海。地形为北部高丘山地,山峦重叠,千米以上高山有23座,最高峰为莲花山,海拔1337.3米,位于海丰县西北境内;中部多丘陵、台地;南部沿海多为台地、平原。全市境内山地、丘陵面积比例约占总面积的43.7%。

  气候特征

  汕尾市地处中国大陆东南部沿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光、热、水资源丰富。其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干湿明显,光照充足;冬不寒冷,夏不酷热,夏长冬短,春早秋迟;秋冬春旱,常有发生,夏涝风灾,危害较重。汕尾市降雨南多北少、阶段旱涝明显;初台偏早,台风影响轻,汛期总雨量占全年雨量94%。
  汕尾市城区年平均气温23.7℃,海丰县年平均气温22.9℃,陆丰市年平均气温23℃,陆河年平均气温23.4℃。汕尾市的高温日数并不突出,但日平均气温≥ 28℃的炎热天数偏多,其中汕尾市城区偏多21.7天,陆河县偏多32.6天。炎热天数主要集中在6~9月。
  汕尾市降雨空间总体分布南多北少,全市最大年雨量(红海湾遮浪2117毫米)是最小年雨量(陆河南万1017毫米)的2.1倍。降雨时间分布高度集中于汛期,4~9月总雨量1769毫米占全年的94%,而非汛期的1~3月总雨量100毫米、10~12月总雨量不足10毫米。这导致了阶段性的明显旱涝。

  水文水系

  汕尾市境内主要河流有螺河、黄江河、乌坎河和赤石河4大水系,总长252千米,流域面积3613.7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69.2%。汕尾境内河水流量大,汛期长,平均径流深1495毫米左右,全市年均产水量达78亿立方米。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汕尾市各级基础教育(含学前教育)招生13.93万人,在校学生58.31万人,毕业生14.85万人。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125人,在校生804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0.3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6.04%。
  2021年9月12日,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正式开学。华南师范大学汕尾校区由广东省教育厅、汕尾市人民政府、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四方共建,是粤东西北地区第一个国家“双一流”大学和“211工程”大学扎根办学的校区。

  文化事业

  汕尾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公有制)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5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7个。全市有广播电台4座,电视台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9.88%。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4.6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4.5万户。全年出版《汕尾日报》报纸754万份。全市图书馆共有藏书271.38万册,人均图书拥有量1.01册。

  医疗卫生

  汕尾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594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44个、卫生院4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1个,妇幼保健机构5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卫生监督机构2个,村卫生室1156个。全市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331人,比上年增长19.7%,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5464人,注册护士6011人;拥有医疗床位12261张,其中,医院8643张,卫生院2613张。全市乡镇卫生院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552人,床位2613张;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01人,卫生监督机构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人。

  侨界事业

  汕尾市是广东省著名侨乡。全市有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140多万人。其中香港约70万人、澳门约1万人、台湾约30万人,海外华侨华人40多万人。旅居国外的汕尾籍乡亲主要分布在印尼约10万人,马来西亚约10万人,新加坡约5万人,泰国约3万人,其他日本、韩国、菲律宾、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文莱等亚洲国家共约5万人(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缅甸、文莱等东南亚国家);法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英国等欧洲国家共约3万人;美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北美国家共约2万人;新西兰、澳大利亚、巴西、毛里求斯、委内瑞拉、厄瓜多尔、所罗门、阿根廷、巴拿马、刚果等国家共约2万人。

交通运输

  公路
  沈阳—海口高速公路(G15,深圳—汕头高速公路)贯穿市域东西。

  铁路
  厦深铁路汕尾段共设有陆丰站、汕尾站、鲘门站,是汕尾市历史上首条铁路。
  甬广高速铁路(广汕段、汕汕段)设有深汕站、汕尾站(既有)、陆丰南站、陆丰东站。

  航运
  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列汕尾港为重点发展的广东四大渔港之一。汕尾港在2010年获得“中国首批全国文明渔港”。
  鲘门港位于汕尾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鲘门中心区,分为三大版块(鲘门海鲜购物码头、鲘门综合市场、鲘门饭馆)。

