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概况】
忠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东邻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南连丰都县,西接垫江县,北靠万州区、梁平区,县人民政府驻忠州街道中博大道2号。幅员面积2187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9个镇、6个乡、372个村(社区),总人口97.6万。忠县属典型的丘陵地貌,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由金华山、方斗山、猫耳山三个背斜和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117米。
忠县是千年忠义城。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感念巴蔓子“刎首留城”壮举赐名忠州,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以“忠”命名的州县城市,历史上涌现出严颜、甘宁、秦良玉等忠臣良将,唐代“四贤”白居易、陆贽、李吉甫、刘晏为官忠州。
作为三峡库区唯一兼具山城、桥城、水城、岛城特征的四面环水的新型旅游城市,拥有石宝寨盆景特色小镇、白公祠文博景区、井沟风景名胜区、中国柑橘城、独珠江村、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三峡留城·忠州巷子、三峡港湾旅游度假区等“忠州八景”,以及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灌湖水乡景区等。长江三峡马拉松、长江三峡电子竞技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丰富。
【行政区划】
忠县辖4个街道、19个镇、6个乡:
街道:忠州街道、白公街道、乌杨街道、新生街道
镇:任家镇、洋渡镇、东溪镇、复兴镇、石宝镇、汝溪镇、野鹤镇、官坝镇、石黄镇、马灌镇、金鸡镇、新立镇、双桂镇、拔山镇、花桥镇、永丰镇、三汇镇、白石镇、黄金镇
乡:善广乡、石子乡、磨子土家族乡、涂井乡、兴峰乡、金声乡
【历史沿革】
从“中坝遗址”的发掘发现可知,早在5000多年前的父系氏族时期,忠县就有大规模人类活动。
周朝时,属巴国地。秦朝时,立巴郡。
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置临江县,仍属巴郡。王莽新政,改临江县为监江县。东汉时,复名临江县。汉献帝兴平元年(194年),改属永宁郡。
晋朝,仍属巴郡。
梁武帝大同六年(540年),分巴郡置临江郡,领临江县,郡治临江县,隶属楚州。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分临江郡置临州。州、郡治临江县。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废临江郡,仍置临州。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废临州,临江县改属巴东郡。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年),复置临州,领临江、丰都二县。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因巴国将领巴蔓子及巴郡太守严颜并以忠烈著称,改临州为忠州,临江县沿旧,属忠州领县。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忠州为南宾郡。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忠州,领临江、垫江、丰都、南宾、桂溪5县。
唐朝末年,王建移镇江军于忠州,兼领夔州、万州。后梁太祖乾化四年(914年),镇江军还治夔州。
宋朝时,仍为忠州。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以“度宗潜邸”,故升忠州为咸淳府。时因宋末兵乱,乃徙治于皇华城。
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复名忠州,州治还于临江县城,忠州领临江、南宾、丰都3县。
明太祖洪武年间,临江县省入忠州,州治仍以临江县。忠州领丰都、垫江2县。
清世祖顺治五年(1648年),明朝楚藩宗室朱容藩据夔州,自封国号监国,改忠州为大定府。清世宗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忠州为直隶州,领丰都、垫江、梁山3县。
民国二年(1913年)4月,废忠州为忠县,隶属川东道。民国24年(1935年)改属四川省第九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西湖二支队指战员进城,忠县解放。12月8日,由各界人士组成的忠县临时治安委员会建立。12月12日,以西南服务团干部为主体的忠县人民政府成立。同年12月,忠县隶属川东行政公署万县专区。1950年1月,经中共西南局批准,建立中共忠县县委。1951年1月,废除保甲制,改保为村,改甲为邻,建立新的乡镇政权。1953年起,忠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员公署(后名万县地区行政公署)管理。1997年6月,忠县由四川省转为重庆直辖市管辖,万县市(后改名为万州区)代管。1998年2月,设立重庆市万县移民开发区(后设置万州移民开发区),代管忠县等6县。2000年6月25日,撤销万州移民开发区,忠县由重庆市直接管理。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忠县位于长江上游地区、重庆东部,上距重庆主城九区180公里,下距重庆万州105公里。东北与万州区相邻,西接垫江县,东南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毗邻,西南与丰都县接壤,北与梁平区为界。东西长66.45公里,南北宽60.15公里,国土调查面积2182.83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忠县境内低山起伏,溪河纵横交错,其地貌由金华山、方斗山、猫耳山三个背斜和其间的拔山、忠州两个向斜构成,最高海拔1680米,最低海拔117米,属典型的丘陵地貌。
