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长寿区隶属重庆市,位于重庆市境中部,是首批国家级环都市区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之一、西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化工基地、重庆主城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先行区。东南与涪陵区接壤,西南与渝北区、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总面积1423.62平方千米。长寿区常住人口68.75万人。建成区面积超过69.9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69.9%,有27家世界500强。辖7个街道、12个镇,区政府驻凤城街道桃源大道13号。
长寿区古属巴国枳邑,蜀汉首置常安县,唐代设乐温县,因其“东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而得名,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置长寿县,2001年,撤县设长寿区。有秦代女实业家巴寡妇清、宋代理学大家谯定、现代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李寿民等名人。境内长寿湖、长寿古镇、长寿菩提山均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同时入选重庆十大旅游度假区。
长寿区处重庆同城化发展先行区,长寿城区位于重庆主城以东沿江下游,紧依两江新区,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和重庆北站60公里,万吨级船队常年可通江达海,渝怀、渝利、渝万铁路和渝宜、长涪、三环高速交织交汇,是重庆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
【行政区划】
长寿区辖7个街道、12个镇:
街道:菩提街道、凤城街道、晏家街道、江南街道、渡舟街道、新市街道、八颗街道
镇:邻封镇、但渡镇、云集镇、长寿湖镇、双龙镇、龙河镇、石堰镇、云台镇、海棠镇、葛兰镇、洪湖镇、万顺镇
【历史沿革】
早在七千多年前,长寿境内就有土著民族居住。至周代(公元前十一世纪),“巴人”在重庆全境、四川东部、贵州北部、湖北西部等地建立巴国,定都今重庆渝中。长寿时称巴国枳邑。
战国秦惠文王更元十一年(前314年),秦置巴郡治江州县,辖枳县等6县。枳县含长寿等地,县治在涪陵枳里乡。
西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置十三刺史部,巴郡属益州刺史部,郡江仍为江州县。
王莽新朝(9年—24年)时,置巴郡辖11县,枳县仍置。
东汉建武十一年(36年)废王莽新制恢复西汉建制,仍置巴郡辖11县,和帝永元一至十六年(809年—104年)置巴郡辖14县,汉末兴平元年(194年)将巴郡一分为三,垫江以北为巴郡,江州至临江为永宁郡,朐至鱼复为涸陵郡,史称三巴。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永宁郡复称巴郡,析涪陵县置巴东属国校尉(郡级政区),巴郡治江州县,辖5县。上述变化,均有枳县之置。
蜀汉(220—263年)巴郡益州治江州县,先帝刘备在今长寿城附近设常安县(属枳县)。北周武民三年(561)废枳县,其地并巴县。
唐武德初年(618年),县西置温山县,隶属于南潾州。武德二年(619年),置乐温县,因其地常温,禾稼早熟,民乐之,故定名为乐温县,隶属于南潾州,又在县西南置永安县,隶属涪州。武德九年(626年),乐温县改属涪州。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永安县被撤销,并入乐安县。属山南西道。
宋熙宁三年(1070年),温山县被撤销,改为温山镇,并入了乐温县。
元至元二十年(1283年),乐温县并入涪州。属四川等处行中书省。
元末明玉珍及其子明升踞蜀十年(公元1361-1371年),建立农民政权,国号大夏,定都重庆。明代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明玉珍以“县北有长寿山,居其下者,人多寿考”将乐温县改名长寿县。
明洪武六年(1373年),长寿县由涪州划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重庆府辖,治所未变。
清嘉庆年间,省下设道,长寿县属川东道。嘉庆七年(1802年),县署由河街迁于今城内新署街(今凤岭社区)。
民国三年(1914年),改川东道为东川道,长寿县属东川道。民国七年(1918年)后,全省军阀割据,长寿县先后划属刘湘、杨森防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省辖县,知事公署名县政府。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川政统一,长寿县属四川省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大竹县城。
1949年12月2日,长寿县解放。12月18日长寿县人民政府成立。
1950年1月23日,川东行政公署通令,长寿县由大竹专区划属涪陵专区。
1952年11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通知,将长寿县划属重庆市辖。
1953年1月1日,长寿县复划属四川省涪陵专区。
1959年4月17日,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通知,将长寿县复划属重庆市辖。
1997年,重庆直辖,隶属不变。
