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位于哲里木盟东北部。东接吉林省双辽县、长岭县,南邻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西连开鲁科尔沁左翼中旗县,北与扎鲁特旗、吉林省通榆县和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接壤。
科尔沁左翼中旗简称科左中旗。位于哲里木盟东北部。东接吉林省双辽县、长岭县,南邻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西连开鲁县,北与扎鲁特旗、吉林省通榆县和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接壤。面积9811平方公里。人口54.65万,蒙古族37.1万人。是自治区蒙古族人口数最多的旗县。辖6个镇、29个苏木、乡,13个国有农牧林场。旗人民政府驻保康镇。元代曾是元太祖成吉思汗长弟哈布吐哈萨尔的领地。明为蒙古科尔沁部地。清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封王建旗,为科尔沁六旗之一。地处松辽平原西北部,由平原、沙丘、坨垠组成。有新开河、西辽河、茂林河等。后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5.2℃,年降水量250 435毫米,无霜期140天。
行政区划
科尔沁左翼中旗辖11个镇、4个苏木:
镇:保康镇、宝龙山镇、舍伯吐镇、巴彦塔拉镇、门达镇、架玛吐镇、腰林毛都镇、希伯花镇、花吐古拉镇、代力吉镇、努日木镇
苏木:图布信苏木、协代苏木、白兴吐苏木、花胡硕苏木
历史沿革
科左中旗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草原开发较早的地区,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从元朝开始这里一直是蒙古民族的游牧地。公元 1636年(清崇德元年),清廷在这里正式设制,称科尔沁左翼中旗,是清代国母孝庄文皇后的故里,嘎达梅林的故乡。
科尔沁,为蒙古族部落名,其意为带弓箭的侍卫;蒙古语称东为左。清初设旗。
地理位置
科左中旗位于内蒙古、辽宁、吉林三省交汇的金三角地区,地处东经 121°08'至123°32',北纬43°32'至44°32'之间。科左中旗位于松辽平原向内蒙古高原过渡地带,平均海拔高度在120—215米之间。
气候条件
科左中旗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回暖快,夏季炎热,雨量集中,雨热同步;秋季雨少降温快; 冬季寒冷。
全旗年平均气温 5.2°C;年平均日照2906小时;极端最高气温37.8°C;极端最低气温-35.9°C;最热月平均气温24°C;最冷月平均气温-16.2°C。
资源状况
科左中旗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旗内盛产玉米、大豆、葵花、小麦、高粱、水稻、花生等农产品,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商品粮基地。优质玉米最高年产量可达 9.2亿公斤;有机葵花出口远销至西欧地区,素有“葵花之乡”的美誉;有“黑珍珠”之称的蓖麻籽产量占全国蓖麻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被誉为“蓖麻之乡”;全旗牲畜存栏总头数达120万头(只、口),以科尔沁黄牛为主,被誉为“黄牛之乡”,已列为全国商品牛基地和秸秆养牛示范旗。全旗牛存栏20万头,羊存栏达40万只、猪存栏达50万口,草原白鹅年饲养量500万只。
科左中旗资源丰富,境内石油天然气开采前景可观,宝龙山煤田现已探明长焰煤储量 5356万吨,矽砂资源质量好、品位高,总储量约为10亿吨。乌斯吐自然保护区、珠日河旅游区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去处。
科左中旗有林面积 300万亩,其中用材林150万亩,林木蓄积量450万立方米。天然麻黄面积5万亩,年产量150万公斤。
农业发展
农业经济为主,兼营畜牧业。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高粱、谷子、水稻、大豆、小麦、马铃薯等,经济作物有蓖麻籽,葵花籽、甜菜等。年产玉米15亿余斤,油料1.2亿斤,粮食总产量达18.48亿斤。牲畜有牛、猪、羊、马、驴、骡等。1990年未有牲畜67.6万头(只)。其中牛16.9万头,羊16.4万只,猪23.1万口。土特产有麻黄、甘草、知母等中药材,还有芦苇、蒲草等。主要工业有制糖、乳品加工、皮革、酿酒等。有大郑(大虎山至郑家屯)、平齐(四平至齐齐哈尔)、通霍(通辽至霍林郭勒)和通让(通辽至让湖路)等铁路通过境内。公路四通八达。
2005年,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35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220.5万亩,经济作物90.8万亩,饲草料作物38.7万亩。粮食总产达8.405亿公斤,单产达450.1公斤。畜牧业方面,新增农牧结合户5166户,牲畜存栏160.6万头(只、口),白鹅饲养量505万只。畜禽防疫780.5万头(只、口)次,免疫密度达100%。围绕企业建立各类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养羊专业村43个,市产业化典型村5个。养鹅专业村109个,市产业化典型村3个,自治区产业化典型村1个
工业发展
2005年新上1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54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2个,500~1000万元工业项目8个。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6480万元,其中引资29500万元。全旗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现价产值135016万元,同比增长33.36%。实现工业增加值55824万元,增速为36.13%。实现销售收入97310万元,同比增长35.43%。实现利税11930万元,同比增加4066万元。实现利润6687万元,同比增加3327万元。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95211万元,同比增长71.31%。累计完成增加值39379万元,增速为70.17%。
交通状况
2005年,全年公路建设总里程达193.4公里,总投资达4.175亿元。全旗境内除省际大通道连接线外,其它公路建设工程均已竣工通车。吉林省S207线二级公路,经旗境内7.52公里,投资额达2400万元,于9月27日全线贯通;省道304线二级公路改建工程,总投资1.7亿元,建设长度110.94公里,经过旗境80.5公里,于10月1日主线全部竣工通车;努日木通乡油路工程13.2公里,总投资520万元,于10月2日通车;打通不通公路嘎查村17个,是年计划的113%。新改建乡村公路137公里,是年计划的121%。公路养护好路率达93.3%,超计划3.3个百分点。小额征费收入达170万,年计划的60.7%,运管方面新建3个乡镇客运站,6个行政村开通班车,实现村村通车率达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