气候特征
忠县属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山地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空气湿润,降水丰沛;太阳辐射弱,日照时间短;多云雾,少霜雪;光温水同季,立体气候显著,气候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水量1175.7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176.1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81%。
水文水系
忠县共有大小溪河170条,总长约1405公里,均属长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50(含)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条,流域面积200(含)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7条。境内长江干流一级支流有溪河24条,长江北岸汇入11条,长江南岸汇入13条。
人文忠州,三峡水城
【社会事业】
教育
忠县共有各类学校130所(不含幼儿园),在校学生107498人(不含在园儿童数),专任教师(不含幼儿教师)7341人。其中:普通小学校101所,在校学生45293人,教师3642人;普通中学校26所,在校学生58929人,教师3497人;职业教育学校2所,在校学生3022人,教师170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254人,教师32人。全县拥有幼儿园174所,其中民办幼儿园88所;在园儿童数17951人,其中女童8498人;专任教师720人,其中公办幼儿专任教师353人。
学校主要有:忠县中学、拔山中学、忠州中学、甘井中学、实验小学、忠州二小、忠州三小、忠州四小、香山小学、乐天小学、白公路小学、甘井小学、顺溪小学、忠州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职教中心等。
卫生
忠县共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94个,其中医院13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乡镇卫生院27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10个、村卫生室436个。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5264张,卫生技术人员4554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548人,注册护师、护士1827人。
2019年8月,忠县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文化
忠县有公共图书馆1所,藏书21.38万册;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电竞馆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9个,农家书屋280个。
2022年5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规划》发布,忠县被纳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规划范围。
【交通运输】
公路
忠县是G50沪渝高速与长江航道在上游地区的唯一交汇点。G50沪渝高速忠县境内设有新立、永丰、白石、忠县城区、普乐、磨子6个互通出口,G69银百高速忠县境内设有洋渡、曹家2个互通出口,G5515张南高速忠县境内设有拔山、马灌、金鸡3个互通出口。
水运
长江流经忠县88公里,全部为一级航道。“十四五”期间,重庆忠县港区新生作业区列入重庆“三核心,五重点”港口体系,常年可停靠万吨级船舶,新生港口物流园区是重庆市“3+12+N”中的12个市级重要节点物流园区之一。
【风景名胜】
石宝寨
石宝寨位于忠县石宝镇,距离县城32公里,与石柱县西沱古镇隔江相望,近邻万州区武陵古镇。其中石宝寨历经400多年风雨,依然巍峨屹立,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获评新巴渝十二景、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文明旅游风景区、首届重庆最美历史文化古迹、第二届重庆文旅新地标、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入选2021年“川渝十大人气景区”、重庆市首批历史名园。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
皇华城考古遗址公园位于忠县皇华岛,岛屿面积为0.8(175米水位)—1.42(145米水位)平方公里,是宋元(蒙)战争山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三峡库区唯一的江中岛城。皇华城最早在《水经注》中称“江浦”,南宋咸淳年间(1265年),忠州因度宗潜邸升咸淳府,移府治于皇华岛,后称“皇华城”。城址距今有750余年历史,于1986年经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忠县文物保护单位。自2016年考古工作开展以来,已发现城门、城墙、衙署等宋代历史遗迹。
独珠江村
独珠江村位于忠州街道辖区内的独珠半岛,与皇华岛隔江相望,三面临江,一面环山,形若明珠,嵌入江心,该岛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景观、质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和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二面江(小地名)为全岛最高地理位置,视野开阔,据传宋朝时岛上曾建有烽火台,与沿江烽火呼应,为守卫皇华城安全快速传递消息。