风景名胜

  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

  红宫红场旧址·彭湃烈士故居(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县城,海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之一,海丰红宫红场旧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广东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宫原为“学宫”,民国十六年(1927年),在此召开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中国第一个工农红色政权——海丰苏维埃政府,并于红场召开5万人大会热烈庆祝。旧址有海丰农民运动陈列室,彭湃铜像,红二、四师会师纪念亭,大成殿和五代祠,镌刻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的“碑廊”等。彭湃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农民运动的摇篮。东征时周恩来和革命军苏联顾问鲍罗廷及加伦将军都曾在此住宿和工作。周边有得趣书室、大榕树、赤山约农会、海丰县总农会、海丰县农民运动讲习所、海丰县妇女解放协会等革命旧址。现配套龙舌埔广场,有“烧田契”和“六人农会”两组雕像等旅游景观。

  玄武山旅游区

  玄武山旅游区(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汕尾市陆丰市碣石镇北郊,依山濒海,总面积15公顷,是著名的旅游名胜风景区。玄武山元山寺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改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577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教开放场所。寺内有殿堂庑廊、僧舍厅室共99间,其雕屏彩栋等均具有精美的工艺观赏效果。寺中供奉北极真武元天上帝、释迦牟尼等神像、佛像,释道汇流。殿内有清代林则徐题献的《水德灵长》和刘永福镇碣时题献的《灵声满道》匾额,该两面匾额被国家列为中华名匾;有同治皇帝及提督、总兵等题匾40余面。藏有宋、明、清各代文物1000余件。玄武山福星塔耸立在元山寺后山,三层可登。塔周有麒麟石、起龙岩,三台保障碑、距今约1亿年的风化石“龙门石”,石上有明、清名人题刻。登塔登石,皆可全览海城胜景,自古“碣台观海”为陆丰八景之一。玄武山周边是黄金海岸旅游带,有观音岭水月宫、金厢滩天然海泳浴场、摩崖题刻群、田尾山海岬、海石花园、古炮台遗址、南关公园等诸多景点。

  凤山祖庙旅游区

  凤山祖庙旅游区(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汕尾市市区东南面,凤山、鼎盖山、小岛山、三山排列,品清湖环绕。有1尊通高16.83米的全国最大的妈祖艺术石雕像。建于21世纪的妈祖文化广场,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为世界第一的专业广场。海滨路小食街有粤系、闽系、客系、川系各色小食。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的妈祖圣诞,九月九日的妈祖升天纪念日,举行庙会,可以看到3个“国家稀有剧种”表演,听到具有海韵特色的渔歌演唱和多种唐音宋韵的歌舞串演。

  海丰莲花山度假村

  海丰莲花山度假村(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北部7千米处,主峰海拔1337.3米,为粤东沿海第一高峰,状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故名莲花山。南麓坡面上,层峦叠嶂,翠绿相间,堆叠而起,层次分明,形成“莲峰叠翠”的天下奇景。境内云雾缭绕,森林密布,生长着仙人茶、罗汉松、白木香、胭脂木等珍稀植物;飞泻着玉龙喷须、三井回音、龙潭飞瀑、七星叠瀑、双龙瀑、回音瀑等18处瀑布;分布着召贡、埔仔等温泉及大、小东门、天池、如来盘石等自然景观,具有雄、奇、险、秀、幽之特色,是广东省的四大名山之一。明清时期,有高僧在此创建鸡鸣寺、云莲寺、金竹寺等7座古刹,宗教文化发达,被誉为“莲花佛国”。历来有白玉蟾、刘克庄、文天祥、丁日昌等名人在此隐居或经过,写有赞美的诗篇。近代有周恩来、彭湃、徐向前、古大存等在此开辟和建立革命武装根据地,留下红四师师部遗址等。1995年3月,经广东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广东莲花山森林公园。