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2002年4月9日,重庆市长寿区成立。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长寿区位于重庆市境中部,地跨长江南北,东南接壤涪陵区,西南与渝北、巴南区为邻,东北接垫江县,西北与四川省邻水县相接。东西宽57.5千米,南北长56.56千米,幅员面积1423.62平方千米,距重庆市主城区50余千米。
地形地貌
长寿区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褶皱低山丘陵区。长江北岸地势顺大巴山支脉由东北向西南呈阶梯下降,东侧黄草山,中偏西侧明月山,西部边缘铜锣山,南端五堡山。低山一般海拔500米至900米,明月山主峰白云山海拔1034米,是境内最高峰。长江以北三山将区境北部地区切割为“三山两槽”地貌。山与山之间丘陵波状起伏,冲田梯土层层。黄草山与明月山之间地势开阔,葛兰、渡舟、双龙为较大平坝。长江以南面积较小,南端五堡山耸峙,峰峦起伏。沿江丘陵台地,黄金水道长江穿流南部。
长寿区境内山区占18%,深丘占35%,浅丘占42%,江湖水面占5%。海拔多在300米以上,大堡至复元长江水面海拔154米。山脉为锯齿状,以明月山为大,其支脉支峰分布较广,主峰白云山海拔1034米,为全区最高峰。黄草山、铜锣山和五堡山,是境内主要山脉。
气候特征
长寿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冬暖春早,初夏多雨,盛夏炎热常伏旱,秋多连绵阴雨,无霜期长,温差大,多雾少日照。常年平均气温17.68℃,最高20.4℃,最低16.7℃,多数年份极端高温38℃,极端最低温0℃,曾有日极端最高温44℃和日极端最低温-6.1℃出现。常年降水量1162.7毫米,最高降水量1457.7毫米,最少降水量836.5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96.3毫米。平均相对湿度春79%,夏77%,秋、冬83%。常年平均无霜期360天,最长365天,最短349天。风向多北北东、少西西南。
水文水系
长寿区境内主要河流有长江、龙溪河、桃花溪河、大洪河、御临河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长寿区有各级各类教育机构203所(含化工职业学院、民办学校)、教职工9241人,在校学生96885人。其中基础教育机构199所,教职工8426人,在校学生79753人;职业教育机构(含化工职业学院)4所,教职工815人,在校学生17132人。基础教育中,学前教育机构118所,教职工2162人,在校学生16053人。
文化事业
全区共有博物馆2个,文化馆(站)20个,公共图书馆1个。广播覆盖率和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医疗卫生
长寿区共有医疗机构467家,其中,公立医院6所(三甲医院1所,三级医院1所,二级医院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所,镇卫生院12所,社区卫生服务站5所,村卫生室199个。全区拥有医院病床位总数5529张,每千人口编制床位数7.97张,注册执业(助理)医师2346人,注册护士3736人,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38人,每千人注册护士5.01人,每万人口全科医师人数达到5人。
【交通运输】
长寿区位于重庆腹心地带,是重庆中心城区到三峡库区和渝东地区的必经之地,是重庆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长寿区拥有“四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水、铁路、公路、航空交通体系发达。
公路
长寿区有渝宜高速公路、渝涪高速公路及复线纵贯全境,在境内设有晏家、桃花、但渡、合兴、云台、古佛六座互通式立交桥。319国道、318国道横贯长寿区内。长寿区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国道319线、长寿长江公路大桥为主干骨架,覆盖到村的公路交通网。
规划将形成“一环七射”高速公路网和“两横两纵两联络”快速路网。其中,“一环”利用三环高速长寿段、渝宜高速长寿段、长寿湖旅游高速,及规划的东南半环形成围绕长寿中心城区的对外高速公路环线;“七射”包括渝宜高速至万州方向、三环高速至涪陵方向、长涪高速、长南高速、江南大通道联络道、渝宜高速至主城方向、三环高速至长寿方向。
铁路
长寿区境内有渝怀铁路(国铁I级双线)穿境而过,在晏家街道境内设有客、货及编组站(长寿火车站、长寿南站);渝利铁路(国铁I级双线),于2013年底通车;与渝利铁路并线的渝万城际铁路(国铁客运专线双线),在境内设长寿北站(渡舟街道)、长寿湖站两站。
水运
长寿区境内有长江黄金水道长寿段长20.9公里。南北两岸规划泊位55个,总吞吐能力超过5000万吨/年。
【风景名胜】
长寿古镇
长寿古镇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城区,国家AAAA级景区。距长江约3公里,南邻渝宜高速公路,北靠渝巫(山)路和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东接长寿区桃花新城,南接老城区,西、北紧接菩提山旅游区,占地2000亩,是菩提山·中国长寿文化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寿湖
长寿湖,重庆市市级风景名胜区、新巴渝十二景之一,国家AAAA级景区。形成于1954年国家“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的狮子滩水力发电站,库容量10亿立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203个大小岛屿星罗棋布,湖湾岛汊交织,浅滩成片,建有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栖息着42种鸟类、28种水禽,是重庆地区观鸟的好去处。
