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县位于四川盆地南缘。东邻江安,南界兴文。西与高县、珙县交界,北与南溪县、宜宾市相连。县人民政府驻长宁镇竹都大道一段,距宜宾市政府驻地57千米。全县幅员面积975.2平方千米,辖9乡11镇,266个村,25个居民委员会,206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2.14万人。
行政区划
长宁县辖10个镇、8个乡:
镇:长宁镇、梅硐镇、双河镇、硐底镇、花滩镇、竹海镇、老翁镇、古河镇、下场镇、龙头镇
乡:铜锣乡、桃坪乡、铜鼓乡、井江乡、三元乡、开佛乡、富兴乡、梅白乡
历史沿革
县境唐初置羁縻长宁州、淯州,隶于泸州都督府。宋置长宁军,元改军为州,隶于叙州路。明洪武五年(1372年)置长宁、安宁县,分别设治于今双河镇、长宁镇。长宁县因“地居川南最远地方,每有事而能长远安宁”以名。洪武七年废安宁入长宁,为叙州府所领,至民国初年未改。此后先后隶于下川南道、永宁道、四川省第六行政督察区、宜宾专区、宜宾地区。1950年3月县治所由今双河镇迁安宁镇(今长宁镇)至今。
2006年6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23号)批准:同意长宁县与江安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具体批复如下:一、将江安县万里镇和红桥镇的两江村邓家山组以及大井镇的新房村天花板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长宁县管辖。二、同意长宁县撤销万岭、万里2镇。三、将万岭、万里2镇和原江安县红桥镇的两江村邓家山组以及大井镇的新房村天花板组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竹海镇。竹海镇人民政府驻相岭场。
2006年6月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25号)批准:同意长宁县调整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长宁县辖19个乡镇。撤销官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并入龙头镇。龙头镇人民政府驻龙头场。
200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民政[2006]23号”和“川府民政[2006]25号”文件,批准了长宁县的行政区划调整。经市人民政府请示,省人民政府同意将江安县万里镇和红桥镇的两江村邓家山组以及大井镇新房村天花板组所属行政区域划归长宁管辖,并且撤销万里、万岭2镇,将万里、万岭2镇和原江安县红桥镇的两江村邓家山组以及大井镇新房村天花板组所属行政区域并入竹海镇。同时撤销官兴乡,将其所辖行政区域并入龙头镇。调整后,长宁县由9乡11镇减为8乡10镇,面积由975.2平方千米增至999.6平方千米,人口由42.7万人增至43.27万人。

地理环境
长宁县南北两端小,中腹较大,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中低山,中北部为丘陵。主要河流有长宁河等。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350天。南北长约6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海拔245.9米-1408.5米。育江河南北纵贯全县。县城长宁镇,距宜宾市政府所在地57千米。
物产丰富
长宁县物产丰富,交通便捷,经济发达,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甜橙基地县、长江中上游水果开发项目重点县,楠竹基地县、生态农业示范县、山区综合开发试点县、第三批农村电气化建设示范县、农业产业化试点县、全省畜牧基地县、贫困山区提前脱贫达小康试点县、旅游兴县工程重点县、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县、贫困山区全面绿化达标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粮食自给工程试点县,县城系省级卫生县城,长宁县人民政府驻长宁县镇。
经济概况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组织和带领全县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狠抓工作落实,圆满完成了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新一届政府工作实现了良好开局。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2.9亿元,同比增长14.5%;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9544元,同比增长14.4%;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545万元,同比增长20.84%;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1.8亿元,同比增长34.4%;金融机构存款增加2.5亿元,比年初增长15.6%;贷款等可使用资金增加1.5亿元,比年初增长16.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15亿元,同比增长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8亿元,同比增长16.8%;粮食总产量21.64万吨,同比增长1.32%;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100元,比去年增加420元,同比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9200元,比去年增加900元,同比增长1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2‰,政策生育率88.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旅游资源
长宁县境内山清水秀, 风景优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生物圈保护区、全国AAAA级旅游区的蜀南竹海和其它品位较高、组合性较好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自1982年,长宁县开始对旅游进行开发以来,经过历届长宁县委、县政府的开创性工作,成果显著。
地方特色
甜橙:为芸香植物甜橙的成熟果实。甜橙又叫黄果、橙子、金球、金橙、鹄壳。性温,味辛微苦;入肺、脾、胃、肝经。能开胃消食,生津止渴,理气化痰,解毒醒酒。主治食积腹胀,咽燥口渴,咳嗽痰多,食鱼蟹中毒,醉酒等病症。
空心竹凉席:该产品取材于著名的国家级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蜀南竹海”的优质楠(毛)竹,采用先进设备与传统竹器加工而成。
竹笋竹荪:长宁、江安、兴文、筠连等县的竹荪、冬笋和以竹笋为原料制民的盐笋、清水笋等是大宗出口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