  方饭亭

  方饭亭位于汕尾市海丰县城北郊五坡岭上,坐西北向东南,占地960平方米。亭为六柱八角重檐攒尖顶,通高9米;亭内覆盖着一座庑殿顶古石亭,上刻“方饭亭”三字,内竖立石碑刻有文天祥半身画像,像上方阴刻小篆《衣带铭》:“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两侧亭柱刻有明潮州状元林大钦所撰对联:“热血腔中只有宋,孤忠岭外更何人。”亭前有五层34级台阶通于岭下草埔,当中横置着“一饭千秋”的石刻碑,两旁竖立着历代重修碑记,周围竹木葱茏。该亭始建于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为纪念南宋丞相文天祥抗元在五坡岭不幸被捕而建。亭前原有主建筑“表忠祠”和“忠义牌坊”,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秋遭侵华日军飞机炸损。1955年,海丰县政府拨款重修方饭亭,并加盖八角大亭予以保护。1957年5月,被县政府颁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红海湾旅游区

  红海湾旅游区(AAAA级旅游景),位于汕尾市红海湾遮浪南澳半岛,素称“粤东麒麟角”,濒临南海,礁岩多姿多彩,“山、海、沙、石”兼备,“湖、岛、湾、屿”迥异,海水由于地形及海水流向的特殊性,半岛东西两边的海面景象迥然不同。红海湾是国家级天然浴场,数次被作为国际和国内帆板赛比赛场。

  金厢银滩

  金厢银滩位于汕尾市陆丰市金厢镇南隅省级风景名胜区——金厢滩滨海旅游区,有沿海公路可直达。该景区是一处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滨海风光于一体的旅游观光游览区;有呈S形的长8千米、宽60米的海沙滩,滩上沙质以石英砂为主。海沙滩周围奇礁异石千姿百态,摩崖石刻随处可见,其中有著名的“镇海石”“扬威止水”“观涛”“真趣”;有纪念周恩来总理和聂荣臻元帅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自汕头至金厢滩抢渡碣石湾到香港往上海发展革命力量的渡海处纪念碑、书画家赖少其为此题刻的“龙石”“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抢渡碣石湾、猛如下山虎”诗句。海沙滩东侧有历史悠久的古迹“水月宫”和古栈道。滩上“神、海、沙、石”四者兼备。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陈传康称誉该景区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由书法家启功题石立记。

  南万红椎林生态公园

  南万红椎林生态公园,位于汕尾市陆河县,在全国最大的红椎林母林采种基地——南万红椎林自然保护区内。园内有存活距今一亿六千万年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桫椤;有满山百年红椎树林;有350多年树龄的“红椎王”,其高十有余丈,其大六人难以合抱;有山菊、山茶、石松、幽兰遍布其间。

  清云山

  清云山旅游区位于汕尾市陆丰市河西镇西北部的清云山麓。该景点距陆丰市区8千米,可上324国道往西南镇公路直达。属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古迹遗址融为一体的观光旅游区和宗教旅游胜地。清云山以广东尼众佛学院和清云山定光寺为主。佛学院占地面积2.96万平方米,硬软件设备齐全,有尼僧就读,开设佛学(俱舍、唯识、天台、净土、戒律、中观)等课程。学院设计与定光寺协调一致,布局科学合理。

  铜鼎山

  铜鼎山旅游区(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汕尾市市区北郊,总面积约120公顷。景区位于连接市区与海丰县城的海汕公路旁,距厦深高铁汕尾站4千米,离深汕高速埔边出口处1千米;1~2小时内,乘坐高铁或自驾车的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的游客便可到达景区游玩。铜鼎山旅游区于2013年开始兴建,2014年1月对外开放。旅游区建有游客服务中心、大型生态停车场、消防主题公园,旅游区的标志性建筑——铜鼎盛世(高15.8米,长9.8米,宽7米)等,建有羽毛球馆、机动游戏、儿童天地、转马、小火车、儿童王国,以及游泳池等康体娱乐配套设施,建有铜鼎盛世、双台远眺、迎旭亭、趣味廊、林荫溢翠、天垒、心手同天、忘忧亭、心悦庐、从容亭、清荫亭、蘑菇亭12个景点,农家菜餐馆、荔枝园烧烤场等餐饮服务场所,建有度假木屋和游客购物便利店等,旅游区游玩、休闲、度假、购物、住宿、餐饮等功能齐全。