三道拐古街
三道拐古街位于长寿区城西南部,居长寿区城中心半坡之间。属清朝建成的商家民房古街。一条石板大道贯穿整个古街,全长2.5公里,沿山势而筑,由3000多级石梯蜿蜒曲折拾级而上,因转三个急弯,得名“三道拐”。民房均为典型巴渝特色的竹木夹壁结构,是三峡库区古街。
菩提山
菩提山位于长寿区渡舟街道境内,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拔598米在渡舟镇境内,距县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军山蜿蜒至八颗镇分水岭,过麻柳冲岩向东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合并598米,名菩提山。因中国禅宗佛教祖师菩提达摩到此传佛讲法而得名。至明代正德年间,经县人进士戴锦提议,为与长寿城东皛山相对应,将菩提山改名为“晶山”。
天台寺
天台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葛兰镇麒潜山。距长寿城区约20公里。天台寺历来是当地的佛教重地。寺庙建于宋末元初,因山如一高大石柱、柱顶平整如台而得名天台,主要景观有观音殿、奈何桥、牌坊、奶子山、天丰寨、匾岩寨等。寺庙的牌坊建筑系砖砌白方柱,四角飞檐,琉璃瓦,饰蓝色云纹。
东林寺
东林寺为区内著名的佛教胜地。始建于宋代淳熙年间,距今已有820多年历史。至明代成化年间,扩建为四合院三重殿(不含山门),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至十年浩劫时,东林寺大部分庙宇及佛像已遭损毁。仅存正殿、右厢房及寨门右侧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座像。1986年,东林寺被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洞沟峡谷
三洞沟峡谷位于长寿城区东北隅。距长寿城区不足1公里。属自然风景区。景区由绝壁瀑布、石窟石笋、水电博物馆等景点组成。景区上游有一桃花溪,水流至此受阻,形成三级瀑布、三道岩洞、三个潭,而得名三洞沟。三洞沟长2.4公里,宽0.5公里~0.7公里,横断面呈“V”字型,底顶相差。
白塔风景区
白塔寺风景区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长寿区城近郊5公里处。景区集观光、健身、休闲、人文历史、古建筑于一身。主要景点有桓侯宫、文峰塔、赤甲山、和尚坟、古栈道、不语滩和黄草山。桓侯宫始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宋徽宗赐额,庙宇由山门、正殿、横殿组成,山门是牌坊式砖石结构。
西岩观
西岩观瀑布森林风景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城南望江路,背靠凤城,面向长江,为昔日长寿八景之一。因原有西岩观古庙而得名,现尚存较完整的建于明代天顺年间的城门和一段古城墙,1988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主要有明代城门、西岩瀑布、森林公园、长寿缆车。八十年代中期在城门上建有一古雅亭台。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据传,明代洪武年间,当朝宰相戴渠亨下乡察访民情,路过今长寿区新市镇河石井,突遇大雨滂沱,便在酒店歇息躲雨,见酒店对面一家庭院张灯结彩,十分热闹,正待问个究竟。却见一位老翁,来店沽酒,自称是给爷爷做寿。宰相听后问老翁祖父高龄,老翁笑答:“我的祖父正满一百五十岁”。宰相越发惊奇,正欲细问,又见一个年约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来到老翁面前,口称爷爷,送来雨伞。片刻,又有一个儿童前来,称送伞者为爷爷,要他回去拜寿行礼。宰相再也按捺不住,于是亲赴寿翁家祝贺,并主动寒暄,主人察颜观色,深感来人谈吐不凡,遂取出文房四宝,请其题词留念。宰相亦不推诿,接过笔来,龙飞凤舞地写下“花眼偶文”四个大字。主人不解其意,向他请教,宰相便以每个字为句首,写下四句诗:花甲两轮半,眼观七代孙,偶遇风雨阻,文星拜寿星;下方落款是:“天子门生门生天子”。主宾们恍然大悟,不由肃然起敬。戴渠亨通过察访,了解到乐温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山色宜人,民风淳朴,人们热爱劳动,百岁老人众多。便回朝奏明洪武帝,从是年九月开始,遂改乐温县为长寿县。
文物
长寿区共有市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镇1处,市级历史文化名村1处,市级历史建筑1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革命文物3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31处。馆藏国有可移动文物860件(套),其中:国家二级文物7件、三级文物95件。
非遗
长寿区有市级非遗项目12项、区级非遗项目72项。市级非遗传承人8名、区级非遗传承人76名。
地方特产
长寿区有长寿沙田柚、长寿米粉、血豆腐、长寿夏橙、长寿油钱、肥肠饭、长寿湖鱼面、长寿活水豆腐、长寿薄脆、长寿菜包儿等特产。
【荣誉称号】
2017年11月,长寿区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区)。
2019年12月6日,长寿区入选2019年全国百强区。
2021年7月15日,长寿区入选水利部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
2021年9月8日,长寿区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