三峡港湾旅游度假区
三峡港湾旅游度假区由烽烟三国景区、数字产业园、巴国故郡·云上天街、忠州印象·文旅小镇等组成;烽烟三国景区以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烽烟三国》演艺为中心,目前国内唯一将“四大名著”通过实景演出的方式打造的文化旅游产品;巴国故郡·云上天街位于长江大桥南桥头的天子山登山梯道直达山顶,发展了鲜果采摘、水上游乐、百亩花海、特色农家乐等特色产业;数字产业园位于水坪组团,占地面积3.2平方公里,建成了11.4万平方米的三峡港湾电竞馆、数字产业职业技术学院。
忠州老街
三峡留城·忠州老街位于巴蔓子刎首留城处,三峡水库蓄水后,半座忠州老城沉入江底,目前留存部分是三峡库区唯一保存原貌的县城,遂产生了兼山城特征、桥城景观、水城神韵、岛城风貌、月城形象的“三峡留城”。明清时期的东门(含部分城墙)、东坡梯子、龙泉井、弓箭街以及具有传统巴渝民居特色的龙家院子、大府邸、黄家院子、孙家祠堂等彰显历史文脉的老街区和古建筑。
白公祠文博景区
白公祠文博景区由白公祠、忠州博物馆、官马古道·良玉故里和千里樱园等重要节点组成。明崇祯三年(1630年),白公祠由忠州知州马易从创修,后成为与洛阳香山“白园”齐名的全国两座白居易祠庙之一;忠州博物馆为综合性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展厅面积6000平方米,共分“人文忠州”“忠义忠州”“多彩忠州”三大板块,既是忠州考古成果和文化研究的集体展现,也是全面了解忠州历史文化的大型主体展陈;官马古道·良玉故里位于白公街道近效护国村,主要由良玉故里、刘家沟峡谷和梅坝梯田三部分组成,景区内跑马场、木莲洞、官马古道、观音洞等历史人文景点众多;千里樱园位于白公街道银山社区,占地面积1500亩,距白公祠和忠州博物馆约3公里,是白公祠文博景区提档升级延伸部分。
花田溪谷
花田溪谷位于井湖畔黄金镇的大山村,主要以乾隆年间“九龙朝圣”和“飞龙乘云”历史传说为背景,以新田园主义为引领,以百亩花海、千亩果园、长江三峡第一玻璃廊桥、青少年农耕文化教育和青少年素质训练拓展为基础,以花、田、溪、谷、洞、寨、庙和富硒蔬果及花卉衍生产品为要素,集观光、养生、体验于一体的一站式乡村旅游景区;缤纷大岭位于井湖畔黄金镇的桃花村,既有险峰、松涛、梯田等生态旅游资源,也有老街、洋行、城墙、炮楼、燕窝峰、北门子、仙女像等历史文化遗存;天池山国家森林公园横跨新生街道、善广乡和白石镇三个乡镇(街道),总面积935.4公顷,海拔800-1200米,有古栈道、古驿站、古城墙、天然险峰、双龙溶洞、天主教堂、栈桥及7000亩共2.6万株野生南方红豆杉林等生态文化资源,范围内的“望水古街”是渝东南地区目前保存较完整的高山古镇、茶马古镇,属典型的晚清巴渝式农居,距今已有300年历史。
【荣誉称号】
2009年02月,“2008年度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忠县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11年04月,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中国旅游品牌世界之旅·香港峰会暨中国国际旅游投融资洽谈会”上,忠县被评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目的地”
2011年06月,忠县获得2011年“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
2011年09月,在天津举行的第八届“昆仑奖”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和见义勇为城市评选大会上,忠县获“全国见义勇为城市”称号。
2013年10月,忠县获评“国家卫生城市”。
2016年,忠县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授牌“国家园林县城”。
2017年8月,获评全国公立医院改革示范县。
2017年11月,忠县被评为“全国文明县城”。
2017年,忠县入选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2019年9月,忠县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先进集体”。
2019年10月,忠县入选 2019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19年10月29日,忠县入选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19年12月31日,忠县入选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典型县。
2020年5月29日,忠县入选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
2020年7月10日,忠县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
2020年7月29日,忠县入选2019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名单。
2020年9月22日,忠县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0年11月,被评为重庆市第七届双拥模范城(县)。
2021年,忠县入选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名单。
2021年4月23日,中央文明办印发文件,确认忠县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2021年9月,忠县被评选为“2021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2021年11月15日,忠县被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确定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县。
2022年8月,入选首批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县(市、区) 名单的公示。 |