历史文化

  汕尾市沿海渔港、滨海平原和中部台地主要居住着福佬民系和疍民,北部山区主要居住着客家民系和畲族。历史上多隶属惠州府管辖,是粤闽传统商路必经之地,也是国家海防重地,福佬文化、客家文化和中原文化在这里经过长期交流、融合,并长期受到广府文化的影响,继承和渗和了先民土著畲、疍、瑶的百越文化遗风。复杂的地理环境,丰富的方言语汇,多元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既保守又开放、既神秘又独特的人文风貌,形成了大同小异、难分彼此的民俗民风。汕尾文化本质上就是潮汕文化与客家文化的杂糅。
  汕尾市历史上多元文化兼容并蓄、交流激荡,融合升华,形成独具特色的海陆丰文化。诸如全国36大古卫所之一的海防文化,客家文化最后的驿站,潮汕福佬文化最后的集聚点,敢为人先的红色文化,至诚信奉的妈祖文化,虚实并重的雷公文化,底蕴厚重的民俗文化,兼容创新的开放文化,八大文脉根系造就了汕尾丰富的海陆丰文化资源,塑造了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保留了风光旖旎的自然资源,蕴藏着丰富的文化遗产,构成汕尾市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地名由来
  “汕尾”的名字,人们往往会认为它是和汕头有地理上的首尾之分,其实不然。汕尾原名“汕美”,因“汕”的意思是海滩的高处,而这里又以美丽滨海风光著称,故得名“汕美”,“美”与“尾”谐音,后来就把“汕美”叫做汕尾。
  汕尾,地处广东省海丰县南部沿海,距海丰县城22里,世代乡民捕鱼为生兴业。新石器时期,有先民活动。唐宋时期,有旦民在此分屯生息,至明嘉靖年间,后澳仔、后察等地已成小渔村。汕尾一名约源于明嘉靖年间,因该地由海沙冲聚成海滩(沙坝、沙陇线),先民们聚落于沙陇线尾部,随着语言习惯(“线”“沙”谐音“汕”),和先民有以方向指名之习惯,故名“汕尾”。后来,随着汕尾商贾旅业发展,由于本地美丽滨海自然风光,老百姓寓意美好生活,“尾”谐音“美”,逐渐把“汕尾”叫成“汕美”。汕尾建市后,随着普通话流行使用,“汕”谐音“善”,汕尾又有一个美丽的代名“善美”。

  非物质文化遗产
  汕尾市是闽南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广府文化交汇地,有正字戏、西秦戏、白字戏等3大稀有剧种,拥有9项国家级、2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语言
  汕尾市绝大多数使用汉语方言。汉语分福佬话、客家话、白话(粤语)、占米话、军话、北方方言等。福佬话主要分布于汕尾市城区、海丰和陆丰大部分地区,使用人口约265万人;根据其语音特点,可分为8个声调片和7个声调片两大片,分别以海城话和东海话为代表。客家话主要分布在陆河县、海丰县东北部和西北部、陆丰市北部山区,使用人口约60万人。白话集中于汕尾港和马宫港,使用人口多数为深水渔民,约4万人;在汕尾、海城、东海等地,因与港穗商贸往来频繁,受广府文化影响较深,会说白话的占相当比例。占米话是粤语在粤东地区深受客家话、福佬话影响的一支土语,分布于海丰县西南部,使用人口约3.5万。军话是一种含有官话成分但深受客家话、粤语、闽南话影响的混合型方言,有陆丰市西南镇青塘村、大安镇坎石潭村和海丰平东镇龙吟塘村3个方言岛,使用人口约1万。北方方言主要集中于汕尾市区,使用人口约2万,多数于汕尾建市后迁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汕尾市居民中有80%左右会说普通话。除使用汉语外,聚居在海丰县鹅埠镇上北村委会红罗村的少数民族畲族,人口约200人,使用其民族语言畲语。

  饮食习俗
  汕尾市饮食习惯与闽南接近,海鲜、汤类和甜菜的烹饪最具特色,主要有烧雁鹅、护国莱、清汤蟹丸、油泡螺球、绉纱甜肉、太极芋泥等名菜。汕尾市的小吃有最有地方特色菜粿、糯米丸、尖米丸等。其中虎噉金针菜、陆河木瓜、陆河青梅、海丰油占米相继入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名录。
  汕尾市境依山滨海、物产丰足,多山货海味,平原盛产水稻,饮食为“饭稻羹鱼”。明末以后,海丰县以番薯为主食,普通人家早午两餐食粥,叫“食糜”晚餐才吃干饭,农忙时或加两餐点心,常以鲜鱼、咸鱼、腌制的九蜡、河苦、咸菜、菜脯(萝卜干)佐饭,喜吃蚝鲑、鱼鲑、虾鲑等。平常家居饮食较为节俭,但亲戚朋友往来,家宴则较为丰盛。民国后,受省港习俗影响,城镇始有“饮茶”的习惯,叫“食早茶”。改革开放之后更为普遍,并大兴夜间到大排档吃“宵夜”的习惯。
  汕尾市的饮食属潮汕风格,其汇闽南地区与广州地区之所长,风味自成一格,以焖、炖、烧、炸、炒、泡为主。海鲜、汤类和甜菜的烹饪最具特色,口味清鲜,浓郁而不油腻。
  汕尾菜以烹制海鲜见长,汇集广府菜、潮州菜、客家菜三种菜的风味特点而又自成一派。

  居住习俗
  汕尾市境居民主要来源于闽南,因此居住民俗与闽南特别是福建漳州基本相似。由于又受中原文化、福佬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交汇渗透影响,居民区、村落布局以梳式、围寨式为主,一般是村中心位置为祠堂(公厅),前为晒町、明塘,后靠山或种植风水林,左侧为社头神庙,宅基力求坐北朝南,即“负阴抱阳”。传统民居以土木结构居多,为适应汕尾地区多台风的特点,绝大多数为马背式硬山顶,山墙称为“陂头”,并以形状不同分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称“五星陂”。以圆形的金星和曲形的水星居多,以“金生水,水克火”防火之故。祠堂喜用飞扬起翘的燕尾脊。.以杉木为主要建筑材料,以夯上和砖为主要墙体材料,也有以同壳作为墙体材料的。大门以花岗岩(麻石)为框居多,外墙一般为贝壳烧制的白灰粉刷,地板讲究铺红斗砖,过去一般人家还是以泥地板为多,受广府民居影响,喜用清水清砖。民居建筑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一明两暗型、三合天井型、四合中庭型、竹筒型、厅屋组合型、围屋型。民国初期,海陆丰地区一些官宦富户始建西式洋房,一般为两层建筑。改革开放以后,民居大多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房或楼房。

地方特产

  汕尾菜果
  在汕尾,每近中午时分,各种风味小食,纷纷上市。街巷处处香气扑鼻.初到汕尾的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诸如:猪肠果、重糕果、莱头果、薯粉果、油炸果、鼎溜果、升煽果、鸭蓝果、铜盘卷、发果、菜包果、碗仔果,还有各式各样的准条汤、糯米丸、尖米丸等,这些菜果或以米粉为皮,花生米、虾米、瘦肉丝、鳅鱼丝以及香料蔬菜为馅,蒸熟后放着,吃时再用油煎,加调味料;或直接由米浆和虾仁、肉丁、蔬菜等拌在一起,蒸一层,加一层,重叠再蒸,叫做重(叠)糕果,吃时切成一块块,佐以生抽配料;油炸果、菜头丸一类,则以萝卜丝、葱头或蒜头、虾仁、红丝,用米浆拌和油炸。

  猪油糖
  猪油糖,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土特产,流行在粤东潮汕地区的一种零食,是海丰人把猪油与面粉、食糖制成的 一种糖果。

  姜薯
  姜薯是海陆丰及潮汕的特产,烹食方法多种多样:速食法是刨片放在开水中滚两滚后加糖浆即食,俗叫泡姜薯汤汤中薯片,清香爽口。混制法是把姜薯切成小块作为肉类配料,可甜可咸,薯块香松,别有一番滋味。磨制法是把姜薯在特制的磨钵磨成薯泥,因姜薯松脆,磨后还存有粒状,适应烹煮姜薯丸,蒸姜薯酵则嫌粗糙,姜薯丸香脆滑润。

  汕尾、陆丰虾姑
  虾姑,学名叫管站,也叫琴虾。虾目蟹足,状如蜈蚣。虾姑肉鲜味美,可油炸、清蒸、水煮,各具风味,更有甚者,是生吃咸虾姑,令人望而生畏。这种吃法过去是本地人的传统吃法,现在不只是汕尾市的一般人家,就是酒楼宾馆也是席上不可或缺的佳肴了。

  五果汤
  五果汤是民俗保健食物。以桂圆(龙眼)、白果(银杏)、莲子、薏米、百合为补中健脾食物,合煮成甜汤(也有换入柿饼、芡实者),入秋后多吃。

  奇味梅
  陆河县某企业生产的“奇味梅”系列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该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荣获“中国名优品牌”荣誉称号。

  陆河菠萝
  陆河菠萝,在汕尾市也是数一的佳果。尤以上护和东坑罗洞排、水唇的罗洞为最。它们均以果大,肉脆、清甜为著称。未剥其皮先闻其香,肉质蜡黄,蜜味四溢。

  擂茶(咸茶、菜茶)
  擂茶,也叫咸茶。全国农村吃擂茶的地方并不多,广东的汕尾市和揭西县以及桂、赣、湘西的部分地区,才有此习俗。吃擂茶的习俗,古已有之。清代茹敦和在其所著《越言释》中记载:“江广间有擂茶,是羌盐煎茶遣制,有存古意。”清代知名举人海丰的“阿凡提”黄汉宗曾写一诗:“海丰时俗尚咸茶,牙钵擎来共一家,厚薄人情何处见?看她多少下芝麻。” 盛夏吃擂茶,能消暑止渴,生津润肺,又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寒冬吃擂茶,可促进新陈代谢,卸寒保暖。海丰县城以及沿海一带的乡镇,吃菜茶时,还加进加工好的芹菜、葱、蒜、虾米、鱿丝,味道极佳,刺激食欲。陆河、揭西一带的农村,却喜欢拌人炒米花,外佐以一碟酸浸蒜头或荞头,清脆爽口,别有风味。著名民间文学家钟敬文的故乡海丰县公平镇一带,习惯将刚煮熟的大米饭泡在菜茶里,加进各样香菜配料,他们叫做“饭茶”,权作点心,解渴充饥。

  美人芋
  美人芋,又称番芋或姜薯,学名人蕉科芭蕉芋,生植形态近似观赏花卉美人蕉。根块含丰富的食用淀粉。

  柿饼
  柿饼生产始于明代。因具有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条件,加工出来的柿饼外层洁白如霜,质体外干内润,肉质柔软,呈金黄色,其味香甜醇厚似饴。柿饼未加工前是青柿,每年的农历八、九月便是采摘青柿加工柿饼的季节。

  青梅果汁
  陆河县某企业生产的“青梅果汁”系列产品,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核,该产品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并荣获“中国名优品牌”荣誉称号。

  乌盾山茶
  乌盾山茶是华南农业大学茶业科学研究所陆河县乌盾山茶场科研基地生产的有机茶,是2002年省科技厅“星火计划”项目推荐产品。该茶产自海拔1000多米、常年不喷农药、不施化肥,无污染,所产茶叶茶性平和,具自然野生茶味,并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

  韭菜馃
  韭菜馃,民间小食。选用韭菜为主要馅料(韭菜花、韭黄均可代之),制作时将新鲜韭菜洗净切粒,加入香菇粒、虾米粒,并和入适量味精、精盐、胡椒粉、芝麻油,拌匀成馅料。馃皮通常用番薯淀粉制成。取馃皮压薄成圆形状,包裹馅料后,捏成面上突皱的球形,放进蒸笼蒸15分钟至熟,然后在平底铁锅上用油煎至呈金黄色。味道香浓,外白内翠。街巷流动小食担贩卖的,多取经济型的,馅料纯用韭菜,不加冬菇等细料。

  坑螺
  坑螺,是有名的潮汕特产之一, [5]陆河县山区有名的土特产。其形体稍长,尾尖、壳硬、暗褐色,活像一个园椎体。其嘴亦为腹,腹足异常发达,生活在深山小溪之中,昼伏夜出,喜爱水源洁净之处。平时吸附在水中的石缝或石块上,以石头上的微生物和小型藻类等水生植物为食料。一般个体略比手尾指大小,便可捡而煮食,大者有如拇指。坑螺是有名的粤东特产之一。坑螺是汕尾特有的一种风味菜种,因为其生活在淡水河中因此也被称作为“坑”螺,是有效区分海螺的方式。坑螺形体稍长,尾尖、壳硬、暗褐色,活像一个园椎体。

  陆河年糕
  在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里,年糕是陆河人家必备的过年食品(礼品)。其样式多种多样,含意丰富,历史悠久。陆河年糕大致可分为大床甜板、大床松板、 团子发米反(又称假喜子),喜板、印花板(也称桃板),艾茸板、煎堆板……五花八门,都是用糯米粉和红糖、芝麻、花生等原料制成。而这些年糕均在年前做好。如,大床甜板,一般人家农历十二月初或中旬则要动手加工。因其须大柴大火,且蒸的时间较长。诸如其它年糕可以在入“年价”(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后加工制作。如“喜米反”,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粘米粉同早已溶化过滤好的红糖水和合加入“米反种”或发酵粉至适中,用碗盛好端入锅中隔水蒸,一锅大约有十来个。如果“喜米反”每个都张开笑口,主人非常高兴,其意为“来年大发”。

  锯缘青蟹
  锯缘青蟹,别名膏蟹。膏蟹就是卵巢最丰满的雌蟹;已受精但卵巢不太饱满的雌蟹称“母”:略微饱满的叫“花蟹”;而雄蟹只供炒用,与未受精的母蟹统称“肉蟹”。捕自海中的雌蟹,卵巢饱满的不多,要进行人工育肥,使之成为“膏蟹”。养殖好的膏蟹,腿粗肉满,膏满脂丰,清蒸之后,鲜美异常,营养价值甚高。

  小米
  小米市汕尾市海丰县最有名的小吃,选用上等的蕃薯粉、精选的五花肉、大地鱼粉、盐、糖、等配料,经传统的工艺制作而成的饺子,海丰方言叫“饺子”。

  牛肉饼
  牛肉饼选用新鲜的牛腿肉(注:必须新鲜且无注水的牛肉),加上适量的配料,经传统的手工制作而成。海丰牛肉饼不同于牛肉丸,不是圆的是扁扁的。海丰的牛肉饼吸引人的关键就在于它的汤,其诱惑人的全部功夫就在于它的一碗汤。牛肉饼汤,手打牛肉Q弹很香,汤里放胡椒面。

  菜粿(菜包粿)
  菜粿(菜包粿)是汕尾市海丰县特色小吃,那就是菜粿(菜包粿),选用粘米、凉薯、五花肉、橄榄菜、并添加少量的大地鱼粉、盐、糖等配料经传统的手工工艺精制而成。

  客家娘酒
  客家酒酿则是当地的土造家酿。“客家人待客少不了酒。那纯真的家酿米酒,呈乳白色,浓的用筷子一粘,可以拉出丝来,喝上一口,甜滋滋的,直透心头。

  客家米食
  早期客家人的主食是稻米和蕃薯,在农家多半吃蕃薯,城镇才有米饭可吃。糯米通常作粄和酒的原料,而米的成饭,方法不外捞饭、闷饭和蒸饭三种,其中较流行的为捞饭,因为米汤可喂猪和浆洗衣服 ,颇具经济上的意义。粄是客家米食中的特色,即闽南人所说的粿。

荣誉称号

  汕尾市曾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具魅力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城市”、“中国现代旅游新地标”、“中国水鸟之乡”、“中国青梅之乡”“、广东省双拥模范城”、2018至2020年度“广东省文明城市”等称号。
  2020年12月,汕尾市被授予”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县)“荣誉称号。
  2021年1月,汕尾市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名单。
  2021年10月,汕尾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年1月,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

热点城市: 杭州 | 大连 | 青岛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苏州 | 广州 | 拉萨 | 丽江 | 洛阳 | 威海 | 珠海 | 厦门 | 沈阳 | 哈尔滨 | 济南 | 长春 | 无锡 | 桂林
热门景点: 黄山 - 湘西凤凰 - 九寨沟 - 广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颐和园 - 杭州西湖 - 山海关 - 圆明园 - 八达岭长城 - 神农架 - 千岛湖 - 五台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图文内容取自互联网。您若发现有侵犯您著作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侵权作品、停止继续传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做中国最好的旅游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